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是笔者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课题研究以及学校“学分制”课程改革的实践,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所进行的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职业学校的音乐欣赏课程开展与开发,一定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及生源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积极的创新,努力寻找和探索符合实际的能使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同时还要增强对学生人文主义的教育,只有这样,音乐教学才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它的美育功能和以美辅德的功能,达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的教育教学目的。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新意识;人文主义;以美辅德
随着学校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面启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一直尝试着将音乐欣赏课程与自己目前所学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期进行校本特色音乐欣赏课程教材和教学的开发,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欣赏课程,补充学校课程设置的空白,进一步培养学校中专学生鉴赏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于普通学校,所以教材不能完全采用普通高中的,一定要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各个职业学校的专业特色不同,生源特点也相差很大,所以校本教材也不能雷同。在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努力寻找和探索能使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音乐教学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它以美辅德的美育功能。
课堂上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聆听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通过优美动听、易学易唱的熟悉曲调,将基础乐理知识渗透到听赏、听唱中去,在愉快中接受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如:摇滚型风格的《海阔天空》、民谣校园歌曲《一生有你》、戏曲型的《唱三国》、爱国类型《中国人》《我的中国心》,以及最吸引学生的周杰伦、林俊杰、潘韦伯、张韶涵、孙燕姿等歌星的优秀作品,在听赏、听唱中,讲解认读乐谱的基础知识——音符、休止符、切分音、常用音乐记号、节奏、节拍,有关演唱演奏的基础知识,音乐作品风格特点的分析等。
寓教于情、审美内化 以美辅德 培养高尚品质与人文素养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具有非语义的抽象性,一方面却又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因此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追求师生情感互动,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人格的感染,在寓教于情中,完成教学任务。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的体验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遵循着由表到里的心理过程。
如欣赏中国名曲《梁祝》,主旋律多数同学都听过,但多是听由此曲改编而成的同名通俗歌曲而并不知晓乐曲的真正出处及历史意义。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音乐,教学时可以先简单地把作品的标题、分段及每段的大致内容做了简析,接着进行欣赏。欣赏又分几种形式:一是先听由此曲改编的通俗歌曲,要求学生模唱出主旋律,并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接下去便让学生观看教师在课前制作的视频片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学生对乐曲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最后是完整地聆听全曲,并要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闭目静听,当“梁祝”二人爱情主旋律出现时举手示意,表现依依不舍凄凄惨惨的送(离)别场景“十八相送”及“楼台会”场景出现时,要求学生挥动手臂,如果觉得比较悲伤则挥动的幅度加大,而“抗婚”、“投坟”等较激烈的片段出现时,则要求学生相应地做出握拳、击掌等动作,而到了乐曲尾声“化蝶”主旋律再次响起时,笔者轻声领唱同名歌曲,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块儿演唱起来,随着乐声的渐渐离去,同学们慢慢张开双眼,很多女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大多数男生的目光也变得深沉而肃穆了。
2.通过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高中学生属于青年初期,生理发育成熟,在心理发展方面走向独立,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笔者着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引发学生思考,使其敢于发言、敢于想象,丰富其情感世界。
在一次学分制的课上,欣赏的内容是民乐曲《二泉映月》。由于职高学生普遍对民族音乐不甚了解更不感兴趣,因此在课前笔者便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除了利用校园内的网络查阅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的资料外,笔者还特意到学校电教中心将有关的音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使音效与画面更加完美。上课时,笔者不像往常那样先宣布“上课”,而是将事先音效美化过的视频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播放起来,同学们先是被银幕上的画面所吸引,紧接着,在一声凄凉的二胡长叹后,同学们一改往日上课十分钟的“热闹”场面教室中一片静寂,这时将音响调小,在主题音乐的衬托下缓缓地讲述曲作者华彦钧的生平,讲述着乐曲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小故事……当音乐结束时,再宣布今天欣赏的乐曲名称是《二泉映月》,此时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沉浸在音乐的主题中了。在接下来的听赏乐曲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分活动小组轮流派人到黑板上写下感受到的一切情境。此时学生的主观性被调动起来,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与音乐自身的表现紧密结合,听觉、视觉、知觉全部被打通,情境交融地去欣赏这首作品,并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词汇:黑暗、冰凉、寒冷、悲愤、挣扎、凄美的夜景……这些丰富的词汇充分说明了职业高中的学生同样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更体现了他们对作品的情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心地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了。
