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大数据产业园区规划策略探讨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大数据产业园的规划作为城市智慧化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举足轻重。大数据产业园区具有人才高端、类别综合、产业空间灵活等特点,其对于核心技术企业的依赖又使得现在的开发建设常以企业为主体展开,一定程度上缺乏城市整体层面的综合考量。以临沂华为大数据产业园为例,将企业支撑与政府主导统筹考量,从功能定位、产业空间、人才需求、土地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设大数据产业园的规划策略,为大数据产业园的规划提供参考,推进智慧城市更加科学、高效的建设。
  一、研究背景
  “智慧的城市”(Smart City)是由IBM公司于2010年首次提出,被认为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其本质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来解决城市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1]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更注重城市深层次、长远的规划和产业发展,进入智慧城市(Wise City)时代。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城市信息化,而是城市智慧化发展方式不断迭代演进的过程。[2]我们今天所提的智慧城市(Wise City)是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2]大数据既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资源,也是信息资产,本身不产生价值,其价值在于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处理、计算和应用,而实现这些价值的核心在于技术,因此现阶段主要由核心技术企业(如IBM、EMC、华为、腾讯等)来推动城市智慧型基础设施与相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198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所编著的《第三次浪潮》书中将“大数据”称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经过30余年的发展,直至2011年,麦肯锡的报告中正式定义了大数据的概念,而后逐渐受到各行业的关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數据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13年,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大数据元年”,阿里最早提出通过数据进行企业数据化运营,贵州省也着手布盘谋划,迈开了走向大数据的步子。2015年,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希望各级政府重视大数据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2016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2017年,进入大数据产业爆发期。2018年,开始重视大数据的科学及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循序渐进、导向明确的政策出台和愈发成熟的核心技术企业的研发创新、多领域应用开发来看,大数据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选择题,而是城市发展的必答题(图1)。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数据源的所在地大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保有信息资产。核心技术企业则是带有知识技术属性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大数据产业园则为二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数据和技术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形成智慧城市有形化的技术平台。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目标愿景,是互联网发展至今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而大数据产业园更像是实践过程中的高效路径。
  二、现有大数据产业园区规划
  大数据产业园至今尚没有明确定义,通常情况下,是指大数据产业的聚集区或大数据技术的产业化项目孵化区、大数据企业的孵化平台,是依托大数据为相关产业及项目的开发提供集中集聚的产业办公及开发服务区域。
  2011年以来,国内一些城市的大数据产业园一哄而上,呈爆发式增长,但是由于对新型产业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导致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大数据产业园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划建设标准,随着国家对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产业的重视,建立大数据产业园的地区将领先于国家的发展规划之前,提升本地区的知名度,并且可以借此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大数据产业园的选址除了考虑城市产业发展导向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外,还与核心技术企业的发展战略布局相关,一部分企业选择国内一线城市布点,以期辐射带动一定区域内的大数据产业发展;一部分企业选址分布较为均匀,将大数据中心视作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布点。以某企业为例,仅2017年,全国共32个城市规划了大数据产业园,从空间上看,分布较为均匀。
