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美术教育既是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在儿童阶段性的成长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目标融合、内容全面、形式多样、过程有效地进行儿童美术教学实践,才能满足“凸出視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的美术教育原则。而美术自身是不断发展的,何样的美术观就有何样的美术教育观,美术教育的发展对美术教师的综合能力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拓展美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有多学科修养的儿童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横向交叉;教学实践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美术教育也是“以艺术为媒介的视角与受教双方参与运作的活动”,因此,顺应时代的美术教育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施。发展过程中,美术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等方面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能否将顺应时代背景、迎合当下社会环境和价值特征的新理念、新模式及新的教学环节融入教学实践工作中,成为教改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成为了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美术是一种思想表现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并在教学中小心谨慎地去尽力维护这种有价值的学习方式。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教师兼备有效示范与趣味传授的基本技能,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有多学科修养的儿童美术教师。
一、横向交叉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所谓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就是打破教学活动中单一的以本学科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拓展本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变单一的教学活动为多学科的联合交叉教学实验。
传统美术教育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沿袭着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相对单一,评价标准过于局限,对于美术的理解也渐渐从艺术转变成一门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传统学科,而“模仿”的教学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创作灵气,囿于世俗。美术教育应当是兼备人文素养与技能技巧的综合实践,其中人文素养就强调了美术作为艺术门类的陶冶功能和艺术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其与美学、文学、历史、地理等综合性知识的融合是不可忽视的。以长沙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为例,从目前的美术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来看,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已做了很大调整及优化,如建立实训工作室以整合学生的创作资源和技能技巧实践;合并传统的素描及色彩课程为造型基础与表现课程,更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材料与形式的表现;增开电脑美术、环境艺术设计及珠宝首饰设计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技术活动能力。在儿童美术教育教与学过程中,美术自身是不断发展的,而对美术内涵的认识与认同也在发生变化,因而,发展美术观影响了美术教育观,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就会不断拓展,而这样的延伸是需要多学科的支撑和辅助的。
二、儿童美术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实践的可行性
针对儿童的美术教育最早局限于图画,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准确地模仿平面图的能力、了解使用几何学的要素和直接描绘物体的能力”。毕加索说:“我是14岁就可以画得像著名画家一样好,然后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一个孩子那样去画画”。要熟练掌握一种绘画技能和表现形态可以通过长时间阶段性的练习和领悟做到,但是要想回到或者找寻儿童绘画过程中的随心所欲、大胆本真却并非易事。然而,儿童绘画的主要特色就是运用技巧简单的绘画工具真实再现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对于事物的理解,其中包含他们所见、所闻、所猜想的一切,通过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呈现。图画是一种比文字和语言更直观的信息传递途径,那么,在儿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所有包含文学、数字、语言、地理、文史等都可以借助图画来帮助传授和理解,并通过艺术的整合来表现任何内容。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超前意识与综合素养既成了能否保留儿童创作灵气同时得以辅助儿童多向认知的先决条件,也是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实践的必要保障。
随着美术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变化,绘画、雕塑、设计、工艺、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以及书法、篆刻等均被列为美术家族中的成员,而这样的变化也反映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因此,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便更加的宽泛,既要留心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同时要对新知识新事物保持高度敏锐的状态,这样才能将其与美术教育完美结合,从而找到最适应当下儿童美术教学的实践方法,满足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发散性思维需求,同时丰富了美术教育的趣味性。
三、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在儿童美术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实践方法
(一)美术与音乐的结合
美术与音乐其本质上因生理、情感的影响产生了某种内在联系,而之间的差异化表现在艺术传达形式上。音乐根据种类的差异,有节奏、音色、音调、曲式等艺术表现上的不同,在旋律上也有舒缓平直,有清浅明快的差异。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的艺术作品最多的几位西方美术大师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古典主义安格尔、后印象派塞尚,而在他们艺术生涯的某一特殊时期都曾醉心于音乐,并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不自觉地融入其美术创作和风格的建立上。
走进教室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习惯带上耳机听音乐,原因其一是为了避免外界声音的干扰,利于自己潜心创作;其二则是需要借助音乐使听觉系统自然而然地接受旋律带来的感官刺激从而产生审美快感,激发美术创作的灵感。在当下的艺术教育理念中,音乐与美术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是具有基本相同的观念和手段,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已经尝试采用分科课程加入跨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在美术教育中强调学生可以从视觉艺术、雕塑、多媒体动画、舞蹈等艺术形态的综合学习中获得造型艺术的相关经验。
