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孩子哭,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很可能不会说。教师就要注意观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找到他们闹情绪的原因,并且要理解并接受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疏导不愉快的情绪。
案例一:有一个小朋友叫AA,虽然他已经上了半年幼儿园,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实际上他在园时间总共超不过半个月。新学期开始了,AA重新上小班,对他来说,这个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陌生。开学第一天,我发现他从来不和小朋友玩,总是一个人坐在一边,即使老师让他挨着小朋友玩玩具,他还是一个人沉默地坐着。AA忍了一上午,到下午实在忍不住了,哭了起来。我把他叫到身边,跟他说:“AA不高兴了,想妈妈了吗?”他点点头。我接着说:“你想妈妈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每个人都应该想着自己的妈妈。”我又指指其他小朋友说:“你看,小朋友们也很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他们都在心里想着。”AA转身看了看大家,然后一边擦眼泪一边说:“AA也不哭啊!”从那天之后,AA再也没有因为上幼儿园而哭。
案例二:qq是这学期新人园的小朋友,性格非常活泼,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时候,表现非常好,不哭也不闹,和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不知道为什么一到中午吃饭时,她突然哭了起来,说不想吃饭。第二天早上来园时,也哭了。起初,我以为她不会吃饭,可是想想她在亲子班时候的表现,感觉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然后我和她妈妈进行了电话联系,才知道最近她嘴巴里起了一个大溃疡。等到中午吃饭时,qq又哭了,我走到她身边,对她说:“qq,你嘴巴长了一个溃疡,是吗?”她点点头,我接着说:“长溃疡可疼了。”她马上不哭了,表情似乎也变得轻松一些,又点点头。我继续说:“老师知道你嘴巴很不舒服,但是你还是要坚持吃饭,你可以慢点儿吃,好吗?”qq这顿饭很顺利地吃完了。接下来的日子里,qq也没有再闹情绪,每天都很高兴地来幼儿园。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孩子都出现了焦虑不安的情绪,教师没有用说教和安慰的办法来处理这些事情。在案例一中,教师根据AA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工作经验,发现他在陌生环境中不安、想妈妈的感受,在和他的交流中,将他的这种感受说出来,传递给他一个教师知道并理解他感受的信息。在案例二中,教师根据和家长沟通的途径,了解了qq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进行主观臆断;接下来在和qq的交流中,教师说出她的感受,也向她表示能够理解她的感受。教师的理解有效地帮助了孩子稳定情绪。
总而言之,孩子的行为、话语往往都隐藏着他们的真实感受,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去解读他们的真实想法;在与他们的沟通中,理解他们的感受,对他们的感受做出反应。如果我们坚持做到解读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会变得更加顺畅,孩子的成长也会变得更加快乐、健康。
案例一:有一个小朋友叫AA,虽然他已经上了半年幼儿园,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实际上他在园时间总共超不过半个月。新学期开始了,AA重新上小班,对他来说,这个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陌生。开学第一天,我发现他从来不和小朋友玩,总是一个人坐在一边,即使老师让他挨着小朋友玩玩具,他还是一个人沉默地坐着。AA忍了一上午,到下午实在忍不住了,哭了起来。我把他叫到身边,跟他说:“AA不高兴了,想妈妈了吗?”他点点头。我接着说:“你想妈妈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每个人都应该想着自己的妈妈。”我又指指其他小朋友说:“你看,小朋友们也很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他们都在心里想着。”AA转身看了看大家,然后一边擦眼泪一边说:“AA也不哭啊!”从那天之后,AA再也没有因为上幼儿园而哭。
案例二:qq是这学期新人园的小朋友,性格非常活泼,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时候,表现非常好,不哭也不闹,和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不知道为什么一到中午吃饭时,她突然哭了起来,说不想吃饭。第二天早上来园时,也哭了。起初,我以为她不会吃饭,可是想想她在亲子班时候的表现,感觉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然后我和她妈妈进行了电话联系,才知道最近她嘴巴里起了一个大溃疡。等到中午吃饭时,qq又哭了,我走到她身边,对她说:“qq,你嘴巴长了一个溃疡,是吗?”她点点头,我接着说:“长溃疡可疼了。”她马上不哭了,表情似乎也变得轻松一些,又点点头。我继续说:“老师知道你嘴巴很不舒服,但是你还是要坚持吃饭,你可以慢点儿吃,好吗?”qq这顿饭很顺利地吃完了。接下来的日子里,qq也没有再闹情绪,每天都很高兴地来幼儿园。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孩子都出现了焦虑不安的情绪,教师没有用说教和安慰的办法来处理这些事情。在案例一中,教师根据AA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工作经验,发现他在陌生环境中不安、想妈妈的感受,在和他的交流中,将他的这种感受说出来,传递给他一个教师知道并理解他感受的信息。在案例二中,教师根据和家长沟通的途径,了解了qq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进行主观臆断;接下来在和qq的交流中,教师说出她的感受,也向她表示能够理解她的感受。教师的理解有效地帮助了孩子稳定情绪。
总而言之,孩子的行为、话语往往都隐藏着他们的真实感受,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去解读他们的真实想法;在与他们的沟通中,理解他们的感受,对他们的感受做出反应。如果我们坚持做到解读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会变得更加顺畅,孩子的成长也会变得更加快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