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传统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不足
1.成本会计课程缺乏自身的体系设计。从目前来看,成本会计的设置目的似乎仅为补充财务会计的不足,缺乏自身的体系设计,与财务会计从初级到中级、高级的体系相比,成本会计教育显得十分单薄,没有自成一体。
2.课堂教学方法陈旧。会计专业在三年的专科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主要围绕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进行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对会计理论或方法进行理论阐述,其次结合案例对所阐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的进行论证,最后让学生进行配套练习,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教学活动。实际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更不用说有深刻的理解了。
3.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传统的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的讲述,对于计算的公式和运用讲得非常详细,要求学生掌握的也仅限于此,对于广义的成本会计中的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等则少之又少。成本会计和会计一样,都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要掌握基本理论,更需要从实用上去拓展,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企业管理的需要。
4.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高职院校尤其强调“双师型”老师的教学工作,很多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并没有真正在企业中实践过。这样讲出来的课程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不能使学生对实际的工作环境有个深切的认识,更不能调动学生对成本会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能贴近企业成本会计运行实际。
5.学生成本会计实践机会有限。现在在高职院校中,一般以模拟实训来代替校外实践,一是节约成本,二是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秩序。这种做法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学生们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成本会计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生产性企业的重要性;其次会计实训虽然是必要,但和现实企业的会计业务相比较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难免产生偏差。
二、对我国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1.教学内容改革
(1)成本会计课程应当有其独立的体系。对于初级成本会计,可以从成本会计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的出发;对于中级成本会计,可从广义的成本会计出发,详细介绍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高级成本会计(可选修),则可选择性地介绍近年来国外在成本会计领域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旨在改变我国成本会计信息与管理需要相脱节的局面。
(2)与时俱进地选择教材。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是教材,教材是否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是关键。市面上的成本会计教材很多,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除了关注实用性以外,还应该更多地从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出发,注重知识性与方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以外最新的、最先进的相关知识。
(3)指导学生选读成本会计课外必读书目。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光掌握教材知识有时候难于理解,教师可以精心筛选出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课程的课外必读书目,学生们也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广泛获取成本会计学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的资料。
2.教学方法改革
(1)针对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以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为主,可考虑将成本会计课程每周的课堂教学分成两个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讲授新课,对书中的重难点进行讲授,以及必要的知识点的扩充;第二部分则检查学生相应的配套练习的完成情况,答疑并讨论案例。可以不定时的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第一部分是基础,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重点,观察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教学的不足。
(2)注重实践教学,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更应该是能够为企业所用的实用性人才,为了满足成本会计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与各个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合作,将实训基地尽量扩展到校外,使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
(3)增加案例教学,适当开展校外企业会计师的讲座,将企业中有丰富成本会计敬仰的会计师们请到学校来做报告,针对企业里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案例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和老师,并和学生一起研究解决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成本会计这门课程不再觉得是枯燥无味,而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感觉。
高职高专成本会计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传统的理论教学变为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刻领会成本会计不但是会计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也是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有效的手段。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有责任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下,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1(6)
[2]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3(12)
1.成本会计课程缺乏自身的体系设计。从目前来看,成本会计的设置目的似乎仅为补充财务会计的不足,缺乏自身的体系设计,与财务会计从初级到中级、高级的体系相比,成本会计教育显得十分单薄,没有自成一体。
2.课堂教学方法陈旧。会计专业在三年的专科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主要围绕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进行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对会计理论或方法进行理论阐述,其次结合案例对所阐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的进行论证,最后让学生进行配套练习,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教学活动。实际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更不用说有深刻的理解了。
3.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传统的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的讲述,对于计算的公式和运用讲得非常详细,要求学生掌握的也仅限于此,对于广义的成本会计中的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等则少之又少。成本会计和会计一样,都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要掌握基本理论,更需要从实用上去拓展,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企业管理的需要。
4.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高职院校尤其强调“双师型”老师的教学工作,很多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并没有真正在企业中实践过。这样讲出来的课程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不能使学生对实际的工作环境有个深切的认识,更不能调动学生对成本会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能贴近企业成本会计运行实际。
5.学生成本会计实践机会有限。现在在高职院校中,一般以模拟实训来代替校外实践,一是节约成本,二是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秩序。这种做法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学生们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成本会计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生产性企业的重要性;其次会计实训虽然是必要,但和现实企业的会计业务相比较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难免产生偏差。
二、对我国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1.教学内容改革
(1)成本会计课程应当有其独立的体系。对于初级成本会计,可以从成本会计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的出发;对于中级成本会计,可从广义的成本会计出发,详细介绍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高级成本会计(可选修),则可选择性地介绍近年来国外在成本会计领域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旨在改变我国成本会计信息与管理需要相脱节的局面。
(2)与时俱进地选择教材。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是教材,教材是否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是关键。市面上的成本会计教材很多,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除了关注实用性以外,还应该更多地从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出发,注重知识性与方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以外最新的、最先进的相关知识。
(3)指导学生选读成本会计课外必读书目。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光掌握教材知识有时候难于理解,教师可以精心筛选出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课程的课外必读书目,学生们也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广泛获取成本会计学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的资料。
2.教学方法改革
(1)针对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以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为主,可考虑将成本会计课程每周的课堂教学分成两个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讲授新课,对书中的重难点进行讲授,以及必要的知识点的扩充;第二部分则检查学生相应的配套练习的完成情况,答疑并讨论案例。可以不定时的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第一部分是基础,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重点,观察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教学的不足。
(2)注重实践教学,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更应该是能够为企业所用的实用性人才,为了满足成本会计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与各个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合作,将实训基地尽量扩展到校外,使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
(3)增加案例教学,适当开展校外企业会计师的讲座,将企业中有丰富成本会计敬仰的会计师们请到学校来做报告,针对企业里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案例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和老师,并和学生一起研究解决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成本会计这门课程不再觉得是枯燥无味,而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感觉。
高职高专成本会计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传统的理论教学变为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刻领会成本会计不但是会计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也是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有效的手段。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有责任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下,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1(6)
[2]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