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之前一场关于螺旋藻的风波成了消费者心里的一个疑惑。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意识也日益成熟,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的当下,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生产安全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螺旋藻是云南省的特色生物资源,而绿A是螺旋藻的领军品牌,同时也是云南省螺旋藻的龙头企业,在此次风波当中受到了很大影响。
“绿A的核心价值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及对质量的理解:绿A是一个健康品企业,我们是在和生命对话,和健康对话,和良知对话!”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风波,绿A总经理杨志红如是说。
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的“走进绿A及螺旋藻营养价值论坛”在昆明召开。来自各权威媒体的百名记者走进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A公司)位于昆明市金鼎科技园的生产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参观与考察,对绿A螺旋藻保健功能、产品安全性、质量标准、全球营运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
随后,各权威媒体走进绿A丽江螺旋藻养殖基地,再一次鉴证了绿A公司的规范化生产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践行
“在所有绿A人心中,质量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数据检测报告,而是一份良知和责任。对所有绿A消费者的责任,也是对自己家人的责任。这就是绿A 15年来一直遵循的企业哲学。”杨志红说。
一直以来,云南绿A公司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逐一落实到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中。
走进实地厂房,记者看到,绿A公司在螺旋藻生产过程中,用水、半成品、成品均制定了严格的内控质量标准,按关键控制点对藻液进行动态监测,并按批对螺旋藻粉进行重金属检测控制。
据绿A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绿A公司通过项目组对螺旋藻铅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制定形成了比较稳定可靠的螺旋藻铅含量检测方法。针对研究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化操作规程,从而在螺旋藻大规模养殖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住了影响铅含量的各个工艺技术环节,保证了螺旋藻粉原料质量。
在养殖基地建有藻种选育、螺旋藻的采集采用国际标准规范;另外基地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光导技术工艺,使藻池受光面积提高了2.5倍,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在螺旋藻的脱水干燥方面引进了全球领先的非高温瞬间干燥设备,保证了螺旋藻天然营养和活性物质的最大化的保存;生产厂房通过了国家GMP认证,确保了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高品质。
据绿A公司总经理杨志红介绍, 15年来绿A公司定期将螺旋藻粉、绿A天然螺旋藻精片送往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接受国家卫生监督部门的不定期和专项监督检查,15年来绿A公司产品接受了上百次检验,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
同时,绿A出口欧盟,经受全球最严格的鲁贝克试验室检验——通过了德国权威检测机构CLL(鲁贝克实验室)的70多项指标检测。
“绿A是真诚的,也是勇敢的。我们把自己裸露在媒体和公众的面前也是希望大家更近距离的,真切地感受绿A的质量。绿A真诚地欢迎广大媒体和卫生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为民众创造一个安全优质的食品消费环境!”杨志红说。
“当一个企业被动接受检测的时候,只能说明它还没有看到质量的意义和价值,当一个企业回避和敷衍质量检测,那他根本不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因为消费者会用他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健康来检测一个产品的质量,来掂量一个企业的良知和责任。”
作为云南省的保健品的龙头企业,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过15年的积淀,已发展成为中国微藻的领军企业,并与日本的DIC和美国Cynotech并称世界螺旋藻三巨头。
