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
摘要: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三维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7月就诊的LDH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0例,采用三维CT下靶椎间盘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椎旁注射镇痛液治疗。在治疗后第1、7、30d比较2组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减低(P<O.05),治疗后30d,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d,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LDH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优于椎旁注射镇痛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引发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国内统计为7.62%,且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年龄正逐渐年青化,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1]。LDH所致疼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断提高的要求,最小创伤,在最短时间内解除病痛,达到康复,已是共识,本研究旨在评估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在LDH患者的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7月就诊于本科且按顺序连续登记的LDH患者共80例。
纳入标准:符合McCullock标准[2],(1)存在4项神经体征中的2项——肌肉萎缩、运动无力、感觉减退、反射减弱;(2) 直腿抬高较正常减小50%,加强试验阳性即抬高未受累下肢时疼痛交叉至患肢,或/和在胭窝压迫疼痛向近侧或远侧放射;(3)感觉异常局限于相应皮区分布区;(4)与腰痛比较,腿痛为主要症状;(5)影像学检查异常,符合临床确定的LDH水平。
排除标准:(1)出凝血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血液常规检查)。(2)周围神经病(神经传导检测);(3)髓核脱落、钙化、骨性椎管狭窄、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性肿瘤(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4)LDH术后复发、严重心肺疾病及精神疾病(病史);
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且正规保守治疗1个月无效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分组
将纳人的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表1)。试验组接受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接受椎旁镇痛液注射治疗。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O.05)。
表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1.2.2 试验组(射频消融+臭氧注射)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CT或MRI表现,确定靶椎问盘。L4/L5椎问盘采用安全三角入路法穿刺,L5/S1椎问盘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法穿刺;在三维CT扫描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俯卧,常规心电监护;通过三维CT扫描,确定穿刺点及穿刺路径;常规消毒铺巾后以1%利多卡因行穿刺点局麻;L4/L5椎问盘采用15cm射频针穿刺,L5/S1 。椎问盘采用10cm射频针穿刺;在三维CT引导下射频针沿设定的穿刺路径穿入靶椎问盘;应用射频仪进行电阻抗监测,显示在200~300Ω之问;然后进行电刺激——分别给以高频(50 Hz)和低频(2 Hz)N激,证实针头裸露端5mm范围以内没有神经组织;靶点射频热凝——分别调至60、70、80℃,每次持续60 S,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剧烈疼痛等反应。
射频热凝后经原穿刺针注入50μg/ml的医用臭氧5-10ml;退穿刺针至椎问孔,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人35μg/ml的医用臭氧10ml后出针,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平车送回病房,术后留院卧床休息观察7d。
1.2.3 对照组(椎旁镇痛)治疗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双侧髋、膝屈曲,选择靶椎问盘上位椎体棘突旁开2~2.5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穿刺点局麻,8cm长穿刺针垂直缓慢进针;触及椎板后标记深度,然后退针少许,将针尖向外侧方向倾斜10~15°再次进针,滑过椎板后再进针约0.5cm,即获针尖刺破横突间肌和横突间韧带时之落空感;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即可注入曲安
奈德10mg、2%盐酸利多卡因2ml和生理盐水组成的镇痛液共10ml,治疗后留院卧床休息观察7d。
1.2.4疗效评价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
1、7、30d的VAS评分。
疗效评估:采用改良Macnab评估标准[3],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问以及治疗后30d的疗效。
1.2.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用表示,2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检验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P<O.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
治疗前2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评分均减低;治疗后30 d试验组较对照组也减低(表2)。
2.2疗效
治疗后30 d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表3)。
表2 治疗前后VAS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O.05▲P<O.05,与治疗前比较,# P<O.05
