寄书古镇北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uy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字,本意为三纠绳,后亦指琴弦。被赠予风雅名字的徽州,也绝不负江南水乡的好名声。一片烟雨迷蒙之象,隐匿其中的雕栏飞檐宛如娉婷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
  西递便是绾起美人青丝的那支步摇,叮咚作响。顺着这点声音挑开如雾的面纱,站在入口处苍然沉寂的牌坊下,我终于见其真容。牌坊上青苔蔓延,写有“西递”二字,笔锋遒劲、神采飞扬。
  初入庭院,得见一树一桌,配三两石凳。风起时,簌簌有声,疏影扑落在纱窗上,摇动如舞。若是与至交对坐,或看书论道,或煮茶对弈,皆是好归宿。
  登上阁楼,高堂深院尽在眼底,隐约听见叫卖声,满是俗世热烈。
  青石板,烟雨巷,飞角檐,小轩窗。走在狭窄悠长的巷子里,不知这个转角过后又会是何种柳暗花明,身体也不由得轻快起来,像是要生出一对羽翼,飞到尘世之外,将三千烦恼皆抛到脑后。
  墙角沉默地开着丁香花,星星点点的紫色坠在墙头,像谁家女儿不可言说的心事。细雨绵绵,如丁香花般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走在巷中。她走得极慢,不时回望,却终于渐行渐远,消失在山水间。尚未说出的千言万语,融入江南小调。多少年后,还有人低声唱着“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我走进老宅,木头苍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原本装饰在墙角的诸多木雕,为了珍存而被取了下来,放置在屋内。走进去看,花鸟虫鱼、兰竹梅菊无不栩栩如生,不由屏住气息,怕惊扰了沉睡的生灵。
  屋内光线十分昏暗,全部仰仗天井和回廊墙上开的窗口。便是白昼,看上去也平添了老舊的滤镜。雨水顺着瓦檐落入狭窄的回字形水渠中,流入屋内的锦鲤池,最后一齐归于穿村而过的流水。
  白墙灰瓦间,我想象着昔日人们居住在此的情景,觉得此墙此楼高得过分。徽商走南闯北,留在村中的大多是老弱妇孺。这般高楼,是庇护,也是禁锢。昏暗的光线里,一张张美丽的容颜过早衰老。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连叹息都没能传出,就被史书上的“忠”“孝”“廉”“正”几个大字烙印在一座座贞节牌坊里。于是她们的人生也像雕在木栏上的画,美丽却悄无声息。
  无论多么漫长的旅途终有归程,西递的道路走到尽头,反而渐渐开阔起来。我们顺着古镇后的小山坡走,将这一路风景刻入记忆。站在终点的亭子里眺望,远处静默的群山连绵不绝,似是出尘脱俗,而近处的西递还带着红尘熙攘。
  心头的迷蒙一点点褪去,烟雨散后,江南古镇终于奉上了清晰的如画风景。若我有一支妙笔,便可将所有色彩涂上画轴,在纸上留下隽永的美丽;若我能唱一支曲,便可应和耳畔心头的悠悠琴音,再唱西洲一曲。
其他文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年少时曾在他乡求学,原不懂游子意,后来渐谙相思之苦,再读范仲淹这首词,鄉思切切,为之动容。  “碧云天,黄叶地。”开首两句便展开一片开阔之景。秋色深沉,黄叶铺满大地。《淮南子·说山训》中言:“见一叶落,而知
期刊
师师这个名字带着仙气儿,比起花草之名又多些抑扬顿挫的硬气,不像寻常女儿家的名字。这名字像是方外之人,不该流落俗世,若遇红尘,定当有劫。当这个名字被宋徽宗听闻时,属于她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北宋年间,虽有《清明上河图》粉饰太平,终掩不了日落西山的颓势。  宋徽宗无心国事而流连风月,也要像风流才子般做个赏花惜花之人。李师师这般佳人,仿佛尝遍天下珍馐后独少的那一点酸,勾得他心驰神往。  皇帝的身份,让他
期刊
所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你们舔屏追男神,我自刷剧找吃货。对于美食的执念可以打破次元壁,胃口大开的剧中人绝对是撮饭好搭档,圆润却不肥硕的身材更是励志典范。瞧瞧那些舌尖上的腴美人吧,“狂吃不胖”系列萌动而来~  周莹 《那年花开月正圆》  怪不得闯荡江湖的女痞子在三秦之地扎了根儿,遍布大街小巷的臊子面、灌汤包、羊肉泡馍、面筋凉皮等,哪个不是勾魂摄魄的小妖精~她最爱吃甑糕,与吴聘相守的日子也像甑糕那
