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理念在教材中的渗透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这是在十年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深入调研,汲取国际经验,汇集专家智慧而形成的。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对课程的目标、性质、理念和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使之在坚持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更为突出了物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应用性,进一步增强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与可评价性。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为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初中物理课程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组对教材进行了修订,并于2012年通过了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为使广大教师深刻理解课标精神在教材中的体现,进一步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注重激发并呵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动力源泉,更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1]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由于初中的物理学习是物理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充满着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他们心智还很稚嫩,容易在物理学习中受到挫折而产生气馁,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精心呵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动力,这既是初中物理的培养目标,也是搞好物理启蒙教育的重要基础。
  物理教材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资源,教材的编写应十分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就通过生动的版面设计,惊奇有趣的活动安排等来促使学生喜欢物理,热爱科学。无论是在序言、各章节,还是在课外作业中,教材都极力关注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兴奋感和充实感。
  1.关注利用随手取材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中有许多独特的小实验。例如,序言中,高低蜡烛哪一支先灭?插入不同的隔板,条形磁铁对铁质回形针的吸引会变化吗?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声现象中,堵住耳孔能听到敲击金属衣架发出的声音吗?摩擦高脚杯发声;热现象中,纸锅烧水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意外、惊奇,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教材利用故事的讲述、三位卡通人物的对话、漫画呈现等方法,或引入探究的问题,或陈述不同的观点,或暴露学生常见的错误认识,以促进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探究的动机。如在第三章的章导图中,用小明游览瘦西湖的日记引入光现象的学习;在声现象中,用小华唱《青藏高原》歌曲的情景,自然引入探究音调的课题;在光的折射中,以一幅人落水的漫画引入折射现象的课题等。另外,教材在许多重要的概念、规律学习中也十分关注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3.遵循认识规律,合理安排内容的呈现顺序。初中学生常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内容过于抽象,为此,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教材特别关注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例如,先“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再“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再“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先“初识透镜”,再“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再学习“速度”;先“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再“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先由漂浮感受向上托力而初识浮力,再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从而构建浮力的概念等。通过合理的安排,较好地化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使学生树立信心。
  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使用教材,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放在首位,注意培养学生的直觉兴趣、动手兴趣、探究兴趣,这是学好物理的关键,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关注优化教材的结构
  课程标准根据物理学的内容体系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在教材中呈现,这不仅体现了教材的特色,也反映了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其中不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处。我们认为,在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既要体现物理学科的逻辑结构和体系,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材的结构设计应是学科体系和学生认知建构与心理发展的统一,需要恰当地处理好学科的逻辑性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之间的矛盾[2]。
  苏科版物理教材从“三维目标”出发,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围绕三大主题及其相互间关系,构建了不同层次又相互紧密联系的教材逻辑结构体系(如下图)。并据此设计各单元内容的安排顺序。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理解教材结构设计的意图,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苏科版物理教材中对“力”一章结构的安排是:一、力、弹力,二、重力,三、摩擦力,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教材并没有采用“将力的概念一次到位后再学习常见的力”的逻辑顺序,因为这一结构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起始概念过多,比较抽象,难度较大。人的认识过程常常是螺旋式上升的,对初中低年级学生要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教材中对力的概念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①初识“力”——从肌肉紧张感受力的存在,拓展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在“常见的力”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力的三要素和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③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④归纳力的作用效果,提升认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④为第九章的内容)。这样的结构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简捷、紧凑。学生的学习如同爬山一样,到达山顶再俯视全景就会清晰得多,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要求,在学完一章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形成更为系统的逻辑结构认识,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与此类似,教师们对教材中其他部分的微观结构处理时,一定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整体结构要求,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要急于“一次到位”或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过程的渐近性,也不要把概念“咀嚼”得过细,填压给学生。
