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举措探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ov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当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不仅需要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曾有调查显示,在未来最不可能被机器人替代的职业中包括教师。因为教师需要言传身教,与学生互动。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会怎样做人。而在初中所有的课程中,数学可谓是重中之重,不仅占比大,而且难度也较高。
  【关键词】互动;积极;共同进步;师生平等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79-02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
  “师生互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一些看法,或者不同的意见。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在互动时,教师给予学生指点,学生也给予教师以启发,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师生互动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对于学生发生的一些矛盾的解决。而学生能够积极响应教师发起的互动,并且能够主动提出与教师互动,其多半因素是兴趣使然。
  而初中数学内容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先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做出一些举措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并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上课时可以举一些和课程相关的、接近实际生活的例子,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三、师生互动的方式
  师生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这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有关行为、情感和认知三方面的互动。
  1.行为互动是行为上的互动,说的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与师生之间互动的程度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有关。
  2.情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对情感的投入,是否真情实感进入互动状态,是否有积极性。
  3.认知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维互动时,对双方的认知观念等进一步促进或打开,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在初中生数学课上师生互动过程中,这三方面是必要的。
  四、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举措探究
  师生互动教学中,起大部分作用的还是教师。教师最好做到以下五点。
  (一)相信学生、相信自己
  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肤色,无论学习好与坏,无论是天赋异禀还是平凡无奇,教师都要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相信自己的学生可以在互动教学中共同进步。
  (二)互动
  在上课学习新的内容时要进行一些互动,尽量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保证学生能够跟上自己脚步。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师生互动中学生互动没有教师那样多,但是学生的反应也很重要的。学生要积极配合和同学、教师的互动。课前看看这节课的内容,课后再看一遍,仔细完成教师给的学习任务,跟上教师,自己的成绩也不会差,也能跟上教师的互动。
  (三)对学生的回应
  在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肯定学生有勇气站起来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态度。对于学生的一些想法,教师不要直接给予否定,或者表现出皺眉等神情。可以先请学生坐下,再问问其他同学是否有类似的或其他的一些想法,然后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想法。
  (四)共同探究
  探究永远是学生必备的技能,尤其是在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初中阶段孩子的探究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课程进度允许的情况下,不定时地设置一些探究课,课前可以先布置任务,留一些数学题。具体的方式是:可以提前在课间把题抄录在黑板上,问一下有没有做出来的学生,可以让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对应的题目下。如果正确,可以让学生来讲解,也可以让另一个学生来讲解;同时教师自己进行补充,讲得不对的地方,在等学生讲解之后进行改正;如果有题全班都做不出来,那就抄在黑板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做题,教师给予学生思维上的一些引导。
  (五)建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最好的数学课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在对于一道题的看法中,教师给出一种解法,而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提出多种解法。这就要求充分建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师生平等不是说学生能够不尊重教师,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对于数学问题的讨论上,处于平等的角色,教师还可以起一些引导作用。
  五、结语
  初中数学课堂上需要更多的趣味,需要这样的师生互动。这样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学生才能跟得上教师的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听讲,不仅是学生认知这个外面世界的过程,也是学生三观养成的过程。因此我们更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就更需要研究,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这也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坤生.试析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举措[J].当代教研论丛,2020(3).
  (责编张欣)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课程是基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建立起来的文化学科,它绝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记住几个时间、地点、人物数据,而是希望大家能在历史的学习中吸取经验教学,传承历史文化,开阔眼界思维,为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国家社会的进步提供积极的推动力量。“互联网+,,的融入,使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得到了有效拓展,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做尝试。  【关键词】“互联网+”;优化;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结合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65-02  一、小学数学与信息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大教育目标。在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学生思考能力较差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翻转课堂、小组合作以及多元评价三大策略,以期能为提升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67-02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以及发展,国家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情况开始广泛地关注起来。加强幼儿园的教育情况,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帮助到每一个家庭通过有效并且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方式去进行家庭教育。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明确表明,幼儿园的教师应该树立一日的生活借课程的方式去灌输幼儿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实现;学前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当下这个便捷的信息技术水平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两者的优势可以最大化地融合,从而帮助学生更通俗易懂地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形象具体的形式,同时用直观的视觉感受吸引学生兴趣,营造出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逐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使授课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值得深思。  【关键词】融合;信息技术;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理论知识,自主发展,实践探究三个方面,都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这三个方面依次推进,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才能做好教学工作。本文針对高中政治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对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展开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6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一直以来都深受父母和教师的重视,作为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第一站,小学语文起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作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也迎来了变革,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视域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
期刊
【摘要】英语时态语法知识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不仅在教材课本中的文章中频繁出现,而且在英语测试、考试、复习题目中频繁出现,这就意味着初中生必须掌握和学习。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學生对英语时态的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法,一方面可以使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数轴表示法,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时态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英语时态;教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多媒体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具备教学直观性、教学资源丰富性、教学互动性等多种特点,这就说明多媒体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条件。那么,语文教师需要将多媒体教学融入语文阅读、朗读、写作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探究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58-02  在信息化时代
期刊
【摘 要】如果说新知展示课捡起的是枝干和叶子,那复习拓展课就是把这些枝干和叶子组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新知展示课上学生已学了的有关知识,复习拓展课尽量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通过整理,构建一个知识脉络,化零归整,使知识系统化,方便记忆和理解,消除相关知识的盲区。  【关键词】数学;复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73-02  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