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堂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思考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生课堂作文教学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有生气了。然而,在表面热闹活跃的背后,却折射出放任与浮躁,丢失了有效性,让农村小学生课堂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让课堂作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我们当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有效性思考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下,实施新课改,让农村小学生课堂作文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同时关注这两个方面,学生的课堂作文才能真正有效提高。
  一、走进生活,就地取材,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如:①欣赏广袤的自然风光。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②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将之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③注目农村特有的劳动场景。相对于城镇孩子,农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会更多,也更有感触。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比如,可结合春秋时的农忙时节,一方面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另一方面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相应的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农村孩子亲眼目睹,也是他们得天独厚的写作素材。例如:状物写景,可从山川田野、家乡的特产和四季写;写人可从学校老师同学,邻居大伯大妈,种烟技术员、班车驾驶员写;记事可从农家生活,农事活动,公路硬化,种植植物,养家畜家禽写。
  二、学习观察,做好指导,教给学生写作技巧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轻易放过。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在他们的身边,常常有忙碌的身影,可让他们留心观察。例如,让学生回家跟妈妈做一件家务事,教师提示三方面的内容:①学做家务事的时间、地点、名称;②做这件事的经过、结果;③你学到了什么,妈妈的态度怎样?这种作文由于学生的参与和有意识地观察、记忆、思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也有话可说可写。作文也会有真情实感,能实事求是,杜绝说空话,假话。
  三、鼓励阅读,开发书角,在阅读中做好积累
  叶老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是学生汲取人类思想精华,提高思想认识的有效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农村小学条件有限,图书室不健全,但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料进行阅读。学校可充分发动教师、同学捐书,开展人人每月捐献一本书的活动,充实班级图书角,这样,就能保证农村孩子的阅读量,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开拓他们的视野。
  四、开展活动,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们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应结合农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特别是要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让孩子们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让他们到田野去拾麦穗,秋天到了,到果园去摘果子……还可让学生观察一种动、植物或一处景物,如鸡、鸭,毛竹、杉树等,看它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由此让学生知道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学生个性。
  五、说写结合,加强训练,提高作文指导效果
  对一个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训练是否扎实。从作文课堂教学来看,农村小学普遍忽视“说”的训练。学生到大自然去看了,听了,有很多的话要说,要尽量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说话的能力靠培养,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学生所写的作文都是自己亲身体验,作文就是把自己刚刚说的话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他们还未掌握足够的文字时,就应当不失时机地发展口头语言,到了中、高年级,可采取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办法,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发展,提高作文指导课的质量。
  六、认真做好学生作文的批改
  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后进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总之,“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要注意拓宽思路,激发兴趣,使农村学生也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让孩子们在作文这块广阔的空间自由地翱翔。
  
其他文献
【关键词】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刻不容缓,初中物理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等综合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引导学生从形式思维
一、背景介绍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在去年的一次校内教研经历——《无理数的概念教学》,让笔者深刻感受到: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做演员,教师当导演,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去“悟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学校教育的任务相当迫切,其中教师工作尤其重要。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师工作,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 教师工作 对策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使职业学校如沐春风。如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服务型人才成了摆在职业教育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堂课的效率高低关键在于能否转变教师的观念,能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哲学思想,我们应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入点,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上下苦功夫。下面,笔者对如何优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一、创设情境,活跃思维精彩的课堂开头  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普及各行各业,其作用也越发广泛,计算机教学也逐步成为了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目前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的不足,教材,大纲的无法定论,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面对这些情况,又如何高质量的完成我们的教
期刊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身为一线人民教师,认真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可是,却经常会出现教学环节不如意的事情,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精心构思的一节课,却因为课堂教学的组织不够,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猴子累死了,把戏又不好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是师生感情的纽带,也是传播知识的最重要途径。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才是教师制胜的法宝,因此,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现状,究其其成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通过分析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希望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我国体育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道德教育缺失    1 前言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育,担当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的联系,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而谈。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
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年来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发展时期,各项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党,在于各级领导干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益。怎样才能较好地整合课堂,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标指出》: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