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依据:本节科学活动《圆圆的肚脐》是由《圆圆的肚脐》绘本为主线进行的教学活动。该绘本是2007年12月1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银美(韩国)。
设计思路:我们每个人的肚子上都有一个圆圆的肚脐,那么肚脐是怎么产生的呢?孩子对自己的肚脐很感兴趣,有时候小朋友会好奇地问我:“我的肚子上为什么会有这个圆圆的肚脐?”“为什么大家都有肚脐,小动物却没有?”为了让孩子科学正确的认知“肚脐”,我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科普绘本《圆圆的肚脐》,介绍了肚脐的作用、生动形象的说了有关肚脐的知识。不仅如此,通过后期的延伸,孩子们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其他动物的肚脐,以及初步了解“胎生”与“卵生”的不同之处。从而渐渐知道脐带是将胎儿和妈妈连在一起,给宝宝带去需要的营养,可不是什么动物都有肚脐的,肚脐是我们的证明,证明我们是胎生的,是妈妈对我们爱的纪念。
活动目标:1.了解脐带与肚脐之间的关系;2.能初步区分卵生动物与胎生动物,并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3.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幼儿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1.了解脐带与肚脐之间的关系;2.能初步区分卵生动物与胎生动物。
活动准备:1.《圆圆的肚脐》PPT课件;2.《圆圆的肚脐》封面肚脐图片;3.胎生动物图片、卵生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请幼儿和同伴互相观察有没有一样的肚脐;2.教师出示PPT课件,请幼儿观看各种各样的肚脐,并提问:神奇的肚脐从哪里来?
二、教师讲述故事《圆圆的肚脐》
1.教师讲述故事,請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呢?2.教师向幼儿介绍“肚脐”与“脐带”之间的关系。教师: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肚子前面有一根带子,像吸管一样把妈妈身体里的营养吸到我们的身体里,所以宝宝就越来越大。大到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不下了我们就生出来了,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但是这个带子始终还连着我们和妈妈,所以必须要把它剪断,这根带子叫做“脐带”。剪掉以后会留下一个小印记,之后我们把剩余的用夹子夹起来,过了一个星期左右这根带子就会自己掉下来了,之后就剩下了我们的肚脐。
三、认识胎生动物
1.引导幼儿讨论:除了人之外,动物有没有脐带呢?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探索脐带与肚脐的关系;3.教师小结:其实有很多动物就和我们人类一样通过脐带来吸收养分慢慢长大的,生出来之后脐带脱落也会有肚脐。这些动物我们称它为胎生动物。
四、认识卵生动物
1.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卵生动物?它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2.请幼儿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并探索:青蛙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它和我们人类有什么不一样?它有脐带吗?3.请幼儿观察小鸡、蝴蝶、鱼的生长过程,并探索:它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它们有脐带吗?4.教师小结:有许多动物是从卵里面孵化出来的,它们没有脐带,也没有肚脐,我们称它为卵生动物。
五、肚脐背后的秘密
1.教师:这个肚脐背后的秘密还是挺多的,他除了告诉我们许多动物有他们不同的生长过程,其实肚脐还代表了一种爱。因为有脐带才有肚脐,脐带连接着我们和妈妈,这是妈妈对我们的爱;2.请幼儿观看妈妈“大肚子”的照片,并讨论:当妈妈的肚子变得那么大的时候,妈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3.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当妈妈“大肚子”十分辛苦的时候,爸爸在做什么?4.教师小结:看来呀我们小朋友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容易,爸爸和妈妈都付出了很多,而且他们都非常的爱你。我想你们今天回家应该会和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吧?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从幼儿的生活中得到启发,因此从幼儿生活中所熟悉事物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在《圆圆的肚脐》这个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一个《圆圆的肚脐》的封面图片,孩子看到了一个肚脐的局部有点摸不着头脑,都说:“咦?这好像颗橘子!”“这是什么呀?胖胖的……”。 当得知是肚脐时,孩子们显得非常好奇与兴奋,有几个孩子不自觉的看了看自己的肚脐。但是当我问:“人为什么有肚脐呢?”孩子们都回答不上来,其实孩子对自己身上的各种器官都很好奇,可是他们却不能真正的了解他们的用处与由来。在认识脐带时,孩子在得知脐带是胎儿与母亲连接,靠脐带来吸收营养后都显得有点不可思议。我还发现有几个孩子在下面轻轻的说:原来,我在妈妈肚子里就是靠脐带才能活下来的,真神奇。活动中,孩子们都显得很惊讶,原来小小的肚脐有这么多的学问。通过肚脐这一点引出了如何区分动物的胎生和卵生,孩子们对此非常之感兴趣。为了丰富孩子的经验,我还搜集了一些小动物出生时的图片,并请孩子猜测小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肚脐吗?孩子们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大胆猜测动物有没有脐带。当他们猜对时,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就连平时很内向的几个孩子,在本次活动中都踊跃参与了。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就脐带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肚脐,在最后一环节中,孩子讲述的较少,大部分都是老师在介绍。可以多加一些提问和互动,有条件的话最好来请一位孩子的妈妈来讲一讲,来回答孩子提出的小问题,那样效果会更好。
设计思路:我们每个人的肚子上都有一个圆圆的肚脐,那么肚脐是怎么产生的呢?孩子对自己的肚脐很感兴趣,有时候小朋友会好奇地问我:“我的肚子上为什么会有这个圆圆的肚脐?”“为什么大家都有肚脐,小动物却没有?”为了让孩子科学正确的认知“肚脐”,我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科普绘本《圆圆的肚脐》,介绍了肚脐的作用、生动形象的说了有关肚脐的知识。不仅如此,通过后期的延伸,孩子们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其他动物的肚脐,以及初步了解“胎生”与“卵生”的不同之处。从而渐渐知道脐带是将胎儿和妈妈连在一起,给宝宝带去需要的营养,可不是什么动物都有肚脐的,肚脐是我们的证明,证明我们是胎生的,是妈妈对我们爱的纪念。
活动目标:1.了解脐带与肚脐之间的关系;2.能初步区分卵生动物与胎生动物,并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3.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幼儿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1.了解脐带与肚脐之间的关系;2.能初步区分卵生动物与胎生动物。
活动准备:1.《圆圆的肚脐》PPT课件;2.《圆圆的肚脐》封面肚脐图片;3.胎生动物图片、卵生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请幼儿和同伴互相观察有没有一样的肚脐;2.教师出示PPT课件,请幼儿观看各种各样的肚脐,并提问:神奇的肚脐从哪里来?
