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也是高职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平台,同时还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依托。
一、国内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的“合作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前三种模式中企业或生产部门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校企合作教育的对象主要为企业或生产部门的学徒;后两种模式中学校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校企合作教育的对象是学校招收的学生。
2.国内高职院校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据不同标准,分类形式不同。其分类标准有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人才培养方式、办学体制等。本文对国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依据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区分,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学校主导,企业配合型:包括学校学生到企业实习模式、企业委托学校为其培养员工模式;
(2)校企联合培养型:包括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模式和订单培养模式;
(3)校企实体合作型:分为校企共同出资(设备)建设实习基地模式和校企股份合作联合办学模式。
3.国内高职院校选择的主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方向
国外成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结合”等模式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在国内,目前政府在政策、法律法规层面缺乏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约束,同时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因而高职院校完全模仿德、英、日三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太现实。基于国内高职办学环境现状,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选择的是在美国的“合作教育”、新加坡“教学工厂”等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改良或创新模式。
众多高职院校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各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效果显示,在政府没有从法律上强制或从政策上有效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前,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具有相对较好的成效,应该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探索方向。
二、国内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1.学校方面的主要问题
(1)对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不够。目前高职院校的生存还没有完全取决于市场,学生就业没有根本上成为学校的办学出发点,企业鉴别学校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差异需要较长时间,高职院校在基于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办学过程中,对于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所需资源配置异常薄弱,往往是少投入或不投入。许多院校针对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的激励政策及支持专业与企业合作的资源缺乏,致使从事校企合作具体工作的教师积极性较低,许多工作由于资源不足无法开展,学校难以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考核,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沦为应付评估检查的表面工作。
(2)专业不能提供与企业合作的卖点。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在设计规划上不考虑市场需求,专业教师不具备直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无法为企业提供基本服务,专业教师找不到企业与专业合作的需求点,校企合作难以开展。
(3)教师缺乏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理论基础。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校企合作理论基础薄弱,无法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取得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突破。
2.企业方面的主要问题
(1)与学校合作意愿不高,缺乏主动了解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
(2)追逐利润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存在质的差别,校企合作难以持续和深入。
(3)政府政策引导力度问题。从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来看,一直鼓励并通过评估等强制手段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但对于企业面,政府除了在税收上规定企业用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投入可以在税前抵扣的优惠政策外,没有更多实质性促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措施,企业整体层面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高职院校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强化理论学习,加深教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性的认识
校企合作工作不仅涉及学校相关领导、具体负责部门的有关人员,大部分具体工作还牵涉到专业教师。为使校企合作工作顺利开展,高职院校需要提高教师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需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校企合作的理论培训和学习。
2.明确目标,实施量化考核,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需要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校企合作部门具体落实,建立针对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指标考评体系。指标包括: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状况考评指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及工作开展考评指标、校企合作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考评指标、学生受益状况指标等。每学期学校确定各专业需要完成的基本指标,期末根据指标计划对各教学系及各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工作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各教学系和专业教师年终考评的组成内容。
3.制定考核制度,出台激励政策,形成校企合作促进机制
学校出台针对校企合作工作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政策。考核制度包括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周期、考核人员等规定。激励政策针对从事校企合作工作的相关部门和教师,内容包括完成基本考评指标的奖惩措施、针对校企合作工作优异的教学系和个人的奖励措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奖励办法、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创新奖励办法等。
4.落实配套政策,明确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合作保障体系
学校财务、校企合作和人事部门根据校企合作项目内容制定相关费用标准和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工作量核定标准,同时按照各部门校企合作申报项目核定年度专项预算。另外,校企合作部门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一起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的规定、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对外合作合同协议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校外实训的激励措施等系列规章制度。
5.进行资源整理,积极联系企业,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沟通渠道
调查显示,一些企业需要学校把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介绍推广。针对这一需求,学校应该把所有专业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的项目(主要是既可以为专业对口企业谋利,又能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项目)进行梳理,由校企合作部门统一制作宣传材料,通过媒体或人员等多种渠道集中向外发布,同时各专业教师也必须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络、沟通,形成多层次、多渠道与企业联系的网络,搭建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平台。