  三、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关注探究的本质内涵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科学家通过实验来研究物理探索规律,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物理认识规律。在物理课程中,实验和科学探究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探究的角度来看,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实验教学的角度来看,实验教学也具有多维的课程目标,除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外,实验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实验探究的过程要求,此次课标修订,还进一步明确了20个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以此来加强实验探究。因此,无论是从物理学自身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物理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学最要紧的就是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实验,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凸显探究的本质内涵,最大限度发挥物理的育人功能。这既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物理课程实施的要求。苏科版物理教材除了关注用小型实验培养学生兴趣外,还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1.加强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物理教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修订后的八年级教材中明确规定了9个学生分组实验,对于这些学生实验,教材没有采用一成不变的模式来组织,是根据每个实验具体的教学目标而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实验,侧重物理规律的探究,在教材的组织上就要特别注重探究的活动过程,对规律的认识是探究的成果;还有的如“练习使用温度计”、“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等实验,侧重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教材组织上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和训练的机会。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重要的概念和规律,而且能使规定的实验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2.在实验的设计中力求更好地体现探究的本质内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实验,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学生完成起来难度较大。如果教材呈现的开放性过大,教师指导就较困难,学生探究的有效性不高。修订后的教材以偶然发现窗外景物的倒像来引入探究的问题,在学生尝试性地操作和观察,掌握了调节要领,并大致了解像的大小、正倒的变化情况后进行实验。在获得倒立缩小像和倒立放大像的实验后,在关键的“成倒立、等大像的条件”猜想环节上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分析已得数据,再用实验验证。这样做的意图是更好地体现了“探究不是简单的归纳,需要不断地思考、分析、猜想和验证”。在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再从影响成像性质的两个关键位置来进行总结,阐述规律的内涵。这样的小结,不是简单重复“规律”,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律。再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一节中,针对学生存在的前概念来安排探究活动。用卡通画的形式表达学生的观点,设计的实验活动也针对“物体主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这一问题,不用“人推墙”的实验,而设计了“人从背后推人”的实验,不选两块磁体相互排斥的实验,而选铁块与磁体相互吸引的实验。可见教材修订后更符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个性特长。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和开放性的技术训练,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八年级教材修订中特意安排了5个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供学生选做,它们分别是:“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探究树荫下的光斑”、“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制作简易的密度计”,除第一个外,其余都是新增内容。这些课题有创新的闪光点,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要求学生能设计一种比较隔声性能的简易方法;“探究树荫下的光斑”,要求学生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再通过实验来研究问题;“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命题的思想很好:为救治病人,急需将药品送到偏远深山中,而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由于山高路远、气温较高,常用的保温瓶不能满足运输途中保温要求,要求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方案并动手制作;“制作简易的密度计”,让学生经历技术设计的过程,体会科学向技术转化的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它们是给学生选做的,由学生自由组合(2~3人一组)主要在课外完成,在学期开始时,由教师做一次本学期选题介绍,请学生报名,教师组织,实施中进行个别指导,学期结束前进行汇报、交流和评价。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在实处。
  四、准确把握知识内容的要求,关注基础性和选择性
  物理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精选和组织教材内容。从知识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主体知识和拓展知识两部分。对于主体知识应考虑基础性的要求,而对拓展性知识则应体现一定的选择性。例如,“多普勒效应”并不是初中物理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为知识的拓展,将其放在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信息库中,供学生选择阅读;微观粒子中的夸克,虽在教材的正文中提及,只需让学生认识到夸克是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微粒即可,不宜展开;对课标中“摩擦力”这一知识点,重在“滑动摩擦力”的学习,而对“静摩擦力”的介绍放在“力”一章的信息库之中。此外,教材还设置了一些阅读栏目,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可开拓学生眼界、渗透科学教育。这样提高了教材与新修订课程标准的吻合度,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教材中内容呈现、活动组织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例如,关于“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此前由于学生有了“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即已有了“平衡力、非平衡力分别会对物体运动状态产生何种影响”的知识,用这些知识就可以推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然,这种“推出”是由老师来告知还是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领悟,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做出选择。这部分内容就大可不必以探究发现的方式进行。
  五、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对学习的指导作用,苏科版物理教材修订特别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1.在例题的呈现中,改变传统的“已知—求解—答”的模式,突出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反思环节,在一些例题中采用“分析—解—答—反思”的模式。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并进行解答和反思,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例题后提出反思,来说明物理公式不仅反映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单位关系,以此来加深对物理公式的认识。
  2.为了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材在每一章后均设置了“小结与评价”栏目,其中包含两个部分:“知识梳理”和“反思与评价”。知识梳理部分是对本站所学的重要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反思与评价”部分是按实际需要安排3至5个问题,这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围绕重要概念或规律的学习过程,对所涉及的思维方法、实验、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反思;或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
  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平台,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对应用知识的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六、反映时代性,渗透科学和人文的教育功能
  课程标准强调在物理学习中要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时代发展,同时渗透科学和人文的教育功能。苏科版物理教材设置了“生活·物理·社会”、“信息库”或“读一读”等栏目,通过这些栏目来呈现具有时代性、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拓展性知识,同时渗透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教育。如在此次修订教材中就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以更好地反映学科前沿、中华民族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及现代物理技术应用的成就等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声学建筑、中国古代对静电的认识、减小阻力的创新历程、举世瞩目的“天路”、“蛟龙号”深潜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智能手机的发展等。在物理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因素,希望教师能以教材提供的资源为引导,挖掘更多的教育因素,用好教材,教好学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刘炳昇.继承与创新——初中物理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15.
