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是电视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出现了以CCTV-9为代表的电视纪录片频道,2014年,北京、上海两家纪实频道上星播出,与央视纪录频道一起构成三家卫视纪录片传播平台,同时以主流视频网站以阵地网络平台也在频道化。目前,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如何实现电视纪录片频道的良性发展显的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在梳理现象的基础上反思平台对受众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频道化;平台
我国的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从栏目化到频道化的历程。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纪录片频道的创办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纪录片频道的市场生存还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新媒体的极速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现象,新媒体发展的技术层面吸引了较多学者的关注,但大多却忽视了纪录片的本体以及平台本身的意义所在。
一、国内电视纪录片频道化的形成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电视纪录片从20世纪50年代末在国内诞生就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和别具一格的特色,而当时这种形式新闻纪录片,其实只是电视播出的新闻片而已,并算不上是真正的纪录片。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也经历了从栏目化到频道化的历程。
(一)国内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纪录片创作数量大幅增长,播出平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纪录片数量的增长,使得纪录片栏目应运而生,分别以央视的《地方台30分钟》、上海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央视的《见证》这几个栏目为代表,栏目化的运作一度给我国纪录片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契机,解决了大量纪录片无播出平台的问题,并且赋予了纪录片“合法”的地位,使纪录片有了固定的时间、风格来便于观众收看。
然而,纪录片是一种精英文化的代表,拍摄纪录片需要的时间周期长而栏目又有固定时间固定播出的特点从而造成了我国纪录片栏目片源的紧张,从而也带来了类似产业链的反应,使很多非纪录片的纪实类节目充斥屏幕,造成了受众的减少,从而创作资金就会缩水,带来了纪录片片源的骤减。进入21世纪后,“國产栏目化纪录片播出平台看似在增多,实际上相比前几年的黄金时光,规模在逐步缩小”[1],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省台、地方台,都面临着相当的生存压力。中国媒体市场化改革使得收视率成为衡量电视节目的不二法则,伴随电视“娱乐化”潮流兴起和纪实手法在其他节目中的广泛运用,众多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开始一路走低,直至消失于屏幕。
(二)国内电视纪录片频道化的形成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见了工业化群体化社会的崩溃,认为取而代之的是“不仅是信息、生产和家庭生活,而且还有市场地点、劳动就业,也正在开始分得更小、更多样化的非群体化的社会”[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状态、观赏需求都呈现不同层次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而转向于多元化的选择,非群体化时代对电视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窄播化”,要求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兴趣爱好和观赏需求,从而形成自己稳定的受众群体。以此来看,我国的纪录片栏目化的运作方式难以形成自身特色,从而在激烈的栏目间竞争中处于下风,所以产生了对精准频道化塑造的需要。电视频道专业化,指的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模和電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一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的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
二、国内电视纪录片频道化的现状与趋势
“2014 年,中国纪录片遭遇卫星年: 北京、上海两家纪实频道上星播出,与央视纪录频道一起构成三家卫视纪录片传播平台”[3],然而,虽然我国各大卫视纪实频道的建立虽然有很多尝试,但总的来说由于纪录片市场的不成熟而造成了其努力的事倍功半。伴随着受众知识层次的提升,纪录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其起步比较晚整体质量并不高。目前很多地方电视台在纪录片上的努力还处于栏目化的状况,很多栏目如《档案》等已经做的比较成熟,但专业性的地方纪录频道数量极少。从目前纪录片的频道化建设来看,央视纪录频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纪录片频道化走向成熟。
