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分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看的是平均成绩,只要是整体效果好,高低分化严重根本不在乎,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分层教育就不同了,它是素质教育的产物,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实行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高中化学应用分层教学为例,在分析其效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这种教学不是针对个别学生,而是全体学生。这种教学是分层的,了解好学生和差学生的特质在哪里,然后根据他们的特质分层来教学,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一、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效果分析
1.可以帮助所有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分层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都有提高。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就要以全体学生的实际为依据,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成绩都可以最大化提高,教学要求可以顺利完成,甚至提高。
2.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分层教学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素质都是差不多的,学生在自己的层次中可以得到更多表现的机会,自己的个性和潜质都可以发挥出来,这样学习起来就更加的带劲、努力,就会获得更好的成绩,所有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都可以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3.可以帮助提升综合能力。分层教育是一种新教学,也是一次实验,很多的教师也是第一次实验。分层学习需要很多的新知识和一些动手能力,所以教师不得不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师就是技能和才能齐全的教师。分层教学是一次实验,很多的管理策略都得自己研究,广大教师为了能更好的教育学生,都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他们主动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学生就更加的尊重、喜爱老师,使得双方的综合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二、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1.教学中要注意备课分层
备课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先了解教材的内容。因为教材一段时间就会发行、出版、改编一次,教师不能只看教材,还要考虑到社会现实,然后根据教材和社会现实组合在一起,使教材更加的全面。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而不是全部。备课还要设计教学步骤,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在备课要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在进行《从实验学化学》一课时,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分层,进行梯度备课,对理解较好的学生设置思考题和辨析题,启发学生思维,对于中等及低等的学生设置选择题或填空题,从而有利于多层次学生的学习。
2.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分层
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在存在差异的学生中寻找他们的共性,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尺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必须要明确一点,给学生分层的本质目的不是让学生之间区分出优等生与差等生,分层教学是为了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合适的学习计划,灵动地掌握教学进度、学习的难易程度,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氨、硝酸、硫酸》一课时,分为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理解能力好的学生让其选择较难的问题,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也不要强求,只要求能够分辨出几种物质即可,使得学习目标呈现出梯度性。
3.教学中要注意目标分层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是摒弃那种传统的统一化、规矩化的教学总体目标,是根据学生能力设定具体的能够达到的目标。这种教学分成三个层次:最低级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与原理,充分理解化学概念。中级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了化学知识基础的层面上,拓展化学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心中的化学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可以做到运用自如,触类旁通,逐渐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高级目标就要求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主体方向,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创新性思维。
4.教学中要注意施教分层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其在教学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在逐步发生变化。比如学生,由于他们有了充分的主动权,能够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因此,所有的同学都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不会有哪个学生会因为目标不能完成而心灰意冷,也可以采用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支持小组合作学习。而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单方面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灌输,更应该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
5.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分层
教学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还要分层次把握学生,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我们鼓励更多的高中生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培养更多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自我选择的基础上发挥他们所长,以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学习。因此,我们不能按统一的评价机制来对待学生,在设定评价机制的时候,要从所有学生的根本性发展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评,让学生更多的是面对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失败的颓废,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要求。
总之,教学的根本问题并不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应该是挖掘教学方式的本质,让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选择的教学方式是哪一种类型,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能够达到怎样的目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加斌.浅析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2]沙成群.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0(06)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这种教学不是针对个别学生,而是全体学生。这种教学是分层的,了解好学生和差学生的特质在哪里,然后根据他们的特质分层来教学,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一、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效果分析
1.可以帮助所有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分层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都有提高。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就要以全体学生的实际为依据,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成绩都可以最大化提高,教学要求可以顺利完成,甚至提高。
2.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分层教学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素质都是差不多的,学生在自己的层次中可以得到更多表现的机会,自己的个性和潜质都可以发挥出来,这样学习起来就更加的带劲、努力,就会获得更好的成绩,所有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都可以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3.可以帮助提升综合能力。分层教育是一种新教学,也是一次实验,很多的教师也是第一次实验。分层学习需要很多的新知识和一些动手能力,所以教师不得不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师就是技能和才能齐全的教师。分层教学是一次实验,很多的管理策略都得自己研究,广大教师为了能更好的教育学生,都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他们主动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学生就更加的尊重、喜爱老师,使得双方的综合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二、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1.教学中要注意备课分层
备课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先了解教材的内容。因为教材一段时间就会发行、出版、改编一次,教师不能只看教材,还要考虑到社会现实,然后根据教材和社会现实组合在一起,使教材更加的全面。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而不是全部。备课还要设计教学步骤,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在备课要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在进行《从实验学化学》一课时,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分层,进行梯度备课,对理解较好的学生设置思考题和辨析题,启发学生思维,对于中等及低等的学生设置选择题或填空题,从而有利于多层次学生的学习。
2.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分层
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在存在差异的学生中寻找他们的共性,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尺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必须要明确一点,给学生分层的本质目的不是让学生之间区分出优等生与差等生,分层教学是为了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合适的学习计划,灵动地掌握教学进度、学习的难易程度,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氨、硝酸、硫酸》一课时,分为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理解能力好的学生让其选择较难的问题,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也不要强求,只要求能够分辨出几种物质即可,使得学习目标呈现出梯度性。
3.教学中要注意目标分层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是摒弃那种传统的统一化、规矩化的教学总体目标,是根据学生能力设定具体的能够达到的目标。这种教学分成三个层次:最低级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与原理,充分理解化学概念。中级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了化学知识基础的层面上,拓展化学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心中的化学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可以做到运用自如,触类旁通,逐渐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高级目标就要求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主体方向,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创新性思维。
4.教学中要注意施教分层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其在教学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在逐步发生变化。比如学生,由于他们有了充分的主动权,能够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因此,所有的同学都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不会有哪个学生会因为目标不能完成而心灰意冷,也可以采用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支持小组合作学习。而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单方面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灌输,更应该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
5.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分层
教学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还要分层次把握学生,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我们鼓励更多的高中生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培养更多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自我选择的基础上发挥他们所长,以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学习。因此,我们不能按统一的评价机制来对待学生,在设定评价机制的时候,要从所有学生的根本性发展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评,让学生更多的是面对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失败的颓废,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要求。
总之,教学的根本问题并不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应该是挖掘教学方式的本质,让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选择的教学方式是哪一种类型,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能够达到怎样的目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加斌.浅析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2]沙成群.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0(06)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