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是基于许许多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艰辛历程,以及在几十年海外投资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或教训,才有今日喜人的海外投资形势。对于后来者而言,这些战略性投资思路以及投资策略不啻于一笔无形的财富!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全球排名由2005年的第17位升至第13位。有关专家预测,2007年年底,中国经济规模将从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致于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的趋势下,国家从政策的角度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由此,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掀起一股海外投资的热潮;原有的大型中国跨国企业开始甩开大步,在全球范围扩大领地,而未走出国门的也跃跃欲试或干脆牛刀小试……
纵观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进程,无论是投资范围、投资力度,还是投资速度都要明显高于过去—中国正由一个资本输入国向潜在资本输出国转变!
当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渐丧失成本竞争力的前提下,加之人民币仍将显示出升值趋势,中国企业的资本输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海外投资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不单把目光聚焦在欧美区域,非洲、拉丁美洲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建立生产制造基地的很好选择。在东盟地区,中国更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在行业种类以及合作额度上都较过去大幅提升。
其实,正是基于许许多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艰辛历程,以及在几十年海外投资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或教训,才有今日喜人的海外投资形势。对于后来者而言,这些宝贵的战略性投资思路以及投资策略不啻于一笔无形的财富!
跨国路数:基地效应
很长时间以来,国人曾以“中国成世界制造中心”欣然为傲。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的深入,以及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迈出国门—中国已由资本输入国变成资本潜在输出国。
纵观国际跨国企业巨头,其生产制造基地遍布全球。在把资本输出他国的同时,这些跨国企业也获益匪浅,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输出国的政策优惠,还能充分利用输出国的资源、人力成本等优势,进一步扩大效益、分散资本风险。
“基地效应”,这一由来已久的跨国路数正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种战略方式。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相比之下,在能源及成本方面,中国也有不足之处。考虑到外贸的市场范围、物流成本,在合理规避风险的迈上跨国企业巨头的征途中,“在海外打造生产制造基地”已成中国企业竞相比拼的招式。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掀起一股建设基地的潮流。
2007年1月16日,美的集团投资2500万美元在越南胡志明市近郊破茧而出,主要生产电饭煲、电磁炉、电水壶等小家电产品。据悉,这是美的集团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也是至今中国在越南最大的投资项目。
专家分析,“美的越南基地的建设投产,标志着美的集团国际化战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据悉,美的越南基地全面投产后将实现年产500万〜800万台小家电的制造能力,到2010年将实现1亿美元的年销售规模。
2007年6月6日 ,第一桶SINOPEC标牌的润滑油在新加坡灌装下线,预示着中国石化在新加坡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新加坡设立行销点以来,中国石化在新加坡市场最大的动作,这也意味著将给在新加坡的原有壳牌、美孚等多个国际品牌带来不小的冲击。
在PC业,中国老大联想集团步幅也越跨越大:早在2005年,墨西哥就已被联想锁定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之外的五大核心市场之一;2006年9月,联想宣布在印度本地治里设立首个台式机制造项目,年产能达100万台,12月在孟买设立了创新中心;2007年7月,联想宣布在印度和墨西哥将各设立一个制造中心。据悉,这是继收购IBM以来联想最大的海外投资,两座工厂将涉及3100万美元的投资额。
“联想集团的全球投资计划还会继续,预计还会在东欧、中东和非洲地区建立制造中心。”联想集团全球制造中心副总裁杰夫·加利纳特宣称,打造海外制造中心是为了规避目前“利润主要源于中国本地”的风险,联想的最大竞争对手惠普、戴尔正全力与其争夺中国本土市场。