(一)现状:新媒体网络纪录片频道化带来的冲击
中国纪录片作为我国精英文化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是以电视为载体,媒介兼容之路给纪录片所带来的影响如今已很明朗,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发现,新媒体给纪录片频道化带来的影响首先体现在2009年,搜狐网第一个推出了全国首家正版高清纪录片频道,同年12月原中央电视台网站也转变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并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了纪录片频道。随后,新浪、网易、腾讯、爱奇艺等等主流视频网站均已开设纪录片频道或纪实频道。“反观媒介与艺术形态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在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媒介融入了价值本体运行之中并成为其价值生长的一部分,同时,媒介也进入创作活动的结果之中,成为其价值载体感性形式不可分割的有机因素”[4],新媒体下纪录片频道化的建设能让人们随时来查找自己喜欢的纪录片,并进行分裂式的分享,加之其本身的长期价值属性,使得网站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也因此赢得更多的广告从而获得收益。新媒体的纪录片片源、类型、编排方式肯定与传统电视媒体在安排的方面上有很大不同,但目前互联网技术也日新月异,新媒体纪录片频道化还是广大的电视台的纪录片人才在操作,他们在操作上也多少还回沿袭一些传统媒体的方式,并积极运用新媒体碎片化、永久性等优势实现了良性传播,给受众以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契合了纪录片文化的特性。
(二)趋势:协同发展中的台网融合
纪录片如今已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品,逐渐摆脱掉了“小众”的专用名次,所以对各大电视台来说纪录片频道化俨然已经成为趋势,央视纪录片频道作为我国主流纪录片的代表,得益于平台的宏大和政策的扶持,其综合性是其他各个地方卫视无法比拟的,所以各大电视台面临的问题就是该摆脱栏目的束缚,探索适合本地方区域特色的纪录片频道,实行差异化的竞争,并在差异中彰显自己的优势,以此来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纪录片频道。 媒介融合之路早已拉开帷幕,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挑战下发展的新途径无疑是必要的。而对于纪录片频道的建设者,努力打破常规或者更新规则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办法。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纪录片频道的建设和发展的成熟,以及新旧媒体之间转型机遇期的到来,学会如何在重构频道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来实现台网联动和融合十分关键,如与新媒体纪录片频道共同合作拍摄并达到独播的优势,在现有突破的基础上更加创新,使节目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惯等等。而这种协同发展,既可以使得好的内容更多的被观众看到,同时也可以给台网双方带来更大的利益,同时对于行业发展带来更为光明的前景。
三、平台反思:新旧之间的标签化问题
台网之间的融合可以视作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趋势,但同时出现的问题就是台网之间边界的模糊,这种模糊是有目共睹的,比如2016年热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上播出时并没有引起大的轰动,但是随着其在网络平台上线,反而引发了网络观众的极力热捧。现象背后可以反映很多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标签”的问题,即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存在的标签化问題。
(一)标签:认证、认可与认同
何为标签?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这一名词已经不再是原先语义上分门别类的意思,其内涵的意义已经被极大的丰富化,但是归根结底其所表示依旧和分类有关。电视平台制作或播出的纪录片,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被贴上一种类似的标签。这种标签可以是实际意义上的,也就是观众可以在网站上看到的影片简介中写明,也可以是没有明确标明但被暗示出的,而这种标签背后隐藏着三重功能,即认证、认可和认同。
就认证而言,标签的功能体现在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所带有的权威性,这种权威使得在该平台播出的纪录片获得了“纪录片”的认证,在此抛开本体论的问题不谈,便可以看到平台所溢出的影响力,这便会波及普通受众的预判。难以去假设一无所知的受众的存在,因为一旦涉及受众观感将会使得问题更为复杂,而网络受众与电视受众不同之处在于,网络受众在选择观看时主动权更大,反而使得他们更容易被其它因素影响,而不单是内容。因此,当预判被权威标签介入之后,一般受众会自然产生对于这一标签的认可,一方面这来自于网络平台权威性的不足,另一方面来自于他们自身的经验。然而,认证与认可也仅仅是平台与受众之间的简单互动,而难以取得是认同,是受众对于标签的认同,而认同的产生则来自于观看本身,在观看过程中受众同时强化了自己对这一标签的认同。这一过程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平台效力的边界在何处?