  现有产业园的开发模式较为多样,主要有政企结合、企业投资、政府主导、政府与机构共建四种模式。政府与企业两大主体不同,导致产业园的战略定位、产业构成、空间格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因而,大数据产业园区的规划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大数据平台构建、大数据发展与城市的关系、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如范可佳(2018)对智慧城市的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的构建的研究,秦萧、甄峰(2014)将大数据作为背景,对智慧城市的空间规划方法的研究,马斌(2018)对国内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布局特征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仅进行了一些具体项目设计手法的探讨,如杨英姿(2017)以“东方智谷”为样本,对城市智慧产业园区设计方法研究,卢杰、朱亚楠(2018)以滨州大数据产业园为样本对产业社区规划的研究,是从规划的角度出发,按照产业园区的规划手法套用到大数据产业园区上,而不是从大数据产业的角度出发来组织园区功能,而对于大数据产业园区的产业链构成、功能业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3]
  大数据产业的生态链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产业支撑(图2)。
  大数据产业园的功能包括四大部分。其一,大数据采集存储功能,主要为硬件支撑设施,指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储存、网络设备等设施;其二,为大数据分析处理功能,主要为公共服务,指依托大数据简单处理、清洗、服务的应用平台,包括政务云平台、医疗云平台、教育云平台等办公设施;其三,大数据应用及产业支撑层,主要为商业办公设施,指依托城市大数据特点,进行相关特色产业的高阶研发,同时吸引创新人才充分利用大数据产业园作为平台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中来;其四,配套服务设施,包括满足为园区提供服务的技术人才、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   政务数据中心向运营服务中心转变。加强各部门数据的整合,为城市应急指挥、产业决策、宏观调控提供支撑,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效能。[4]
  三、临沂华为大数据产业园的规划策略
  (一)产、城、园融合的高科技园区
  大数据产业园是以高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区的功能主要是办公研发,而不是制造加工,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功能区,因而从用地性质的角度考虑,不必要与生活功能相分隔,人作为高科技园区最为重要的资源,首先要解决的是满足高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的工作生活需求,而这类人才通常将生活环境是否舒适作为选择工作环境的首要条件,所以从工作、产业的角度来考量园区的设计,稍显片面。而应选择一种更客观的视角,将产业园区分为内生功能和外部需求来看待,才能够兼顾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两方面的目标导向。其中内生功能业态包括存储中心、研发办公、商贸交易、共享办公、创客工坊等,是以大数据为核心资源,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或与相关行业的研发、办公、商务等空间类型,而所指的外部功能穿插其间,包括为高科技人才提供灵活的办公空间、多样化的生活服务设施、可承担的多类型的住房等,以及时尚健康的景观休闲系统(图3)。
  以临沂华为大数据产业园为例,基地位于生活区向生产区过渡地带,西邻李公河湿地公园,东部为工业、物流功能区,南北两侧为商业区,作为城市生活功能的边界区域,不应是城市生活空间的尽端,而是应该将此看作是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形成的“智慧城市特色景观区”,成为一个展示大数据功能的科普区,大数据科技应用体验区,是一个开放的、可参与、可进入的有别于其他常规办公空间的独特区域。因此,作为一个产、城、园一体化的高科技园区具有六大功能:商业办公、研发办公、共享办公、科技展示、商贸交易、生活配套,凝聚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图4)。
  (二)产业空间串联的发展理念
  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对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的反思。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James F.Moore(1999)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个体、组织和子系统组成,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4]参照这一模式,我们提出要营造数据生态系统,即依托大数据产业链的特点进行排布,产业空间的需求体现在功能空间的分配上,与临沂实际的产业特色结合,产业空间的设计应面向大数据四大类核心客户群体进行,政府、企业、创客、个人,以实用、需求为导向,从大数据的生态链出发,实现三个圈层的产业功能定位。临沂目前大数据的发展自上而下,由政府与企业合作,由公共服务领域延伸至产业制造领域,进而向更为广泛的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的路径发展,将发展路径与临沂实际发展需求相叠合(图5)。
  不仅重视各自功能办公的需求,而且鼓励不同专业、领域的跨界创新合作,构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形成数据研发、商务办公空间占70%,具有绝对的主导优势。
  (三)聚焦高端技术人才需求
