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高职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独感的影响因素,与孤独感相关的行为倾向和心理感受等。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孤独感的干预手段与效果方面。
关键词:高职生;孤独感;影响因素;干预
Robert S.Weiss(1973)认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是指当个体觉知到人际关系不良,自己渴望交往,但实际的交往水平未达到预期效果时的心理体验[1];Perlman 和 Peplau(1982)将孤独感定性为一种不快乐体验,指出产生孤独感的前提是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2]。我国学者朱智贤认为孤独感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由于人格尚未定型、情绪不够稳定、社会环境多变等多种因素,易成为孤独感的高发人群[3]。近年来,我国对高职生这一群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一、高职生孤独感的现状研究
1.孤独感的广泛性
大量研究表明孤独感在高职生中广泛存在。黄婧(2013)根据孤独感整体状况分析,发现在高职生中普遍存在孤独感[4],相关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论点,黎明(2017)对苏州市高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不感到孤独的比例仅为4.5%,高孤独感比例高达 55.3%[17]。刘晓秋(2014)对高职生孤独感的问卷调查显示,处于严重孤独状态的学生占26.3%[5]。庞莉莉(2011)的研究表明,经常感到孤独和有时感到孤独的高职生人数比例为98.7%,其中严重孤独者占总人数的1.3%[6]。这些结果说明了高职生中孤独感的覆盖面广,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在经受孤独感的痛苦。
2.孤独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多项研究显示,高职男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整体而言高于女生[7][8]。研究者解释为,一方面,性别角色社会化要求男性更加自主独立,导致高职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另一方面,男生在倾向于广而不深的人际交往,因此体验的孤独感较;而女生的情感联系更为紧密、倾向于情感交流和秘密的分享,因此在情感体验上孤独感较低。
在年级这一变量上,黄婧(2013)、黎明(2017)的研究表明,高职生孤独大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年级。而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庞莉莉(2011)的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年级、民族、生源地的高职生孤独感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专业有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孤独感高于理科生。
二、高职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作为一种行为倾向的集合,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者认为,具有羞怯、被动、内向及多愁善感特点的人往往易孤独,因其缺乏人际关系能力和技巧,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孤独的感受。关于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孤独和精神质、内外向关系显著,孤独的人往往不具备外倾性[9]。
甘良梅等(2015)对高职生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即孤独感与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性显著负相关[10]。
2.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其抚养和教育的行为倾向与风格,它对于高职生的孤独感有着深远的影响。黄婧(2013)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的温暖理解和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兴趣爱好等负向预测孤独感,父亲拒绝否认正向预测孤独感。
同时,刘志强(2011)的研究中,不同家庭结构的高职生孤独感得分在各个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在情绪孤立、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几个方面都要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
3.依恋风格
依恋形成于儿童早期,表现為个体对抚养者的一种依附和亲密的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行为模式伴随人类一生,影响着个体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及其过程中的情绪体验。
研究表明,高职生的依恋风格影响其孤独感:4种依恋风格与孤独感程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安全型依恋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恐惧型、冷漠型、专注型依恋与孤独感均为显著正相关。不同依恋风格高职生孤独感之间有显著差异,孤独感得分排序为:恐惧型依恋、冷漠型依恋、专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11]。
4.生活应激事件
生活应激事件是指个体经历的具有挑战性的事件或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其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严重的担心和焦虑。生活应激事件会对个体的孤独感造成一些影响,研究发现,孤独感和生活应激事件的各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生活应激事件能显著预测孤独感的程度[12]。
5.社会支持
缺乏社会支持的高职生,相对于社会支持良好的高职生来说更容易在生活中感到孤独。刘晓秋等(2014)、林鹏等(2018)的研究均表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2][18],刘志强(2011)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高职生的社会支持各项指标与孤独感成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能有效预测孤独感的水平[3]。研究者对高职贫困生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对其孤独感有一定影响作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因子对孤独感的四个因子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这是因为,社会支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减轻孤独感产生的负面影响,起到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
6.家庭贫困
有研究表明,高职贫困生孤独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高职贫困生不仅在情绪方面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而且在社交方面也存在更多的孤立状态[8]。
三、高职生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1.网络依赖与孤独感