将音乐适当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属于学科间的横向交叉实践问题,具体的实施在于将音乐的相关基础知识技能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与美术教学情境的渲染,提高作为美术教育基础的儿童美术教师的艺术鉴赏和评价能力。在体验和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及实践活动能力,使学生能以更广阔的艺术视野把握当下艺术文化的走向,综合提升美术素养。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横向交叉;教学实践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美术教育也是“以艺术为媒介的视角与受教双方参与运作的活动”,因此,顺应时代的美术教育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施。发展过程中,美术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等方面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能否将顺应时代背景、迎合当下社会环境和价值特征的新理念、新模式及新的教学环节融入教学实践工作中,成为教改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成为了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美术是一种思想表现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并在教学中小心谨慎地去尽力维护这种有价值的学习方式。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教师兼备有效示范与趣味传授的基本技能,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有多学科修养的儿童美术教师。
一、横向交叉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所谓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就是打破教学活动中单一的以本学科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拓展本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变单一的教学活动为多学科的联合交叉教学实验。
传统美术教育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沿袭着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相对单一,评价标准过于局限,对于美术的理解也渐渐从艺术转变成一门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传统学科,而“模仿”的教学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创作灵气,囿于世俗。美术教育应当是兼备人文素养与技能技巧的综合实践,其中人文素养就强调了美术作为艺术门类的陶冶功能和艺术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其与美学、文学、历史、地理等综合性知识的融合是不可忽视的。以长沙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为例,从目前的美术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来看,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已做了很大调整及优化,如建立实训工作室以整合学生的创作资源和技能技巧实践;合并传统的素描及色彩课程为造型基础与表现课程,更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材料与形式的表现;增开电脑美术、环境艺术设计及珠宝首饰设计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技术活动能力。在儿童美术教育教与学过程中,美术自身是不断发展的,而对美术内涵的认识与认同也在发生变化,因而,发展美术观影响了美术教育观,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就会不断拓展,而这样的延伸是需要多学科的支撑和辅助的。
二、儿童美术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实践的可行性
针对儿童的美术教育最早局限于图画,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准确地模仿平面图的能力、了解使用几何学的要素和直接描绘物体的能力”。毕加索说:“我是14岁就可以画得像著名画家一样好,然后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一个孩子那样去画画”。要熟练掌握一种绘画技能和表现形态可以通过长时间阶段性的练习和领悟做到,但是要想回到或者找寻儿童绘画过程中的随心所欲、大胆本真却并非易事。然而,儿童绘画的主要特色就是运用技巧简单的绘画工具真实再现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对于事物的理解,其中包含他们所见、所闻、所猜想的一切,通过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呈现。图画是一种比文字和语言更直观的信息传递途径,那么,在儿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所有包含文学、数字、语言、地理、文史等都可以借助图画来帮助传授和理解,并通过艺术的整合来表现任何内容。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超前意识与综合素养既成了能否保留儿童创作灵气同时得以辅助儿童多向认知的先决条件,也是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实践的必要保障。
随着美术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变化,绘画、雕塑、设计、工艺、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以及书法、篆刻等均被列为美术家族中的成员,而这样的变化也反映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因此,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便更加的宽泛,既要留心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同时要对新知识新事物保持高度敏锐的状态,这样才能将其与美术教育完美结合,从而找到最适应当下儿童美术教学的实践方法,满足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发散性思维需求,同时丰富了美术教育的趣味性。
三、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在儿童美术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实践方法
(一)美术与音乐的结合
美术与音乐其本质上因生理、情感的影响产生了某种内在联系,而之间的差异化表现在艺术传达形式上。音乐根据种类的差异,有节奏、音色、音调、曲式等艺术表现上的不同,在旋律上也有舒缓平直,有清浅明快的差异。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的艺术作品最多的几位西方美术大师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古典主义安格尔、后印象派塞尚,而在他们艺术生涯的某一特殊时期都曾醉心于音乐,并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不自觉地融入其美术创作和风格的建立上。
走进教室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习惯带上耳机听音乐,原因其一是为了避免外界声音的干扰,利于自己潜心创作;其二则是需要借助音乐使听觉系统自然而然地接受旋律带来的感官刺激从而产生审美快感,激发美术创作的灵感。在当下的艺术教育理念中,音乐与美术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是具有基本相同的观念和手段,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已经尝试采用分科课程加入跨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在美术教育中强调学生可以从视觉艺术、雕塑、多媒体动画、舞蹈等艺术形态的综合学习中获得造型艺术的相关经验。
将音乐适当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属于学科间的横向交叉实践问题,具体的实施在于将音乐的相关基础知识技能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与美术教学情境的渲染,提高作为美术教育基础的儿童美术教师的艺术鉴赏和评价能力。在体验和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及实践活动能力,使学生能以更广阔的艺术视野把握当下艺术文化的走向,综合提升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