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从发展态势和环境看,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也是跨越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期
今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1330亿元。这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标志着我省发展已站在新的更高起点。
四川要有更大的发展,要赶上全国迅速发展的步伐,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视角对省情和发展环境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再认识,清醒地看到前进之中的困难、发展之中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从发展态势和环境看,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也是跨越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期,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但人均水平偏低,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任务更为繁重;改革攻坚向纵深推进,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体制机制创新更为艰巨;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尚需向宽领域、深层次拓展,充分开放合作的要求更为紧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不高,还有不少困难群众,改善民生责任更为重大。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奋起直追。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好的质量,谋求更快的发展。
——摘自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解读]
奇葆书记的讲话,是一篇深刻审视四川发展现状、清醒认识所处历史方位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就要准确把握讲话提出的关于四川省情的“突破性认识”。
讲话用全新的视角、辩证的思维、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和审视四川省情,提出了很多带有突破性的认识和判断。特别是其中关于“三最”、“三期”、“三联”的提法,既准确深刻,又新颖独到,为做好四川各项工作奠定了科学系统的认识基础。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讲话对四川省情的认识上来。
“三最”——突破了对四川基本省情的传统认识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发展不足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我省最大的实际”。这“三个最”,对四川的基本省情进行了集中表述,准确抓住了四川省情的最显著特征,使我们对省情的认识变得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更为深刻,为谋划四川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认识前提,奠定了最根本的认识基础。
“三期”——突破了对四川历史方位的传统认识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也是跨越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期”。这一重要论述,把四川放在全国、全世界竞相发展的宏大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区域化的时代大潮中加以审视,抓住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四个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阐明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内在紧密联系,说明了四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了四川发展的根本性任务,是对我省所处历史方位的深刻审视和科学判断。
“三联”——突破了对四川区位特征的传统认识
过去,我们一谈到四川区位,首先强调的是四川“深处内陆腹地、既不靠海又不沿边更不居中”的劣势,很少看到四川的区位优势。奇葆书记的讲话对四川区位特点进行了全新审视,明确指出,从区域联系、市场联动和交通联结三方面看,四川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承接华南华中、联结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哲学观,表现出对四川战略定位和全局作用的深刻洞察力,为我们把握四川优势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为我们发挥四川优势指引了新的着力方位。
——摘自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1330亿元。这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标志着我省发展已站在新的更高起点。
四川要有更大的发展,要赶上全国迅速发展的步伐,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视角对省情和发展环境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再认识,清醒地看到前进之中的困难、发展之中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从发展态势和环境看,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也是跨越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期,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但人均水平偏低,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任务更为繁重;改革攻坚向纵深推进,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体制机制创新更为艰巨;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尚需向宽领域、深层次拓展,充分开放合作的要求更为紧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不高,还有不少困难群众,改善民生责任更为重大。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奋起直追。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好的质量,谋求更快的发展。
——摘自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解读]
奇葆书记的讲话,是一篇深刻审视四川发展现状、清醒认识所处历史方位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就要准确把握讲话提出的关于四川省情的“突破性认识”。
讲话用全新的视角、辩证的思维、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和审视四川省情,提出了很多带有突破性的认识和判断。特别是其中关于“三最”、“三期”、“三联”的提法,既准确深刻,又新颖独到,为做好四川各项工作奠定了科学系统的认识基础。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讲话对四川省情的认识上来。
“三最”——突破了对四川基本省情的传统认识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发展不足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我省最大的实际”。这“三个最”,对四川的基本省情进行了集中表述,准确抓住了四川省情的最显著特征,使我们对省情的认识变得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更为深刻,为谋划四川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认识前提,奠定了最根本的认识基础。
“三期”——突破了对四川历史方位的传统认识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也是跨越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期”。这一重要论述,把四川放在全国、全世界竞相发展的宏大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区域化的时代大潮中加以审视,抓住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四个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阐明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内在紧密联系,说明了四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了四川发展的根本性任务,是对我省所处历史方位的深刻审视和科学判断。
“三联”——突破了对四川区位特征的传统认识
过去,我们一谈到四川区位,首先强调的是四川“深处内陆腹地、既不靠海又不沿边更不居中”的劣势,很少看到四川的区位优势。奇葆书记的讲话对四川区位特点进行了全新审视,明确指出,从区域联系、市场联动和交通联结三方面看,四川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承接华南华中、联结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哲学观,表现出对四川战略定位和全局作用的深刻洞察力,为我们把握四川优势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为我们发挥四川优势指引了新的着力方位。
——摘自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