刘晓秋等(2014)的研究表明,严重孤独的高职生在网络成瘾倾向上的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孤独感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倾向[5]。刘志强(2014)、张珊珊等(2018)、林鹏等(2018)的研究均表明,手机成瘾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13][18][19]。甘良梅等(2015)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其研究结果表明,高孤独感的学生在手机依赖的各项指标都上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的学生,即孤独感越高的高职生,越容易对手机产生心理或者行为上的依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孤独感还以中介变量的形式,影响人格因素中的神经质对于手机依赖的作用,可见,孤独感是影响高职生手机依赖的关键因素。 2.自我表露与孤独感
有研究者认为人有亲密的需要,在同伴交往中自我暴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低自我暴露者缺乏与他人交换亲密信息的能力,影响其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成为导致孤独感的重要原因。另外,自我表露利于形成自我认同,从而避免孤独的发生;较好社会适应的人有相对高的自我表露,从而获得爱和友谊,避免孤独感。黄婧(2013)对我国高职生孤独感的研究结果与这些观点一致,研究表明,不同自我表露程度和孤独感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具体表现为较低自我表露程度的个体孤独感高于较高自我表露程度的人[4]。
3.幸福感与孤独感
幸福感是个体根据其自己的感受对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个体的生活质量。孤独感这种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体的心境、对行为的掌控、对生活的满意度等。杨冬梅(2007)的研究显示,孤独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高孤独组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孤独组学生[15]。胡丹莹(2011)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不同孤独感程度的高职生在总体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孤独感越高,总体幸福感越低[14]。
四、高职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Young曾以Beck的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较早提出了一套针对长期孤独者进行个别治疗的模式[16]。他们认为人们的孤独情绪与行为改变与认知密切相关,通过改变孤独者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帮助其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可达到改善孤独情绪及社交行为障碍,并能防止复发。
在孤独感干预问题上,国内研究较少。我国学者曾运用社交技能训练、自信心训练、认知调节等方式对大学生孤独者进行了团体辅导,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高职生的孤独感的干预为数不多的研究中,研究者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行为和情绪方面对高孤独学生进行系统的干预训练。经过干预实验,实验组学生的孤独感与实验前相比有了极为显著的改善,较之对照组也非常显著。研究表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社会学习、归因等理论,着眼于认知、情绪、行为方面,对高职新生进行孤独感训练,是切实可行的[15]。
五、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目前关于高职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方面,而研究方法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等相关研究或事后回溯研究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说明相关变量与孤独感的因果关系。对于广泛存在的高职生孤独感的干预手段方面的研究也相对欠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采取实验研究的方法,控制、操作相关变量,来考察手机依赖、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幸福感等相关变量与高职生孤独感的因果关系,从而为更有效的改善孤独感的状况奠定理论基础。
(2)对于高孤独感的高职生进行干预研究,除了采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训练,也可以进一步将团体辅导、沙盘游戏、表达性艺术等心理治疗的手段纳入到高职生孤独感干预的方式之中,验证其干预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Weiss R.s.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1973;
[2]Peplau L.A. & Perlman D. Loneliness:A Source 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New York:Wiley,1982;
[3]李彩娜,班兰美,李红梅.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依恋、自尊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514-516
[4]黄婧.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5]刘晓秋,朱晓喻,白志军. 高职生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679-682
[6]龐莉莉. 高职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7]刘志强,张妍. 高职生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2011,24(2):68-72
[8]刘志强. 高职贫困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 四川精神卫生,2011,24(3):132-136.
[9]骆光林等. 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 浙江人予学报(理学版),1999,3(26)
[10]甘良梅;丁浩. 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职业教育研究, 2015,12:75-78
[11]吕薇.高职生依恋风格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35-636
[12]薛玲珑. 应激生活事件对高职生孤独感的影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4-78.
[13]刘志强. 高职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2970-2973
[14]胡丹莹. 高职学生幸福感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J]. 社会心理科学,2011,26(120):206-210
[15]杨冬梅. 高职新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D]. 苏州大学,2007
[16]Young Yum,Clark 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oneliness,self/partner constructive maintenance behavior,and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in two cultures.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3,12
[17]黎明,李稚琳,赵学芳.苏州市高职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校医,2017,31(06):419-421.
[18]林鹏,朱杉,李洪昌.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关系研究——以烟台高职院校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158+130
[19]张珊珊,张野.高职生孤独感在亲子沟通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03):215-218.