杨志红说,依托云南独有的资源,绿A天然螺旋藻基地共投资4.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螺旋藻养殖基地,年产高品质天然螺旋藻粉3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约二分之一。
如今,作为中国保健品排名前十、螺旋藻企业第一的绿A公司,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以及对品质的坚持,这个坚不可摧的民族品牌已成功地走向了全球,出口德国、日本、韩国、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态保护
程海湖位于丽江市永胜县,与墨西哥的坦克斯可可湖、非洲的乍得湖,并称世界三大螺旋藻天然生长的水域。程海湖水为重碳酸钠镁型水,PH值为9-9.3,平均水温为18.7度,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是螺旋藻生长的天然温床。
经过数小时的车程,记者们来到丽江程海湖畔,参观绿A公司的生产基地。
绿A天然螺旋藻基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螺旋藻养殖基地,绿A公司生产基地就在程海湖边,整个基地共投资4.8亿元,占地680亩,年产优质天然螺旋藻粉300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占中国总产量的80%。
负责螺旋藻养殖基地的杜厂长告诉记者,绿A公司的基地之所以选在程海湖边,就是为了方便从湖中抽取培育螺旋藻的湖水,湖水被抽到每个单独的培育坊后,投放筛选、淘汰后的优质藻种,螺旋藻种通过无性二分裂进行繁殖,每批螺旋藻的分裂、成长周期视阳光、气温、水温等差异,时间略有不同,夏季2天左右就达到螺旋藻的采集期。技术人员会将达到采集指标的螺旋藻及时收集起来进行精密藻粒筛选、智能杂质去除等,然后送至加工车间通过瞬间干燥保鲜制成藻粉,再运送到昆明的生产加工车间进行抽检、压片、包装等。
杜厂长介绍说,绿A基地采用高分子薄膜式培育坊的方式培育螺旋藻,这种培育坊的优势在于,一是通过培育坊中的搅动马达大大增加螺旋藻成长过程中的受光程度,使其得到充分生长;二是杜绝外界污染,避免空气中有害成分对螺旋藻培育水域的侵染。在废水排放处理环节,绿A基地目前采用生物技术及水处理工艺治理螺旋藻养殖废水,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螺旋藻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洁净生产系统,使螺旋藻养殖培养能够再生循环使用,废水封闭循环使用,实现洁净化生产,零污水排放的目标。从加工环节来看,绿A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非高温瞬间干燥设备,能在半分钟内使活体螺旋藻干燥保存。既抽取藻体中的水分,又保证了螺旋藻的营养成分不流失。 杨志红说,程海湖是绿A的母亲湖,也是绿A的眼睛。是程海湖滋养了绿A,是程海湖照亮了绿A的前景。
“绿A一直严格贯彻和执行《程海湖保护条例》,在保护好程海湖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无污染的开发方针。”
目前,绿A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占地7600m2,处理能力3500立方米/天的废水处理站,建有两套废水处理系统,机电设备共34台(套),总装机容量达到268KW。
“绿A污水处理系统与云南省环保厅监测系统联网,接受云南省环保厅全天候在线监测。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养殖生产,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杨志红说。
2010年8月,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了程海水污染防治现场办公会,实现园区螺旋藻等微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园区湖滨生态保护带建设项目。
“今后,公司将投入8000万元到1亿元的资金在程海湖建螺旋藻产业园区,而这个产业园区要实现园区的湖滨生态保护带的建设项目,保护程海湖的湖水。同时,在生态保护带的里面修建了一条环湖走廊,作为检查和检修沿湖截污以及工业旅游观光的走廊。”杨志红说。
据了解,项目规划建设面积约1500亩,建设投资约1亿元。争取2013年年底建成。
专家释疑
实地参观之后,“走进绿A及螺旋藻营养价值论坛”在昆明举行,国家保健品主管部门以及螺旋藻研究专家、医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螺旋藻保健功能、产品安全性、质量标准、全球运用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消费者答疑解惑。走进绿A,共同参与到论坛当中,共同寻找一些真相。
就目前螺旋藻的食用安全问题,行业专家们展开了科学、严谨的讨论。专家们指出,目前,我国螺旋藻国家标准高于欧盟。
专家们纷纷释疑,服用绿A螺旋藻精片绝不会引起铅摄入超标,更不会导致中毒反应。消费者不必谈“铅”色变。
“我国螺旋藻铅含量2.0PPM是安全的,并表示就全球螺旋藻质量标准而言,欧盟是3.0PPM,日本是5.0PPM。我国的螺旋藻铅限量在全球处于中上水平。远远低于当年螺旋藻安全限量的理论值5.0PPM。” 中科院武汉水生植物园研究院李夜光认为。
