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会为未来留下什么化石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00万年,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未知的文明,通过对一些遗迹和化石的研究,机器人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文明至少在90万年前还存在,似乎是由一种两足行走的无毛动物建立……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猜到,那种无毛的两足动物大概就是指人类了。虽然这个情景只是一个想象,但不禁会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人类如果灭绝了,可能会在地球上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要留下化石也不易
   从今天来看,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种动物,我们将山顶夷为平地,在地面上建造高楼大厦,向地下挖出纵横交错的矿井和巨大的矿坑,排干湖泊,还为河流规划新的河道,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人力改变的痕迹也会被大自然抹去,到时,恐怕只会留下化石。
   那么,现在还在蓬勃发展的人类世将会在未来留下什么样的化石呢?
   化石的种类很多,骨头、贝壳、动植物或微生物在石头上留下的印记、保存在湖泊中的物体、毛发、NDA残留物等都是化石。化石的形成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首先,所谓的人和,指的是物体本身要有坚硬的部分,比如壳、骨、牙等;地利则是物体所在的位置最好是火山、沙漠、冰川、沼泽或者其他具有沉积物的环境;而天时指的就是物体在被破坏之前要被迅速掩埋。满足了这些条件,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物体才有可能变成化石。
   即使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生物也很少作为化石被保存下来,而且能被发现的化石还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据估算,通过化石记录所知的物种数量不到所有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的1%。
   而人类又似乎很擅长一件事——挖掘。看看我们的周围,旧的楼房被推倒,盖上新楼;田地里的作物收获之后,土会被重新翻松,种上新的作物;曾经的垃圾场百来年之后可能变成一个高档小区……这意味着,人类留下的各种痕迹可能还没来得及变成化石就被破坏了。因此很难说在未来能找到多少人类世的化石。
   但不管怎样,这个时代总会为未来留下一些化石。假设人类世的化石被保留下来了,会有什么样的化石呢?
   与人类一同生活的动物化石
   不同的地层中所保存的化石各有特点,它们代表了那个时期的生物种类、环境特点,人类化石自然是人类世的标志。
   在古代,人们通常将死去的同伴集中埋葬在某地,渐渐地,排列有序的墓园开始出现,而如今许多地方提倡火化,墓穴里的不再是尸体,而是骨灰。隨着人口的激增,土地利用面积减少,未来的人们可能会采取更环保的处理方式,连骨灰都不保留。这样的情况下,人类世的地层中保存下来的人类化石恐怕并不多。
   现在全世界每天都有几十种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正在经历地球历史上的第六次大灭绝事件,导致这次大灭绝的则是人类。这意味着在人类世的地层中,许多野生动物的化石会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类世特有动物的化石。
   比如,与人类驯养的动物——鸡、猪、牛、猫、狗等的化石可能会数量庞大。人类的活动导致许多野生动物走向灭绝,在人类聚集的地区驯养动物的数量远远超过野生动物,其中鸡的数量可能是最多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要消耗超过660亿只鸡,而早在7000到10000年前,人类就驯化了鸡,未来人类食用的鸡肉还会更多,如此算来,在人类世的地层中鸡骨化石应该算得上是一种标志性化石了。
   而这些人类驯养动物的化石都有一个特点——带有人类的标记,特别是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的痕迹会更加明显。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未来的考古学家能发现,这些动物与它们的野生祖先所吃的食物不同、体型发生了改变、生长速度更快等等信息,而其中一些改变在自然条件下要花几万,或更长的时间才可能进化出来。
   被人类选中的植物化石
   与驯养动物类似,被人类驯化的植物的化石也可能成为人类世化石的代表。一万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了农业生活,驯化各种作物。到了现在,虽然人类种植的作物种类很多,但是有那么几种在全球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其中包括玉米、小麦、大豆、油菜和水稻等。从这些作物上收获的食物被我们吃掉了,但是它们的花粉可能会被保留下来。花粉就像植物的“指纹”,花粉被一层孢粉素包裹,耐腐蚀,耐高温,又极难氧化,因此能形成花粉化石。
   可能有人会说,地球上还有很多野生植物,它们也会产生花粉,这些花粉也可能变成化石,为什么驯化的作物能成为代表?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范围扩大,野生植物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从数量上来说,农业作物比野生植物更多,产生的花粉数量也更可观。另一方面,这些农业作物的分布也有人类世的特点。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小片耕地集合起来,连成大片,并通过科学的规划,在科技的帮助下集中种植某种作物。这样一来,未来的考古學家将会在一大片区域内发现单一的植物花粉化石,这就是人类世存在的一个标志。
   人造物质的化石
   除了动植物化石,人类世的地层中还将可能出现一些之前所有地层都没有的化石——技术化石。“技术化石”是由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及其同事在2014年创造的新词语,指的是人类的技术创造出来的东西形成的化石。塑料无疑会位列其中,此外还有混凝土、人造玻璃、人造宝石等。
   以塑料为例。这是人类目前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塑料垃圾遍布世界各地,在自然条件下塑料垃圾很难被完全分解,其中一部分可能会被埋在沉积物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积物一起被压扁并发生化学反应,像恐龙的骨骼一样成为岩石的一部分。
   除了直接成为岩石的一部分,塑料可能还会以一种出乎人意料的方式成为化石。2013年,人们在夏威夷群岛发现了一种包含了塑料垃圾、鹅卵石和沙子的小球体,这些小球体是在日复一日燃起的篝火炙烤后形成的。美国地质学家根据这种现象提出了“塑料岩球”的概念。他们认为,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火山活动的作用,沙子、石头、溶解的塑料、玻璃以及其他人类丢弃的垃圾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岩石。这些岩石异常坚硬,还耐腐蚀,并且其构成与以往自然形成的岩石完全不同。
   人类对地球改变巨大,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人类世能有多少有价值的化石被保存下来,也不知道未来的人们将如何解读这些化石。如果他们在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鸡骨、猪骨化石,却没发现人类化石,或许他们会认为,世界上曾有一个由鸡或者猪建立的文明。如果他们发现大片的小麦花粉化石,那么他们可能认为,人类世的地球上植物种类单一,并推断气候环境也单一。看来,未来人眼中的人类世是一个非常大的未解之谜呢!
