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属于俯视的人

来源 :花样盛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今年 46岁,在一家培训机构当花艺老师,可能因为工作原因,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我跟第一任老公在 10年前离婚了,原因是他出轨。我独自带着女儿过了 5年,直到遇见现在的丈夫,一个比我小了 11岁的男人。遇见他的那年我刚好 40,他才 29,当时我也顾虑很多,一直没有答应他的追求,他追了我两年,然后我们一起跟家人斗争了一年,才修成正果。
  他是一家知名互联网品牌的区域总监,常常会带我去参加那些社交酒会,大大方方地跟别人介绍说这是我太太,人家常常会礼貌性地夸一下“你太太真有气质”之类的,也会有比较直爽的人会说,你们是姐弟恋吧?
  既然选择了比自己小这么多的老公,这是必然会经历的,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不会为这点小事来吐槽。真正让我难过的,是一连串的事情。我跟他一直没有要孩子,其实也没有做避孕措施,可能因为我年龄大了,也没有怀上过,他对孩子的事倒不十分在意。
  我和前夫的女儿今年 22岁,上大学,女儿思想很开放,从来没有因为我找了个小丈夫而跟我怄气,随着她年龄的增大,反而跟这个“小继父”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我竟然有些……怎么说呢,“嫉妒”?比如我们 3个人一起上街,女儿一手挽着我,一手挽着他,多么幸福的场面啊,可有时候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像个丈母娘!
  就算这是胡思乱想,我还是觉得自己在他面前更像个妈,撒娇发嗲这种事我从来不沾,省得让人恶心,而是扮演着理性和内心强大的角色。他工作中遇到不快,我得扮演上司和心理医生去开解;他跟朋友相处中遇到的别扭,我得扮演知心大姐熬心灵鸡汤;他的日常起居,我得扮演造型师营养师保姆……总之,我在他面前,妻子的成分很少。
  就算吵架,他也很少会让着我,就说最近的一次别扭,关于结婚纪念日怎么过,我想两个人安安静静吃顿饭,他却不答应,要请客办 Party,说这样才隆重。结果那天来了一屋子人,闹到了后半夜才散场。这样的纪念日,真的有意义吗?
  第二天我们俩为了这件事大吵一架,他赌气去了公司,一夜未归,我们冷战了整整一个星期,最后又是我低头,才又勉强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而最近的一件事,真的让我欲哭无泪。我没有微博账号,那天我一前同事跳槽去做互联网营销,搞微博活动,让我去帮她增加人气,我被迫注册了微博。我突然想看看他的微博,我一条一条看下去,就看到了那条——是他转发的,原博有照片,是他跟一个美女,配的文字是:我跟李总还蛮般配的吧?
  下面很多人评论,发微博的人也写了评论:赶快把你家的老黄瓜甩了吧!
  他的回复是:品尝各种口味的黄瓜不是也很好吗?
  我无法形容自己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就像吃了个苍蝇似的。也许他已经品尝过那根嫩黄瓜了,也许只是个玩笑。更大的忧虑是,还有 4年,我就 50岁了,而那时的他才 39。50岁的女人,明日黄花,看上去年轻又怎样? 39岁事业有成的男人,有多少诱惑自然不消我说。唉……
  王太
  拴得住一群男人的眼,就能拴得住一个男人的心
  可爱的女士:
  你好!
  读完你的信,我想把“黄瓜”还给你先生,先直接谈一个观感:难怪那么多人恐婚,看上去真的是“男人要是靠得住,母猪都会爬上树”。
  可能,有些男人也会委屈:“我也想找个有足够魅力的女人,好好过日子,该多好! ”潜台词是:“如果你一直让我如痴若醉,我怎么会喜欢上别人,怎么会忽略你呢?”这种要求,看上去也不无道理。有这种想法的男人真不少,而且似乎有一个规律:越有点条件的,越有这个追求。
  传统时代、英雄时代和法治时代,一个法治社会应该没有英雄,没有圣人,没有完人。圣人一死,世界终于正过来了。
  而在你现任丈夫心里,类似的追求已经不是蠢蠢欲动,而是明目张胆。因为人家已经官至“知名互联网品牌的区域总监”,又正是雄性盛年,华丽丽的社交生活也已经使他忘记了自己曾经仰人鼻息、受人摆布时的压抑与局促(写这一句,是想提醒他,今天他把自己的太太按在了这样一个痛苦的位置上——这也说明,我希望你先生可以看到这篇文章)。
  现在,我要从两个角度来切入你的问题。
  第一个角度,怎么读懂我们男人这群外星怪物。
  这当然是一个老话题。在这里我换一种格式和你聊聊。我手里有一本书,咪蒙的《圣人请卸妆》。这本书乍看很泼辣,然后是觉得作者很清醒,再就是发现自己很失落——这么多历史上优秀的男女,怎么一下子都没有形象了呢?