李夜光说,关于这个螺旋藻铅超标话题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螺旋藻铅含量的标准是否合适,即我们现在沿用的国家标准是否合适。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对这个质量标准非常重视,当时国家科委农村技术中心牵头组织国内的相关单位和生产厂家来制订螺旋藻的质量标准,在制订标准的过程当中,主要的起草单位、起草人员对国际上的螺旋藻标准进行了非常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根据国际上企业、行业、各国家的标准,最后制订了一个我们国家的标准:螺旋藻铅的含量只要不超过2PPM就是合格的,2PPM的标准在国际上已经是比较严格的标准。
李夜光分析说,我们国内的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使用了更为严格的内控标准,这个标准是1PPM。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为5PPM就是完全安全的食品,所以我们国家2PPM的标准是比较合理、比较科学、比较安全的。
李夜光表示,虽然我们也看到这次质量风波中也确实存在螺旋藻假冒伪劣及重金属超标的产品,但这不影响螺旋藻的主流。尤其是在绿A公司有大量的科研背景,有10多年的专业从业的企业,他们的品质和管理,在国内和国际都是属于领先的。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马方表示,人体新陈代谢对铅有一定作用,只要在安全耐受范围,摄入总量不超标,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周铅耐受摄入量1500μg /人/周。即便以最大服用量计算,每天螺旋藻的服用量为6g绿A螺旋藻,每周服用的绿A螺旋藻精片中铅的量≤29.4μg/人/周,远远低于WHO的建议耐受量。
马方说,这次螺旋藻风波,更多的是我们对于铅的一种恐慌,体现出大家对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铅无处不在,像我们平常吃的蔬菜、水果、鱼肉等等都有铅的含量,但这不是铅中毒。实际上对于铅的总量,只要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对人体健康就不存在大的影响。
马方表示,人有很强的新陈代谢能力和防御能力,我们每天吃的很多食物当中有很多是不能被我们消化的,却都能够通过我们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从我们的尿液当中被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的体制,所以大家根本没有必要谈“铅”色变。
实际上铅中毒是职业病的概念,铅的接触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当然排泄途径有尿液、粪便、唾液,但是我们平常的检测当中很少有血铅的检测,它一定是在特殊的环境下接触了高浓度的铅的污染,或者是有较多的接触铅的机会,才有可能出现铅中毒的概率,这是一种职业病,跟我们生活中的饮食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有些医院不设血铅检测。
微藻生物技术研究员缪坚人认为,螺旋藻的铅含量是非常安全的范围,按2.0PPM国标计算,及目前螺旋藻推荐服用量每日2-6克,即便服用量提高50倍也不会导致铅超标。
缪坚人说,早在1978年到1980年间,我的一个营养学教授朋友应聘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跟几位外国专家一起用螺旋藻做实验,首先做致癌、致畸、慢性病等的实验,经过三年螺旋藻的药理学实验,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螺旋藻对于人来说没有任何副作用。
从1983年开始,螺旋藻的研究被列为农业部的重点课题和国家的大项目,近30年的研究和开发实验证明:螺旋藻毫无毒性。
“从1983年到现在,在中国服用螺旋藻时间最长的人可能就是我了,我今年已经74岁,但我的身体很正常。而且这30年里,我从未听到过一例关于螺旋藻铅中毒的报道。” 缪坚人坦言。
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国际应用藻类学会常务理事刘永定也为螺旋藻的安全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刘永定说,螺旋藻作为食品并不是中国首先提出来的,是法国一个探石油的勘探队,到非洲去勘探,在那里发现那里的人每天吃得很少,但每个人都身强力壮的,他们就去研究怎么样维持这么强壮的身体,后来就发现那里的人在吃漂浮在水里的一种藻类,在他们部落里面这个是高档的食品,后来发现在其他的地方,也同样有这种现象,因此他们把药品拿回来一分析,才知道这个东西是螺旋藻。 螺旋藻是科学的名词,它实际上是一种蓝藻,应该说它既可以算植物,也可以算微生物,螺旋藻是个好东西,各个国家的科学家提出了很多证据说明、诠释这一点。世界上人口贫困食物供应紧张还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所以联合国就发布了一个公告,认为螺旋藻是21世纪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的一个非常好的食品,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食品。