表3 治疗30d后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O.05 3讨论
微创介入技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型疗法,因损伤小、见效快、疗效好、对脊柱的稳定结构无破坏而成为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的首选方法。Y有研究显示,术后疼痛和功能转归与外科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问盘相似,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得多(<O.1%),且恢复的时间显著缩短[4]。
本研究使用三维CT技术,术前对受损神经根、责任腰椎间盘突、和突出的区域准确定位,能够明确椎间盘突出三维空间关系,保证微创手术效果。本研究在术中以突出椎间盘的层面、靶处理区域和椎间孔前后缘空间作为指导绝缘穿刺针置入的根据,在三维CT处理后台进行角度测量,确定进针点、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使可操作空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空间相吻合。区域定位对能够正确指导置针达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组的VAS评分均减低。此外,射频消融+臭氧注射的患者治疗30d后VAS评分低于椎旁注射,且总有效率达98%,显著高于椎旁注射。
椎旁注射镇痛液采用低浓度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可迅速选择性阻断痛觉神经纤维传导,减轻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下肢根性痛,具有良好的即时效果。但由于未处理靶椎间盘这一根本原因,随着时问的推移,其疗效变差,治标不治本。
射频治疗是使组织内离子在高频电流作用下发生振动,与周围质点相互磨擦而产生热量,切割该组织并使之凝固[5]。椎间盘射频热凝可使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5,6]。回顾性分析表明,对于腰神经根性疼痛,脉冲射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大多数患者,至少头6个月可获得满意的止痛,但有必要研究长期随访的疗效[6]。
椎间盘射频消融后盘内臭氧注射可进一步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突出物回缩。同时,射频后注射臭氧有利于臭氧的注射和扩散。有研究表明,扩大臭氧与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接触面积,使髓核中蛋白多糖氧化更充分,髓核脱水及椎间盘内压力下降就更明显[7]。而椎间盘外臭氧注射可使受压神经根的炎症、水肿快速消退,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有研究显示,对于LDH患者的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用量、改善功能转归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单用臭氧相比,臭氧+经皮盘内射频消融更有效[8]。
本研究充分利用射频消融技术和臭氧注射术的特点,使优势叠加、发挥优势互补、明显提高疗效作用。通过射频热凝治疗,使突出的髓核内形成多发孔道,便于臭氧在其中充分弥散并与髓核组织充分接触,所以椎间盘有效回缩更彻底。射频热凝导致突出椎间盘凝固、收缩,与受压神经根位置分离,利于臭氧在该处的存留。二者联合应用可从不同的治疗角度减小髓核体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治疗的作用机制不清楚,且大多数治疗的效果不佳。对于疼痛的管理,既要考虑患者的选择,又要考虑临床证据,但一般推荐自我管理,加上适当的支持,且应避免手术和过度治疗[9]。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LDH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治疗30d后,其疗效优于椎旁注射镇痛液。
参考文献:
[1] 王国基,王国军,彭健民,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2401-2403.
[2] McCulloch JA.Chemonucleolysis for relief of sciatica due to a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CMAJ,1981,124(7):879- 882.
[3] Macnab I.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erve root involvement in sixty eight patients.J Bone Joint Surg Am,1971,53(5):891-903.
[4] Steppan J,Meaders T,Muto M,et a1.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ozone treatments for herniated 1umbardiscs.J Vasc Interv Radi01,2010,21(4):534-548.
[5] Chou R,Atlas SJ,Stanos SP,et a1.Nonsurgical interventional therapies for low back pain: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an American Pain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Spine,2009,34(10):1078-1093.
[6] Chao SC,Lee HT,Kao TH,et a1.Percutaneous pulsed radio frequ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and lumbar radicular pain.Surg Neur01,2008,70(1):59-65.
[7] 群威,刘秀建,朱少铭.不同注射方法对臭氧在椎间盘内分布的影响及与疗效的关系.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4):58-62.
[8] Gautam S,Rastogi V,Jain A,et a1.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oxygen ozone therapy and combined use of oxygen ozone therapy with percutaneous intradiscal radiofrequency themocoag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1unlbar disc herniation.Pain Pract。2011。11(2):160-166.
[9] Balague F,Mannion AF。Pellise F。et al,pain.Lancet,2012,79(9814):482-491.
