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已经有了十分成熟的施工经验,但由于桩基础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条件复杂的情况下,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还需要深入了解灌注桩特点。本文通过鄂尔多斯某工厂后压浆灌注桩的案例分析灌注桩施工中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灌注桩;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后压浆
1.引言
旋挖钻机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已经有了十分成熟的施工经验,对地层的适宜性较广,即适用于粘性土,也适用于砂性土,还适用于强度较低的风化岩。但本工程所在场地处于风积沙丘地带,地形南高北低,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仍可能存在很多问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解决方案。
2.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所在场地处于风积沙丘地带,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地形变化较大,水位埋深变化较大,稳定水位埋深7.2~22.5m,地形较为复杂。部分场地所属环境类别为Ⅰ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
3.成孔及问题处理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000mm。根据地层条件,桩孔成孔施工主要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工艺。(如下图所示)
成孔工艺流程
3.1 偏斜
钻孔机安装时, 支撑不好、桩孔地质构造不均匀等因素引起钻机整体或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偏斜, 导致偏孔。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倾斜,应采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1)因钻机倾斜造成的应先移开钻机, 检查钻孔壁情况。如钻孔壁比较稳定, 则应加固施工范围内的地基或加大钻机的支撑面积, 而后重新安装钻机恢复施工; 钻孔壁随时有坍塌可能的, 应将钻孔回填至原地面, 待地层静置稳定后重新开始钻孔。(2)地质构造不均匀引起的, 先分析清楚岩层的走向, 然后采用适当的回填材料(回填材料一般为片石加粘土、纯碱、锯末等组成的混合物)将钻孔回填至计算确定的高程处, 静置一段时间后恢复施工。孔中心偏差小于 20 cm 的, 静置 1~2 h 后可以继续钻孔。孔中心偏差大于 20 cm 的, 应根据情况静置 2 h 甚至更长的时间待地层沉积稳定后恢复钻孔施工。
3.2 护筒脱落
护筒的埋设高度不应小于1.2m,且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护筒埋设前先根据桩位引出四角控制桩,控制桩用Φ16钢筋制作,打入土中至少30cm。护筒周围要用粘土捣实,避免漏浆。护筒埋设偏差不大于50mm,并保证护筒垂直、水平。
由于护筒背后回填质量不好, 受地面流水的浸泡等因素引起护筒失去稳定、脱落。出现护筒脱落应立即停止钻孔, 将钻机移开, 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由地面流水引起的可先排除流水, 在原地面上填一层粘土使地面干燥、不渗漏, 然后重新安装, 恢复钻孔施工。
3.3 掉钻
发生“ 掉钻”后, 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实施打捞。如果钻孔壁稳定, 直接用钻机起吊“ 打捞器”入孔进行打捞。打捞前, 先用“ 探针”探明钻头在孔中的位置为制定打捞方案提供依据。打捞设备和打捞操作方法必须保证在抓住钻头后尽量一次成功, 避免起吊至空中再度落入孔中的现象发生。钻孔壁出现局部坍塌将钻头埋没且大部分钻孔壁处于稳定时, 应先加大孔内泥浆的浓度, 将旋转钻头放入安全的深度范围搅动泥浆以加强钻孔壁,然后用“ 气举法”清除钻头上方的沉积土和淤泥,确认钻头已露出后再实施钻头的打捞工作。钻孔壁随时有继续坍塌可能时, 用在孔内安装长钢护筒、搅拌桩围护、帷幕法等方法加固钻孔壁, 然后打捞钻头。
3.4 钻进中塌孔处理
施工中遇有塌孔,应查明原因,然后进行处理。塌孔不严重时,可以回填至塌孔位置以上,并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等措施继续钻进。如果塌孔严重需要用砂或砾石夹粘土回填,暂停一段时间后继续钻进。
4、灌浆中的注意事项
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保证混凝土的供应和吊装设备的万物一失。本工程采用8m3砼罐车满车初灌,初灌量满足要求。初灌后,严格控制进料速度,以保持混凝土面均匀连续上升,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控制在2~6m。灌注完成后,清理出护筒上的吊环,套上钢丝绳套,利用吊车缓缓提出护筒,防止落入大土块,影响桩顶混凝土质量。
本工程桩基混凝土强度为C30,坍落度要求在180~220mm之间,砼砂率40~45%之间,水泥用量不小于360kg/m3。砼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扩散性,1小时的坍落度损失不大于3cm,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小于8小时。