因此也有一些组织专门组织在世界上推广螺旋藻,比如他们在中国、印度、埃及、拉丁美洲等地推广螺旋藻技术,这些都是公益组织,他们想让更多的人享受螺旋藻的好处。螺旋藻需要三高,生产要在PH9—14的区间,这个是其他微生物很难找的,这个也是螺旋藻的一个优势,螺旋藻在这方面有非常天然的能力,因为它的成长环境跟要求使得其他的生物不可能在里面生长,我们日常接触的一些有病的污染物,不是在这个PH范围内生长的。
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也发表观点,螺旋藻对改善公众营养健康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能在营养的改善上适应于各类人群,好像还没有听说哪一类人不宜服用螺旋藻的。
近年来,我们的疾病发生了转变,就是非传染性的疾病取代了传染性疾病的地位,一些慢性病发展比较快,比如肥胖、癌症、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是生活方式病,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膳食结构的问题——营养失衡性的营养不良。
比如,我们一些热量、脂肪摄入多了,而维生素、矿物质这些微量的营养摄入却不足、不均衡,这也是一种营养不良。可是我们看螺旋藻的成分,它正好是我们该补的它都有,不要再补的热量,它的热量并不高,这个结构就挺好,所以我觉得螺旋藻应该是值得提倡的。
此外,螺旋藻对于调节免疫能力有很突出的表现。中国在螺旋藻的生产上也算大国,但是在消费上还没有达到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家对螺旋藻不是特别了解。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中国到底是文盲多还是营养盲多?最后统计出来营养盲超过文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提倡好的食品。
现在我们中国的食品工业净打黑,没“唱红”,中国的食品工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是保证我们13亿人健康发展,提高民族竞争能力的重要工程,既要监管,也要打黑,同时也应倡导好的产品、好的企业,使之更好的为国民健康服务。
绿A公司之所以能当选中国营养产业30强,就是基于其过去10多年不断对国民健康水平贡献累计的正能量,而这种正面效应在今天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螺旋藻产业的进步和发展,螺旋藻对国民健康的作用和贡献将会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也表示,在食品安全领域,你说这个企业没有问题,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但是你要说这个企业有问题,所有的人都会相信,而且会放大。
霍军生还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性的问题。大家在识别一个食品是不是卫生、是不是安全,要看它的标准,所有的食品标准里面都会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重金属含量,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铅、砷,汞等等,每种食品都有限值,像螺旋藻是2PPM的限值,茶叶是5PPM,可能大家对PPM不一定有概念。
霍军生举例,如果说有100万个人,每100万如果有2个人有铅,就是螺旋藻的限值,700万就是14,就是全昆明市有14个,这个限值是什么意义呢?不是说质量的要求不能超它,实际上超它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中毒了,因为在食品安全上有一个100倍到300倍的安全的不确定度,再乘以这个倍数的那个量才是有害的,所以要乘以100倍。当然绿A的内控要求是不超过1PPM,每百万不超过1个人,在昆明就是不超过7个人。所以对于砷、汞这些都要理性地看待。
另外,食品企业有一套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绿A,在国家QS质量体系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现在还增加了HCCP、ISO的质量要求等等,这些质量体系非常细,从水源一直到运输过程,都有很细的要求。企业本身的质量内控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企业会很认真地把国家的规定执行好,然后还督促自身做得更好,有的企业就没有这个意识,甚至还人为地掺假等等。所以,要认准可靠、名牌产品,在正规营销渠道上获得产品,保证自己食品安全。
记者手记
绿A的价值是什么?绿A如何赢得尊重、赢得市场?
杨志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吐露了这样的心声——绿A的核心价值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及对质量的理解:绿A是一个健康品企业,我们是在和生命对话,和健康对话,和良知对话!
只有带着对生命的敬仰和尊重,带着良知和责任才能上路,方能致远!
