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策略,提高习作指导效率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8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纵观2011版的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段要求也不一样,有明确的梯度,因而我们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新课标的标准来指导学生的习作,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科学的依据,更多一份儿童的视角。
  【关键词】
  讲究 策略 提高 习作 指导 效率
  纵观2011版的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段要求也不一样,有明确的梯度,因而我们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新课标的标准来指导学生的习作,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科学的依据,更多一份儿童的视角。
  一、开放的课堂,收获灵动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向生活开放,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走出狭小教室的墙,走进社会和大自然的堂。这样更有利于习作素材的收集和调动灵动的思路。这次,我将习作指导课由教室内改成在校园内进行。突破了墙的束缚,你会发现学生兴致极高,就像欢快的小鸟脱离了鸟笼,在鸟妈妈的带领下在校园内快乐地飞翔,看着欢乐的孩子们,秋的诗情,秋的画意,还有那秋高的气爽,我的心情也在放飞。在满眼竟是秋的氛围中,去寻找秋天的树叶何尝不是一件惬意的事呢?生活就是这么简单,“秋天的树叶”习作训练主题也就跟着变得那么的轻松而充满快乐。投身于校园内,他们对树叶时而看看、时而摸摸、时而闻闻,在不经意间就收获了素材,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开放地指导,收获习作的方法
  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再多,笔练得再勤,倘若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就会像失去导航仪的航船偏离航道。因而教师写作方法的“指导”是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开放指导方式能够让孩子们轻松快乐地收获习作的方法,写起作文来就会游刃有余。
  1.观察角度指导 逐步内化方法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并非老天的造物弄人,而是因为观察角度的变化造成移步换景的妙趣。在这妙趣中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把习作的方法逐步得到内化。
  教学片断回顾:
  师:“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观察秋叶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生1:“可以知叶名、看叶色、辨叶形、摸叶片、闻叶味”;
  生2:“可以多角度、多方法的看秋叶,先从远处看一棵树的叶子给人整体的感觉,再走近仔细看一片叶子的色、形。”
  师:“这是先从整体再部分、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很有条理。”
  生3:“可以蹲下身子观察微风吹拂中秋叶的动态美”:
  生4:“看被风吹得动起来的秋叶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
  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想象秋叶的静态美、动态美,动静结合使秋叶就更有神韵了。”
  教学思考:置身特定的场景中,也会有特定的感受。在这一片断中,由于孩子们就地置身于灵动的自然,使写作的对象与学生们产生零距离的效应,自然引发他们对事物了解的渴望和激情,从而激发了他们产生各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加之我的及时引导,使孩子轻松掌握了观察的方法。
  2.文题点睛指导 尽涵习作风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何让习作题目成为点亮别人眼球的圣火,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我鼓励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拟题。如:有的以强调地点为题“校园的秋叶”,有的以表达情感为题“我爱秋叶”“秋叶赞”,有的以突出特点为题“多姿多彩的秋叶”,有的以渗透修辞为题“报秋的‘使者’”“秋天的‘小精灵’”,有的以引用成语、诗句为题“一叶知秋”、“霜叶红于二月花’”……学生置身于“校园的秋叶” 中,其创造和个性在拟题中得以充分地体现。
  3.谋篇布局指导 结构别具一格
  文章的谋篇布局好比是把一团面如何去做成自己满意的美食。我们可以把它做成花式繁多可口的面包,可以做成粗细不一爽口的面条,可以做成松软顺口的馒头,可以做成香甜酥脆好口的饼干……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则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可以用“列小标题的并列式”的构段方式;也可以采取“倒叙式”的构段方式;还可以采用“以中心句构思整篇习作”,如“秋天的树叶是多彩的” 等等。开头可以用“先声夺人”的方式,如“嗨!快来看这里的秋叶真是太美了!”;可以用“提问引入”或“自问自答”的方式,如“为什么这里的景色这么炫?因为这里有一片秋天的树叶在展示他们的风采” 等等。表达的顺序则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顺序写,也可以采用由远及近,静动结合的顺序写等等。学生在多样的、自由灵动的谋篇布局中展示着自我的独特构思,使得文章的结构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三、开放地写作,收获倾吐的快乐
  在校园中开放写作,学生身心是愉悦的。聆听着小鸟的啾鸣,吹拂着清爽的秋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绚丽的秋叶,使他们感觉自己完全融入到秋色中了,似乎也成了秋色怡人的一个个因素,他们装点着秋的惊艳,倾吐着秋的语言,收获着秋的硕果,感受着秋的快乐。为了及时捕捉灵感的留痕,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支笔,一本记录簿,随时、随性记录收获。通过这种“置留真景——放飞心情——体验实感——随心出口——凝固话语——初成文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地快乐中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秋天的树叶”习作的初稿。
  实践证明,在教学“秋天的树叶”这种写景状物类的习作,教师可以尝试构建开放式的自然课堂,使学生收获灵动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尝试巧妙的、把握好尺度的开放地指导,使学生收获习作的方法;教师可以尝试在自然中开放地写作,使学生收获倾吐的快乐。这种开放的习作指导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需要,让他们灵感涌动、文思敏捷;让他们敞开心扉、吐露真情;让他们易于表达,乐于动手;让他们挖掘出潜在的写作动力,使每个学生想写好、能写好、写得好。
其他文献
根据农林院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将属性综合评价系统首次应用于农林院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领域,对教师双语教学水平进行了评估
以工作过程为出发点构建教学内容,以广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实施项目教学,以工作要求和职业标准实行"学校+企业"的方式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将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文本对话,注重策略指导,利于学生在深入探知的过程中增强语用灵活性和准确性。本文以文本阅读为探述对象,阐述质疑阅读、深挖内涵和读写结合等策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它所表现的是高度集中的情感,借人体的“动的形象”,通过自然或社会生活“动的规律”表现各种“形态化”了的运动。在舞蹈中常常可见这样的情况,用几句话可以交待说明的精神状态、情感体验、心理冲突,用舞蹈的语言则可以把它抒写得细致深入,淋漓尽致。正如美学家李泽厚所说:“舞蹈使人的心理表现与生理活动,美感愉悦与情感享受紧密联系,经由人们在身心呼应,这门艺术便具有生动
针对荔枝蛀蒂虫的生物防治应用技术问题,在室温27(±3)℃条件下,用10种供试的赤眼蜂种类(或种群)对荔枝蛀蒂虫卵寄生能力进行筛选试验。结果发现,仅小灰蝶分索赤眼蜂Trichogr
通过取样分析对中山市菜园土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山市菜地耕层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平均值为63.16%,多数土壤偏粘性;土壤pH值平均为5.74,61.7%为微酸性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而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作文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文学功底,因此,抓好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尤为关键。本文作者主要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对高中作文教学展开较为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一、重视高中作文教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作文部分的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由于受到农村学校条件限制,小学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量较少,家长陪读也少,导致学生好词好句积累偏少。新颖的作文素材匮乏,缺乏写作兴趣。写作时无从下笔。教师要试着将传统的“师授作文”变为学生“自主作文” 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发挥、创作的空间,逐步养成学生愿写作文、
以渭南市白水县和西安市阎良区、灞桥区的404份土地流转调查问卷为基础,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