作为中国的重工业,汽车业这几年发展得红红火火,许多汽车企业逐渐把目光投向海外,以长城与华晨为代表的汽车企业则开始把生产基地中心移师海外。2007年10月,长城计划宣布,“在2010年前,将海外生产基地数量从现有的8个增加到20个。”据悉,长城将在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建立制造中心,海外生产基地的良好运作使得长城的海外销量大增,今年的销量将从2006年的2.75万辆上升到20万辆,长城还将向美国市场进军。
作为中国汽车海外市场的另一支生力军,华晨在海外建立基地的速度也不逊于长城。2007年11月1日,在原有埃及、朝鲜、越南建立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华晨宣布将建第四家海外生产基地—这一位于俄罗斯的生产基地,计划5年内向俄罗斯出口107589台中华骏捷轿车。据悉,海外基地投产运转以来,华晨汽车的产能得以大幅提升;仅在今年的1〜9月,华晨汽车累计实现整车出口12163万美元,同比增长85%。
作为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上述几大集团在海外的作为可圈可点,它们在海外的资本输出力度越来越显示出跨国企业应有的风度。对它们而言,基地效应的甜头以及战略上的考虑才是真正的实惠所在。正因为他国的独特优势,以上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可以有所侧重,得以迅速发展。例如,落地印度,联想是考虑到“印度维持着10%的整机进口关税,就地设厂可以避税”;选址拉丁美洲和东南亚,长城的目的是“采用征收关税较低的零部件出口方式”。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中国企业在海外兴起的“基地效应”,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种热潮,更表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一种良好趋势。
拓展之道:品牌争雄
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在海外,企业的生存乃至发展永远离不开一个词:“品牌!”品牌就如同企业的另一个灵魂,围绕着有限的市场,在海外拓展之路上,一些企业走的是“先难后易”之路,一些企业则信奉“先易后难”。
不管是何种战略或策略,在投资、开拓海外时,品牌永远至上。在当今名牌角逐的时代,企业靠名牌生存,市场被名牌分割,地方靠名牌发展,国家靠名牌振兴。
在为数不多的“世界500强”中国企业里,海尔集团享誉全球,其发展史以及生存机制早已耳熟能详,海尔“先难后易”的品牌国际化之道至今仍不失为经典。先在发达国家打响品牌,再涵盖发展中国家,继而在全球范围树立“海尔”品牌。因为海尔的高端之路战略定位,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核心便是品牌。
自上世纪90年代闯入海外市场,到1998年全面实行国际化战略至今,海尔一直奉行“先难后易”的战略之道:1990年把冰箱卖到以“质量至上”的德国,及至大获全胜,不仅为中国的民族工业树立一面鲜明的旗帜,也为自身的国际品牌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杀开一条血路。1999年,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美国海尔工业园,对这个占地600亩的工业园,海尔在第一期即投资3000万美元,这为占领美国逾4成的冰箱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战操作上,海尔秉承“三位一体”,即“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销售”。“海尔的战略思维是为了创造一种品牌,以品牌的国际形象带动市场,这种最初的思路决定了海尔后来进行海外投资的策略。”业内专家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实际上这样的例子不少,联想、和TCL也是这种模式的佼佼者。但综观之下,这种模式虽然好评如初,但成功的难度还是太大。
与海尔相比,同属家电业的著名品牌美的走的是一条截然不同之路:在海外拓展之道上,美的选择了“先易后难”的战略思维。
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曾将其细化为“国际化七部曲”:做大出口产品,建立世界性的分公司,员工思维国际化,与跨国公司合作修炼内功,收购国外品牌,打造海外生产基地。
据何享健透露,美的提早选择海外投资的考虑有三:降低成本,规避反倾销、关税等贸易壁垒,与人民币升值有关。据悉,人民币升值是促成包括美的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拓展的一大诱因,而规避贸易壁垒,是美的海外投资设厂的最现实的考虑,目前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关税较高,而东盟贸易区正在实施减税计划。
另外,美的此次迈出国门走向越南,并非只是为了越南,而是为了整个东盟市场。
“经过长期的品牌效应积累,美的在业内已经具备不错的口碑。”业内人士分析,何享健一向以稳健著称,他的这一思路就是为了在适当的时机把美的一举带入海外市场。
与美的有着异曲同工之秒的要数双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青岛双星由国内名牌走向世界名牌,直至如今年创汇5000多万美元的跨国综合性集团,双星在品牌之路上有着良好的积淀和战略定位。
“如今中国企业掀起海外投资潮,必须把品牌二字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要想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比如,上世纪60年代,韩国很快生产出世界级品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非常重视技术引进工作。韩国在计算机、汽车等一些行业已经具备自己独立自主的高新技术开发能力,而中国在这方面就略显不足,比如中国的汽车行业等。
