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豪:学习,充满激情的创作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想象中的大师不同,约翰·豪(John Howe)很谦逊,说话之前会仔细斟酌一下词句,然后用低沉的声音娓娓道来。偶尔他会说几句俏皮话,引得慕名而来的听众哄堂大笑,笑声加上掌声,使得现场充满某种轻松的乐趣。
  作为全球顶级的奇幻艺术家,约翰·豪算得上是“大腕”:《魔戒》三部曲的概念设计总监,《纳尼亚传奇》限量版插图画家。他所绘制的关于J. R. R.托尔金所著的《指环王》的相关绘画成为彼得·杰克逊拍摄风靡全球的史诗级奇幻大片《指环王》三部曲的重要依据,也使得约翰·豪的大名远扬。
  他很忙,来中国前他还在《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片场,几天的假期他没有去休假,而是应汉王科技之约,4月25日亲临中国,由此拉开了“‘双王联袂’约翰·豪09中国行”的序幕。
  他说对中国文化怀有神秘之感,崇敬之心,同时也十分推崇中国艺术家的设计理念和艺术功底。从飞机上下来,他觉得此时仿佛“生活在梦里。”
  “我的生命始终处于惊喜之中:世界万物如此美丽——光线、波涛、岩石、面孔、建筑、故事、音乐……一切的一切。所有的美让我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因为这种完美让我的能力望尘莫及。但同时,它也给了我一种跃跃欲试的动力。我能看见结构、半透明体、光线、阴影、清晰可辨和模糊不清的东西,以及所有能构成画面的事物。灵感就像呼吸,所以这两个单词词源相同(英文)就不令人吃惊了。”
  他的作品从美丽的霍比屯,到险恶的魔里亚矿坑,从雄伟的号角堡,再到最后的决战之地——末日火山脚下。可爱的小霍比特人、白胡子灰袍的老法师、英俊的精灵王子、豪爽的矮人,邪恶的强兽人、强壮的食人魔、恐怖的戒灵以及阴险的白袍巫师。这些以前只存在我们想象或者画片之中的角色,第一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观众从他所描绘的世界中获得了感观上的最大享受。
  这位被光环包围的奇幻大师如今正被国内奇幻爱好者包围。风生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使更多的年轻人开始突破传统,在充满魔幻和想象力的世界中遨游。这位为全世界的人们描绘出一幅摄人心魄的“中土世界”的风情画卷的艺术大师,无疑使更多的爱好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自谦说自己不是当今世上最伟大的奇幻插画家,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说要不断学习,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兴趣,然后充满激情的创作。“艺术家不要把钱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对艺术的一种态度。可能别人会说我的想法过于简单和天真,可是我觉得人生短暂,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充满乐趣。”
  那一刻,满脸大胡子的约翰·豪一脸认真,像极了《魔戒》里面的白袍甘道夫。
  
  《中关村》:这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吗?对中国印象如何?
  约翰·豪:哦,现在感觉还在梦里(笑)。我来中国才几个小时,如果要我谈对中国印象的话,我感觉中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情非常高,我知道中国有很多水平很高的艺术家,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能好好交流。
  
  《中关村》:作为奇幻艺术家,您创造了许多中国朋友耳熟能详的艺术形象。请问从事这个行业该具备怎么的条件?
  约翰·豪:艺术创作要有感而发,要有充分的创意来表达你对世界的看法。它能表达语言不能表达的构思和想法。我认为幻想艺术不仅源于生活还要源于想像,在生活基础上加上个人的创意和思想。艺术家们之所以坚持不懈的发掘幻想艺术,是因为其中加入了自己的创造,这种创造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我们的工作就是探索这些未知的东西。过去30年来,我一直在满怀热情的创作,这是因为通过幻想我能很好的表达。幻想艺术最大的魅力不管是揭示是东方或是西方、近代或是现代的故事,都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做的不是揭示真相,而是创造新的形象。
  
  《中关村》:您是怎么从绘画领域转入影视的创作领域的?
  约翰·豪:我进入这个领域,应该感谢《魔戒》的导演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当时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找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绘画作品进行选择,最后他选择了我的作品,那时我开始加入到《魔戒》人物设计的工作中。我很荣幸能从事这部电影的创作,在充满异国风情的地方创作是令人激动的事情。去年看到电影,感觉非常满意。我不觉得因为时间的关系,电影过时了。电影在创作中是要注意观众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商业是艺术创作的标杆。
  
  