  [3]刘炳昇,李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
  (叶兵,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刘炳昇,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主编,210097)
其他文献
很明显,北京就是一个特别容易让人觉得待久了的城市。这个城市没什么奇特,上班、下班天天周而复始,即便是偶尔的放纵不过是酒吧的喧闹或是KTV的嘈杂,好似没有任何的新意。以至于放松心情这件事儿变得好难,周末的野外烧烤或是宅在家里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无论去了哪里都会遇到人山人海,让原本需要松弛的心重新紧张起来,能找到些没什么人的世外桃源显得极为珍贵。  每天奔波于拥堵不堪的城市间,为生存或是事业努力打拼
摘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是推进管办评分离。基于学校视角的调查显示,管办评分离制度得到广泛认同,调查对象认为实现管办评分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统一的管理模式以及权力分配问题是管办评分离的主要障碍。为此,推行管办评分离制度,管理模式要从“三位一体”走向“主体独立”,需要重构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增强学校自主办学意识和能力,需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关键词:管办评分离;学校
这年头最时兴的就是运动,众多的家用车、商务车都扎堆推出运动版,似乎没有一款运动版车型都不好意思和年轻人打招呼。问题是,温文尔雅的凯美瑞需要运动版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  消费者选车爱扎堆,厂家推出产品也爱扎堆,就比如说现在的家用和商务用轿车市场,比较流行的口味就是运动。似乎大家一窝蜂地都喜欢运动了,是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吗?说起来开车要怎样才算运动呢?无外乎飚速度、攻弯道,可不见得
家里有只老辈儿传下的粗碗。碗的外沿潦草地画了几笔正被风刮的草芥,用笔潦草,好像是当年满腹心事着急下班的年轻画工正描画着,天上突然落了雨便草草收场了事。这只碗历经家族不断扩大收缩潮起潮落,竟在没刻意保存时不破不损,成就了一个家族的传奇故事。  心血来潮地把放客厅显著位置的钧瓷瓶换成大粗碗。聚光灯聚焦,碗上那层已泛黄的老釉骤然焕发神采,变身拙朴的艺术品。碗沿上淡蓝色粗粗细细的线条,也浸满浪漫气息。  
实不相瞒,韩国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我还真没看过,所以对于剧中的主要演员金秀贤完全是空白,不过在这个信息传播高速发达的时代下,想要获取潮流资讯简直毫无难度,分分钟的事儿。第一次“近距离”了解金秀贤还是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如果在当时,人群中大喊一声“金秀贤来啦!”,绝对会引爆骚乱,对于我这个非韩剧迷来说,偶像的威力都快赶上原子弹了。  还好,我对金秀贤不来电,只对他的座驾感兴趣。作为一款小型SUV来
在欧美老牌汽车制造商中,极少有哪个品牌不是以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其中林肯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它虽然也是人名,却是用来纪念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Abraham Lincoln。这也是林肯品牌从创立伊始就树立为豪华品牌的依据,并在被罗斯福总统选为专用座驾后成为了美国豪华车的代表。很少有人去考究,另一个美国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其实和林肯一样,都是由一位叫利兰的汽车工程师创立的,这似乎在表明:豪华品牌就是
争风吃醋  2013年度车企冠军  不得不说,这是各类统计榜单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榜单,因为这里面出了一个小插曲。这便是在中汽协和乘联会刚刚发布了2013年统计数据的时候,就有3家企业突然冲出来,领走了冠军的桂冠。冲出来的是哪三家企业呢?不难想象,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就是这3家销量榜前三名的常客。往年也并未出现如此争抢的情况,2013年为哪般呢?当我们仔细查看数字的时候,发现也怨不得这3个家
北京的机动车限购措施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州、深圳等饱受交通拥堵之苦的大城市也跃跃欲试。媒体报道称,发改委等部门向国务院递交报告,申请调整或取消各地限制汽车消费的政策。但很快又有报道称发改委并未向国务院打报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表示与该协会有关的部分报道不属实。  据笔者了解,发改委等部门确实向国务院打了报告,但不是要求北京取消限购政策,而是建议中央干预地方政府不要模仿北京,并且该报告得到国务院一位副
当很多人都在因为选择迈腾还是帕萨特而头疼的时候,我往往会告诉他们,其实可以考虑一下斯柯达的昊锐,与大众的迈腾和帕萨特出自同一平台,配置普遍高于相同级别的大众兄弟。同样,当很多人还在纠结速腾那返祖的扭力梁式后悬架时,我再次告诉他们,其实斯柯达明锐全系都使用多连杆式后悬架,而且速腾1.4TSI车型的价格甚至可以买到动力更强的明锐1.8TSI车型。最重要的,大众4S店就是个菜市场,那种买车就像挤着人群买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当打开一扇新的知识大门,或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尽快地投入其中,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尤为重要,这也是许多教师关注的话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促使知识自然生成,但不仅仅如此。好的问题情境还应当是进门的钥匙、研究的动力,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背景和文化内涵,其功效也不仅仅是使数学好玩好看,而应当能够引领方向,从而纲举目张。下面是本人多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