真正有责任的企业不是监督出来的,真正的好产品是在检测前做好的。
当一个企业被动接受检测时说明它还没有看到质量的意义和价值;
当一个企业回避和敷衍质量检测那它根本不尊重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者会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健康改变来检验一个产品的质量,来掂量一个企业的良知和责任。
之前一场关于螺旋藻的风波成了消费者心里的一个疑惑。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意识也日益成熟,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的当下,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生产安全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螺旋藻是云南省的特色生物资源,而绿A是螺旋藻的领军品牌,同时也是云南省螺旋藻的龙头企业,在此次风波当中受到了很大影响。
“绿A的核心价值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及对质量的理解:绿A是一个健康品企业,我们是在和生命对话,和健康对话,和良知对话!”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风波,绿A总经理杨志红如是说。
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的“走进绿A及螺旋藻营养价值论坛”在昆明召开。来自各权威媒体的百名记者走进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A公司)位于昆明市金鼎科技园的生产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参观与考察,对绿A螺旋藻保健功能、产品安全性、质量标准、全球营运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
随后,各权威媒体走进绿A丽江螺旋藻养殖基地,再一次鉴证了绿A公司的规范化生产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践行
“在所有绿A人心中,质量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数据检测报告,而是一份良知和责任。对所有绿A消费者的责任,也是对自己家人的责任。这就是绿A 15年来一直遵循的企业哲学。”杨志红说。
一直以来,云南绿A公司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逐一落实到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中。
走进实地厂房,记者看到,绿A公司在螺旋藻生产过程中,用水、半成品、成品均制定了严格的内控质量标准,按关键控制点对藻液进行动态监测,并按批对螺旋藻粉进行重金属检测控制。
据绿A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绿A公司通过项目组对螺旋藻铅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制定形成了比较稳定可靠的螺旋藻铅含量检测方法。针对研究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化操作规程,从而在螺旋藻大规模养殖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住了影响铅含量的各个工艺技术环节,保证了螺旋藻粉原料质量。
在养殖基地建有藻种选育、螺旋藻的采集采用国际标准规范;另外基地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光导技术工艺,使藻池受光面积提高了2.5倍,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在螺旋藻的脱水干燥方面引进了全球领先的非高温瞬间干燥设备,保证了螺旋藻天然营养和活性物质的最大化的保存;生产厂房通过了国家GMP认证,确保了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高品质。
据绿A公司总经理杨志红介绍, 15年来绿A公司定期将螺旋藻粉、绿A天然螺旋藻精片送往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接受国家卫生监督部门的不定期和专项监督检查,15年来绿A公司产品接受了上百次检验,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
同时,绿A出口欧盟,经受全球最严格的鲁贝克试验室检验——通过了德国权威检测机构CLL(鲁贝克实验室)的70多项指标检测。
“绿A是真诚的,也是勇敢的。我们把自己裸露在媒体和公众的面前也是希望大家更近距离的,真切地感受绿A的质量。绿A真诚地欢迎广大媒体和卫生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为民众创造一个安全优质的食品消费环境!”杨志红说。
“当一个企业被动接受检测的时候,只能说明它还没有看到质量的意义和价值,当一个企业回避和敷衍质量检测,那他根本不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因为消费者会用他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健康来检测一个产品的质量,来掂量一个企业的良知和责任。”