3.与时俱进贴近生活,赏识教育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校学生平时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而且选择面较普通高中的学生狭窄,有的男生在课堂上一味地吵嚷着要老师放点所谓的“HIGH”曲。此时老师如果只是一味的在课堂上禁止呵斥,那就事倍功半了。遇到这类事情,笔者会反问他为何如此喜欢听“HIGH”曲,你知道“HIGH”曲的由来和真实含义吗?此时学生或许会用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知识解释,如果说得比较到位,就会让他站到讲台上来与大家分享,如果说得不准确,笔者就适时地加以补充说明,或者让其他同学来补充,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师生间的代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拓宽了知识面,还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4.由表及里循循善诱,以美辅德陶冶情操
在一次选修课上笔者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主要戏曲及民族乐器,下面就有学生吵着嚷着说:“老师,有没有搞错啊?拿老古董来帮我们催眠啊?”笔者将有关的音乐知识讲解完,然后话锋忽然一转,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当今我国流行乐坛上谁最红啊?”下面的学生先是一愣,紧接着便不约而同地答道:“周杰伦!”于是让他们说出周杰伦的几个代表作,并问他有什么才华能获得众多歌迷的追捧?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说道:“因为他的歌曲几乎都是自创的”“他的歌曲很有特色”“他的演唱很独特”“他创作的歌曲很前卫,配器也很好”……等他们说完后,我便用多媒体移动柜直接连线播放民歌《凤阳花鼓》,当听到歌曲中出现的“得儿铃咚飘一飘,得儿~飘得儿~飘,得儿飘得儿飘飘一得儿飘飘飘一飘”歌词是,同学们都在下面喊着“这不是周杰伦《飘移》里的歌词和旋律嘛?”这时,我便对他们说:“其实周杰伦很多歌曲的曲风都源于我国的民间音乐甚至于戏曲,像《七里香》《菊花台》等歌曲中的配器及曲风无不透着浓浓的民族之情,这就说明我国民族音乐和戏曲并不是我们有的同学所谓的‘老古董’,而是经典不衰的瑰宝,以至于现在很多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都会将其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灵感源泉,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时,下面的学生自觉地由刚才“热烈”的气氛马上安静下来。
开展课前表演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协作能力
通过文艺演出体会音乐之美
学校多数学生比较胆小,羞于表达,缺乏自信。为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专门加入了“情景剧”表演的内容,设计课前10分钟表演环节,以活动小组为单位,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艺术搭建一个平台,张扬学生个性,展现学生风采。随着此项活动的一步步深入开展,学生从不敢表演、不愿表演,到想表演、敢表演、愿表演、表演得好,最后到争着表演,出现了积极参与和人人想参与的好势头。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要上好职高音乐欣赏课,教师必须多费心思,多动脑筋,将创新意识与人文主义融进教学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热情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宽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与和谐的完美人格,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严力.世界教育信息展望[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
[2]李黎明.职业教育的发展[M].海南教育出版社,2003(9).
[3]雷理.教师新概念[M].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李耀明.高职教育的发展不能没有艺术教育[J].中国教育报,2006(11).
[5]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新意识;人文主义;以美辅德
随着学校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面启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一直尝试着将音乐欣赏课程与自己目前所学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期进行校本特色音乐欣赏课程教材和教学的开发,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欣赏课程,补充学校课程设置的空白,进一步培养学校中专学生鉴赏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于普通学校,所以教材不能完全采用普通高中的,一定要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各个职业学校的专业特色不同,生源特点也相差很大,所以校本教材也不能雷同。在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努力寻找和探索能使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音乐教学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它以美辅德的美育功能。
课堂上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聆听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通过优美动听、易学易唱的熟悉曲调,将基础乐理知识渗透到听赏、听唱中去,在愉快中接受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如:摇滚型风格的《海阔天空》、民谣校园歌曲《一生有你》、戏曲型的《唱三国》、爱国类型《中国人》《我的中国心》,以及最吸引学生的周杰伦、林俊杰、潘韦伯、张韶涵、孙燕姿等歌星的优秀作品,在听赏、听唱中,讲解认读乐谱的基础知识——音符、休止符、切分音、常用音乐记号、节奏、节拍,有关演唱演奏的基础知识,音乐作品风格特点的分析等。
寓教于情、审美内化 以美辅德 培养高尚品质与人文素养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具有非语义的抽象性,一方面却又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因此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追求师生情感互动,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人格的感染,在寓教于情中,完成教学任务。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的体验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遵循着由表到里的心理过程。
