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文艺理论是指导新中国文艺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筝音乐的发展,最后运用马克思文艺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文艺理论;筝乐创作;发展分析
创作是推动古筝发展的重要力量,按照目前演奏的曲目,古筝的音乐作品可以划分为传统作品和创新作品两类。传统曲目多为流传下来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乐曲,创作作品则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古筝音乐作品。根据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古筝音乐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热烈的萌芽期(1950年至1979年)
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即古筝发展的初期,是一个火红的时代,刚刚解放的中国处处洋溢着欢乐,人们对新中国充满无限的热爱,每个人都希望用劳动表达自己对新中国的热烈情感。那是中国民族音乐在新中国的萌芽和奠基时期,古筝音乐创作主力军有两类:一类是原先的民间音乐家,新中国成立以后被重视并被邀请进入音乐学院或专业艺术团体从事教学与演奏工作;另一类是通过统一考试最早一批进入音乐学院的古筝专业学生。时处萌芽时期,这些最早从事古筝教育却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作曲技术训练的古筝前辈们 面对几乎空白的教育资料,凭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忘我的精神,通过不断的时间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古筝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与内容大部分围绕对祖国的歌颂,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民间音乐造诣,并在创作手法、演奏技术、音乐表现方面有较大突破。该时期原创与改变作品比例相当,代表作品包括:《庆丰年》《纺织忙》《闹元宵》《幸福渠》《春到拉萨》《春涧流泉》《丰收锣鼓》《钢水奔流》《峡谷明珠放异彩》《春汛渔歌》《战台风》《清江放排》《春耕谣》《台湾儿女的心愿》《草原的春天》《欢乐的节奏》《东海渔歌》等原创作品:《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浏阳河》《洞庭新歌》《彝族舞曲》《包楞调》《赫哲人的春天》《怀念》《打虎上山》等改编作品。创作代表人物有:赵玉斋、曹东扶、任清芝、史兆元、徐涤生、李祖基、周德明、陈国权、丁伯苓、张燕、赵登山、刘天一、王昌元、范上娥、韩庭贵、朱晓谷、赵曼琴等,古筝演奏者作为创作的主力军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
二、勇敢的探索时期(1980年至1989年)
这个时期的创作主力军依然是古筝演奏者,他们在前期不断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创作手法逐渐完善多样,审美意识有大幅的提升,并大胆的在古筝上做新的尝试。与此同时,有另一小股力量悄然进入。在音乐学院作曲教学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下,加之国外的音乐文化不断流入,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的新生代作曲家们也对古筝的音色产生了兴趣,并加入了创作队伍,为古筝音乐的创作注入新鲜血液。创作中古筝音乐工作者不再局限于歌颂的题材,而是对新音响充满渴望,尤其对不同于汉族的音乐调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成公亮的《伊犁河畔》、焦金海的《侗族舞曲》等,以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为创作题材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随之,为了更贴切的描绘不同地域风格的音调,有别于古筝传统定弦的预置定弦方式被广泛采用,如周吉、邵光琛、李玫共同创作的古筝独奏《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为之后完全颠覆传统定弦埋下伏笔。
三、个性的发扬期(1990年至1999年)
中国经济的繁荣促使人们逐渐关注自身文化的发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吸引人们的目光,国家的美育教育策略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的艺术。古筝以他悠扬的音色,古朴的韵味和美好的演奏姿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几乎一夜之间风靡了起来。各大音乐学院的古筝专业从一个小专业迅速发展成为大专业,各地不断举办的古筝比赛不仅推出了许多优秀演奏者,也推动了更多古筝新作品的诞生。古筝演奏家们依旧努力。他们中有的结合自身演奏技术特点或地域特点来创作,旋律亲切自然,悦耳动听,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杨娜妮的《雪橇》、张树德的《泼水》;有的着迷于創新或对演奏技巧的开发,“另类”的表现方式虽稍显不够动听,但拓宽的表现力却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傅明鉴的《草魂咏》。
四、理性的释放期(2000年至今)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古筝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形成了多元化的整体格局,作品种类丰富多彩,那些以陈旧的审美习惯与创作手法写成的作品已少有人问津,打着现代手法旗帜却空洞无物的“创新”也被人所鄙弃,创作群体和受众日趋成熟。古筝演奏家们在新作品的实践中得到创作的启发,有的将自己擅长的演奏技巧与熟悉的作曲技术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颇受演奏者和听众喜爱的作品,如王中山的《溟山》《云岭音画》;有的则追求个性的释放,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灵感,对古筝演奏技术与表现力进行了“革命性”的挖掘,如李萌的《长歌行》《抒情即兴曲》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时代性与人民性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筝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整体格局,作品种类丰富多彩,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战台风》《蝉歌》《层层水澜》等新作品准确反映了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了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作曲家们根据受众的审美取向创作出群众喜爱的作品,使一些作品具有很强的活力和生命力,堪称经典。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林泉》《静水流深》等源于生活同时又具有极高的思想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求的社会性要与思想性统一。筝乐作品《长歌行》《抒情即兴曲》则体现了文艺作品的现实性与审美性相融合的要求。
古筝艺术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特征,把握好时代脉搏,创作出经得起考验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兰庆炜:《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大众文艺》,2010(04).
[2]王英睿:《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06.
