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引导策略

来源 :知与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因“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提出而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农村面对着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是开展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落后的生态素养正逐步瓦解农村生活的基本条件,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存在较大威胁。农民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伟大工程,不仅要解决广大农村参与生产生活的现实困难,高度重视农民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新问题,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要有利于“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布局和实施,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进程。生态文明教育者要深刻把握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关乎农民实在利益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等角度出发,以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不断加强生态农业、美丽农村、智慧农民建设。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广大受众群体而言,主动学习生态兴农的先进措施,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对“三农”问题的深远影响,积极开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美丽中国;农民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5-0142-04
  2012年,中共十八大首次将生态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并列,提出“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农民占我国人口基数的绝大多数,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路径,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落实“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丽中国”与农民生态文明教育
  “美丽中国”虽是大众、普通词汇,但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盼望,也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重要创新。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包括团结民主的社会美、聪慧淳朴的人文美、富饶平衡的生态美和三者统一协调的和谐美。狭义言之,仅仅是针对生态环境而言,是指通过人类共同努力实现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人化自然,也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鉴于研究视角不同,以下论述主要从狭义的角度阐释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衍生品,是随着生态文明的流行而产生,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值和农业从业人员在国民经济、社会职业分布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农民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必然选择,更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来看,新农村建设蕴含着培育新型农民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诉求。从当前农村的生态状况而言,落后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要求农民必须正确认识三者的辩证关系,积极培育健康、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广大农民加深对我国资源环境的认识,自觉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二、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
  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是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素养和生态实践能力为目标而实施的特殊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农民进行生态生产、生活、经营、消费和环境危机及后果等多个角度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人类、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由此形成健康、协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生态生产
  生态生产倡导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首先,它的首要前提是生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农业生产是保证物质生活资料持续供应的基本条件。其次,它的内在要求是“绿色”生产。在保证物质生活资料供应的前提下,为子孙后代留足“青山绿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最后,它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既不污染也不浪费地享受科技文明的有益成果。
  (二)生态生活
  生态生活倡导低碳生活,要求不断优化卫生条件,创建宜居环境。首先,它的基础条件是不断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不断改善农民们的生活状况,保证广大农民在不同地域条件下的基本物资供给,才能不断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享受生态生活的舒适和便利。其次,它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农民的健康需要。在生态生活观的驱使下,身体利益成为人民首要考慮的发展标准。一切社会条件的变化都必须保证广大农民最基本的健康要求。
  (三)生态经营
  生态经营倡导低碳生产和绿色经营,不断减轻环境的承载能力。首先,它是一种以企业利润为核心的经营方式。生态经营提倡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在保证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减少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其次,它是一种大成本的经营模式。加大环保投入是控制企业污染源排放的有效措施,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经营模式也是扩大企业盈利范围的重要法宝。最后,它是一种需要广泛参与的经营模式。生产环节中存在的环保隐患需要广大职工的关注,生态生产、生态运输、生态销售需要做到分级负责、齐控共管。
  (四)生态消费
  生态消费提倡低碳消费、理性消费,反对物质至而盲目消费。首先,它是一种理性消费观念。生态消费提倡消费要有度,坚决反对攀比炫耀式消费。其次,它是一种健康消费行为,即不污染也不浪费地消费。“绿色消费习惯可以带动绿色消费,刺激绿色生产,最后形成良性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维护了生态环境,也可以为‘美丽中国’的实现创造优良的物质条件。”[3]最后,它是一种负责任的消费模式,不仅要对自身的身体健康负责,也要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责。通过生态消费,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矛盾统一体的关系,从而稳定生态结构,减少生态破坏,保障农村生态安全。   (五)生态危机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深刻认识环境危机的严重性,是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手段。首先,自然界不是一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沃土。人类社会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必须与环境承载力相对接,坚决不能越过生态危机的红线。其次,人与自然共处于一个循环发展的生态圈,要及时填补生态漏洞,缓解生态威胁。最后,要正确认识生态危机的严重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危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威胁也必然会逐渐弱化。
  三、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思路
  当前,广大农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与“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不相适应,甚至存在诸多矛盾。为此,必须结合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遵循综合全面、形式多样、注重实践性等基本思路,切实探索加强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生态文明素质的新途径。
  (一)层次分明
