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训练”部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预先“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的含义和作用”,强调了预习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具体的办法。
一、书面作业单元整体目标预习法
根据初中教材单元编排的特点,我要求学生事先认真研读单元内容提示,把握单元整体目标要求,熟悉各个单元基本篇目,了解各单元篇目的基本内容。教师在阅读方法上加强指导。一般地说,单元整体阅读后进入每篇课文阅读时,要贯彻两条原则:一是总体阅读——分段阅读——再总体阅读原则;二是注意掌握文章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原则。在这两条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单元目标的总体要求,有重点地对学生强化预习工作的训练,并根据不同单元、不同文体的要求教以阅读方法。
记叙文阅读,重点抓住六要素和记叙线索(时空的转移、一人、一事、一物等)。说明文的阅读,重点抓住事物的特征和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说明科普知识的文章一般用的是逻辑顺序,而说明建筑物的文章用的是时间或空间、或时空并用顺序(如《故宫博物院》)等。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抓住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明确论点出现在文章中的一般形式:开宗明义式、中间开花式、画龙点睛式等三种。明确论据有事实和理论论据之分。明确三种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上述阅读方法是从三种主要体裁来说的,如果从文学作品的体裁这一角度来讲,又可以分为四种文体: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体裁不同,阅读方法又有所不同。
阅读小说时要注意它和记叙文的交叉关系,但侧重点不同,应重点抓住小说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在注意人物刻画的同时,还应注意小说自然景物描写所反映出来的时代背景和中心,如鲁迅的《故乡》、都德的《最后一课》里的自然景物的描写。
阅读散文时应着重理解散文的特点,理清其抒情或叙事的线索。抒情散文主要是托物言志,如鲁迅的《雪》、高尔基的《海燕》;叙事散文则主要通过叙述事件原委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等,应该分别对待。
阅读诗歌时,诵读和理解是首要任务。还要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同时又要注意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等特点,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阅读戏剧作品时,应了解戏剧的体裁特点,注意比较戏剧不同表现形式等。尤其是要注意把握剧中人物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所表现的中心,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曹禺的《雷雨》等。
与白话文相对的文言文,应着重让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增强语感。诵读时,注意句读,教以背诵方法,如按叙事线索记忆内容的背诵方法就适用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正确理解句意、文意,进而领会文章中心。
在明确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后,根据单元目标要求,每个单元一个重点,对学生强化预习书面作业化训练。书面作业的形式是每个单元做读书摘,要并要求在单元教学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后,必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二、书面作业课时目标预习法
根据课文的“训练重点”、“提示”确定预习目标,拟出自读要点,布置预习书面作业。第一,借助工具书扫清课文文字障碍;第二,结合课时重点及相关的文后练习,有重点有选择地加以布置。对三种课型的文章,布置预习作业时应分别对待,有所侧重。教读课后的三个层次练习的处理是:第一层要求全部掌握;第二层次依学生的实际水平加以选择后布置;第三层次着重抓住熟读背诵的要求加以布置。其他两种课型(自读课、阅读课)预习时,要提示学生注意前后文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并根据内容要求落实成预习书面作业,着重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在实施预习书面作业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一些基本问题。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克服畏难情绪。布鲁纳认为,学生有无良好的心理准备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首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解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预习书面作业的量不宜过大、过难,而且上、中、下学生应有所区别。一般说来,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量要大些,而成绩较一般或较差的学生的作业量要小些。原则是既要让优生“吃得饱”,又不会造成一般学生和学困生“啃不动”的局面。
预习书面作业化的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安排好预习时间的变量。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预习情况进行调控,加强检查督促,直至全体学生能完成预习任务为止。
布置预习书面作业时,题目应尽量细化。细化的目的是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师应认真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能找到突破口,感到力所能及,顺利完成作业,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师不断强化学生预习工作中,学生必然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良好学习习惯一旦养成,自觉性也必然提高了。那么,学生学习语文也不因走出学校而成为终结。因此,笔者认为,强化学生预习工作、预习书面作业化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强化预习工作,训练预习能力是自学语文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在这一训练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独于思维、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自学环境里。教师努力创设这样的自学环境并进行强化训练,必能使“学生从为外部奖赏而学习逐步返回为自己的内部需要而学习”(布鲁纳语),即使走出校门也能继续独立向前迈进。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带着预习后还弄不懂的问题来听课,必然针对性强,而教师也可做到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与学得以相长,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了。
可以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通过强化预习训练,学生就可以带着不同的目的、问题去听课,重点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可以给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也较差的学生以弥补的机会,使之不至于失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强化预习工作,预习书面作业化,狠抓落实的做法,正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
