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80年代的伤痕文学被誉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这时期的小说主要是揭露和控诉文革时期的极左政治思想给人们在肉体和精神上造成的伤害,这类小说在当时的环境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更具有研究意义,当遇到这种:“绝对的正面人物不是那么绝对好,绝对的反面人物也不是那么绝对坏”的情况时,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准则来衡量。伤痕文学在“文革”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人物形象,过多的掺杂了政治色彩和美化原料,后来被人们一度认为这些人物是被用来宣泄个人情绪的解恨工具,这种在“宣泄式”的创作下诞生的人物形象看似完美无缺,实则则不然,抛开历史视角站在艺术创作美学的角度来客观的衡量这些作品时,一些全新的视角就会呈现在大众面前。本文将从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中的谢慧敏这位典型人物出发,分析论证作者笔下的这位“病态”人物形象体现在那些方面。
关键词:伤痕文学;人物形象;病态心理
一、伤痕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1)伤痕文学是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而这个文学思潮又是以文革的结束为起点的。文革结束了,作者们又有了话语权,有了话语权就有了发自内心鸣唱的权利。因此,这时候一批批的作家争先恐后的把文革时期以刘彪、“四人帮”为首的犯罪团伙制造的罪行公之于众,反思文革这场浩劫带给人们的迫害,是怎样即直接的残害当代人的思想精神又间接的腐蚀下一代人的思想。
(2)开放的格局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在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文革后,政治上虽然解放了,但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并没有被推翻,追求自由精神的思想仍被重重的枷锁所桎梏,思想的火花在泥潭里徘徊。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伤痕创作又迎来高潮。
(3)文革时期的“潜在作家”对伤痕文学以及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良好的启蒙作用。像“食指”,“穆旦”,“白洋淀诗群”这些与当时主流意思创作相反的这部分人只能在地下偷偷的创作,被称为:“潜在的文坛”。正是由于他们的创作为后来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论证《班主任》中典型的“病态”人物形象
傷痕文学时期的小说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存在一些片面化、机械化、僵硬化和政治化的问题。这类小说往往过多的把个人主观感想、情绪表达在作品中,缺少一定的思想水准,艺术表现力比较粗糙,往往使用巧合、误会、戏剧化手法构思不寻常的故事,对历史认识和剖析不够深刻,只是一味的将所有的伤害都归结于林彪和“四人帮”,认为所有的过错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然而却忘了反省自己本身的错误。
(1)谢慧敏是初三三班的团支书,是公认的好学生,又是张老师的得力助手,但是在她出生时就被毒菌侵袭,高思想觉悟好像在她的生命中缺失了,从而也就少了一种变通思维和超然的灵魂创新。正如斯里·尼萨加达塔(Sri Nisargadatta)所说:“我心中可能会生起痛苦与艰涩,甚至出现不耐烦和激怒等情绪,但这些都与我无关。我并未出生,也从不会死亡…非…面虽然这肉身和心灵都受制于外缘,但我的生命在永恒中无限展开。”她心理的中毒完全和她健壮的体格丝毫没有关系,她批评那个想要拿贫下中农一个麦穗给家里人看的男生,认为他是走了资产阶级的错误路线,我认为这一点有些小题大做又有悖常理。那个男生在下乡的时候肯定为当地人民出过力办过事,拿一个麦穗也损害不了多少农民的利益,再说了那个男生也就是为了把这个“麦穗”带给家里人看看,传递一种喜悦和念想,给家人也分享那种农作物长势喜人的成果。一般一个人精神和思想的麻木要比肉体的残缺带给社会的伤害会更大,清王朝腐败昏庸的统治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西方列强的统治中国的工具,使老百姓受苦,国家蒙羞,给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打下创伤。
(2)她身上反映的那种机械性和盲目认同的思想让人在痛斥是专制体制让她成为了“牺牲品”的同时,更多的是反思为什么她自己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从她向张老师告状说团支部过组织生活时五个党员有两个在打瞌睡这些简单的问题来看,她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只需要动动“”脑子”就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非要搞那么大的排场闹到班主任面前,不过这也符合当时动不动就搞“批斗会”,打击“反动派”,严惩“走资派”等政治路线的主张。一个班级都这样更不用说当时的社会,冤假错案就更数不胜数,而所谓的组织生活也总是死板呆滞教条式的念报纸,念那些分不清对错的口号文字,批评如宋江的这些被“四人帮”等人认为是与当时的文艺方向不同的书籍。对于谢慧敏来说,生在有错误体制机制笼罩的“特殊时期”是她的悲哀,而自己一味的盲从、包容、执行是她最大的悲哀。
(3)封建、固执的影子在谢慧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假设谢慧敏身上的这些因素不被阻止任其发展将会出现怎样的结局,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即使在大夏天热的像在蒸笼里,谢慧敏也会批评像红石这些穿短裙的人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的表现。这死坚守着执念而活受罪的样子像极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的形象,荒诞和戏剧性的演绎真让人匪夷所思。另外,她把《青春之歌》、《牛虻》这些书看成是“黄书”,把那种被“四人帮”颠倒了的事物看做是正常的,畸形的人格和畸形的思想把她那种纯真掩盖。人们在审视谢慧敏的错误时却往往用同情心淹没错误,因为她是作者笔下正面人物中的畸形儿。
三、结语