  层次分明是农民生态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需要生态教育者深入挖掘的重要方向。狭义而言,是指对农民的生态教育要从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方面入手,探索能被农民广泛接受的生态教育模式。从广义上来讲,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等基本知识的教育,也包括国内外生态知识的教育。不仅包括现代生态知识的教育,也包括历史生态实例的教育。不仅包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也包括科学应对生态危机的教育,等等。需要注意,在对不同地区及不同产业类型的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要结合不同受众的特点,制定最优的教育计划,尽快展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二)形式多样
  对农民生态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教育者不应该局限于那种特定场所下按照某种特定方法进行特定内容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而应该以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主动探索适合农民教育的新模式。在丰富教育形式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积极与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接触,了解广大农民的内心需求,特别是基层乡政府和村委会要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农民卫生教育体系,监督农民主动完成日常实践的量化生态指标。这不仅能够达到准确灌输生态知识、实现生态教育的目的,也为广大农民改变落后的生态习惯创造了条件。
  (三)内容通俗
  客观而言,全国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文盲和半文盲文化程度的农民在全国各区域依然大面积存在。广大农民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多半是通过继承先人的实践经验和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摸索出来的。这些知识依然属于浅层次的感性认识,缺少对生态环境整体性知识的学习和理性思考。因此,教育者必须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制定特殊的教育题材和教育形式。另外,要重视农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顺应教育手段多样化的基本要求,以满足不同文化程度农民的教育需求。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业发展状况的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也要注意教育内容的适用性。
  (四)注重实效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仅要求广大农民在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将生态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也要求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主动思考、拓展知识,从而进一步增强生态意识,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能力。同时,生态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贴近农民群众生活。总体而言,传统的理论劝导式的教育方法不仅加剧了农民的逆反心理,而且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进程。教育实践活动只有紧紧围绕“兴农业、富农民、美农村”展开,让广大农民看到实际利益,才能吸引农民眼球,刺激农民的生态行为。
  四、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引导策略
  农民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提升民众生态文明素质的基本手段,对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农民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从意识培育、行为引导、榜样示范、生态兴农、辅助力量建设等角度切实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一)丰富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行为的传播渠道
  生态素养不仅包括生态意识素养,也包括生态行为素养,具体表现为农民对生态知识的了解和应用程度。在农村有限的传播渠道和教育背景下,农村的教育媒介存在诸多突破点。
  1.乡镇政府部分要充分运用现有手段,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墙面板报、宣传标语、喇叭广播是政府部门宣传环保知识的重要阵地,要充分运用他们在宣传生态知识、引导生态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
  2.要充分运用电视台、艺术团体、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体与乡镇农民的双向沟通作用。通过环保宣传片播放、环保短剧演出、环保知识宣讲等现代形式,着力提高廣大农民的生态素养。
  3.政务部门要适时组织宣讲团深入农村,通过政策讲解和宣传先进人物等积极因素和负面案例剖析的双向教育,引导农民对生态破坏的重新审视,强化农民在农村生态保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农民参与农村生态保护的主动性。
  (二)树立农民自己的生态文明模范
  通过树立农民身边的生态道德模范,不仅更有说服力,而且便于农民观察、学习、效仿先进人物的日常行为,从而带动周边农民积极参与生态实践,提高自己的生态素养。对农村生态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企业,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带动其他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称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比较突出的乡镇在发展生态旅游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等一系列生态福利方面,也具有更强的优势和基础条件。同时,要实施奖罚并举的工作方法,既包括对先进个人、模范企业、美丽乡村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范围,也包括对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且劝说无果的个人、企业、乡村进行必要的物质或精神惩罚,制止错误行为,以推动其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态习惯。
  (三)加快建设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态教育平台
  农村生态教育平台,不仅承担着全面系统地开展生态知识教育的责任,也肩负着普及环保知识、监督农村生态行为的义务。   1.进一步加强基层教育组织建设。依托县委党校、农业局等专业机构开展定期培训,提高乡镇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生态理论素养。乡镇干部可通过代表大会、农业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乡镇工作人员的生态教育。村委会可以借助村民代表大会和农业大讲堂等形式,对广大村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2.充分发挥农用品服务站的沟通作用。农用品服务站是推广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要及时将生态知识和生态技术推广到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知识的专业性和生态技术的实用性推动农村生态文明教育。
  3.适时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依托各类与生态保护有关的节日或流行元素,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倡农民参与,充分享受自然环境提供的生态福利。
  (四)加强农民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队伍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农民生态文明观教育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基层施教队伍的培训力度。首先,加强对村委干部的培训力度。村委干部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要通过上级培训、同级交流和下级监督的多方位教育,实现生态素养的提升。其次,加强农业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农业服务站在农民日常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服务站工作人员生态素养对传播生态农业理论和增强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加强对乡镇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乡镇企业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点对象,在提高广大员工生态素养的过程中,要加快转变企业效益增长方式,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五、结语
  农民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快推进“五位一体”布局建设的重要手段。这不但需要基层政府和广大教育者的外部宣传,而且需要广大农民“充分认清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价值觀念”[4],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也是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更是需要全体公民广泛参与的伟大工程。随着广大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态准则一定会深埋于人们心田,生根发芽,绚丽绽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大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117027676.htm.
