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位处事低调、似乎永远面带微笑的女性,白皙的皮肤,中等个儿,显得有些瘦弱,倘若走在大街上,绝不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可正是这位普通女性,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现年64岁的她,不仅被外界称为“南京阿信”,还成了平凡女性奋斗商界的一个成功标本。她身上所凸显出的纯朴、友爱、善良、勤奋、坦诚、坚韧等品质,恰恰是南京这座城市气质与底蕴的生动体现。她,就是陈忠丽——
街头最早卖茶叶蛋的人
陈忠丽出生在南京的一个普通人家,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虽然贫寒,可孩提时代的陈忠丽仍然有着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童年时的她时常在城南的一个胡同里和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当校长的外婆讲述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偶尔,在游戏玩耍中,她还会与比自己高出半个脑袋的男孩们扭打成一团,直到分个输赢为止……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般短暂,11岁那年,随着父亲的不幸去世,小忠丽感到自己一下子长成了大人。
走出校门的陈忠丽,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希望能够尽快找份工作。很快,她进了南京工具厂。由于表现积极,能力突出,她不久就成了厂里的团支部书记,并且之后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这一切,悄然引起了厂内一位小伙子的注意。他叫尹崇亮,和陈忠丽一样,也是一位进取心极强的青年,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厂办主任。他们由恋爱到结婚,后来相继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当时,陈忠丽每月能够拿到36元工资,加上丈夫的收入,保证一个小家庭顺风顺水地过日子完全不成问题。可责任感很强的陈忠丽知道,自己虽为人妻为人母,却始终放不下过早守寡的母亲,因而始终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将三位兄长的孩子也带过来照顾,加在一起总共有8口人吃饭。这样一来,她和丈夫的那点工资便显得捉襟见肘了。为了提高孩子们吃青椒炒肉丝的频率,有一天,陈忠丽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她要搞些副业,不妨先从卖五香茶叶蛋入手。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有搞活经济,她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可迫于生活的压力,她还是决定冒一点险。于是,有一天下班回来,她悄悄去附近的菜场买回了一批鸡蛋,然后一个一个地用清水洗净,再放入调料一锅一锅地煮,等到香喷喷的五香茶叶蛋全部煮好时,已是凌晨1点。为了不耽误白天上班,她强迫自己赶紧上床就寝,可那一夜,在激动与不安中,她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下班回来,她拎着一只装满五香茶叶蛋的竹篮,上面用棉布小心地盖了一层,惴惴不安地走出胡同,然后乘车前往南京市人流量最大的新街口。她没想到,在新街口的天桥下和大华电影院门口,竟卖出了近200只五香茶叶蛋。这一意外收获,使她信心大增。此后,她每天都会买回更多的鸡蛋,然后连夜清洗、加调料煮熟,第二天拿出去卖。那些日子,她每晚只能睡上一两个小时。由于过度劳累,她的体重一下子降到40公斤,并且患上了严重的痔疮,走路总是一跛一跛的。好在她卖了两年多的茶叶蛋,始终未被厂里发现。后来,当得知城里人喜欢吃旺鸡蛋时,她又成了南京街头第一个卖旺鸡蛋的人。
厨艺颇佳的陈忠丽,极喜欢烹调。每当手头赚了些闲钱,她便会满足一下孩子们吃青椒炒肉丝的愿望。同时,她还会将青菜、豆腐、豆芽这些最便宜的菜,弄成最美味的搭配,让一家人围着一张老式八仙桌,捧着稀得见底的米汤,其乐融融地吃着、喝着。那种天伦之乐,在她看来,是人世间最为幸福的。
不惑之年的新选择