如欣赏中国名曲《梁祝》,主旋律多数同学都听过,但多是听由此曲改编而成的同名通俗歌曲而并不知晓乐曲的真正出处及历史意义。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音乐,教学时可以先简单地把作品的标题、分段及每段的大致内容做了简析,接着进行欣赏。欣赏又分几种形式:一是先听由此曲改编的通俗歌曲,要求学生模唱出主旋律,并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接下去便让学生观看教师在课前制作的视频片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学生对乐曲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最后是完整地聆听全曲,并要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闭目静听,当“梁祝”二人爱情主旋律出现时举手示意,表现依依不舍凄凄惨惨的送(离)别场景“十八相送”及“楼台会”场景出现时,要求学生挥动手臂,如果觉得比较悲伤则挥动的幅度加大,而“抗婚”、“投坟”等较激烈的片段出现时,则要求学生相应地做出握拳、击掌等动作,而到了乐曲尾声“化蝶”主旋律再次响起时,笔者轻声领唱同名歌曲,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块儿演唱起来,随着乐声的渐渐离去,同学们慢慢张开双眼,很多女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大多数男生的目光也变得深沉而肃穆了。
2.通过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高中学生属于青年初期,生理发育成熟,在心理发展方面走向独立,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笔者着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引发学生思考,使其敢于发言、敢于想象,丰富其情感世界。
在一次学分制的课上,欣赏的内容是民乐曲《二泉映月》。由于职高学生普遍对民族音乐不甚了解更不感兴趣,因此在课前笔者便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除了利用校园内的网络查阅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的资料外,笔者还特意到学校电教中心将有关的音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使音效与画面更加完美。上课时,笔者不像往常那样先宣布“上课”,而是将事先音效美化过的视频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播放起来,同学们先是被银幕上的画面所吸引,紧接着,在一声凄凉的二胡长叹后,同学们一改往日上课十分钟的“热闹”场面教室中一片静寂,这时将音响调小,在主题音乐的衬托下缓缓地讲述曲作者华彦钧的生平,讲述着乐曲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小故事……当音乐结束时,再宣布今天欣赏的乐曲名称是《二泉映月》,此时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沉浸在音乐的主题中了。在接下来的听赏乐曲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分活动小组轮流派人到黑板上写下感受到的一切情境。此时学生的主观性被调动起来,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与音乐自身的表现紧密结合,听觉、视觉、知觉全部被打通,情境交融地去欣赏这首作品,并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词汇:黑暗、冰凉、寒冷、悲愤、挣扎、凄美的夜景……这些丰富的词汇充分说明了职业高中的学生同样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更体现了他们对作品的情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心地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了。
3.与时俱进贴近生活,赏识教育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校学生平时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而且选择面较普通高中的学生狭窄,有的男生在课堂上一味地吵嚷着要老师放点所谓的“HIGH”曲。此时老师如果只是一味的在课堂上禁止呵斥,那就事倍功半了。遇到这类事情,笔者会反问他为何如此喜欢听“HIGH”曲,你知道“HIGH”曲的由来和真实含义吗?此时学生或许会用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知识解释,如果说得比较到位,就会让他站到讲台上来与大家分享,如果说得不准确,笔者就适时地加以补充说明,或者让其他同学来补充,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师生间的代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拓宽了知识面,还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4.由表及里循循善诱,以美辅德陶冶情操
在一次选修课上笔者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主要戏曲及民族乐器,下面就有学生吵着嚷着说:“老师,有没有搞错啊?拿老古董来帮我们催眠啊?”笔者将有关的音乐知识讲解完,然后话锋忽然一转,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当今我国流行乐坛上谁最红啊?”下面的学生先是一愣,紧接着便不约而同地答道:“周杰伦!”于是让他们说出周杰伦的几个代表作,并问他有什么才华能获得众多歌迷的追捧?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说道:“因为他的歌曲几乎都是自创的”“他的歌曲很有特色”“他的演唱很独特”“他创作的歌曲很前卫,配器也很好”……等他们说完后,我便用多媒体移动柜直接连线播放民歌《凤阳花鼓》,当听到歌曲中出现的“得儿铃咚飘一飘,得儿~飘得儿~飘,得儿飘得儿飘飘一得儿飘飘飘一飘”歌词是,同学们都在下面喊着“这不是周杰伦《飘移》里的歌词和旋律嘛?”这时,我便对他们说:“其实周杰伦很多歌曲的曲风都源于我国的民间音乐甚至于戏曲,像《七里香》《菊花台》等歌曲中的配器及曲风无不透着浓浓的民族之情,这就说明我国民族音乐和戏曲并不是我们有的同学所谓的‘老古董’,而是经典不衰的瑰宝,以至于现在很多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都会将其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灵感源泉,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时,下面的学生自觉地由刚才“热烈”的气氛马上安静下来。
开展课前表演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协作能力
通过文艺演出体会音乐之美
学校多数学生比较胆小,羞于表达,缺乏自信。为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专门加入了“情景剧”表演的内容,设计课前10分钟表演环节,以活动小组为单位,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艺术搭建一个平台,张扬学生个性,展现学生风采。随着此项活动的一步步深入开展,学生从不敢表演、不愿表演,到想表演、敢表演、愿表演、表演得好,最后到争着表演,出现了积极参与和人人想参与的好势头。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要上好职高音乐欣赏课,教师必须多费心思,多动脑筋,将创新意识与人文主义融进教学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热情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宽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与和谐的完美人格,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严力.世界教育信息展望[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
[2]李黎明.职业教育的发展[M].海南教育出版社,2003(9).
[3]雷理.教师新概念[M].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李耀明.高职教育的发展不能没有艺术教育[J].中国教育报,2006(11).
[5]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