作者简介
金琼(1984.5—),女,浙江镇海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生;孤独感;影响因素;干预
Robert S.Weiss(1973)认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是指当个体觉知到人际关系不良,自己渴望交往,但实际的交往水平未达到预期效果时的心理体验[1];Perlman 和 Peplau(1982)将孤独感定性为一种不快乐体验,指出产生孤独感的前提是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2]。我国学者朱智贤认为孤独感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由于人格尚未定型、情绪不够稳定、社会环境多变等多种因素,易成为孤独感的高发人群[3]。近年来,我国对高职生这一群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一、高职生孤独感的现状研究
1.孤独感的广泛性
大量研究表明孤独感在高职生中广泛存在。黄婧(2013)根据孤独感整体状况分析,发现在高职生中普遍存在孤独感[4],相关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论点,黎明(2017)对苏州市高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不感到孤独的比例仅为4.5%,高孤独感比例高达 55.3%[17]。刘晓秋(2014)对高职生孤独感的问卷调查显示,处于严重孤独状态的学生占26.3%[5]。庞莉莉(2011)的研究表明,经常感到孤独和有时感到孤独的高职生人数比例为98.7%,其中严重孤独者占总人数的1.3%[6]。这些结果说明了高职生中孤独感的覆盖面广,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在经受孤独感的痛苦。
2.孤独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多项研究显示,高职男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整体而言高于女生[7][8]。研究者解释为,一方面,性别角色社会化要求男性更加自主独立,导致高职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另一方面,男生在倾向于广而不深的人际交往,因此体验的孤独感较;而女生的情感联系更为紧密、倾向于情感交流和秘密的分享,因此在情感体验上孤独感较低。
在年级这一变量上,黄婧(2013)、黎明(2017)的研究表明,高职生孤独大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年级。而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庞莉莉(2011)的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年级、民族、生源地的高职生孤独感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专业有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孤独感高于理科生。
二、高职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作为一种行为倾向的集合,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者认为,具有羞怯、被动、内向及多愁善感特点的人往往易孤独,因其缺乏人际关系能力和技巧,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孤独的感受。关于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孤独和精神质、内外向关系显著,孤独的人往往不具备外倾性[9]。
甘良梅等(2015)对高职生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即孤独感与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性显著负相关[10]。
2.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其抚养和教育的行为倾向与风格,它对于高职生的孤独感有着深远的影响。黄婧(2013)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的温暖理解和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兴趣爱好等负向预测孤独感,父亲拒绝否认正向预测孤独感。
同时,刘志强(2011)的研究中,不同家庭结构的高职生孤独感得分在各个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在情绪孤立、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几个方面都要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
3.依恋风格
依恋形成于儿童早期,表现為个体对抚养者的一种依附和亲密的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行为模式伴随人类一生,影响着个体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及其过程中的情绪体验。
研究表明,高职生的依恋风格影响其孤独感:4种依恋风格与孤独感程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安全型依恋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恐惧型、冷漠型、专注型依恋与孤独感均为显著正相关。不同依恋风格高职生孤独感之间有显著差异,孤独感得分排序为:恐惧型依恋、冷漠型依恋、专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11]。
4.生活应激事件
生活应激事件是指个体经历的具有挑战性的事件或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其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严重的担心和焦虑。生活应激事件会对个体的孤独感造成一些影响,研究发现,孤独感和生活应激事件的各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生活应激事件能显著预测孤独感的程度[12]。
5.社会支持
缺乏社会支持的高职生,相对于社会支持良好的高职生来说更容易在生活中感到孤独。刘晓秋等(2014)、林鹏等(2018)的研究均表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2][18],刘志强(2011)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高职生的社会支持各项指标与孤独感成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能有效预测孤独感的水平[3]。研究者对高职贫困生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对其孤独感有一定影响作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因子对孤独感的四个因子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这是因为,社会支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减轻孤独感产生的负面影响,起到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
6.家庭贫困
有研究表明,高职贫困生孤独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高职贫困生不仅在情绪方面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而且在社交方面也存在更多的孤立状态[8]。
三、高职生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1.网络依赖与孤独感
刘晓秋等(2014)的研究表明,严重孤独的高职生在网络成瘾倾向上的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孤独感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倾向[5]。刘志强(2014)、张珊珊等(2018)、林鹏等(2018)的研究均表明,手机成瘾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13][18][19]。甘良梅等(2015)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其研究结果表明,高孤独感的学生在手机依赖的各项指标都上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的学生,即孤独感越高的高职生,越容易对手机产生心理或者行为上的依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孤独感还以中介变量的形式,影响人格因素中的神经质对于手机依赖的作用,可见,孤独感是影响高职生手机依赖的关键因素。 2.自我表露与孤独感