另外,有关专家还建议,“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挣得一席之地,中国企业还应保护好已有的品牌。”走入海外后,在海外投产的名牌产品必须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国际网络、代理销售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规范自身名牌产品的运作。
未雨绸缪:及早规划
联合国贸发组织曾做过一项调查,近150个国家的投资机构认为,中国将与美、英、德等发达国家并列成为它们的主要外资潜在来源国。事实上,中国在2004年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五大潜在投资国。
甚至连英国首相布莱尔都曾在《英国投资指南》上专门为这本指南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中对中国的企业家说:“我向您保证,您在英国将受到热烈欢迎。”“选择英国,您将跻身杰出企业行列。”
然而,由于在战略上缺乏远见,因而在海外投资中未能及时实施,一些中国企业很早就曾留下了遗憾,这在资源型行业特别突出。
1997年,某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全资子公司向国内总部建议,“国际市场镍的价位每吨才5400美元,正是进行战略投资的大好时机。”他举例说,只要投资5000万美元,就可以长期获得这样价格的供货。可惜的是,该公司并没有对此商机予以充分重视,尽管中国非常缺镍,但总部考虑到5000万美元投资以及当时相关机构的办事效率,最后放弃了。如今,镍的价格已涨到每吨1.8万美元以上—该企业的损失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类例子在中国并不鲜见,目前,在资源战略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处于下游,“这固然是因为相关体制存在一定的制约,更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缺乏长远的战略投资策略。”
一位从事资源型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笔者,20年时间,瑞士嘉能可公司从与中国相似的起点发展到如今的稀缺资源上游供应商,这在业内一直是个经典案例。正因为嘉能可立足于“用最低成本掌控稀缺资源”这样的战略思路,它才会在国际资源市场进行果断投资,不浪费每次投资机会,进而树立了自己在资源行业的上游地位。
“要想在市場上占得了先机,中国的企业必须借鉴国外跨国企业的经验,先行制订战略投资计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建平认为,在海外投资渐成热潮的今天,中国企业就当立足高远未雨绸缪,这是战略制订的一个重要初衷。
也是在资源行业,多年以来许多中国企业因为进口氧化铝而处于链条的下游环节,从而陷入被动;发展至今,中国的铝业仍未有太大进展—2007年11月27日,因为成本、库存等因素,中国铝业突然宣布提高氧化铝售价8.5%⋯⋯有关专家预测,这一趋势在明年仍将上升。
据悉,包括石油、天然气、铜、铝等在内的紧缺战略资源,如今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近一半为采矿业,这一趋势如今仍在上涨。为了相关的战略资源,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五矿、中国化工和中国有色金属等国字号大型企业早已积极迈出国门,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据悉,中石油已在海外投资40多个石油项目,分布于全球四大洲18个国家;而中海油仅在印尼和澳大利亚的3个项目上就投资逾12亿美元⋯⋯
相比之下,其他服务出口以及产品出口的企业的战略性就较为明显:海尔、TCL、海信等家电企业在海外的扩张速度逐年递增;联想、华为等IT通信类企业则把生产基地拓展到世界各地;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为代表的劳务输出型企业则在海外重大工程上集中发力,不仅推动了国内就业,还创造了巨额的外汇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尽管有些企业早早做好了投资规划,却因为政府相关部门职能转换,或因为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贻误了商机。比如1993年,万向美国公司看中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一栋办公大楼,只要200多万美元就可以买下,最后由于内外汇管理的限制只得花900多万美元自行建造。
无论如何,凡事预则立,在海外投资进程中,及早进行战略规划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是一项最基本的使命。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全球排名由2005年的第17位升至第13位。有关专家预测,2007年年底,中国经济规模将从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致于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的趋势下,国家从政策的角度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由此,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掀起一股海外投资的热潮;原有的大型中国跨国企业开始甩开大步,在全球范围扩大领地,而未走出国门的也跃跃欲试或干脆牛刀小试……
纵观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进程,无论是投资范围、投资力度,还是投资速度都要明显高于过去—中国正由一个资本输入国向潜在资本输出国转变!