(二)反思:平台效力的边界
当然,如果一部故事片被标签化为纪录片,受众一眼便会发现,这也许就可以视为是平台效力的边界,也就是文本内容的意义。即便是同样的素材,通过不同目的的选取拼贴,放置在故事片和纪录片的不同框架之中,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永远的赫尔辛基》和《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一瞬间》,其中框架的主观约束力是非常显见的。而就国内而言,原先纪录片的主要播放媒体是电视,电影院线中上映的纪录片极为少数,加上新媒体平台的带来的冲击,使得越来越多的电视纪录片在网上播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非依靠于传统平台。这时,虽然电视平台的权威不断被受众认同,但是就实际意义而言,其依然局限于传统平台上而没有渗入进新媒体中,因为收视率并没有提升。此时,标签已经不再是一种死板的分类的意思,而成为一种带有认证色彩的品牌。但是品牌不仅仅再是局限于电视受众而是扩散至网络受众,但品牌溢价并没有在网络端获得收益。因此,当认识到内容是平台效力的关键之后,将频道品牌与网络标签在台网融合的趋势进行整合就成为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双方共赢的基础,而这也并将催生具有广阔前景的纪录片播映平台。
结语
纪录片作为带着高雅艺术光环的精英文化作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俨然已经摆脱了小众的“专用”名词,成为我国普通老百姓大众文化消费的“日常品”,纪录片发展空间巨大,央视纪录频道在频道化建设上比较成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纪录片市场的繁荣,各地方卫视的纪录片的频道化建设也应该是题中之义,对央视纪录片的学习借鉴同样对各地方电视台的纪录频道建设有着极大的意义。随着新媒体优势的继续凸显,纪录片频道化建设的技术瓶颈也日益明朗化,我们应不断创新,大力推动地方电视台建立起一大批专业纪录片频道,与央视纪录频道形成一综多专的格局。不仅如此,通过重视电视平台在网络平台中的“标签”权威,在台网融合的趋势中更好的实现两者的双赢,并促进纪录片市场发展的同时为电视受众带来精品内容。
注释:
[1]徐诗航,《我国纪录片栏目化现状与未来生存发展探究》,《新闻传播》,2015年第14期,第42页。
[2]陆晔,赵民著,《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3]张同道,樊启鹏,《2014 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现代传播》,2015年第5期,第107页。
[4]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艺术的意义》,《文学评论》,2007 年第4 期,第25页。
参考文献:
[1]徐诗航,《我国纪录片栏目化现状与未来生存发展探究》,《新闻传播》,2015年第14期。
[2]陆晔,赵民著,《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张同道,樊启鹏,《2014 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现代传播》,2015年第5期。
[4]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艺术的意义》,《文学评论》,2007 年第4 期。
[5]李春颐,《从探索频道的节目看纪录片的发展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4期。
[6]巢立明著,《解读电视频道专业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7]欧阳宏生著,《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美】沃尔特·麦克道尔,艾伦·巴滕著,《塑造电视品牌:原则与实践》,马敏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作者简介:魏显勇(1992—),男,汉族,湖北省十堰市人,艺术学碩士,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频道化;平台
我国的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从栏目化到频道化的历程。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纪录片频道的创办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纪录片频道的市场生存还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新媒体的极速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现象,新媒体发展的技术层面吸引了较多学者的关注,但大多却忽视了纪录片的本体以及平台本身的意义所在。
一、国内电视纪录片频道化的形成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电视纪录片从20世纪50年代末在国内诞生就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和别具一格的特色,而当时这种形式新闻纪录片,其实只是电视播出的新闻片而已,并算不上是真正的纪录片。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也经历了从栏目化到频道化的历程。
(一)国内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纪录片创作数量大幅增长,播出平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纪录片数量的增长,使得纪录片栏目应运而生,分别以央视的《地方台30分钟》、上海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央视的《见证》这几个栏目为代表,栏目化的运作一度给我国纪录片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契机,解决了大量纪录片无播出平台的问题,并且赋予了纪录片“合法”的地位,使纪录片有了固定的时间、风格来便于观众收看。
然而,纪录片是一种精英文化的代表,拍摄纪录片需要的时间周期长而栏目又有固定时间固定播出的特点从而造成了我国纪录片栏目片源的紧张,从而也带来了类似产业链的反应,使很多非纪录片的纪实类节目充斥屏幕,造成了受众的减少,从而创作资金就会缩水,带来了纪录片片源的骤减。进入21世纪后,“國产栏目化纪录片播出平台看似在增多,实际上相比前几年的黄金时光,规模在逐步缩小”[1],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省台、地方台,都面临着相当的生存压力。中国媒体市场化改革使得收视率成为衡量电视节目的不二法则,伴随电视“娱乐化”潮流兴起和纪实手法在其他节目中的广泛运用,众多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开始一路走低,直至消失于屏幕。