4.1 浮笼事故
产生浮笼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混凝土灌注时对钢筋笼底部产生了顶托力,灌注速度越快,顶托力越大。如果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较长,由静止到开始运动时,顶托力最大;(2)混凝土导管口对钢筋笼也产生了顶托力。距离越近,灌注混凝土时对钢筋笼的顶托力越大;(3)混凝土初凝后对上部钢筋笼产生顶力、初凝越快,顶力越大;(4)孔内残渣较多,积聚在混凝土液面,跟随混凝土液面上升,至钢筋笼底部时产生了向上的顶力。
解决方案如下采取措施:下笼时应采取相对固定措施, 尽可能多焊几条主筋在钻机底座上, 增大固结力。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何时接近或进入钢筋笼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混凝土面接近和进入钢筋笼时,应保持许可范围之内的较深埋管, 并连续灌入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对钢筋笼的冲击力; 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 适当提升导管, 以增加钢筋笼的埋深, 保证钢筋笼不致上浮。如果出現浮笼, 应尽快处理, 防止继续上浮。最好用多根直径 6 cm 左右钢管套住钢筋笼再焊在护筒上, 并用钢筋或方木成网状压住所焊钢管及护筒, 这样才能保证钢筋笼上浮时不致过分偏位。
4.2 卡管
灌注中途卡管因机械故障,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 或者灌注时间过长, 部分混凝土已经初凝, 使下落阻力增大而堵在导管内。这种事故应以预防为主。灌注前应全面检修设备。尽可能使灌注连续快速, 炎热季节在灌注初期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缓凝剂, 以避免混凝土过早初凝。已灌注混凝土厚度在 3 m 以内出现卡管又无法补救时, 建议停止浇筑, 拔出导管, 采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 并重新清孔再灌注, 或者提起钢筋笼,重下钻头, 加大泥浆浓度, 钻至设计标高并排出已灌混凝土, 再按常规办法清孔, 重新灌注, 以较小的损失换取高质量的工程。
4.3 埋管
灌注过程中导管无法拔出有两种可能: 一是钢筋笼制作质量差, 部分钢筋脱离主筋后插入导管吊环内。这时应正反转动导管, 使导管与钢筋笼分离并居钻孔中心, 再继续灌注; 二是导管埋深过大或混凝土初凝使导管内外摩擦力增大。水下混凝土灌注应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不得大于 6 m 且小于 2 m。为防止混凝土初凝, 除适当加缓凝剂外还应振动导管。一旦埋管发生, 应先查明究竟是何种原因, 尽可能增大拔力拔起导管, 拔起过程中应正反摇动导管, 使其易于拔起。
【关键词】灌注桩;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后压浆
1.引言
旋挖钻机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已经有了十分成熟的施工经验,对地层的适宜性较广,即适用于粘性土,也适用于砂性土,还适用于强度较低的风化岩。但本工程所在场地处于风积沙丘地带,地形南高北低,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仍可能存在很多问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解决方案。
2.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所在场地处于风积沙丘地带,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地形变化较大,水位埋深变化较大,稳定水位埋深7.2~22.5m,地形较为复杂。部分场地所属环境类别为Ⅰ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
3.成孔及问题处理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000mm。根据地层条件,桩孔成孔施工主要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工艺。(如下图所示)
成孔工艺流程
3.1 偏斜
钻孔机安装时, 支撑不好、桩孔地质构造不均匀等因素引起钻机整体或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偏斜, 导致偏孔。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倾斜,应采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1)因钻机倾斜造成的应先移开钻机, 检查钻孔壁情况。如钻孔壁比较稳定, 则应加固施工范围内的地基或加大钻机的支撑面积, 而后重新安装钻机恢复施工; 钻孔壁随时有坍塌可能的, 应将钻孔回填至原地面, 待地层静置稳定后重新开始钻孔。(2)地质构造不均匀引起的, 先分析清楚岩层的走向, 然后采用适当的回填材料(回填材料一般为片石加粘土、纯碱、锯末等组成的混合物)将钻孔回填至计算确定的高程处, 静置一段时间后恢复施工。孔中心偏差小于 20 cm 的, 静置 1~2 h 后可以继续钻孔。孔中心偏差大于 20 cm 的, 应根据情况静置 2 h 甚至更长的时间待地层沉积稳定后恢复钻孔施工。
3.2 护筒脱落