当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渐丧失成本竞争力的前提下,加之人民币仍将显示出升值趋势,中国企业的资本输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海外投资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不单把目光聚焦在欧美区域,非洲、拉丁美洲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建立生产制造基地的很好选择。在东盟地区,中国更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在行业种类以及合作额度上都较过去大幅提升。
其实,正是基于许许多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艰辛历程,以及在几十年海外投资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或教训,才有今日喜人的海外投资形势。对于后来者而言,这些宝贵的战略性投资思路以及投资策略不啻于一笔无形的财富!
跨国路数:基地效应
很长时间以来,国人曾以“中国成世界制造中心”欣然为傲。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的深入,以及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迈出国门—中国已由资本输入国变成资本潜在输出国。
纵观国际跨国企业巨头,其生产制造基地遍布全球。在把资本输出他国的同时,这些跨国企业也获益匪浅,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输出国的政策优惠,还能充分利用输出国的资源、人力成本等优势,进一步扩大效益、分散资本风险。
“基地效应”,这一由来已久的跨国路数正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种战略方式。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相比之下,在能源及成本方面,中国也有不足之处。考虑到外贸的市场范围、物流成本,在合理规避风险的迈上跨国企业巨头的征途中,“在海外打造生产制造基地”已成中国企业竞相比拼的招式。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掀起一股建设基地的潮流。
2007年1月16日,美的集团投资2500万美元在越南胡志明市近郊破茧而出,主要生产电饭煲、电磁炉、电水壶等小家电产品。据悉,这是美的集团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也是至今中国在越南最大的投资项目。
专家分析,“美的越南基地的建设投产,标志着美的集团国际化战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据悉,美的越南基地全面投产后将实现年产500万〜800万台小家电的制造能力,到2010年将实现1亿美元的年销售规模。
2007年6月6日 ,第一桶SINOPEC标牌的润滑油在新加坡灌装下线,预示着中国石化在新加坡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新加坡设立行销点以来,中国石化在新加坡市场最大的动作,这也意味著将给在新加坡的原有壳牌、美孚等多个国际品牌带来不小的冲击。
在PC业,中国老大联想集团步幅也越跨越大:早在2005年,墨西哥就已被联想锁定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之外的五大核心市场之一;2006年9月,联想宣布在印度本地治里设立首个台式机制造项目,年产能达100万台,12月在孟买设立了创新中心;2007年7月,联想宣布在印度和墨西哥将各设立一个制造中心。据悉,这是继收购IBM以来联想最大的海外投资,两座工厂将涉及3100万美元的投资额。
“联想集团的全球投资计划还会继续,预计还会在东欧、中东和非洲地区建立制造中心。”联想集团全球制造中心副总裁杰夫·加利纳特宣称,打造海外制造中心是为了规避目前“利润主要源于中国本地”的风险,联想的最大竞争对手惠普、戴尔正全力与其争夺中国本土市场。
作为中国的重工业,汽车业这几年发展得红红火火,许多汽车企业逐渐把目光投向海外,以长城与华晨为代表的汽车企业则开始把生产基地中心移师海外。2007年10月,长城计划宣布,“在2010年前,将海外生产基地数量从现有的8个增加到20个。”据悉,长城将在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建立制造中心,海外生产基地的良好运作使得长城的海外销量大增,今年的销量将从2006年的2.75万辆上升到20万辆,长城还将向美国市场进军。
作为中国汽车海外市场的另一支生力军,华晨在海外建立基地的速度也不逊于长城。2007年11月1日,在原有埃及、朝鲜、越南建立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华晨宣布将建第四家海外生产基地—这一位于俄罗斯的生产基地,计划5年内向俄罗斯出口107589台中华骏捷轿车。据悉,海外基地投产运转以来,华晨汽车的产能得以大幅提升;仅在今年的1〜9月,华晨汽车累计实现整车出口12163万美元,同比增长85%。