其他文献
寻找大王乌贼  奥德科和普拉蒂是葡萄牙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他们不仅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还是生活中相亲相爱的夫妻,每年他们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海洋考察船上度过。  2005年初,奥德科和普拉蒂接到葡萄牙一家海洋生物博物馆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协助捕捉一条身长至少超过12米的大王乌贼做成标本放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3月上旬,一行9人的捕捞队从里斯本的港口,乘坐一艘科学考察船出海了。  对于大王乌贼,奥德科和
凌晨3点,武汉江汉区街头,张琳挥手告别与他一起创业的战友,当晚他们吃了散伙饭。在这场酒局上,他们回忆起数个睡在仓库、通宵工作的夜晚。  张琳是武汉第一批社区团购创业者。2017年,他曾大胆设想,公司体量有朝一日可能做到全国第一,“做不到全国第一,做湖北第一,做武汉第一。”但好景不长,由于盈利模式跑不通,亏损的窟窿越来越大,资金难以为继。最终,他在2018年初选择了放弃。  3年之后,当他坐在武汉的
在现代社会的饮食体系中,蔬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健康饮食的象征,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菜肴。你知道饮食界的“宠儿”—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吗?  在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域外(国外及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除了明清时期引进的玉米、马铃薯、番薯,基本来自我国主要农区。但我国古代源自本土的栽培蔬菜却不多,《诗经》等文献记载的可食用蔬菜有20余种,但人工栽培的却少之又少,只有甜瓜
病毒虽然可恶,不过站在它的角度来看,其生存环境也非常凶险,稍不留神,很容易被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甚至被“团灭”。因此,它们的主要生存之道就是变异,善变也是病毒最难对付的地方。病毒变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遗传重组,即不同病毒发生“联姻”形成新病毒;另一种是基因突变,实现自我升级。这两种变异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完善自我,以求得病毒家族的“延续”。  基因重组产生新病毒  病毒的种类繁多,不同种属的病毒基
浑浊的大鱼河裹挟着泥沙,蜿蜒流过贫瘠的丘陵。起伏低缓的坡地上,稀疏散布着长满尖刺的灌木,长颈鹿、斑马、犀牛……间或在灌木丛间来回穿行。这里是位于南非西南部的大鱼河自然保护区,因为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所以这里的土地保持了原始的蛮荒状态,是进行科研的理想场所。我来到这里当然不是为了旅行,而是负责调查研究当地的生态情况。  绿猴闹翻天  日出前的清晨雾气朦胧,宁静而凉爽,是保护区一天中最舒适的时光。在这里
云南瑞丽姐告玉城玉石直播基地,每天都会聚集大量缅甸商人和中国主播,他们在镜头前“砍价”,将大量玉石卖往世界各地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云南瑞丽的姐告玉城,远远一看,会以为走错地方。密集喧闹的摊位上都是电脑、补光灯、手机,头顶上电线纵横交错……这是电子市场吗?不,这是卖珠宝玉石的直播基地。  小城某个角落的夜空有时会被突然冒起的烟火照亮。外来的游客会以为是哪家人在办喜事,只有本地人知道,那是赌石的主播
搭乘公共汽车时,要想避免晕车,那么第一点就是要尽量减少摇摆。要避免摇摆就需要选择靠近公共汽车重心的座位,也就是前后轮之间中间的位置。因为这个点就像一个圆的圆心,在汽车拐弯时受到的影响最小。而坐在前面或后面的人则会有被甩出去又被拉回来的感觉,这会导致人晕车。  第二点则是尽量保持开阔的视野。在最前排的座位或者右边(或左边,根据司机的位置而定,在与司机相反的一边)靠过道的座位比较合适。这是因为看清前方
偽装者: 找找我在哪……
具有同我们地球人相似形态的UFO乘员均可称为类人生物。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应该把“雪人”、“野人”或“长毛巨人”、“大脚怪”等与飞碟学上泛指的类人生物混为一谈。在UFO事件中,有时还会遇见一些类人机器人或生物机器人,它们无论在相貌、形态,还是在运动方式上都很像人。这些类人机器人被视为身穿怪异密封服的类人生物,例如1989年发生在俄罗斯哈罗夫斯克和沃罗涅日的外星人事件中,就目击到这种类人生物。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