护筒的埋设高度不应小于1.2m,且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护筒埋设前先根据桩位引出四角控制桩,控制桩用Φ16钢筋制作,打入土中至少30cm。护筒周围要用粘土捣实,避免漏浆。护筒埋设偏差不大于50mm,并保证护筒垂直、水平。
由于护筒背后回填质量不好, 受地面流水的浸泡等因素引起护筒失去稳定、脱落。出现护筒脱落应立即停止钻孔, 将钻机移开, 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由地面流水引起的可先排除流水, 在原地面上填一层粘土使地面干燥、不渗漏, 然后重新安装, 恢复钻孔施工。
3.3 掉钻
发生“ 掉钻”后, 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实施打捞。如果钻孔壁稳定, 直接用钻机起吊“ 打捞器”入孔进行打捞。打捞前, 先用“ 探针”探明钻头在孔中的位置为制定打捞方案提供依据。打捞设备和打捞操作方法必须保证在抓住钻头后尽量一次成功, 避免起吊至空中再度落入孔中的现象发生。钻孔壁出现局部坍塌将钻头埋没且大部分钻孔壁处于稳定时, 应先加大孔内泥浆的浓度, 将旋转钻头放入安全的深度范围搅动泥浆以加强钻孔壁,然后用“ 气举法”清除钻头上方的沉积土和淤泥,确认钻头已露出后再实施钻头的打捞工作。钻孔壁随时有继续坍塌可能时, 用在孔内安装长钢护筒、搅拌桩围护、帷幕法等方法加固钻孔壁, 然后打捞钻头。
3.4 钻进中塌孔处理
施工中遇有塌孔,应查明原因,然后进行处理。塌孔不严重时,可以回填至塌孔位置以上,并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等措施继续钻进。如果塌孔严重需要用砂或砾石夹粘土回填,暂停一段时间后继续钻进。
4、灌浆中的注意事项
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保证混凝土的供应和吊装设备的万物一失。本工程采用8m3砼罐车满车初灌,初灌量满足要求。初灌后,严格控制进料速度,以保持混凝土面均匀连续上升,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控制在2~6m。灌注完成后,清理出护筒上的吊环,套上钢丝绳套,利用吊车缓缓提出护筒,防止落入大土块,影响桩顶混凝土质量。
本工程桩基混凝土强度为C30,坍落度要求在180~220mm之间,砼砂率40~45%之间,水泥用量不小于360kg/m3。砼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扩散性,1小时的坍落度损失不大于3cm,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小于8小时。
4.1 浮笼事故
产生浮笼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混凝土灌注时对钢筋笼底部产生了顶托力,灌注速度越快,顶托力越大。如果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较长,由静止到开始运动时,顶托力最大;(2)混凝土导管口对钢筋笼也产生了顶托力。距离越近,灌注混凝土时对钢筋笼的顶托力越大;(3)混凝土初凝后对上部钢筋笼产生顶力、初凝越快,顶力越大;(4)孔内残渣较多,积聚在混凝土液面,跟随混凝土液面上升,至钢筋笼底部时产生了向上的顶力。
解决方案如下采取措施:下笼时应采取相对固定措施, 尽可能多焊几条主筋在钻机底座上, 增大固结力。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何时接近或进入钢筋笼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混凝土面接近和进入钢筋笼时,应保持许可范围之内的较深埋管, 并连续灌入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对钢筋笼的冲击力; 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 适当提升导管, 以增加钢筋笼的埋深, 保证钢筋笼不致上浮。如果出現浮笼, 应尽快处理, 防止继续上浮。最好用多根直径 6 cm 左右钢管套住钢筋笼再焊在护筒上, 并用钢筋或方木成网状压住所焊钢管及护筒, 这样才能保证钢筋笼上浮时不致过分偏位。
4.2 卡管
灌注中途卡管因机械故障,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 或者灌注时间过长, 部分混凝土已经初凝, 使下落阻力增大而堵在导管内。这种事故应以预防为主。灌注前应全面检修设备。尽可能使灌注连续快速, 炎热季节在灌注初期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缓凝剂, 以避免混凝土过早初凝。已灌注混凝土厚度在 3 m 以内出现卡管又无法补救时, 建议停止浇筑, 拔出导管, 采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 并重新清孔再灌注, 或者提起钢筋笼,重下钻头, 加大泥浆浓度, 钻至设计标高并排出已灌混凝土, 再按常规办法清孔, 重新灌注, 以较小的损失换取高质量的工程。
4.3 埋管
灌注过程中导管无法拔出有两种可能: 一是钢筋笼制作质量差, 部分钢筋脱离主筋后插入导管吊环内。这时应正反转动导管, 使导管与钢筋笼分离并居钻孔中心, 再继续灌注; 二是导管埋深过大或混凝土初凝使导管内外摩擦力增大。水下混凝土灌注应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不得大于 6 m 且小于 2 m。为防止混凝土初凝, 除适当加缓凝剂外还应振动导管。一旦埋管发生, 应先查明究竟是何种原因, 尽可能增大拔力拔起导管, 拔起过程中应正反摇动导管, 使其易于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