陈忠丽步入不惑之年时,她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考验:她身边的一些姐妹们,传言工具厂因效益不佳即将进行大规模的裁员。陈忠丽虽然能够感觉到企业在走下坡路,但她仍不愿朝更坏的方面去想,至少在那个时代,这个厂意味着她的一切,所以她情愿相信一切的负面消息只是传闻。但很快,随着身边职工接二连三地开始下岗,传闻终于变成了现实。
好在陈忠丽没有被列入下岗人员的名单中,这不仅因为她是厂里的团支部书记,更主要的是因为她是一个有心人。她当时在工具厂下设的一个分店不仅当营业员,还主动做起了销售员,店里没事时,她便默默地揣个小本子,骑着自行车往一些工地上跑,了解人家的供需情况,一一记在本子上,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用自行车将货物主动送往工地。当时,不仅是工具厂,就是整个南京的所有企业,都还不懂得“上门服务”,可陈忠丽却悄悄地做了,并且做得有声有色。结果一年下来,小店竟超额完成了厂里规定的营销指标。
本来,陈忠丽完全有资格在厂里继续干下去,并且极有可能和身为厂办主任的丈夫尹崇亮一样,前途一片光明。可谁也没有想到,此后不久,她却让自己的人生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起因是她的两个儿子同时从学校毕业了,一时没有工作。为了让他们找些事做,陈忠丽看准了当时老城南的街上一到晚上就买不到烟酒杂货的商机,很快在离家不远的升州路上开了个烟酒杂货店,自己时常踩着自行车亲自外出批货。这家其貌不扬的小店,生意做得很活,从一般烟酒到针线到营养品,人们在深更半夜只要有需求都可以买到。它红火了三年,后因遇到拆迁才歇业。但陈忠丽想让儿子自主创业的心却没有终止。这回,她将目光投向了南京的闹市区。她发现,地处新街口的王府大街门面房,全是清一色的个体服装店,周围的饭店大都档次比较高,一般老百姓想去消费,总感到价格太贵;而一些能够品尝到小吃的大排档,卫生条件又很糟。于是,陈忠丽的脑海里冒出了“开家有正规店面的小饭馆”的念头。她将这一想法最先告诉了做大厨多年的哥哥,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哥哥听后极为兴奋,当即就为尚在构想中的小店定下了菜谱。
不久,陈忠丽与丈夫的两个姐妹合伙开了一家小酒店,取名“三喜酒家”,寓意着三家亲戚都能因这个小酒店而得喜。这个充满喜气的名字,寄托了陈忠丽最美好的希望。由于齐心努力,这家以经营淮扬菜为主的小酒店,很快在新街口一带声名鹊起。
为了帮助陈忠丽一家渡过生活上的难关,尹崇亮的两个姐妹很快将整个酒店都交给了他们。陈忠丽接手的那一刻,再次告诫自己:决不能让这个倾注了亲人们大量心血的酒店在自己手上弄砸。于是,经过反复权衡,她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主动向厂里请求“内退”。
“就是不为我自己,也要为孩子们着想,尤其是我那两个儿子,如果没有钱,将来怎么娶媳妇?”事隔多年,再提起这段往事,陈忠丽仍没有创业成功后的豪言壮语,而是依旧选择了最为原始的“家”的视角。当然,她也并未忽略自己几乎与生俱来的勇敢、好胜的性格。
离开工厂后的陈忠丽,和丈夫东拼西凑了3000元钱,将小酒店重新装修了一番,从而使得这个只有28平方米的小酒店更为干净整洁,也更加温馨。当时,这个酒店的大小员工总共只有6人。
独自挑大梁后,陈忠丽最先遇到的挑战是进货。随着酒店生意的日渐红火,进货量也在逐渐增加。那时候,小酒店还不具备买辆货车的资金实力,只能将进货的工具从自行车升格为三轮车。但即使是两个人同时去进货,也越来越无法满足小店的需求,一旦遇到酒店生意火暴,就得再进一次货。记得有个大雨滂沱的清晨,她和儿子进货回来经过鼓楼的上坡时,儿子在前面骑,她一手扶着自行车,一手推着三轮车顶着大风艰难地前行。下坡时,为了防止车速过快造成翻车,她仍是一手扶着自行车,一手拉住三轮车,湿透的全身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做大企业和经营小店的道理其实一样,都需要吃苦耐劳,诚心诚意,默默努力。为了这些,我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陈忠丽如是说。
所有梦想都开花
从企业主动“内退”的陈忠丽,似乎与酒店结下了不解之缘。继“三喜酒家”后,她又开过多家餐馆。
直到后来名噪南京的“牛肉面大王”将自己无暇经营的“金鹰大酒楼”转给陈忠丽,她的事业开始迅速起飞。随后,她接受小儿子的建议,及时成立了金鹰大酒楼有限公司。
如今的她,不仅拥有金鹰大酒楼总店,而且在热闹繁华的地段,还分别开起了金鹰贵宾楼和金鹰喜庆楼两家分店,手下员工已发展到近500人。
“像小鸟一样慢慢伸翅,就地扩张。”陈忠丽用平静的语言,朴素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多年来从新街口起步、发展的感受。