摘要: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三维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7月就诊的LDH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0例,采用三维CT下靶椎间盘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椎旁注射镇痛液治疗。在治疗后第1、7、30d比较2组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减低(P<O.05),治疗后30d,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d,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LDH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优于椎旁注射镇痛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引发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国内统计为7.62%,且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年龄正逐渐年青化,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1]。LDH所致疼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断提高的要求,最小创伤,在最短时间内解除病痛,达到康复,已是共识,本研究旨在评估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在LDH患者的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7月就诊于本科且按顺序连续登记的LDH患者共80例。
纳入标准:符合McCullock标准[2],(1)存在4项神经体征中的2项——肌肉萎缩、运动无力、感觉减退、反射减弱;(2) 直腿抬高较正常减小50%,加强试验阳性即抬高未受累下肢时疼痛交叉至患肢,或/和在胭窝压迫疼痛向近侧或远侧放射;(3)感觉异常局限于相应皮区分布区;(4)与腰痛比较,腿痛为主要症状;(5)影像学检查异常,符合临床确定的LDH水平。
排除标准:(1)出凝血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血液常规检查)。(2)周围神经病(神经传导检测);(3)髓核脱落、钙化、骨性椎管狭窄、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性肿瘤(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4)LDH术后复发、严重心肺疾病及精神疾病(病史);
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且正规保守治疗1个月无效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分组
将纳人的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表1)。试验组接受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接受椎旁镇痛液注射治疗。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O.05)。
表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1.2.2 试验组(射频消融+臭氧注射)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CT或MRI表现,确定靶椎问盘。L4/L5椎问盘采用安全三角入路法穿刺,L5/S1椎问盘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法穿刺;在三维CT扫描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俯卧,常规心电监护;通过三维CT扫描,确定穿刺点及穿刺路径;常规消毒铺巾后以1%利多卡因行穿刺点局麻;L4/L5椎问盘采用15cm射频针穿刺,L5/S1 。椎问盘采用10cm射频针穿刺;在三维CT引导下射频针沿设定的穿刺路径穿入靶椎问盘;应用射频仪进行电阻抗监测,显示在200~300Ω之问;然后进行电刺激——分别给以高频(50 Hz)和低频(2 Hz)N激,证实针头裸露端5mm范围以内没有神经组织;靶点射频热凝——分别调至60、70、80℃,每次持续60 S,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剧烈疼痛等反应。
射频热凝后经原穿刺针注入50μg/ml的医用臭氧5-10ml;退穿刺针至椎问孔,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人35μg/ml的医用臭氧10ml后出针,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平车送回病房,术后留院卧床休息观察7d。
1.2.3 对照组(椎旁镇痛)治疗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双侧髋、膝屈曲,选择靶椎问盘上位椎体棘突旁开2~2.5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穿刺点局麻,8cm长穿刺针垂直缓慢进针;触及椎板后标记深度,然后退针少许,将针尖向外侧方向倾斜10~15°再次进针,滑过椎板后再进针约0.5cm,即获针尖刺破横突间肌和横突间韧带时之落空感;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即可注入曲安
奈德10mg、2%盐酸利多卡因2ml和生理盐水组成的镇痛液共10ml,治疗后留院卧床休息观察7d。
1.2.4疗效评价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
1、7、30d的VAS评分。
疗效评估:采用改良Macnab评估标准[3],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问以及治疗后30d的疗效。
1.2.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用表示,2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检验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P<O.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
治疗前2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评分均减低;治疗后30 d试验组较对照组也减低(表2)。
2.2疗效
治疗后30 d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表3)。
表2 治疗前后VAS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O.05▲P<O.05,与治疗前比较,# P<O.05