作为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上述几大集团在海外的作为可圈可点,它们在海外的资本输出力度越来越显示出跨国企业应有的风度。对它们而言,基地效应的甜头以及战略上的考虑才是真正的实惠所在。正因为他国的独特优势,以上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可以有所侧重,得以迅速发展。例如,落地印度,联想是考虑到“印度维持着10%的整机进口关税,就地设厂可以避税”;选址拉丁美洲和东南亚,长城的目的是“采用征收关税较低的零部件出口方式”。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中国企业在海外兴起的“基地效应”,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种热潮,更表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一种良好趋势。
拓展之道:品牌争雄
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在海外,企业的生存乃至发展永远离不开一个词:“品牌!”品牌就如同企业的另一个灵魂,围绕着有限的市场,在海外拓展之路上,一些企业走的是“先难后易”之路,一些企业则信奉“先易后难”。
不管是何种战略或策略,在投资、开拓海外时,品牌永远至上。在当今名牌角逐的时代,企业靠名牌生存,市场被名牌分割,地方靠名牌发展,国家靠名牌振兴。
在为数不多的“世界500强”中国企业里,海尔集团享誉全球,其发展史以及生存机制早已耳熟能详,海尔“先难后易”的品牌国际化之道至今仍不失为经典。先在发达国家打响品牌,再涵盖发展中国家,继而在全球范围树立“海尔”品牌。因为海尔的高端之路战略定位,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核心便是品牌。
自上世纪90年代闯入海外市场,到1998年全面实行国际化战略至今,海尔一直奉行“先难后易”的战略之道:1990年把冰箱卖到以“质量至上”的德国,及至大获全胜,不仅为中国的民族工业树立一面鲜明的旗帜,也为自身的国际品牌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杀开一条血路。1999年,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美国海尔工业园,对这个占地600亩的工业园,海尔在第一期即投资3000万美元,这为占领美国逾4成的冰箱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战操作上,海尔秉承“三位一体”,即“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销售”。“海尔的战略思维是为了创造一种品牌,以品牌的国际形象带动市场,这种最初的思路决定了海尔后来进行海外投资的策略。”业内专家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实际上这样的例子不少,联想、和TCL也是这种模式的佼佼者。但综观之下,这种模式虽然好评如初,但成功的难度还是太大。
与海尔相比,同属家电业的著名品牌美的走的是一条截然不同之路:在海外拓展之道上,美的选择了“先易后难”的战略思维。
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曾将其细化为“国际化七部曲”:做大出口产品,建立世界性的分公司,员工思维国际化,与跨国公司合作修炼内功,收购国外品牌,打造海外生产基地。
据何享健透露,美的提早选择海外投资的考虑有三:降低成本,规避反倾销、关税等贸易壁垒,与人民币升值有关。据悉,人民币升值是促成包括美的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拓展的一大诱因,而规避贸易壁垒,是美的海外投资设厂的最现实的考虑,目前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关税较高,而东盟贸易区正在实施减税计划。
另外,美的此次迈出国门走向越南,并非只是为了越南,而是为了整个东盟市场。
“经过长期的品牌效应积累,美的在业内已经具备不错的口碑。”业内人士分析,何享健一向以稳健著称,他的这一思路就是为了在适当的时机把美的一举带入海外市场。
与美的有着异曲同工之秒的要数双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青岛双星由国内名牌走向世界名牌,直至如今年创汇5000多万美元的跨国综合性集团,双星在品牌之路上有着良好的积淀和战略定位。
“如今中国企业掀起海外投资潮,必须把品牌二字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要想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比如,上世纪60年代,韩国很快生产出世界级品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非常重视技术引进工作。韩国在计算机、汽车等一些行业已经具备自己独立自主的高新技术开发能力,而中国在这方面就略显不足,比如中国的汽车行业等。