手下员工多了,陈忠丽的带队之道并未改变:在生活上,她设法为员工提供最大便利;而在工作中,她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她的脸上,似乎永远都充满微笑,并用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和前来消费的每一位顾客。许多员工因此跟定了她,而她即使面对一次次拆迁所带来的经营困难,也从未以任何理由主动辞退过一名员工。如果说,让员工乐意为老板打拼,是做老板的最高境界,那么,陈忠丽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如今的陈忠丽,不仅当选为政协委员,而且还分别是南京市和江苏省餐饮商会的副会长。更令人惊讶的是,64岁的她,每天依然保持着10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而在金鹰喜庆楼开业之前,她平均日工作时间竟长达18个小时。每天早晨5点半去菜场进货,意味着新的一天工作的开始,然后和员工一起择菜、洗菜、褒汤……一直忙到下午2点。休息一会又去进货,4点钟吃完饭后一直忙碌到凌晨2点,日复一日、风雨无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租金成本,不浪费分秒时间,她在自己的店里安了家。每次打烊后和员工一样,3张板凳拼成一张床就匆匆睡下,一睡就是8年。
小吕是现在金鹰贵宾楼的大堂经理。18岁时,她只身从安徽来南京闯荡,很快在陈忠丽的酒店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此后,她和许多同龄的伙伴住进了酒店安排的员工宿舍,并定期去夜校进修,如今她已逐渐走向成熟。谈起那段改变人生的经历,她深有感触地说:“阿姨改变了我的生活,跟着她,我觉得很安心、踏实。”
“阿姨”这一亲切的称呼,是金鹰大酒楼的全体员工对陈忠丽的一贯叫法。据说这是陈忠丽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也能有“家”的感觉。其实,这种“家文化”,从“三喜酒家”时代就一直默默地延续下来,如今已成为金鹰大酒楼的企业文化核心。
多年前,一部励志电视剧《阿信》,从日本红到中国,剧中主人公阿信的纯真、顽强、勤奋、坚韧,曾打动并影响了一代人,而其从一个7岁的苦女孩变成一位拥有16家超市的富豪的商业传奇,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陈忠丽的经历虽比不上阿信那样跌宕起伏,可这位平凡女性在生命旅程中所留下的不平凡印记,同样也令人怦然心动。至于她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则更会为人们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编辑:潘金瑞〕
街头最早卖茶叶蛋的人
陈忠丽出生在南京的一个普通人家,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虽然贫寒,可孩提时代的陈忠丽仍然有着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童年时的她时常在城南的一个胡同里和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当校长的外婆讲述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偶尔,在游戏玩耍中,她还会与比自己高出半个脑袋的男孩们扭打成一团,直到分个输赢为止……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般短暂,11岁那年,随着父亲的不幸去世,小忠丽感到自己一下子长成了大人。
走出校门的陈忠丽,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希望能够尽快找份工作。很快,她进了南京工具厂。由于表现积极,能力突出,她不久就成了厂里的团支部书记,并且之后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这一切,悄然引起了厂内一位小伙子的注意。他叫尹崇亮,和陈忠丽一样,也是一位进取心极强的青年,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厂办主任。他们由恋爱到结婚,后来相继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当时,陈忠丽每月能够拿到36元工资,加上丈夫的收入,保证一个小家庭顺风顺水地过日子完全不成问题。可责任感很强的陈忠丽知道,自己虽为人妻为人母,却始终放不下过早守寡的母亲,因而始终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将三位兄长的孩子也带过来照顾,加在一起总共有8口人吃饭。