总之,强化学生预习工作并把预习书面作业化,加强预习工作过程管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并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一改预习只作普遍号召、抓而不实的旧做法,切实抓好强化预习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221400)
一、书面作业单元整体目标预习法
根据初中教材单元编排的特点,我要求学生事先认真研读单元内容提示,把握单元整体目标要求,熟悉各个单元基本篇目,了解各单元篇目的基本内容。教师在阅读方法上加强指导。一般地说,单元整体阅读后进入每篇课文阅读时,要贯彻两条原则:一是总体阅读——分段阅读——再总体阅读原则;二是注意掌握文章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原则。在这两条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单元目标的总体要求,有重点地对学生强化预习工作的训练,并根据不同单元、不同文体的要求教以阅读方法。
记叙文阅读,重点抓住六要素和记叙线索(时空的转移、一人、一事、一物等)。说明文的阅读,重点抓住事物的特征和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说明科普知识的文章一般用的是逻辑顺序,而说明建筑物的文章用的是时间或空间、或时空并用顺序(如《故宫博物院》)等。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抓住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明确论点出现在文章中的一般形式:开宗明义式、中间开花式、画龙点睛式等三种。明确论据有事实和理论论据之分。明确三种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上述阅读方法是从三种主要体裁来说的,如果从文学作品的体裁这一角度来讲,又可以分为四种文体: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体裁不同,阅读方法又有所不同。
阅读小说时要注意它和记叙文的交叉关系,但侧重点不同,应重点抓住小说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在注意人物刻画的同时,还应注意小说自然景物描写所反映出来的时代背景和中心,如鲁迅的《故乡》、都德的《最后一课》里的自然景物的描写。
阅读散文时应着重理解散文的特点,理清其抒情或叙事的线索。抒情散文主要是托物言志,如鲁迅的《雪》、高尔基的《海燕》;叙事散文则主要通过叙述事件原委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等,应该分别对待。
阅读诗歌时,诵读和理解是首要任务。还要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同时又要注意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等特点,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阅读戏剧作品时,应了解戏剧的体裁特点,注意比较戏剧不同表现形式等。尤其是要注意把握剧中人物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所表现的中心,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曹禺的《雷雨》等。
与白话文相对的文言文,应着重让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增强语感。诵读时,注意句读,教以背诵方法,如按叙事线索记忆内容的背诵方法就适用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正确理解句意、文意,进而领会文章中心。
在明确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后,根据单元目标要求,每个单元一个重点,对学生强化预习书面作业化训练。书面作业的形式是每个单元做读书摘,要并要求在单元教学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后,必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二、书面作业课时目标预习法
根据课文的“训练重点”、“提示”确定预习目标,拟出自读要点,布置预习书面作业。第一,借助工具书扫清课文文字障碍;第二,结合课时重点及相关的文后练习,有重点有选择地加以布置。对三种课型的文章,布置预习作业时应分别对待,有所侧重。教读课后的三个层次练习的处理是:第一层要求全部掌握;第二层次依学生的实际水平加以选择后布置;第三层次着重抓住熟读背诵的要求加以布置。其他两种课型(自读课、阅读课)预习时,要提示学生注意前后文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并根据内容要求落实成预习书面作业,着重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在实施预习书面作业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一些基本问题。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克服畏难情绪。布鲁纳认为,学生有无良好的心理准备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首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解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预习书面作业的量不宜过大、过难,而且上、中、下学生应有所区别。一般说来,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量要大些,而成绩较一般或较差的学生的作业量要小些。原则是既要让优生“吃得饱”,又不会造成一般学生和学困生“啃不动”的局面。
预习书面作业化的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安排好预习时间的变量。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预习情况进行调控,加强检查督促,直至全体学生能完成预习任务为止。
布置预习书面作业时,题目应尽量细化。细化的目的是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师应认真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能找到突破口,感到力所能及,顺利完成作业,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师不断强化学生预习工作中,学生必然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良好学习习惯一旦养成,自觉性也必然提高了。那么,学生学习语文也不因走出学校而成为终结。因此,笔者认为,强化学生预习工作、预习书面作业化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强化预习工作,训练预习能力是自学语文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在这一训练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独于思维、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自学环境里。教师努力创设这样的自学环境并进行强化训练,必能使“学生从为外部奖赏而学习逐步返回为自己的内部需要而学习”(布鲁纳语),即使走出校门也能继续独立向前迈进。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带着预习后还弄不懂的问题来听课,必然针对性强,而教师也可做到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与学得以相长,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了。
可以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通过强化预习训练,学生就可以带着不同的目的、问题去听课,重点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可以给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也较差的学生以弥补的机会,使之不至于失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强化预习工作,预习书面作业化,狠抓落实的做法,正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
总之,强化学生预习工作并把预习书面作业化,加强预习工作过程管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并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一改预习只作普遍号召、抓而不实的旧做法,切实抓好强化预习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