  [3] 田修胜,胡树祥.建设“美丽中国”诉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2):81.
  [4] 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3.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哲学是旨在捍卫人的现实生命的实践哲学,是为人的现实生命与现实解放服务的实践理论。实践,在马克思看来是生成世界和人的根本性活动,深入探析马克思视域内实践观的意蕴是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哲学宣言,在马克思实践哲学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提纲》虽短小精悍,不到1 500字,但“实践”作为《提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
期刊
[摘 要]按马克思韦伯的观点,新教伦理以及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源共同构成了“理性”资本主义的精神,进而演变为“理性”市场经济的精神。近代“理性”市场经济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在欧洲特别是美国已经成为主导社会和经济的绝对因素,逐渐形成为市场规则成熟、法律制度健全、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但是,随着“理性”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初萌发这种经济形式的新教伦理却逐渐淡出。但仍有部分新教伦理观保留了下来,例如
期刊
[摘 要]网络媒体与新媒体的崛起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网络传播时代,媒体的角色与定位确实发生了变化,可以说,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我们选择信息的重要途径,QQ﹑网络论坛﹑社区﹑微信﹑微博等传播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在此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导向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网络舆论引导上发挥其重要作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期刊
[摘要]科学认知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落实的前提。基层干部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认知水平是影响决策部署落实的重要因素。调研数据显示,基层干部比较关注京津冀协同發展,从政治上高度认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缺乏深度认知,对政策内容不完全了解,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症结难点把握较准,认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困难较大,对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摘 要]探讨紧急避险限度首先应当明确其法律性质。我国《刑法》第21条的规定过于笼统,有关其法律性质的学说存在阻却违法说、阻却责任说及二分说。理论争议须以现行立法为基础,阻却责任说与二分说无法与第21条之规定相恰和,造成立法虚置或构成要件的混乱。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应仅限于阻却违法,探讨其限度应以此为前提。有关避险限度存在诸多标准与衡量因素,但深入分析即可发现,这些标准产生争议的原因是对认定限度的两
期刊
[摘 要]探析布罗代尔的思想变化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长时段理论的具体内涵。把宏观的政治经济问题、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置于长时段的史学范式其实质是年鉴学派独有的微观分析方法和解释方法。布罗代尔批判奥托·布伦纳多元社会史观念存在的局限,提出了面向日常的总体史学思想。日常往往被人们视为非历史,而事实恰恰相反,能反映文化生活史内容并具有代表性的往往是服饰风尚、饮食变迁,而非政治经济史这样的重大社会问题。重大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当代教育的不断变革,“网络化教学”已不再是新鲜事。在我国,网络化外语教学已经呈现出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逐步加深。中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一直处于教育的前沿,随着信息时代外语教育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创新后,关于网络化外语教学全球化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在明确界定网络化教学和外语教学全球化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事件”。要对中国环境问题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需要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研究起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国季刊》中,西方学者对新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做了细致的“再研究”,揭示“第三者”角度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诸多看法,可以获取诸多有益的观点冲撞与借鉴。就研究特点而言,西方学者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有着较强的“西方色彩”,很大程度上存在
期刊
[摘 要]公民的法治意识是公民发自内心地对法律的认可、遵从和服从,是对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及法律制度的信仰水平,其实质和核心是公民对法治文化的认可和共识。法治真正的权威也来自于这种认可和共识。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公民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公民法治意识、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体现,两者之间紧密联系又相互促进。践行核心价值观表现在其与法律制度、政策方针的逐渐融合,是法律制定和政策完善的价值依托和价
期刊
[摘 要]在华“俄语社区”与“俄语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同帝俄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扩张、俄国十月革命及国内战争的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等历史事件息息相关。俄国移民来华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量俄国移民涌入中国东北;第二阶段为《朴茨茅斯条约》签订之后,俄国势力缩小导致在华俄国移民迁至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第三階段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难民涌至中国东北北部区域的不同城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