这样一来,她和丈夫的那点工资便显得捉襟见肘了。为了提高孩子们吃青椒炒肉丝的频率,有一天,陈忠丽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她要搞些副业,不妨先从卖五香茶叶蛋入手。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有搞活经济,她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可迫于生活的压力,她还是决定冒一点险。于是,有一天下班回来,她悄悄去附近的菜场买回了一批鸡蛋,然后一个一个地用清水洗净,再放入调料一锅一锅地煮,等到香喷喷的五香茶叶蛋全部煮好时,已是凌晨1点。为了不耽误白天上班,她强迫自己赶紧上床就寝,可那一夜,在激动与不安中,她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下班回来,她拎着一只装满五香茶叶蛋的竹篮,上面用棉布小心地盖了一层,惴惴不安地走出胡同,然后乘车前往南京市人流量最大的新街口。她没想到,在新街口的天桥下和大华电影院门口,竟卖出了近200只五香茶叶蛋。这一意外收获,使她信心大增。此后,她每天都会买回更多的鸡蛋,然后连夜清洗、加调料煮熟,第二天拿出去卖。那些日子,她每晚只能睡上一两个小时。由于过度劳累,她的体重一下子降到40公斤,并且患上了严重的痔疮,走路总是一跛一跛的。好在她卖了两年多的茶叶蛋,始终未被厂里发现。后来,当得知城里人喜欢吃旺鸡蛋时,她又成了南京街头第一个卖旺鸡蛋的人。
厨艺颇佳的陈忠丽,极喜欢烹调。每当手头赚了些闲钱,她便会满足一下孩子们吃青椒炒肉丝的愿望。同时,她还会将青菜、豆腐、豆芽这些最便宜的菜,弄成最美味的搭配,让一家人围着一张老式八仙桌,捧着稀得见底的米汤,其乐融融地吃着、喝着。那种天伦之乐,在她看来,是人世间最为幸福的。
不惑之年的新选择
陈忠丽步入不惑之年时,她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考验:她身边的一些姐妹们,传言工具厂因效益不佳即将进行大规模的裁员。陈忠丽虽然能够感觉到企业在走下坡路,但她仍不愿朝更坏的方面去想,至少在那个时代,这个厂意味着她的一切,所以她情愿相信一切的负面消息只是传闻。但很快,随着身边职工接二连三地开始下岗,传闻终于变成了现实。
好在陈忠丽没有被列入下岗人员的名单中,这不仅因为她是厂里的团支部书记,更主要的是因为她是一个有心人。她当时在工具厂下设的一个分店不仅当营业员,还主动做起了销售员,店里没事时,她便默默地揣个小本子,骑着自行车往一些工地上跑,了解人家的供需情况,一一记在本子上,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用自行车将货物主动送往工地。当时,不仅是工具厂,就是整个南京的所有企业,都还不懂得“上门服务”,可陈忠丽却悄悄地做了,并且做得有声有色。结果一年下来,小店竟超额完成了厂里规定的营销指标。
本来,陈忠丽完全有资格在厂里继续干下去,并且极有可能和身为厂办主任的丈夫尹崇亮一样,前途一片光明。可谁也没有想到,此后不久,她却让自己的人生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起因是她的两个儿子同时从学校毕业了,一时没有工作。为了让他们找些事做,陈忠丽看准了当时老城南的街上一到晚上就买不到烟酒杂货的商机,很快在离家不远的升州路上开了个烟酒杂货店,自己时常踩着自行车亲自外出批货。这家其貌不扬的小店,生意做得很活,从一般烟酒到针线到营养品,人们在深更半夜只要有需求都可以买到。它红火了三年,后因遇到拆迁才歇业。但陈忠丽想让儿子自主创业的心却没有终止。这回,她将目光投向了南京的闹市区。她发现,地处新街口的王府大街门面房,全是清一色的个体服装店,周围的饭店大都档次比较高,一般老百姓想去消费,总感到价格太贵;而一些能够品尝到小吃的大排档,卫生条件又很糟。于是,陈忠丽的脑海里冒出了“开家有正规店面的小饭馆”的念头。她将这一想法最先告诉了做大厨多年的哥哥,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哥哥听后极为兴奋,当即就为尚在构想中的小店定下了菜谱。
不久,陈忠丽与丈夫的两个姐妹合伙开了一家小酒店,取名“三喜酒家”,寓意着三家亲戚都能因这个小酒店而得喜。这个充满喜气的名字,寄托了陈忠丽最美好的希望。由于齐心努力,这家以经营淮扬菜为主的小酒店,很快在新街口一带声名鹊起。
为了帮助陈忠丽一家渡过生活上的难关,尹崇亮的两个姐妹很快将整个酒店都交给了他们。陈忠丽接手的那一刻,再次告诫自己:决不能让这个倾注了亲人们大量心血的酒店在自己手上弄砸。于是,经过反复权衡,她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主动向厂里请求“内退”。