(二)国内电视纪录片频道化的形成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见了工业化群体化社会的崩溃,认为取而代之的是“不仅是信息、生产和家庭生活,而且还有市场地点、劳动就业,也正在开始分得更小、更多样化的非群体化的社会”[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状态、观赏需求都呈现不同层次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而转向于多元化的选择,非群体化时代对电视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窄播化”,要求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兴趣爱好和观赏需求,从而形成自己稳定的受众群体。以此来看,我国的纪录片栏目化的运作方式难以形成自身特色,从而在激烈的栏目间竞争中处于下风,所以产生了对精准频道化塑造的需要。电视频道专业化,指的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模和電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一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的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
二、国内电视纪录片频道化的现状与趋势
“2014 年,中国纪录片遭遇卫星年: 北京、上海两家纪实频道上星播出,与央视纪录频道一起构成三家卫视纪录片传播平台”[3],然而,虽然我国各大卫视纪实频道的建立虽然有很多尝试,但总的来说由于纪录片市场的不成熟而造成了其努力的事倍功半。伴随着受众知识层次的提升,纪录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其起步比较晚整体质量并不高。目前很多地方电视台在纪录片上的努力还处于栏目化的状况,很多栏目如《档案》等已经做的比较成熟,但专业性的地方纪录频道数量极少。从目前纪录片的频道化建设来看,央视纪录频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纪录片频道化走向成熟。
(一)现状:新媒体网络纪录片频道化带来的冲击
中国纪录片作为我国精英文化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是以电视为载体,媒介兼容之路给纪录片所带来的影响如今已很明朗,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发现,新媒体给纪录片频道化带来的影响首先体现在2009年,搜狐网第一个推出了全国首家正版高清纪录片频道,同年12月原中央电视台网站也转变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并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了纪录片频道。随后,新浪、网易、腾讯、爱奇艺等等主流视频网站均已开设纪录片频道或纪实频道。“反观媒介与艺术形态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在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媒介融入了价值本体运行之中并成为其价值生长的一部分,同时,媒介也进入创作活动的结果之中,成为其价值载体感性形式不可分割的有机因素”[4],新媒体下纪录片频道化的建设能让人们随时来查找自己喜欢的纪录片,并进行分裂式的分享,加之其本身的长期价值属性,使得网站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也因此赢得更多的广告从而获得收益。新媒体的纪录片片源、类型、编排方式肯定与传统电视媒体在安排的方面上有很大不同,但目前互联网技术也日新月异,新媒体纪录片频道化还是广大的电视台的纪录片人才在操作,他们在操作上也多少还回沿袭一些传统媒体的方式,并积极运用新媒体碎片化、永久性等优势实现了良性传播,给受众以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契合了纪录片文化的特性。
(二)趋势:协同发展中的台网融合
纪录片如今已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品,逐渐摆脱掉了“小众”的专用名次,所以对各大电视台来说纪录片频道化俨然已经成为趋势,央视纪录片频道作为我国主流纪录片的代表,得益于平台的宏大和政策的扶持,其综合性是其他各个地方卫视无法比拟的,所以各大电视台面临的问题就是该摆脱栏目的束缚,探索适合本地方区域特色的纪录片频道,实行差异化的竞争,并在差异中彰显自己的优势,以此来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纪录片频道。 媒介融合之路早已拉开帷幕,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挑战下发展的新途径无疑是必要的。而对于纪录片频道的建设者,努力打破常规或者更新规则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办法。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纪录片频道的建设和发展的成熟,以及新旧媒体之间转型机遇期的到来,学会如何在重构频道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来实现台网联动和融合十分关键,如与新媒体纪录片频道共同合作拍摄并达到独播的优势,在现有突破的基础上更加创新,使节目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惯等等。而这种协同发展,既可以使得好的内容更多的被观众看到,同时也可以给台网双方带来更大的利益,同时对于行业发展带来更为光明的前景。
三、平台反思:新旧之间的标签化问题
台网之间的融合可以视作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趋势,但同时出现的问题就是台网之间边界的模糊,这种模糊是有目共睹的,比如2016年热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上播出时并没有引起大的轰动,但是随着其在网络平台上线,反而引发了网络观众的极力热捧。现象背后可以反映很多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标签”的问题,即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存在的标签化问題。
(一)标签:认证、认可与认同
何为标签?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这一名词已经不再是原先语义上分门别类的意思,其内涵的意义已经被极大的丰富化,但是归根结底其所表示依旧和分类有关。电视平台制作或播出的纪录片,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被贴上一种类似的标签。这种标签可以是实际意义上的,也就是观众可以在网站上看到的影片简介中写明,也可以是没有明确标明但被暗示出的,而这种标签背后隐藏着三重功能,即认证、认可和认同。
就认证而言,标签的功能体现在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所带有的权威性,这种权威使得在该平台播出的纪录片获得了“纪录片”的认证,在此抛开本体论的问题不谈,便可以看到平台所溢出的影响力,这便会波及普通受众的预判。难以去假设一无所知的受众的存在,因为一旦涉及受众观感将会使得问题更为复杂,而网络受众与电视受众不同之处在于,网络受众在选择观看时主动权更大,反而使得他们更容易被其它因素影响,而不单是内容。因此,当预判被权威标签介入之后,一般受众会自然产生对于这一标签的认可,一方面这来自于网络平台权威性的不足,另一方面来自于他们自身的经验。然而,认证与认可也仅仅是平台与受众之间的简单互动,而难以取得是认同,是受众对于标签的认同,而认同的产生则来自于观看本身,在观看过程中受众同时强化了自己对这一标签的认同。这一过程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平台效力的边界在何处?