期刊
杜鹃又叫踯躅,我很喜欢这个词。杜鹃花徘徊不去,多美的意象。据说,白居易最喜欢杜鹃花。  当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凭栏望庐山,见满山杜鹃花红,遂想起了好友元稹。元稹见到杜鹃花红时曾写信给他,说自己很想念他。如今,轮到他望花思君,所以当即给元稹写了一封信,“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白居易和元稹是知音,却天各一方。两人常写信斗诗,像两个剑客,仰慕对方的剑术,挑花作剑,以诗相斗。斗到最后
期刊
很久以前的绍兴,荷花香满青石巷,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里读线装书。  红樱绿蕉,白墙黛瓦,浓浓的酒,酸酸的菜,戴毡帽的庄稼汉,穿长衫的读书人,深巷里望闻问切的郎中,戏台上唱念做打的伶人……都是少年鲁迅捕捉过的影子,薄似竹篾,夹在写满故事的书里。  青瓷笔筒里插着白羊毫和孔雀翎,阳光照亮了素纸上的墨痕,散发出豆荚和稻花的香味。私塾先生捻着胡须写小楷,长衫沾染了草木气息,三月落花在书案上招蜂引蝶。他喜欢看
期刊
蜜儿从小便没了父母,是被阿婆带大的。她们沿着河堤遍种鲜花,靠养蜂酿蜜为生,并不富足,却常接济穷苦人家。蜜儿觉得,与阿婆相伴的时光总是甜丝丝的,多想牵着她的手一直走下去,走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通通消散……  【一】  阿婆说:“终于放晴了,我去瞧瞧对岸的花儿。”蜜儿戴上阿婆新编的斗笠,“早去早回哦。”  【二】  花瓣落在脸上,蜜儿不愿睁眼。又梦见阿婆了,如果那天拦住她,她就不会踏上那座经雨腐朽的桥
期刊
花神卿卿诞生那天,九重天朝霞弥漫、万花齐放。在百花园观礼的诸神皆说,花神的容貌绝非倾世所能道尽,卿卿自此一夜成名。三界之中倾慕者无数,卿卿偏偏看中了不理睬她的许炀神君。  许炀是下界飞升之神,原身是大泽之地的水蛇。大泽靠近蛮荒,水蛇一类又属畜生,因此他在天界的地位颇显尴尬。但他道行高深又肯吃苦,不过数百年竟拼得天将之位。知晓许炀底细的神私底下告诉卿卿,当初许炀为了能平安度劫,竟不惜用青梅竹马的梅花
期刊
玉璇玑的《杨花雪》来自山水之间,没有过多豪情壮语,也容不下刀光剑影的江湖。它就像一泓清泉,穿过葳蕤草木,化作素笺上清澈的词句。我对玉璇玑并不了解,只是觉得,他婉转的戏腔使整首歌在清秀之余多了几分典雅。  每次听到这首歌,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位锦衣公子。他刚读罢诗书,在小园中款步而游,欣赏着似雪的杨花。我觉得,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胸怀天下,悠然自若都是一种难得的气度,是看尽万水千山后落笔窗前的坦荡,也
期刊
刚从岭南回来时,谢允望着黄沙弥漫的天空,恍惚以为是岭南整日阴沉的天。记忆中的岭南阴雨连绵,空气中充满了水汽,看上去烟霭缭绕,分不清是山中的流岚,还是林中的瘴气,或是天上飘落的细碎雨丝。  谢允曾在岭南住过一段时间。那里人很少,街头巷尾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撑伞而过。时间便这样悄然流过,后来,他又从岭南回到了大漠。  回到大漠后,他经营着几乎无人问津的酒肆,过着独居的生活。这天风静沙止,有人走入酒肆。
期刊
说起古人雅趣,绝对绕不过清代张潮的《幽梦影》,这可是高格调的生活百科全书,开创微博体之先河,慢炖人间至味,拒绝廉价鸡汤。然而他忘记关闭评论了,众多老友争相暖场,好比美女遇到野兽、豆瓣遇到弹幕、老禅师遇到理工男、小清新遇到段子手……  张潮:月下谈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袁士旦:溽暑中赴华筵,冰雪中应考试,阴雨中对道学先生,与此况味何如?  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