  数据从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真正使得数据变成资源的是创新的人才以及先进的技术,不同于常规的加工制造业所需的技术人才构成,大数据产业园需求的是高端的技术人才,是可以创新的科技人员。现今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更多地选择在城市中心生活,他们更喜欢短距离的通勤、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步行的街区环境。[5]因而一定要尊重并利用这一特点,为高端技术人才提供空间上邻近、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可能。在设计方面,不在办公楼设置公共服务设施,迫使人们到公共空间中,创造更多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6]在公共空间里,创造可以“停留”的空间,让园区内的员工可以随时停下来,交流一个研究课题。提供购物、餐饮、健身、生活服务、文化设施等多种功能的交流场所。
  规划利用基地原有的水面坑塘作为水景,建筑以中央景观为中心,周边圈层式展开,形成庭院景观,保证朝向中央庭院的建筑景观面最大化,使得科技人才都能享受到生态优美的开放空间、宜人的交流场所和工作环境。
  创造连续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开放空间,形成五分钟步行范围(500米)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打造4个共享中心,使园区与蓝绿网络相辉映。具体做法如下:
  规划一条环形水绿生态廊道,将李公河湿地景观资源引入园区。
  利用生態廊道串联原本割裂的各个板块,形成完整统一的园区。
  保留部分现状水塘,形成生态湿地公园,强化滨水公共空间营造,打造水绿交融的现代化软件园(图6)。
  采用竖向绿化网格分割的手法,呼应数据中心的主题,塑造沿河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保留部分生态池塘,融入科技感十足的夜景灯光元素,塑造时髦科技感的创客公园(图7)。
  (四)土地的混合使用
  提到产业园区,用地性质均为工业,由于工业用地的特殊性,与其他用地难以兼容,一些二、三类工业用地更是要求与居住或其他功能的用地有一定距离的隔离。然而,大数据产业园的生产资料是数据,非传统意义上的加工制造,因此核心的用地功能包括办公、商务、研发、科研等,其形式上更为集聚,这类用地与居住、商业、文化等生活服务功能可以很好兼容,同时作为产业园区的创新源——人才,对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的种类和数量要求都要强于一般城区中的配置标准,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空间组织形式也更为灵活。[7][8]作为西雅图六个未来城市发展中心之一的西雅图联合湖南区,为吸引高技术人才,创新开展土地的混合利用,在规划中引入了SM(Seattle Mixed)用地标准,即不是规范土地类型,而是对地块上建筑的占地面积、体量、设计风格以及周边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规范,包括街坊内部的划分、沿街立面等,允许商业、办公、住宅、服务等多种功能使用及混合利用。[5]
  依托华为大数据中心这一核心资源,就近开发基础的研发办公功能。组团利用连廊联系,形成相对围合的办公园区。其中包括:旗舰企业总部基地,为以华为大数据为纽带且具一定规模或架构完整的上下游企业,提供总部办公中心,包括智慧城市、软件定制、医疗康复等领域;商旅公寓(人才公寓)作为旗舰企业商务人士往来的接待区,同时也可作为人才公寓,就近高效解决办公人群的居住需求;沂蒙云谷会议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标志性建筑镶嵌于内核景观环中,别致的外形与北侧中印软件园形成良好的景观呼应;作为众创互联网企业,多数都是临时因项目组建而成,对于办公空间的要求多为高效便捷易沟通、易分隔的大开间的建筑。[9]技术核心区、研发高地,作为临沂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生态聚集地,规划布置科技研发、数据应用、软件开发等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相关企业,形成聚落,以达到集聚效应。
  四、结语
  智慧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建设,更像是一种新的生产资料,这种发展不应局限在数据的简单收集、存储、整理,不应以数据中心的规划建成为终点,而应据此开发出新的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将数据当作现代人生活中如水、电一样的必需品,既有生活价值又有生产价值。大数据产业园作为提供创新、共享、合作的空间是激发城市智慧的关键所在,将其看作是一个“场所”而不是“厂区”是更符合产业园自身特点的规划角度。为高科技人才营造灵活的办公环境和宜居的生活环境,为相关产业提供高效的生产功能和开放的交流环境,从规划的角度上认识研究大数据的产业特点、功能需求,尊重并满足园区发展、人才需求,协调兼顾大数据相关产业集聚与创新人才集聚的物化空间,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兼顾与城市功能的融合,是下一步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研究的挑战。
  参考文献:
  秦萧,甄峰.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空间规划方法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 2014(10):18-24.
  赵滨元.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演革与推进建设[J].上海城市管理,2018(6):8-12.
  杨英姿.城市智慧产业园区设计方法研究——以“东方智谷·南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聚区为例”[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7(9):38-41.
  田秀华,聂清凯,夏健明,等.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互动关系模型构建研究[J].南方经济,2006(4):50-57.