另外,有关专家还建议,“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挣得一席之地,中国企业还应保护好已有的品牌。”走入海外后,在海外投产的名牌产品必须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国际网络、代理销售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规范自身名牌产品的运作。
未雨绸缪:及早规划
联合国贸发组织曾做过一项调查,近150个国家的投资机构认为,中国将与美、英、德等发达国家并列成为它们的主要外资潜在来源国。事实上,中国在2004年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五大潜在投资国。
甚至连英国首相布莱尔都曾在《英国投资指南》上专门为这本指南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中对中国的企业家说:“我向您保证,您在英国将受到热烈欢迎。”“选择英国,您将跻身杰出企业行列。”
然而,由于在战略上缺乏远见,因而在海外投资中未能及时实施,一些中国企业很早就曾留下了遗憾,这在资源型行业特别突出。
1997年,某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全资子公司向国内总部建议,“国际市场镍的价位每吨才5400美元,正是进行战略投资的大好时机。”他举例说,只要投资5000万美元,就可以长期获得这样价格的供货。可惜的是,该公司并没有对此商机予以充分重视,尽管中国非常缺镍,但总部考虑到5000万美元投资以及当时相关机构的办事效率,最后放弃了。如今,镍的价格已涨到每吨1.8万美元以上—该企业的损失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类例子在中国并不鲜见,目前,在资源战略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处于下游,“这固然是因为相关体制存在一定的制约,更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缺乏长远的战略投资策略。”
一位从事资源型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笔者,20年时间,瑞士嘉能可公司从与中国相似的起点发展到如今的稀缺资源上游供应商,这在业内一直是个经典案例。正因为嘉能可立足于“用最低成本掌控稀缺资源”这样的战略思路,它才会在国际资源市场进行果断投资,不浪费每次投资机会,进而树立了自己在资源行业的上游地位。
“要想在市場上占得了先机,中国的企业必须借鉴国外跨国企业的经验,先行制订战略投资计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建平认为,在海外投资渐成热潮的今天,中国企业就当立足高远未雨绸缪,这是战略制订的一个重要初衷。
也是在资源行业,多年以来许多中国企业因为进口氧化铝而处于链条的下游环节,从而陷入被动;发展至今,中国的铝业仍未有太大进展—2007年11月27日,因为成本、库存等因素,中国铝业突然宣布提高氧化铝售价8.5%⋯⋯有关专家预测,这一趋势在明年仍将上升。
据悉,包括石油、天然气、铜、铝等在内的紧缺战略资源,如今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近一半为采矿业,这一趋势如今仍在上涨。为了相关的战略资源,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五矿、中国化工和中国有色金属等国字号大型企业早已积极迈出国门,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据悉,中石油已在海外投资40多个石油项目,分布于全球四大洲18个国家;而中海油仅在印尼和澳大利亚的3个项目上就投资逾12亿美元⋯⋯
相比之下,其他服务出口以及产品出口的企业的战略性就较为明显:海尔、TCL、海信等家电企业在海外的扩张速度逐年递增;联想、华为等IT通信类企业则把生产基地拓展到世界各地;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为代表的劳务输出型企业则在海外重大工程上集中发力,不仅推动了国内就业,还创造了巨额的外汇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尽管有些企业早早做好了投资规划,却因为政府相关部门职能转换,或因为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贻误了商机。比如1993年,万向美国公司看中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一栋办公大楼,只要200多万美元就可以买下,最后由于内外汇管理的限制只得花900多万美元自行建造。
无论如何,凡事预则立,在海外投资进程中,及早进行战略规划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是一项最基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