  《中关村》:您创作《魔戒》的灵感来自何处?最喜欢的角色又是那个?
  约翰·豪: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个是来自剧本上的信息,另一个是创作灵感。很多人弄不清信息和灵感的关系,这些来自于作者、导演和剧本的信息,但是如果仅仅是从剧本字里行间到的是很枯燥的,所以灵感来自于四面八方,来自于我们看到的一切。书籍、建筑、大自然的风光都会构成创作的元素。
  我喜欢拥有悲剧性的人物。我所创作的人物更多的是通过演员来表现他们的个性,开始是不清晰的,后来演员出现之后所有的工作都变得比较顺畅。我很高兴看到自己的作品几乎是原封不动搬到荧幕上。当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工作了半年什么都没有应用到。这个是根据导演的要求所决定的,其中会充满很多喜怒哀乐。我对过去的作品不再感兴趣,象《指环王》这样的作品结束后,我会在新的作品中寻求灵感。老看过去是很危险的事情,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
  《中关村》:现在的概念设计师很多是偏向人物,或者是场景、道具的创意设计,而这些都在您的作品中涉及到。您个人比较喜欢创作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约翰·豪:我觉得创作重要的是涉及到各个领域,而不是开始就选择主题。我对自然、建筑、风光、服装设计都很感兴趣。一个艺术家都要对各个方面都要充满兴趣,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题材。现在很多教育都是针对年轻人的,具有很强的导向型,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世界上,创作就会更加丰富。我见多许多年轻人,他们说只是看连环画,从来不去看书、不去博物馆,我建议他们不要从事这个行业。
  
  《中关村》:那您怎么从文本中的描述进入到图形创意中去呢?
  约翰·豪:要看明白字里行间背后的东西,这个很重要。剧本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成熟的,要在不同的国家得到认证,要在这个角度创作。我对历史很感兴趣,当今社会的人们利用现在的条件去创造远古的、充满幻想的作品是令人激动的事情。我用大量的时间参观博物馆、图书馆,走访街道。创作并没有固定的程序,要多走、多看,需要时间来思考,当成熟之后才能进行创作。
  
  《中关村》:在创意产业中,原创力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会意识到这些应该从儿童做起。可是如今儿童中没有儿童的世界,孩子们都在说大人的话,唱大人的歌,演大人的剧,儿童失去了最初、最纯真的幻想。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约翰·豪: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我的确很担心,目前的教育对孩子的压力很大,艺术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不是最关键的,新西兰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的成长也没有经过完整的艺术教育,而是完全靠自己,这是出于内心的需要。儿童的教育怎么做?怎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学校在教育中最关键的是社会形成对创造力的需要,这样就能在教育中得到体现。全社会营造出对创造力的需求,有了这种需求就能对孩子提供好的环境。我觉得一旦社会意识到艺术的价值,我们的艺术就能得到承认。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艺术家只要做他喜欢的创作,真正发挥他们的才能,才能创造出被大众接受和喜欢的作品。我们需要一个机会,要充满创造性的激情,要有创造的冲动。
  
  《中关村》:新西兰的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使其从而成为动漫世界的一朵奇葩?
  


  约翰·豪:新西兰的文化创意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是提供一份工作,而是提供一个竞争的环境和对艺术家的基本保障,使得他们不必为衣食担忧。实际上艺术家不能分心做别的事情,只能专心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有一点肯定的是,只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就会吸引人才来到这里。同时,我认为还应该制定未来的规划,参与到国际项目的工作中,这样才能使得更多的人才聚集。在概念艺术中,要给艺术家自由的空间,可视的世界,他们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概念艺术中,动漫能更好的表现艺术家的思维,可以做无声的代言。
  
  《中关村》:那您认为怎么使得文化创意产业走向成功?
  约翰·豪: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动漫产业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产业,最重要的是创造市场的需求,我认为动漫产业的成功要有一套很好的模式,保证产业运营的成功。基础是需要社会提供的,有了很好的社会基础,就会有教育方面的需要,有了市场就能做好动漫教育。光有资源是不够的,还有别的方面的配合,例如好莱坞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更多的年轻人和更多的艺术家出现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获得,而是通过创作来展现自己的世界。
  
  《中关村》:我们知道创意人才在全世界流动,您去过美国、新西兰、瑞士等国家,未来是否可能来到中国?中国不缺少故事,对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条件。
  约翰·豪:艺术家是没有国界的,我想在中国参与创作是极其荣幸的事情,不过这个愿望能否实现还要看以后的发展而定。我对中国不是特别了解,还在学习中。我知道中国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不知道我的水平能否赶上他们?(笑)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好的传统,只要中国有开放、接纳的心态,就会有更多的艺术家来到这里。只要能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能派上用场,发挥自己的才智,就会来中国。我有艺术方面的选择,即便给我高薪,我也不会做。艺术家不要把钱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对艺术的一种态度。可能别人会说我的想法过于简单和天真,可是我觉得人生短暂,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充满乐趣。
  