  昨晚我还在《读者》上读到爱因斯坦的婚恋史,作为一个复杂的男人,我都忍不住说:“这爱因斯坦真是一个坏人!”他抛弃自己的妻女真够得上心狠手辣了。
  以上只是想说明,绝大多数时候,期望一个人通过“自律”来达到某个道德高度,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可能。
  咪蒙介绍了一位著名伦理学者的观点:“马克斯 .韦伯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时代:传统时代、英雄时代和法治时代,一个法治社会应该没有英雄,没有圣人,没有完人。圣人一死,世界终于正过来了。 ”
  这里面的意思可能是,我们不要因为佩服谁,就把谁想象成完人(许多名人传记就是这样极端)——每一个人都是五味杂陈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欲望或情绪的俘虏。当然人与人还是有区别的,在欲望面前,也真的有许多人非常自律,每日三省其身,朝着道德的高地奋勇前进,有的。
  我们犯不着跳到另外一个极端说:“既然这些名人都这样,那么我一个老百姓,为什么不可以花天酒地呢?”这又是另一种自残了。
  遗憾的是,相当多的男人喜欢这样自残。自残到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本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抛弃基本的道德要求(比如照顾妻子的自尊心,比如尽可能地让一家人活得有滋味,比如同情妻子的那些不安全感、无所适从感……)。   我很想对你的男人说句哥们之间才说的话,第一阶段:“把家弄好了,再出来玩好不好?”第二阶段:“多回家待一待吧,你以为你得到了谁的爱情?”
  然后回头对你说一句话:“想学会读懂男人?
  得上百年!不如,先学会欣赏自己! ”
  第二个角度,男人希望女人“有足够魅力”,贪婪么,过不过分?
  有许多人、许多书会顺着这个要求提醒女性“多找找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魅力”,大家非常熟悉的“拴住男人的心,就要拴住他的胃”啦,“忍耐力就是吸引力”啦,都是这个意思。
  提升自己的魅力当然没有错,但如果最终目标只是为了拴住男人的话,我举手反对。我认为应当是为了自我欣赏,然后自信满满地出厅堂、下厨房、逛商场、开店房——你将锁定一堆男人的目光——只要拴得住一群男人的眼,就能拴得住一个男人的心。
  其实多数男人自己未必知道“如何探索魅力”,无数男人停留在 20岁左右的审美意识之中,接下来的探索只是重复的表皮层次的体验——对于这种男人,你千万不要全神贯注,只需余光扫视,哪怕你心里一百个想全神贯注(这也说明你有很好的自我催眠习惯)——所以当男人希望你有“足够魅力”的时候,请相信我,这不是他贪不贪婪的问题,而是他懂不懂审美的问题。从本能的角度讲,这并不过分;只是从探索的角度讲,太久的时间精力花在肉体层次,叫做过度,过度会引起心理倦怠和生理损伤,于是他永远不会成为更有魅力的男人,也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是令人惊叹的精神愉快层次。
  不讲多,在这里我想猜猜你的魅力指数。
  当一个贵为“知名互联网品牌的区域总监”的 29岁男人遇上 40岁的女人后,可以奋斗三年之久终于结果,完全可以想象你的魅力之大。原谅我想追问的是:这个魅力是哪个部分的?这关系到你的魅力还可以盛开多久。如果当时你问了自己这个问题,今天也许你不会为时间计算那么多回了。从你们俩关于“黄瓜”的比喻来看,当年你拿出来交换婚姻的魅力,应该是经不住时间折腾的。而你的先生,在两性关系中,显然也是比较习惯捕捉瞬间的美好的,这种捕捉习惯甚至让他感觉不到自己的膨胀与粗糙——妻子大 11岁的事实,并不是新近长出来的累赘。
  最后,你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深呼吸,做好思想准备:要为自己当年的一次误判买单。当然,对不起,他也要买单,而且要买更大的单。比较简单的一个法则是:在你们这种情况下,当年谁主动追求,谁承担主要责任。
  第二,把你的魅力集中在与年龄不打架的地方,做一个有道德影响力的盛年女子。广积善缘,传播友爱,不争歪风,不吃干醋,不讲酸话,不掀风浪——道德不是我们的装饰品,而是我们的护身符。
  第三,学习、交友、游历、增加技艺,在尽力读懂男人、读懂生活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魅力,不是为了让他注视我,而是让我可以俯视他。幸福属于俯视的人,因为她们不但有读懂你我的高度,而且有自在来去的气度。
  如果有下一次(希望不会),还是要记住,把你的魅力变成你的优势,不要随便进入一种不断丧失自身优势的婚姻。
  祝一切好!