作为云南省的保健品的龙头企业,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过15年的积淀,已发展成为中国微藻的领军企业,并与日本的DIC和美国Cynotech并称世界螺旋藻三巨头。
杨志红说,依托云南独有的资源,绿A天然螺旋藻基地共投资4.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螺旋藻养殖基地,年产高品质天然螺旋藻粉3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约二分之一。
如今,作为中国保健品排名前十、螺旋藻企业第一的绿A公司,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以及对品质的坚持,这个坚不可摧的民族品牌已成功地走向了全球,出口德国、日本、韩国、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态保护
程海湖位于丽江市永胜县,与墨西哥的坦克斯可可湖、非洲的乍得湖,并称世界三大螺旋藻天然生长的水域。程海湖水为重碳酸钠镁型水,PH值为9-9.3,平均水温为18.7度,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是螺旋藻生长的天然温床。
经过数小时的车程,记者们来到丽江程海湖畔,参观绿A公司的生产基地。
绿A天然螺旋藻基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螺旋藻养殖基地,绿A公司生产基地就在程海湖边,整个基地共投资4.8亿元,占地680亩,年产优质天然螺旋藻粉300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占中国总产量的80%。
负责螺旋藻养殖基地的杜厂长告诉记者,绿A公司的基地之所以选在程海湖边,就是为了方便从湖中抽取培育螺旋藻的湖水,湖水被抽到每个单独的培育坊后,投放筛选、淘汰后的优质藻种,螺旋藻种通过无性二分裂进行繁殖,每批螺旋藻的分裂、成长周期视阳光、气温、水温等差异,时间略有不同,夏季2天左右就达到螺旋藻的采集期。技术人员会将达到采集指标的螺旋藻及时收集起来进行精密藻粒筛选、智能杂质去除等,然后送至加工车间通过瞬间干燥保鲜制成藻粉,再运送到昆明的生产加工车间进行抽检、压片、包装等。
杜厂长介绍说,绿A基地采用高分子薄膜式培育坊的方式培育螺旋藻,这种培育坊的优势在于,一是通过培育坊中的搅动马达大大增加螺旋藻成长过程中的受光程度,使其得到充分生长;二是杜绝外界污染,避免空气中有害成分对螺旋藻培育水域的侵染。在废水排放处理环节,绿A基地目前采用生物技术及水处理工艺治理螺旋藻养殖废水,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螺旋藻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洁净生产系统,使螺旋藻养殖培养能够再生循环使用,废水封闭循环使用,实现洁净化生产,零污水排放的目标。从加工环节来看,绿A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非高温瞬间干燥设备,能在半分钟内使活体螺旋藻干燥保存。既抽取藻体中的水分,又保证了螺旋藻的营养成分不流失。 杨志红说,程海湖是绿A的母亲湖,也是绿A的眼睛。是程海湖滋养了绿A,是程海湖照亮了绿A的前景。
“绿A一直严格贯彻和执行《程海湖保护条例》,在保护好程海湖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无污染的开发方针。”
目前,绿A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占地7600m2,处理能力3500立方米/天的废水处理站,建有两套废水处理系统,机电设备共34台(套),总装机容量达到268KW。
“绿A污水处理系统与云南省环保厅监测系统联网,接受云南省环保厅全天候在线监测。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养殖生产,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杨志红说。
2010年8月,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了程海水污染防治现场办公会,实现园区螺旋藻等微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园区湖滨生态保护带建设项目。
“今后,公司将投入8000万元到1亿元的资金在程海湖建螺旋藻产业园区,而这个产业园区要实现园区的湖滨生态保护带的建设项目,保护程海湖的湖水。同时,在生态保护带的里面修建了一条环湖走廊,作为检查和检修沿湖截污以及工业旅游观光的走廊。”杨志红说。
据了解,项目规划建设面积约1500亩,建设投资约1亿元。争取2013年年底建成。
专家释疑
实地参观之后,“走进绿A及螺旋藻营养价值论坛”在昆明举行,国家保健品主管部门以及螺旋藻研究专家、医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螺旋藻保健功能、产品安全性、质量标准、全球运用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消费者答疑解惑。走进绿A,共同参与到论坛当中,共同寻找一些真相。
就目前螺旋藻的食用安全问题,行业专家们展开了科学、严谨的讨论。专家们指出,目前,我国螺旋藻国家标准高于欧盟。
专家们纷纷释疑,服用绿A螺旋藻精片绝不会引起铅摄入超标,更不会导致中毒反应。消费者不必谈“铅”色变。
“我国螺旋藻铅含量2.0PPM是安全的,并表示就全球螺旋藻质量标准而言,欧盟是3.0PPM,日本是5.0PPM。我国的螺旋藻铅限量在全球处于中上水平。远远低于当年螺旋藻安全限量的理论值5.0PPM。” 中科院武汉水生植物园研究院李夜光认为。
