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所共同关注的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我们国家而言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本文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具体状况以及将来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揭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方略。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
根据实际资料显示中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到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须认真对待采取相应方针策略来应对。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目前中国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据统计现在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以从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到目前为止60岁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从世界范围来看是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国家,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再过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接近3亿。而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是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生育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加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出生率大大降低,因此产生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提高这样的事实。也就是出生率下降越快,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就越快,程度就越高。
“由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转变到低生育率(高人口文化素质(高劳动生产率(低生育率的高级循环模式”,在这其中经济的发展期决定作用。我们认真研究世界各地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就会发现,发达的经济文化,会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从而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就有逐步发展趋势。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会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善,优越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程度和寿命,同时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一)老龄化会对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将减少,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将偏大,这直接影响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今后几十年内将出现老化现象。劳动力老龄化将影响技术革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劳动力质的变化。劳动力的质,主要是由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和生产经验 等个方面构成,是劳动者自身包含的“体力智力的总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变低,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将会不断变大。
(二)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稳定
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实对政府的社会保障系统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客观上由于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财政投入方面还还远远不能达到实际的需求,从政策、制度层正在完善,受益面存在死角,社会保障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分析起来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之间不同职业的差别,比如事业单位与企业的退休职工养老金在相同工龄情况下存在较大的差别。明显存在不平公养老现象。再有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存在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社会保障的重视,社会保障虽形成联网体系但是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定时间,相关制度还不健全,实际操作起来还需要逐步协调融合,因此还不够完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影响社会及其家庭的和谐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以转化成为了社会问题。现行生活节奏快,年轻一代工作生活压力大,养老负担加重。再有,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大,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空巢老人现象在逐步加大,这种社会现象使 传统的依靠子女养老的模式面临困境,扶老携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受到挑战,亟待寻求解决的方法。社会责任在逐步加。
(四)老龄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活跃
因为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和精神的维护对社会的依赖和需要也更加强烈, 。由此需求市场开辟新的老年服务产业, 为许多人创造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老年产业的发展走社会化 、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路子是今后的必然趋势。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策略
(一)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社会承受能力
将科技和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用创新科技水平,现代管理理念来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逐步减少经济在劳动者数量上的依靠;同时通过劳动者素质能力的提升,使劳动者的单个生产效率得到跨跃,价值财富创造得更多,弥补人口数量上的不足,在人口素质、科技能力上奠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的发展基础,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弥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困难。
(二)在城市和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城镇应逐步完善以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商业保险和社会救济、 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障体系。农民养老问题是最棘手的难题, 在农村要坚持家庭养老为主, 进一步优化社会救济和对“ 五保户”供养制度, 有条件的地区应探索多种形式的補充社会保险和社会养老路子。
四、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解决好这个事情,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和水平,要抓紧经济发展这根主线,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晚年生活条件,帮助老年人改善观念再度参与社会生活,达成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爱珠.老年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徐乐佳,青岛二中。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
根据实际资料显示中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到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须认真对待采取相应方针策略来应对。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目前中国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据统计现在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以从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到目前为止60岁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从世界范围来看是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国家,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再过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接近3亿。而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是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生育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加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出生率大大降低,因此产生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提高这样的事实。也就是出生率下降越快,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就越快,程度就越高。
“由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转变到低生育率(高人口文化素质(高劳动生产率(低生育率的高级循环模式”,在这其中经济的发展期决定作用。我们认真研究世界各地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就会发现,发达的经济文化,会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从而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就有逐步发展趋势。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会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善,优越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程度和寿命,同时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一)老龄化会对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将减少,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将偏大,这直接影响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今后几十年内将出现老化现象。劳动力老龄化将影响技术革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劳动力质的变化。劳动力的质,主要是由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和生产经验 等个方面构成,是劳动者自身包含的“体力智力的总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变低,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将会不断变大。
(二)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稳定
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实对政府的社会保障系统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客观上由于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财政投入方面还还远远不能达到实际的需求,从政策、制度层正在完善,受益面存在死角,社会保障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分析起来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之间不同职业的差别,比如事业单位与企业的退休职工养老金在相同工龄情况下存在较大的差别。明显存在不平公养老现象。再有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存在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社会保障的重视,社会保障虽形成联网体系但是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定时间,相关制度还不健全,实际操作起来还需要逐步协调融合,因此还不够完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影响社会及其家庭的和谐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以转化成为了社会问题。现行生活节奏快,年轻一代工作生活压力大,养老负担加重。再有,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大,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空巢老人现象在逐步加大,这种社会现象使 传统的依靠子女养老的模式面临困境,扶老携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受到挑战,亟待寻求解决的方法。社会责任在逐步加。
(四)老龄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活跃
因为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和精神的维护对社会的依赖和需要也更加强烈, 。由此需求市场开辟新的老年服务产业, 为许多人创造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老年产业的发展走社会化 、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路子是今后的必然趋势。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策略
(一)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社会承受能力
将科技和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用创新科技水平,现代管理理念来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逐步减少经济在劳动者数量上的依靠;同时通过劳动者素质能力的提升,使劳动者的单个生产效率得到跨跃,价值财富创造得更多,弥补人口数量上的不足,在人口素质、科技能力上奠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的发展基础,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弥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困难。
(二)在城市和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城镇应逐步完善以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商业保险和社会救济、 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障体系。农民养老问题是最棘手的难题, 在农村要坚持家庭养老为主, 进一步优化社会救济和对“ 五保户”供养制度, 有条件的地区应探索多种形式的補充社会保险和社会养老路子。
四、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解决好这个事情,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和水平,要抓紧经济发展这根主线,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晚年生活条件,帮助老年人改善观念再度参与社会生活,达成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爱珠.老年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徐乐佳,青岛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