恩格斯说过:“一部好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要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举动肯定与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也与个人自己本身的因素有关。像谢慧敏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很多很多,多少人又在内心深处把自己纯真的灵魂锁在永无光明的深渊,眸子里的韧劲和骨子里的善良在奉行着本来就扭曲的信念,忘了思考、忘了改变、忘了抗争,忘了唤醒迷失的自我。然而也不缺乏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外在的刀光剑影没有泯灭思考的土壤,一些有思想的人在思考的土壤中等风等雨,等着用自己的力量来拯救昏睡中的祖国,然而拯救像谢慧敏这类青少年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活也关系到下一代的发展前途,更关乎祖国的的未来。
关键词:伤痕文学;人物形象;病态心理
一、伤痕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1)伤痕文学是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而这个文学思潮又是以文革的结束为起点的。文革结束了,作者们又有了话语权,有了话语权就有了发自内心鸣唱的权利。因此,这时候一批批的作家争先恐后的把文革时期以刘彪、“四人帮”为首的犯罪团伙制造的罪行公之于众,反思文革这场浩劫带给人们的迫害,是怎样即直接的残害当代人的思想精神又间接的腐蚀下一代人的思想。
(2)开放的格局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在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文革后,政治上虽然解放了,但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并没有被推翻,追求自由精神的思想仍被重重的枷锁所桎梏,思想的火花在泥潭里徘徊。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伤痕创作又迎来高潮。
(3)文革时期的“潜在作家”对伤痕文学以及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良好的启蒙作用。像“食指”,“穆旦”,“白洋淀诗群”这些与当时主流意思创作相反的这部分人只能在地下偷偷的创作,被称为:“潜在的文坛”。正是由于他们的创作为后来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论证《班主任》中典型的“病态”人物形象
傷痕文学时期的小说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存在一些片面化、机械化、僵硬化和政治化的问题。这类小说往往过多的把个人主观感想、情绪表达在作品中,缺少一定的思想水准,艺术表现力比较粗糙,往往使用巧合、误会、戏剧化手法构思不寻常的故事,对历史认识和剖析不够深刻,只是一味的将所有的伤害都归结于林彪和“四人帮”,认为所有的过错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然而却忘了反省自己本身的错误。
(1)谢慧敏是初三三班的团支书,是公认的好学生,又是张老师的得力助手,但是在她出生时就被毒菌侵袭,高思想觉悟好像在她的生命中缺失了,从而也就少了一种变通思维和超然的灵魂创新。正如斯里·尼萨加达塔(Sri Nisargadatta)所说:“我心中可能会生起痛苦与艰涩,甚至出现不耐烦和激怒等情绪,但这些都与我无关。我并未出生,也从不会死亡…非…面虽然这肉身和心灵都受制于外缘,但我的生命在永恒中无限展开。”她心理的中毒完全和她健壮的体格丝毫没有关系,她批评那个想要拿贫下中农一个麦穗给家里人看的男生,认为他是走了资产阶级的错误路线,我认为这一点有些小题大做又有悖常理。那个男生在下乡的时候肯定为当地人民出过力办过事,拿一个麦穗也损害不了多少农民的利益,再说了那个男生也就是为了把这个“麦穗”带给家里人看看,传递一种喜悦和念想,给家人也分享那种农作物长势喜人的成果。一般一个人精神和思想的麻木要比肉体的残缺带给社会的伤害会更大,清王朝腐败昏庸的统治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西方列强的统治中国的工具,使老百姓受苦,国家蒙羞,给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打下创伤。
(2)她身上反映的那种机械性和盲目认同的思想让人在痛斥是专制体制让她成为了“牺牲品”的同时,更多的是反思为什么她自己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从她向张老师告状说团支部过组织生活时五个党员有两个在打瞌睡这些简单的问题来看,她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只需要动动“”脑子”就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非要搞那么大的排场闹到班主任面前,不过这也符合当时动不动就搞“批斗会”,打击“反动派”,严惩“走资派”等政治路线的主张。一个班级都这样更不用说当时的社会,冤假错案就更数不胜数,而所谓的组织生活也总是死板呆滞教条式的念报纸,念那些分不清对错的口号文字,批评如宋江的这些被“四人帮”等人认为是与当时的文艺方向不同的书籍。对于谢慧敏来说,生在有错误体制机制笼罩的“特殊时期”是她的悲哀,而自己一味的盲从、包容、执行是她最大的悲哀。
(3)封建、固执的影子在谢慧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假设谢慧敏身上的这些因素不被阻止任其发展将会出现怎样的结局,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即使在大夏天热的像在蒸笼里,谢慧敏也会批评像红石这些穿短裙的人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的表现。这死坚守着执念而活受罪的样子像极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的形象,荒诞和戏剧性的演绎真让人匪夷所思。另外,她把《青春之歌》、《牛虻》这些书看成是“黄书”,把那种被“四人帮”颠倒了的事物看做是正常的,畸形的人格和畸形的思想把她那种纯真掩盖。人们在审视谢慧敏的错误时却往往用同情心淹没错误,因为她是作者笔下正面人物中的畸形儿。
三、结语
恩格斯说过:“一部好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要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举动肯定与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也与个人自己本身的因素有关。像谢慧敏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很多很多,多少人又在内心深处把自己纯真的灵魂锁在永无光明的深渊,眸子里的韧劲和骨子里的善良在奉行着本来就扭曲的信念,忘了思考、忘了改变、忘了抗争,忘了唤醒迷失的自我。然而也不缺乏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外在的刀光剑影没有泯灭思考的土壤,一些有思想的人在思考的土壤中等风等雨,等着用自己的力量来拯救昏睡中的祖国,然而拯救像谢慧敏这类青少年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活也关系到下一代的发展前途,更关乎祖国的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