李夜光说,关于这个螺旋藻铅超标话题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螺旋藻铅含量的标准是否合适,即我们现在沿用的国家标准是否合适。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对这个质量标准非常重视,当时国家科委农村技术中心牵头组织国内的相关单位和生产厂家来制订螺旋藻的质量标准,在制订标准的过程当中,主要的起草单位、起草人员对国际上的螺旋藻标准进行了非常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根据国际上企业、行业、各国家的标准,最后制订了一个我们国家的标准:螺旋藻铅的含量只要不超过2PPM就是合格的,2PPM的标准在国际上已经是比较严格的标准。
李夜光分析说,我们国内的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使用了更为严格的内控标准,这个标准是1PPM。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为5PPM就是完全安全的食品,所以我们国家2PPM的标准是比较合理、比较科学、比较安全的。
李夜光表示,虽然我们也看到这次质量风波中也确实存在螺旋藻假冒伪劣及重金属超标的产品,但这不影响螺旋藻的主流。尤其是在绿A公司有大量的科研背景,有10多年的专业从业的企业,他们的品质和管理,在国内和国际都是属于领先的。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马方表示,人体新陈代谢对铅有一定作用,只要在安全耐受范围,摄入总量不超标,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周铅耐受摄入量1500μg /人/周。即便以最大服用量计算,每天螺旋藻的服用量为6g绿A螺旋藻,每周服用的绿A螺旋藻精片中铅的量≤29.4μg/人/周,远远低于WHO的建议耐受量。
马方说,这次螺旋藻风波,更多的是我们对于铅的一种恐慌,体现出大家对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铅无处不在,像我们平常吃的蔬菜、水果、鱼肉等等都有铅的含量,但这不是铅中毒。实际上对于铅的总量,只要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对人体健康就不存在大的影响。
马方表示,人有很强的新陈代谢能力和防御能力,我们每天吃的很多食物当中有很多是不能被我们消化的,却都能够通过我们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从我们的尿液当中被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的体制,所以大家根本没有必要谈“铅”色变。
实际上铅中毒是职业病的概念,铅的接触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当然排泄途径有尿液、粪便、唾液,但是我们平常的检测当中很少有血铅的检测,它一定是在特殊的环境下接触了高浓度的铅的污染,或者是有较多的接触铅的机会,才有可能出现铅中毒的概率,这是一种职业病,跟我们生活中的饮食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有些医院不设血铅检测。
微藻生物技术研究员缪坚人认为,螺旋藻的铅含量是非常安全的范围,按2.0PPM国标计算,及目前螺旋藻推荐服用量每日2-6克,即便服用量提高50倍也不会导致铅超标。
缪坚人说,早在1978年到1980年间,我的一个营养学教授朋友应聘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跟几位外国专家一起用螺旋藻做实验,首先做致癌、致畸、慢性病等的实验,经过三年螺旋藻的药理学实验,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螺旋藻对于人来说没有任何副作用。
从1983年开始,螺旋藻的研究被列为农业部的重点课题和国家的大项目,近30年的研究和开发实验证明:螺旋藻毫无毒性。
“从1983年到现在,在中国服用螺旋藻时间最长的人可能就是我了,我今年已经74岁,但我的身体很正常。而且这30年里,我从未听到过一例关于螺旋藻铅中毒的报道。” 缪坚人坦言。
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国际应用藻类学会常务理事刘永定也为螺旋藻的安全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刘永定说,螺旋藻作为食品并不是中国首先提出来的,是法国一个探石油的勘探队,到非洲去勘探,在那里发现那里的人每天吃得很少,但每个人都身强力壮的,他们就去研究怎么样维持这么强壮的身体,后来就发现那里的人在吃漂浮在水里的一种藻类,在他们部落里面这个是高档的食品,后来发现在其他的地方,也同样有这种现象,因此他们把药品拿回来一分析,才知道这个东西是螺旋藻。 螺旋藻是科学的名词,它实际上是一种蓝藻,应该说它既可以算植物,也可以算微生物,螺旋藻是个好东西,各个国家的科学家提出了很多证据说明、诠释这一点。世界上人口贫困食物供应紧张还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所以联合国就发布了一个公告,认为螺旋藻是21世纪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的一个非常好的食品,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食品。