(二)反思:平台效力的边界
当然,如果一部故事片被标签化为纪录片,受众一眼便会发现,这也许就可以视为是平台效力的边界,也就是文本内容的意义。即便是同样的素材,通过不同目的的选取拼贴,放置在故事片和纪录片的不同框架之中,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永远的赫尔辛基》和《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一瞬间》,其中框架的主观约束力是非常显见的。而就国内而言,原先纪录片的主要播放媒体是电视,电影院线中上映的纪录片极为少数,加上新媒体平台的带来的冲击,使得越来越多的电视纪录片在网上播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非依靠于传统平台。这时,虽然电视平台的权威不断被受众认同,但是就实际意义而言,其依然局限于传统平台上而没有渗入进新媒体中,因为收视率并没有提升。此时,标签已经不再是一种死板的分类的意思,而成为一种带有认证色彩的品牌。但是品牌不仅仅再是局限于电视受众而是扩散至网络受众,但品牌溢价并没有在网络端获得收益。因此,当认识到内容是平台效力的关键之后,将频道品牌与网络标签在台网融合的趋势进行整合就成为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双方共赢的基础,而这也并将催生具有广阔前景的纪录片播映平台。
结语
纪录片作为带着高雅艺术光环的精英文化作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俨然已经摆脱了小众的“专用”名词,成为我国普通老百姓大众文化消费的“日常品”,纪录片发展空间巨大,央视纪录频道在频道化建设上比较成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纪录片市场的繁荣,各地方卫视的纪录片的频道化建设也应该是题中之义,对央视纪录片的学习借鉴同样对各地方电视台的纪录频道建设有着极大的意义。随着新媒体优势的继续凸显,纪录片频道化建设的技术瓶颈也日益明朗化,我们应不断创新,大力推动地方电视台建立起一大批专业纪录片频道,与央视纪录频道形成一综多专的格局。不仅如此,通过重视电视平台在网络平台中的“标签”权威,在台网融合的趋势中更好的实现两者的双赢,并促进纪录片市场发展的同时为电视受众带来精品内容。
注释:
[1]徐诗航,《我国纪录片栏目化现状与未来生存发展探究》,《新闻传播》,2015年第14期,第42页。
[2]陆晔,赵民著,《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3]张同道,樊启鹏,《2014 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现代传播》,2015年第5期,第107页。
[4]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艺术的意义》,《文学评论》,2007 年第4 期,第25页。
参考文献:
[1]徐诗航,《我国纪录片栏目化现状与未来生存发展探究》,《新闻传播》,2015年第14期。
[2]陆晔,赵民著,《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张同道,樊启鹏,《2014 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现代传播》,2015年第5期。
[4]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艺术的意义》,《文学评论》,2007 年第4 期。
[5]李春颐,《从探索频道的节目看纪录片的发展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4期。
[6]巢立明著,《解读电视频道专业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7]欧阳宏生著,《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美】沃尔特·麦克道尔,艾伦·巴滕著,《塑造电视品牌:原则与实践》,马敏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作者简介:魏显勇(1992—),男,汉族,湖北省十堰市人,艺术学碩士,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