[3]恩格斯.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关键词:马克思文艺理论;筝乐创作;发展分析
创作是推动古筝发展的重要力量,按照目前演奏的曲目,古筝的音乐作品可以划分为传统作品和创新作品两类。传统曲目多为流传下来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乐曲,创作作品则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古筝音乐作品。根据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古筝音乐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热烈的萌芽期(1950年至1979年)
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即古筝发展的初期,是一个火红的时代,刚刚解放的中国处处洋溢着欢乐,人们对新中国充满无限的热爱,每个人都希望用劳动表达自己对新中国的热烈情感。那是中国民族音乐在新中国的萌芽和奠基时期,古筝音乐创作主力军有两类:一类是原先的民间音乐家,新中国成立以后被重视并被邀请进入音乐学院或专业艺术团体从事教学与演奏工作;另一类是通过统一考试最早一批进入音乐学院的古筝专业学生。时处萌芽时期,这些最早从事古筝教育却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作曲技术训练的古筝前辈们 面对几乎空白的教育资料,凭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忘我的精神,通过不断的时间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古筝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与内容大部分围绕对祖国的歌颂,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民间音乐造诣,并在创作手法、演奏技术、音乐表现方面有较大突破。该时期原创与改变作品比例相当,代表作品包括:《庆丰年》《纺织忙》《闹元宵》《幸福渠》《春到拉萨》《春涧流泉》《丰收锣鼓》《钢水奔流》《峡谷明珠放异彩》《春汛渔歌》《战台风》《清江放排》《春耕谣》《台湾儿女的心愿》《草原的春天》《欢乐的节奏》《东海渔歌》等原创作品:《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浏阳河》《洞庭新歌》《彝族舞曲》《包楞调》《赫哲人的春天》《怀念》《打虎上山》等改编作品。创作代表人物有:赵玉斋、曹东扶、任清芝、史兆元、徐涤生、李祖基、周德明、陈国权、丁伯苓、张燕、赵登山、刘天一、王昌元、范上娥、韩庭贵、朱晓谷、赵曼琴等,古筝演奏者作为创作的主力军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
二、勇敢的探索时期(1980年至1989年)
这个时期的创作主力军依然是古筝演奏者,他们在前期不断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创作手法逐渐完善多样,审美意识有大幅的提升,并大胆的在古筝上做新的尝试。与此同时,有另一小股力量悄然进入。在音乐学院作曲教学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下,加之国外的音乐文化不断流入,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的新生代作曲家们也对古筝的音色产生了兴趣,并加入了创作队伍,为古筝音乐的创作注入新鲜血液。创作中古筝音乐工作者不再局限于歌颂的题材,而是对新音响充满渴望,尤其对不同于汉族的音乐调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成公亮的《伊犁河畔》、焦金海的《侗族舞曲》等,以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为创作题材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随之,为了更贴切的描绘不同地域风格的音调,有别于古筝传统定弦的预置定弦方式被广泛采用,如周吉、邵光琛、李玫共同创作的古筝独奏《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为之后完全颠覆传统定弦埋下伏笔。
三、个性的发扬期(1990年至1999年)
中国经济的繁荣促使人们逐渐关注自身文化的发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吸引人们的目光,国家的美育教育策略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的艺术。古筝以他悠扬的音色,古朴的韵味和美好的演奏姿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几乎一夜之间风靡了起来。各大音乐学院的古筝专业从一个小专业迅速发展成为大专业,各地不断举办的古筝比赛不仅推出了许多优秀演奏者,也推动了更多古筝新作品的诞生。古筝演奏家们依旧努力。他们中有的结合自身演奏技术特点或地域特点来创作,旋律亲切自然,悦耳动听,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杨娜妮的《雪橇》、张树德的《泼水》;有的着迷于創新或对演奏技巧的开发,“另类”的表现方式虽稍显不够动听,但拓宽的表现力却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傅明鉴的《草魂咏》。
四、理性的释放期(2000年至今)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古筝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形成了多元化的整体格局,作品种类丰富多彩,那些以陈旧的审美习惯与创作手法写成的作品已少有人问津,打着现代手法旗帜却空洞无物的“创新”也被人所鄙弃,创作群体和受众日趋成熟。古筝演奏家们在新作品的实践中得到创作的启发,有的将自己擅长的演奏技巧与熟悉的作曲技术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颇受演奏者和听众喜爱的作品,如王中山的《溟山》《云岭音画》;有的则追求个性的释放,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灵感,对古筝演奏技术与表现力进行了“革命性”的挖掘,如李萌的《长歌行》《抒情即兴曲》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时代性与人民性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筝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整体格局,作品种类丰富多彩,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战台风》《蝉歌》《层层水澜》等新作品准确反映了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了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作曲家们根据受众的审美取向创作出群众喜爱的作品,使一些作品具有很强的活力和生命力,堪称经典。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林泉》《静水流深》等源于生活同时又具有极高的思想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求的社会性要与思想性统一。筝乐作品《长歌行》《抒情即兴曲》则体现了文艺作品的现实性与审美性相融合的要求。
古筝艺术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特征,把握好时代脉搏,创作出经得起考验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兰庆炜:《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大众文艺》,2010(04).
[2]王英睿:《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06.
[3]恩格斯.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