因此也有一些组织专门组织在世界上推广螺旋藻,比如他们在中国、印度、埃及、拉丁美洲等地推广螺旋藻技术,这些都是公益组织,他们想让更多的人享受螺旋藻的好处。螺旋藻需要三高,生产要在PH9—14的区间,这个是其他微生物很难找的,这个也是螺旋藻的一个优势,螺旋藻在这方面有非常天然的能力,因为它的成长环境跟要求使得其他的生物不可能在里面生长,我们日常接触的一些有病的污染物,不是在这个PH范围内生长的。
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也发表观点,螺旋藻对改善公众营养健康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能在营养的改善上适应于各类人群,好像还没有听说哪一类人不宜服用螺旋藻的。
近年来,我们的疾病发生了转变,就是非传染性的疾病取代了传染性疾病的地位,一些慢性病发展比较快,比如肥胖、癌症、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是生活方式病,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膳食结构的问题——营养失衡性的营养不良。
比如,我们一些热量、脂肪摄入多了,而维生素、矿物质这些微量的营养摄入却不足、不均衡,这也是一种营养不良。可是我们看螺旋藻的成分,它正好是我们该补的它都有,不要再补的热量,它的热量并不高,这个结构就挺好,所以我觉得螺旋藻应该是值得提倡的。
此外,螺旋藻对于调节免疫能力有很突出的表现。中国在螺旋藻的生产上也算大国,但是在消费上还没有达到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家对螺旋藻不是特别了解。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中国到底是文盲多还是营养盲多?最后统计出来营养盲超过文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提倡好的食品。
现在我们中国的食品工业净打黑,没“唱红”,中国的食品工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是保证我们13亿人健康发展,提高民族竞争能力的重要工程,既要监管,也要打黑,同时也应倡导好的产品、好的企业,使之更好的为国民健康服务。
绿A公司之所以能当选中国营养产业30强,就是基于其过去10多年不断对国民健康水平贡献累计的正能量,而这种正面效应在今天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螺旋藻产业的进步和发展,螺旋藻对国民健康的作用和贡献将会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也表示,在食品安全领域,你说这个企业没有问题,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但是你要说这个企业有问题,所有的人都会相信,而且会放大。
霍军生还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性的问题。大家在识别一个食品是不是卫生、是不是安全,要看它的标准,所有的食品标准里面都会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重金属含量,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铅、砷,汞等等,每种食品都有限值,像螺旋藻是2PPM的限值,茶叶是5PPM,可能大家对PPM不一定有概念。
霍军生举例,如果说有100万个人,每100万如果有2个人有铅,就是螺旋藻的限值,700万就是14,就是全昆明市有14个,这个限值是什么意义呢?不是说质量的要求不能超它,实际上超它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中毒了,因为在食品安全上有一个100倍到300倍的安全的不确定度,再乘以这个倍数的那个量才是有害的,所以要乘以100倍。当然绿A的内控要求是不超过1PPM,每百万不超过1个人,在昆明就是不超过7个人。所以对于砷、汞这些都要理性地看待。
另外,食品企业有一套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绿A,在国家QS质量体系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现在还增加了HCCP、ISO的质量要求等等,这些质量体系非常细,从水源一直到运输过程,都有很细的要求。企业本身的质量内控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企业会很认真地把国家的规定执行好,然后还督促自身做得更好,有的企业就没有这个意识,甚至还人为地掺假等等。所以,要认准可靠、名牌产品,在正规营销渠道上获得产品,保证自己食品安全。
记者手记
绿A的价值是什么?绿A如何赢得尊重、赢得市场?
杨志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吐露了这样的心声——绿A的核心价值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及对质量的理解:绿A是一个健康品企业,我们是在和生命对话,和健康对话,和良知对话!
只有带着对生命的敬仰和尊重,带着良知和责任才能上路,方能致远!
真正有责任的企业不是监督出来的,真正的好产品是在检测前做好的。
当一个企业被动接受检测时说明它还没有看到质量的意义和价值;
当一个企业回避和敷衍质量检测那它根本不尊重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者会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健康改变来检验一个产品的质量,来掂量一个企业的良知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