  链接:
  约翰·豪,著名奇幻插画家,《指环王》的艺术总监,于1957年出生在加拿大温哥华。曾在英国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装饰美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学习期间,他遇上了现在的妻子法坦妮,一位出生在伊朗的插图画家。他们现在生活在瑞士,有一个儿子叫德纳。
  作为《指环王》的艺术总监,约翰·豪负责“三部曲”的所有绘画工作,他用那极具临场感的水彩插图和书籍封面作品,为全世界的人们描绘出一幅摄人心魄的“中土世界”的风情画卷。此外,约翰·豪的其它作品,如《贝奥武夫》、《纳尼亚传奇》、《冰与火之歌》限量版等图书插图上的出色表现力也为人们所称道。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据统计,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人才优势明显,发展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北京市委第九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
期刊
2009年4月21日,新飞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新飞电器25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  这是新飞专业制冷史上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它将书写新飞绿色制冷领域的新篇章。发布会突出“时尚、制冷、科技”三大主题,立足于新飞25年的发展轨迹,邀请了国家商务部、 中国科学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电协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行业领导及专家、西安交
期刊
《中国不高兴》读来让人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我们的舆论环境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新气象。“贤路当广而不狭,言路当开而不塞”。用洋人学者的话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的说话权利。”将宋晓军等五人的“侃言”,整理出30多万字的书稿,付梓后又成为热门畅销商品,该是何等的快意!书贾躲进小楼偷偷地乐罢。“不高兴”的是,作者居高临下,藐视群英,享受“放言”的快乐,释放出“唯我独革”的凛
期刊
美国国际集团(AIG)巨额分红事件引发广泛的争议。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中,AIG高管非但不思检讨,反将政府救助的资金用于分红,从而“造就”了73名百万富翁,最多的一位领奖640万美元。此举,引发美国“上自白宫国会、下至平民百姓”的满腔怒火,“这是侮辱美国人!”共和党议员霍德讥讽国际集团英文缩写AIG的新含义,应解释为:傲慢(Arrogance)、无能(Incompetence)加贪婪(Greed)。总
期刊
想一想,从30年前8亿中国人只有8个样板戏,到今天内容多元、形式海量的全民文化娱乐时代,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跨越!  娱乐时代需要脚本,需要文本的创作者,或者说是提供者。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火得一塌糊涂,除了演技好,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有好的本子和创作团队做支撑,当然有时也会断档,这也是两位笑星同样卖力表演“笑”果却不同的根本原因。小品如此,电影、电视剧、话剧、戏剧哪个不是这样呢?众所周知,张艺谋每
期刊
海淀园有着独特的“先行先试”的经验,此次海淀园与企业共同开展的“国际标准模式与中关村科技企业”的研讨会,就是一项很有创意的方法。    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启动,由海淀园管委会组织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标准行——国际标准与中关村企业发展研讨会”于4月10日成功举办。会上,大家针对《国际标准模式与中关村企业发展研究》及其海淀园长远发展提
期刊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经过20年的创新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园区。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继此,北京市4月1日正式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自此翻开了海淀园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在北京市的《批复》中提到:希望海淀区和中关村海淀园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贯彻
期刊
五年韬光养晦,王者修成归来。“代价”是他的身价立刻飙升至1.5亿美元,坐拥畅游14.6%的股权。    洪晃说过,现在是眼球经济,低调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但王滔对此置之不理,反以低调为荣。  五年韬光养晦,王者修成归来。“代价”是他的身价立刻飙升至1.5亿美元,坐拥畅游14.6%的股权。  行事低调是王滔一如既往的示人形象,鲜见有关他的媒体报道。但这在4月2日搜狐畅游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得到总爆发,可
期刊
选秀明星      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在经济频道创办了一档全新的节目——“赢在中国”。准确地说,这是一档选秀节目,选手们要争夺的是30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资金,他们要在比赛过程中尽情展示自己在商业上的才华,赢得胜利。然而在比赛结束后的盘点中,人们却发现最有人气的不是最终夺得冠军的宋文明,而是在“12强进5强”时最后一个被淘汰出局的选手——赵尧。他的离开让很多观众和支持他的人倍感意外,就连最后
期刊
中国的动画已经走过八十多年,从中国早期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解放后一系列代表中国原创的经典动画片,每一部都具有鲜明的原创性,都是本土化的代表。《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三个和尚》等优秀动画片,无一不是我国动画创作者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结果,正是一代又一代动画创作者积极探索,不懈追求,才取得了今天中国动画的丰硕成果。  对于动画来说,电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