“就是不为我自己,也要为孩子们着想,尤其是我那两个儿子,如果没有钱,将来怎么娶媳妇?”事隔多年,再提起这段往事,陈忠丽仍没有创业成功后的豪言壮语,而是依旧选择了最为原始的“家”的视角。当然,她也并未忽略自己几乎与生俱来的勇敢、好胜的性格。
离开工厂后的陈忠丽,和丈夫东拼西凑了3000元钱,将小酒店重新装修了一番,从而使得这个只有28平方米的小酒店更为干净整洁,也更加温馨。当时,这个酒店的大小员工总共只有6人。
独自挑大梁后,陈忠丽最先遇到的挑战是进货。随着酒店生意的日渐红火,进货量也在逐渐增加。那时候,小酒店还不具备买辆货车的资金实力,只能将进货的工具从自行车升格为三轮车。但即使是两个人同时去进货,也越来越无法满足小店的需求,一旦遇到酒店生意火暴,就得再进一次货。记得有个大雨滂沱的清晨,她和儿子进货回来经过鼓楼的上坡时,儿子在前面骑,她一手扶着自行车,一手推着三轮车顶着大风艰难地前行。下坡时,为了防止车速过快造成翻车,她仍是一手扶着自行车,一手拉住三轮车,湿透的全身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做大企业和经营小店的道理其实一样,都需要吃苦耐劳,诚心诚意,默默努力。为了这些,我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陈忠丽如是说。
所有梦想都开花
从企业主动“内退”的陈忠丽,似乎与酒店结下了不解之缘。继“三喜酒家”后,她又开过多家餐馆。
直到后来名噪南京的“牛肉面大王”将自己无暇经营的“金鹰大酒楼”转给陈忠丽,她的事业开始迅速起飞。随后,她接受小儿子的建议,及时成立了金鹰大酒楼有限公司。
如今的她,不仅拥有金鹰大酒楼总店,而且在热闹繁华的地段,还分别开起了金鹰贵宾楼和金鹰喜庆楼两家分店,手下员工已发展到近500人。
“像小鸟一样慢慢伸翅,就地扩张。”陈忠丽用平静的语言,朴素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多年来从新街口起步、发展的感受。
手下员工多了,陈忠丽的带队之道并未改变:在生活上,她设法为员工提供最大便利;而在工作中,她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她的脸上,似乎永远都充满微笑,并用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和前来消费的每一位顾客。许多员工因此跟定了她,而她即使面对一次次拆迁所带来的经营困难,也从未以任何理由主动辞退过一名员工。如果说,让员工乐意为老板打拼,是做老板的最高境界,那么,陈忠丽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如今的陈忠丽,不仅当选为政协委员,而且还分别是南京市和江苏省餐饮商会的副会长。更令人惊讶的是,64岁的她,每天依然保持着10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而在金鹰喜庆楼开业之前,她平均日工作时间竟长达18个小时。每天早晨5点半去菜场进货,意味着新的一天工作的开始,然后和员工一起择菜、洗菜、褒汤……一直忙到下午2点。休息一会又去进货,4点钟吃完饭后一直忙碌到凌晨2点,日复一日、风雨无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租金成本,不浪费分秒时间,她在自己的店里安了家。每次打烊后和员工一样,3张板凳拼成一张床就匆匆睡下,一睡就是8年。
小吕是现在金鹰贵宾楼的大堂经理。18岁时,她只身从安徽来南京闯荡,很快在陈忠丽的酒店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此后,她和许多同龄的伙伴住进了酒店安排的员工宿舍,并定期去夜校进修,如今她已逐渐走向成熟。谈起那段改变人生的经历,她深有感触地说:“阿姨改变了我的生活,跟着她,我觉得很安心、踏实。”
“阿姨”这一亲切的称呼,是金鹰大酒楼的全体员工对陈忠丽的一贯叫法。据说这是陈忠丽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也能有“家”的感觉。其实,这种“家文化”,从“三喜酒家”时代就一直默默地延续下来,如今已成为金鹰大酒楼的企业文化核心。
多年前,一部励志电视剧《阿信》,从日本红到中国,剧中主人公阿信的纯真、顽强、勤奋、坚韧,曾打动并影响了一代人,而其从一个7岁的苦女孩变成一位拥有16家超市的富豪的商业传奇,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陈忠丽的经历虽比不上阿信那样跌宕起伏,可这位平凡女性在生命旅程中所留下的不平凡印记,同样也令人怦然心动。至于她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则更会为人们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