表3 治疗30d后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O.05 3讨论
微创介入技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型疗法,因损伤小、见效快、疗效好、对脊柱的稳定结构无破坏而成为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的首选方法。Y有研究显示,术后疼痛和功能转归与外科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问盘相似,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得多(<O.1%),且恢复的时间显著缩短[4]。
本研究使用三维CT技术,术前对受损神经根、责任腰椎间盘突、和突出的区域准确定位,能够明确椎间盘突出三维空间关系,保证微创手术效果。本研究在术中以突出椎间盘的层面、靶处理区域和椎间孔前后缘空间作为指导绝缘穿刺针置入的根据,在三维CT处理后台进行角度测量,确定进针点、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使可操作空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空间相吻合。区域定位对能够正确指导置针达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组的VAS评分均减低。此外,射频消融+臭氧注射的患者治疗30d后VAS评分低于椎旁注射,且总有效率达98%,显著高于椎旁注射。
椎旁注射镇痛液采用低浓度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可迅速选择性阻断痛觉神经纤维传导,减轻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下肢根性痛,具有良好的即时效果。但由于未处理靶椎间盘这一根本原因,随着时问的推移,其疗效变差,治标不治本。
射频治疗是使组织内离子在高频电流作用下发生振动,与周围质点相互磨擦而产生热量,切割该组织并使之凝固[5]。椎间盘射频热凝可使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5,6]。回顾性分析表明,对于腰神经根性疼痛,脉冲射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大多数患者,至少头6个月可获得满意的止痛,但有必要研究长期随访的疗效[6]。
椎间盘射频消融后盘内臭氧注射可进一步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突出物回缩。同时,射频后注射臭氧有利于臭氧的注射和扩散。有研究表明,扩大臭氧与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接触面积,使髓核中蛋白多糖氧化更充分,髓核脱水及椎间盘内压力下降就更明显[7]。而椎间盘外臭氧注射可使受压神经根的炎症、水肿快速消退,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有研究显示,对于LDH患者的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用量、改善功能转归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单用臭氧相比,臭氧+经皮盘内射频消融更有效[8]。
本研究充分利用射频消融技术和臭氧注射术的特点,使优势叠加、发挥优势互补、明显提高疗效作用。通过射频热凝治疗,使突出的髓核内形成多发孔道,便于臭氧在其中充分弥散并与髓核组织充分接触,所以椎间盘有效回缩更彻底。射频热凝导致突出椎间盘凝固、收缩,与受压神经根位置分离,利于臭氧在该处的存留。二者联合应用可从不同的治疗角度减小髓核体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治疗的作用机制不清楚,且大多数治疗的效果不佳。对于疼痛的管理,既要考虑患者的选择,又要考虑临床证据,但一般推荐自我管理,加上适当的支持,且应避免手术和过度治疗[9]。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LDH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治疗30d后,其疗效优于椎旁注射镇痛液。
参考文献:
[1] 王国基,王国军,彭健民,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2401-2403.
[2] McCulloch JA.Chemonucleolysis for relief of sciatica due to a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CMAJ,1981,124(7):879- 882.
[3] Macnab I.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erve root involvement in sixty eight patients.J Bone Joint Surg Am,1971,53(5):891-903.
[4] Steppan J,Meaders T,Muto M,et a1.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ozone treatments for herniated 1umbardiscs.J Vasc Interv Radi01,2010,21(4):534-548.
[5] Chou R,Atlas SJ,Stanos SP,et a1.Nonsurgical interventional therapies for low back pain: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an American Pain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Spine,2009,34(10):1078-1093.
[6] Chao SC,Lee HT,Kao TH,et a1.Percutaneous pulsed radio frequ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and lumbar radicular pain.Surg Neur01,2008,70(1):59-65.
[7] 群威,刘秀建,朱少铭.不同注射方法对臭氧在椎间盘内分布的影响及与疗效的关系.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4):58-62.
[8] Gautam S,Rastogi V,Jain A,et a1.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oxygen ozone therapy and combined use of oxygen ozone therapy with percutaneous intradiscal radiofrequency themocoag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1unlbar disc herniation.Pain Pract。2011。11(2):160-166.
[9] Balague F,Mannion AF。Pellise F。et al,pain.Lancet,2012,79(9814):48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