  任俊宇,刘希宇.美国“创新城区”概念、实践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8(6):49-56.
  马斌.国内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布局特征研究[J].智能城市,2018(1):9-14.
  范可佳.智慧城市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构建[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178-194.
  卢杰,朱亚楠.基于共享理念的产业社区规划探究——以滨州大数据产业园规划设计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8.
  杨苓.上海市杨浦区云计算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责任编辑:许 丹
其他文献
摘要: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的主要载体,其供给和需求是否相协调,对于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首先分析公园分布特征,然后从供需平衡的角度,选取街道居住用地被公园服务覆盖率、街道人均公园面积、街道平均可达公园个数作为供给指标;街道人口密度、街道60岁以上人口数、街道0~14岁人口数作为需求指标构建供需综合评价体系,并通过公园供需协调发展模型,对城市公园供需关系进行
期刊
摘要:城乡糅合型社区不同于一般的征地农转非社区和城乡结合部社区,这就决定其治理思路的特殊性。城乡糅合型社区治理的未来目标不是同类型社区的升级版,而是现代成熟型城市社区。在中央社区治理政策的指引下,从城乡糅合型五里坪社区的现实问题入手,契合互联网+语境,参照国内外同类型社区治理经验,探寻了其突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及互联网+策略。作为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城乡糅合型社区,五里坪社区有很强的典型性
期刊
摘要:城市规划向空间管理拓展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融合路径的探索对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很有必要。从价值导向、制度设计和行动策略三维向度上分析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和行动逻辑,认为应建立以基于共同价值目标的行动任务为载体、形成针对性的制度设计、细分事权分配的行动任务管理和全周期的过程监控,并且定期考核任务执行情况和及时公开反馈机制。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针对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和发展
期刊
编者按:   本期专题论坛的主题是“融合多元文化 打造创意城市”,共有8位专家学者从文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文化设施布局的集群化、文化业态推动城市转型、城市创意产业承载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空间的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研究分析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动因、文化设施的布局特点、城市空间的利用与再生方式、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向度、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城市艺术文化空间社区化等问题,提出要从文化地理
期刊
摘要: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文化体系会产生不同的建筑文化体系。以江苏地区为例,立足地域文化的发展语境,探讨地域文化景观和建筑特色风貌构绘的历史过程及空间特征表达;解析基于地域自然、地域人文、地域建造技艺的建筑风貌特色,分析地域发展和文化演进的关系;以及在全球化的发展语境中把握建筑的地域风貌特征及文化精神,进而为客观地、历史地研究城市风貌特色发展面临的现实与长远问题
期刊
摘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發展,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城乡居民文化娱乐需求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内容。以哈尔滨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为例,对如何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城乡;公
期刊
摘要: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职能,社区建设水平直接体现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新加坡组屋历经5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城市化社区建设的典范。通过解析新加坡组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典型特征,针对我国城市化社区的发展现状和居民需求的发展趋势,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综合交通系统构建和无障碍设施设计三个方面总结新加坡社区公共服务规划设计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化社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不断变化,中国适时调整国内外发展战略,分别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城市群战略,这两大战略绝非孤立推进,需要协同发展、互动支撑。基于通道经济视角,通过宏观分析和定性研究,提出以空间战略协同、贯通两大战略,对于两大战略协同发展的基础框架和内容进行初步设计。最后,借助理论层面的演化、战略协同的效应以及通道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期刊
摘要:居家养老是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的养老方式,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是我國制定各类养老政策的出发点。受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足、现代养老观念欠缺和智能信息技术落后等条件制约,处于分割离散状态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与多样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之间的供需失衡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进程和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体验。“互联网+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治理
期刊
摘要:城市空间的利用与再生是城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北京石景山首钢集团在工业空间中通过引入文化业态,成为破解空间再生的重要实践。首钢工业空间作为一种工业遗产,源于城市发展方式变革而进行的首钢搬迁,同时也因为其搬迁造成了石景山城市发展的产业空心化。培育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是实现空间再生的可能性方式。首钢通过打造以文化娱乐、科技服务和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休闲娱乐产业,推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