二、教师讲述故事《圆圆的肚脐》
1.教师讲述故事,請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呢?2.教师向幼儿介绍“肚脐”与“脐带”之间的关系。教师: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肚子前面有一根带子,像吸管一样把妈妈身体里的营养吸到我们的身体里,所以宝宝就越来越大。大到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不下了我们就生出来了,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但是这个带子始终还连着我们和妈妈,所以必须要把它剪断,这根带子叫做“脐带”。剪掉以后会留下一个小印记,之后我们把剩余的用夹子夹起来,过了一个星期左右这根带子就会自己掉下来了,之后就剩下了我们的肚脐。
三、认识胎生动物
1.引导幼儿讨论:除了人之外,动物有没有脐带呢?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探索脐带与肚脐的关系;3.教师小结:其实有很多动物就和我们人类一样通过脐带来吸收养分慢慢长大的,生出来之后脐带脱落也会有肚脐。这些动物我们称它为胎生动物。
四、认识卵生动物
1.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卵生动物?它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2.请幼儿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并探索:青蛙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它和我们人类有什么不一样?它有脐带吗?3.请幼儿观察小鸡、蝴蝶、鱼的生长过程,并探索:它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它们有脐带吗?4.教师小结:有许多动物是从卵里面孵化出来的,它们没有脐带,也没有肚脐,我们称它为卵生动物。
五、肚脐背后的秘密
1.教师:这个肚脐背后的秘密还是挺多的,他除了告诉我们许多动物有他们不同的生长过程,其实肚脐还代表了一种爱。因为有脐带才有肚脐,脐带连接着我们和妈妈,这是妈妈对我们的爱;2.请幼儿观看妈妈“大肚子”的照片,并讨论:当妈妈的肚子变得那么大的时候,妈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3.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当妈妈“大肚子”十分辛苦的时候,爸爸在做什么?4.教师小结:看来呀我们小朋友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容易,爸爸和妈妈都付出了很多,而且他们都非常的爱你。我想你们今天回家应该会和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吧?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从幼儿的生活中得到启发,因此从幼儿生活中所熟悉事物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在《圆圆的肚脐》这个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一个《圆圆的肚脐》的封面图片,孩子看到了一个肚脐的局部有点摸不着头脑,都说:“咦?这好像颗橘子!”“这是什么呀?胖胖的……”。 当得知是肚脐时,孩子们显得非常好奇与兴奋,有几个孩子不自觉的看了看自己的肚脐。但是当我问:“人为什么有肚脐呢?”孩子们都回答不上来,其实孩子对自己身上的各种器官都很好奇,可是他们却不能真正的了解他们的用处与由来。在认识脐带时,孩子在得知脐带是胎儿与母亲连接,靠脐带来吸收营养后都显得有点不可思议。我还发现有几个孩子在下面轻轻的说:原来,我在妈妈肚子里就是靠脐带才能活下来的,真神奇。活动中,孩子们都显得很惊讶,原来小小的肚脐有这么多的学问。通过肚脐这一点引出了如何区分动物的胎生和卵生,孩子们对此非常之感兴趣。为了丰富孩子的经验,我还搜集了一些小动物出生时的图片,并请孩子猜测小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肚脐吗?孩子们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大胆猜测动物有没有脐带。当他们猜对时,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就连平时很内向的几个孩子,在本次活动中都踊跃参与了。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就脐带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肚脐,在最后一环节中,孩子讲述的较少,大部分都是老师在介绍。可以多加一些提问和互动,有条件的话最好来请一位孩子的妈妈来讲一讲,来回答孩子提出的小问题,那样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