6.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促使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瓶颈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目前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国际上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从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促使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国内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的“合作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前三种模式中企业或生产部门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校企合作教育的对象主要为企业或生产部门的学徒;后两种模式中学校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校企合作教育的对象是学校招收的学生。
2.国内高职院校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据不同标准,分类形式不同。其分类标准有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人才培养方式、办学体制等。本文对国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依据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区分,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学校主导,企业配合型:包括学校学生到企业实习模式、企业委托学校为其培养员工模式;
(2)校企联合培养型:包括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模式和订单培养模式;
(3)校企实体合作型:分为校企共同出资(设备)建设实习基地模式和校企股份合作联合办学模式。
3.国内高职院校选择的主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方向
国外成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结合”等模式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在国内,目前政府在政策、法律法规层面缺乏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约束,同时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因而高职院校完全模仿德、英、日三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太现实。基于国内高职办学环境现状,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选择的是在美国的“合作教育”、新加坡“教学工厂”等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改良或创新模式。
众多高职院校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各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效果显示,在政府没有从法律上强制或从政策上有效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前,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具有相对较好的成效,应该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探索方向。
二、国内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1.学校方面的主要问题
(1)对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不够。目前高职院校的生存还没有完全取决于市场,学生就业没有根本上成为学校的办学出发点,企业鉴别学校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差异需要较长时间,高职院校在基于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办学过程中,对于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所需资源配置异常薄弱,往往是少投入或不投入。许多院校针对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的激励政策及支持专业与企业合作的资源缺乏,致使从事校企合作具体工作的教师积极性较低,许多工作由于资源不足无法开展,学校难以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考核,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沦为应付评估检查的表面工作。
(2)专业不能提供与企业合作的卖点。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在设计规划上不考虑市场需求,专业教师不具备直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无法为企业提供基本服务,专业教师找不到企业与专业合作的需求点,校企合作难以开展。
(3)教师缺乏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理论基础。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校企合作理论基础薄弱,无法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取得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突破。
2.企业方面的主要问题
(1)与学校合作意愿不高,缺乏主动了解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
(2)追逐利润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存在质的差别,校企合作难以持续和深入。
(3)政府政策引导力度问题。从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来看,一直鼓励并通过评估等强制手段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但对于企业面,政府除了在税收上规定企业用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投入可以在税前抵扣的优惠政策外,没有更多实质性促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措施,企业整体层面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高职院校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强化理论学习,加深教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性的认识
校企合作工作不仅涉及学校相关领导、具体负责部门的有关人员,大部分具体工作还牵涉到专业教师。为使校企合作工作顺利开展,高职院校需要提高教师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需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校企合作的理论培训和学习。
2.明确目标,实施量化考核,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需要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校企合作部门具体落实,建立针对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指标考评体系。指标包括: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状况考评指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及工作开展考评指标、校企合作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考评指标、学生受益状况指标等。每学期学校确定各专业需要完成的基本指标,期末根据指标计划对各教学系及各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工作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各教学系和专业教师年终考评的组成内容。
3.制定考核制度,出台激励政策,形成校企合作促进机制
学校出台针对校企合作工作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政策。考核制度包括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周期、考核人员等规定。激励政策针对从事校企合作工作的相关部门和教师,内容包括完成基本考评指标的奖惩措施、针对校企合作工作优异的教学系和个人的奖励措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奖励办法、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创新奖励办法等。
4.落实配套政策,明确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合作保障体系
学校财务、校企合作和人事部门根据校企合作项目内容制定相关费用标准和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工作量核定标准,同时按照各部门校企合作申报项目核定年度专项预算。另外,校企合作部门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一起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的规定、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对外合作合同协议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校外实训的激励措施等系列规章制度。
5.进行资源整理,积极联系企业,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沟通渠道
调查显示,一些企业需要学校把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介绍推广。针对这一需求,学校应该把所有专业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的项目(主要是既可以为专业对口企业谋利,又能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项目)进行梳理,由校企合作部门统一制作宣传材料,通过媒体或人员等多种渠道集中向外发布,同时各专业教师也必须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络、沟通,形成多层次、多渠道与企业联系的网络,搭建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平台。
6.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促使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瓶颈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目前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国际上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从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促使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