  胡剑云
  努力加深爱的程度,不必自寻烦恼
  王太:
  你好!看了你的来信,我表示理解和同情。因为你的先生小你很多,你面临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和议论,加之你并不很自信,所以觉得处处危机,婚姻随时就会结束。
  的确,按照社会主流,妻子的年龄一般不会大于丈夫,你恰恰相反,而且还大得挺多,以致引起很多人的不理解。但我相信,你在选择这段婚姻时,肯定就已经对此做好了心理准备。
  所以我们更多地来谈谈你眼下面临的困局——
  第一,固然你们有年龄上的差距,但是你们的关系是夫妻。夫妻之间应该是相互平等、关心、体贴、依存,你也要依靠他,让他有个大男人的感觉。所以,你不要什么事都为他想得太周到,从工作、起居,你其实一直都是在扮演姐姐和妈妈的角色,但是男人哪怕年龄比你小很多,他始终还是希望自己是个大男人,希望在妻子面前有所作为。所以如果他不是主动找你帮助,你不用过于呵护他,偶尔你也要当下小女人,适当撒撒娇、装装傻。
  第二,从你的信中,我解读出你的先生是爱你的,哪怕他所说的话是“老黄瓜也要尝尝”,这也是一种兴趣,兴趣不能说不是爱。对你有兴趣就是好事,不理不睬才麻烦。不要过分去剖析这种兴趣后面是否是爱,这种爱能否走得久远。当下他对你有兴趣,你就要抓住这个兴趣点,把自己的气质培养出来,把一个美丽的、可爱的妻子的角色扮演好,不用太多担心他是否会喜欢更嫩的、更年轻的女人,大多时候人是在自寻烦恼。努力加深你们爱的程度,一起去旅行、参加 party,秀出你们的恩爱,不要自卑,尽管大大方方的!
  第三,客观讲,你们年龄相差 11岁,单从外貌上看,你确实会比他看起来更年长,更像个大姐姐,甚至于像妈妈、丈母娘的样子,但是事在人为,“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在大方得体的基础上,尽可能把自己往年轻、妩媚的方向打扮,每隔一段时间,带给他一些惊喜。不要去纠结、痛苦、猜疑,活在当下,相信自己的魅力,要知道,当初他可是因为你独特的魅力而追了你两年之久。
  事实上,不管是古今的名人还是身边的朋友们,都不乏“少夫老妻”的恩爱组合,相信你们的婚姻也能很美满。
其他文献
原本单调的黑白色,除了对撞带来的强烈视觉效果,采用格纹、拼接、印花、羽毛……图案或是手工效果的处理,俨然也是一副多变的时尚面孔。
期刊
采访郑沛芳,最初抱着一颗八卦心。她从台湾到香港再到内地,做过服装设计师、电视广告模特、专栏作家、演员、主持人,端的是风生水起,业内八卦至少一箩筐,更何况还抖过某卫视的猛料。最后,八卦收获不多,但是她却敞开自己,尽情开聊。这场采访,因为她的真实,而变得生动。采访的最后,我问她,有没有什么是不能写的,她说,没问题,你能接受的尺度,就是我能接受的尺度。  请给盛年女性撒娇的机会  人到盛年,撒娇的权利似
期刊
跳出来,还是风华正茂的女人  倪晨收工的时候,已经凌晨12点了。摄影棚里熄了大灯,变得昏昏不清。妈妈们领着孩子陆陆续续离开了。化妆室里只剩一对父子,彼此拧眉。儿子Ricky,9岁,有一对混血孩子特有的灰蓝眼珠。父亲李默,41岁,标准中式国字脸。  Ricky歪着头问:“我的iPad呢?”李默答:“说好了,不写作业罚三天。”Ricky又问:“已经过了零点了,不是吗?”李默又答:“天亮才算。”Rick
期刊