有研究者认为人有亲密的需要,在同伴交往中自我暴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低自我暴露者缺乏与他人交换亲密信息的能力,影响其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成为导致孤独感的重要原因。另外,自我表露利于形成自我认同,从而避免孤独的发生;较好社会适应的人有相对高的自我表露,从而获得爱和友谊,避免孤独感。黄婧(2013)对我国高职生孤独感的研究结果与这些观点一致,研究表明,不同自我表露程度和孤独感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具体表现为较低自我表露程度的个体孤独感高于较高自我表露程度的人[4]。
3.幸福感与孤独感
幸福感是个体根据其自己的感受对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个体的生活质量。孤独感这种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体的心境、对行为的掌控、对生活的满意度等。杨冬梅(2007)的研究显示,孤独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高孤独组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孤独组学生[15]。胡丹莹(2011)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不同孤独感程度的高职生在总体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孤独感越高,总体幸福感越低[14]。
四、高职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Young曾以Beck的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较早提出了一套针对长期孤独者进行个别治疗的模式[16]。他们认为人们的孤独情绪与行为改变与认知密切相关,通过改变孤独者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帮助其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可达到改善孤独情绪及社交行为障碍,并能防止复发。
在孤独感干预问题上,国内研究较少。我国学者曾运用社交技能训练、自信心训练、认知调节等方式对大学生孤独者进行了团体辅导,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高职生的孤独感的干预为数不多的研究中,研究者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行为和情绪方面对高孤独学生进行系统的干预训练。经过干预实验,实验组学生的孤独感与实验前相比有了极为显著的改善,较之对照组也非常显著。研究表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社会学习、归因等理论,着眼于认知、情绪、行为方面,对高职新生进行孤独感训练,是切实可行的[15]。
五、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目前关于高职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方面,而研究方法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等相关研究或事后回溯研究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说明相关变量与孤独感的因果关系。对于广泛存在的高职生孤独感的干预手段方面的研究也相对欠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采取实验研究的方法,控制、操作相关变量,来考察手机依赖、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幸福感等相关变量与高职生孤独感的因果关系,从而为更有效的改善孤独感的状况奠定理论基础。
(2)对于高孤独感的高职生进行干预研究,除了采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训练,也可以进一步将团体辅导、沙盘游戏、表达性艺术等心理治疗的手段纳入到高职生孤独感干预的方式之中,验证其干预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Weiss R.s.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1973;
[2]Peplau L.A. & Perlman D. Loneliness:A Source 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New York:Wiley,1982;
[3]李彩娜,班兰美,李红梅.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依恋、自尊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514-516
[4]黄婧.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5]刘晓秋,朱晓喻,白志军. 高职生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679-682
[6]龐莉莉. 高职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7]刘志强,张妍. 高职生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2011,24(2):68-72
[8]刘志强. 高职贫困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 四川精神卫生,2011,24(3):132-136.
[9]骆光林等. 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 浙江人予学报(理学版),1999,3(26)
[10]甘良梅;丁浩. 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职业教育研究, 2015,12:75-78
[11]吕薇.高职生依恋风格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35-636
[12]薛玲珑. 应激生活事件对高职生孤独感的影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4-78.
[13]刘志强. 高职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2970-2973
[14]胡丹莹. 高职学生幸福感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J]. 社会心理科学,2011,26(120):206-210
[15]杨冬梅. 高职新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D]. 苏州大学,2007
[16]Young Yum,Clark 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oneliness,self/partner constructive maintenance behavior,and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in two cultures.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3,12
[17]黎明,李稚琳,赵学芳.苏州市高职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校医,2017,31(06):419-421.
[18]林鹏,朱杉,李洪昌.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关系研究——以烟台高职院校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158+130
[19]张珊珊,张野.高职生孤独感在亲子沟通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03):215-218.
作者简介
金琼(1984.5—),女,浙江镇海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