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则》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言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 “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 “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精彩教学片段实录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 “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四、教学反思
  笔者曾多次执教《十则》 ,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其他文献
作为现代文学的经典,《荷塘月色》在带给人们精神愉悦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说不尽”,从“语言”到“主题”、从“结构”到“内容”、从“意象、意境”到“情怀、情趣”……这也恰恰就是经典的魅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在思维的激荡中涵咏“语言”的韵味  毫无疑问,《荷塘月色》的教学内容之一就是语言的品味和涵咏。对《荷塘月色》的语言形式大致有两种不同声音。  一种是余光中在《论朱自清的散
期刊
背诵课文是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而言,不少是要求背诵的。把它们熟练地背诵下来,对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语感是大有好处的。我们经常在一篇文言文上完之后,会在课堂中或课后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来背诵,在背诵课文时,不少同学只是反复地机械地从头到尾多次朗读,这样既费力又费时,好不容易背下来,在检查的时候,背诵的流利程度和效果往往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并且过几天抽
期刊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对智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教育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成功的教学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把唤醒、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位置。语文是百科之母,既有重要的学科性,又有重要的工具性,如果一个学生连对语文都没有兴趣,那就更谈不上对其他学科有什么兴趣。可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
期刊
在农村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每次接一个新的班级,总发现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写起作文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来或者有话形容不出等诸多惧怕心理,问问同事发现也有类似现象。但是在我的辛勤耕耘下,我指导学生在《七彩语文》、《关心下一代周报》 、《语文周报》和《学苑新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 。我教过的学生很喜欢写作,下面,我根据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把自己如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习作,让
期刊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培养写作兴趣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凭课堂教学及有关的写作知识传授.学生是难以提高写作能力的,所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技法之外,指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进行知识积累,不能不说是一个增强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  培养写作兴趣及能力的具体途径有:其一,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多涉
期刊
一、认真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  大纲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语文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是确定复习要点的依据。在复习前,应认真的分析大纲和考试说明,大胆的取舍复习内容,选准复习侧重点,尤其注意中考的一些新动向,也就是一些最新的信息要了解,避免难易不分,避免一些无用的复习,这样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计划,分阶段复习  在吃透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很重要
期刊
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辅助语文教学.不但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令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一、变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学生看到的不是感官可以接受到的形象,而是语言符号。学生只有在把握了这些语言符号的意义后才
期刊
一、付出真挚爱心,注重亲情化、个性化的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同学们的心灵深处   有人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将变成黑夜。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心比心,拿出诚心,付出爱心,真正关心同学的学习、生活,让爱成为一种可以穿透人心灵的温柔力量,成为师生关系发展的润滑剂。   二、尊重每一位同学,帮助
期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鸟岛的景象,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鸟岛的景象,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陆续”“各种各样”“密密麻麻”等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鸟头饰等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