泰国菜常以独特的调料和口感而著称,今次我们特意为吃货们奉上几道颇具代表性的泰式佳肴,酸、辣、鲜、甜尽在其中。
期刊
Easy1防晒  中的酒精会加重日晒后的皮肤  诸多环境伤害中,日晒带来的影响最深远。紫外线不仅会带来色素沉淀,更会使真皮层中胶刺激,引发黑色素斑。  原蛋白变稀稠,失去原来强壮、坚固的状态。松弛、暗沉随之而来。So,别吝啬,带点防晒给颈部!  选购——建议选择有一定滋润度的保养级防晒产品,省去面霜步骤,使颈部肌肤清爽。涂抹时,一定要前后颈都照顾到,以免造成肌肤颜色不均。  卸妆——这种常识性步骤
期刊
主持人晓蔓  医学学士、编辑学硕士。两性问题资深研究及写作者。  Q1  我和老婆分房睡,性冲动时我就过去她的房间,完事后再回自己房间。其实也不是非做不可,人到中年欲望没那么强烈,不过,老婆比我年轻 12岁,总得考虑一下她的需求。可是有一天她说:“你这人就是床品差。”我也太冤了!夫妻间性生活,没强迫也没出轨,怎么就上升到床品的高度了?  答:关于床品这件事,据说妇女们的意见包括:懂得赞美对方,体贴
期刊
鹅黄色的真丝薄纱,在纤细的褶皱与荡漾的波浪下摆中轻盈地舞动,挥洒飘逸妩媚的柔情。 荧光绿的蕾丝镂空花纹明艳不失含蓄,若隐若现中娓娓讲述花一般的心情。纤柔的裸粉色搭配曼妙的曲线感,轻薄的真丝里透着淡淡的女人香。层层叠叠的绣花蕾丝,与裸粉色相映成趣,一派低调的奢华与优雅。真丝 one-piece在微风中荡起纤细的身姿,淡淡的松石蓝里满是意犹未尽的美丽心情。
期刊
3月 8日,上午 10点,广州创意园摄影棚内。  近十位工作人员正在为胡杏儿的拍摄做着精心准备,天色越发暗沉,看样子免不了下一场瓢泼大雨。正担心着胡杏儿会不会推迟拍摄,她就出现了,翩若惊鸿。我暗暗算了下香港到广州的路途,她必须保证在 7点准时出发才不至迟到。  窥一斑可知全豹。这般处世哲学不由让人心生好感。  四目相对中,她朝我微微笑了笑,素颜的脸看起来倒像是个清丽的少女,硕大的 Moncler羽
期刊
信仰是一个被常常提及却又被漠视的词语。  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却很少拨开芜杂的现状,思考这个很基本的问题: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信仰其实可以很宽泛,它可以是一种主张,一种主义,也可以是一种宗教,或者也可以是一个让你敬畏的人,甚至可以是一种代表着你的终极价值追求的爱好。  社会主流的信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更迭,转身回望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路至今的信仰,能够让我们更加看清信仰的脉络,在当下找
期刊
书评都写得唧唧歪歪的人,今天居然要写自评,真是头痛。而且一说到自评就想到读书那会儿学生手册上的那一栏,基本上每次都是“自评”写得比“教师评语”好上一万倍(我就知道,老师没说实话。)。虽然没有大牌的实力,但也要拿出“尹天仇”的专业精神来好好自我剖析一番。   大家好,我叫醉笙,80后的小孩一个,很荣幸地受过中国教育制度的“荼毒”,看过最早版本的《聊斋》,听不懂京剧、粤剧和周董的歌词。也曾经看着《古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