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融入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积累感性经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数学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设计有效、有量、有质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发展欲,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游戏是他们所钟爱的活动。在数学课堂中植入游戏活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因此,教师应当精心研读教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新知的探索中,最终获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设计这样的游戏:在大屏上出示3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只能看到一个角。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猜猜它们是什么三角形,如果猜对了,我们就可以看到完整的三角形了。”听了教师的话,学生很是兴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第一个三角形露在外面的是一个直角,所以学生猜是直角三角形,只见屏幕上遮住三角形的纸板很快消失,果真看到的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露在外面的是钝角,所以学生猜是钝角三角形,纸板移去后,果然看到了钝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露在外面的是锐角,学生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个个猜是锐角三角形,奇怪的是这次纸板没有移开,这是什么原因?学生进入了深思中,很快发现三种三角形都有可能,只看到一个锐角,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什么三角形。
上述案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了趣味性较强的“猜一猜”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有时难以透彻、深入的理解,经常会出现思维障碍,影响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吸纳。如果教师直接告知或者讲解,学生必定是一知半解,无法完成知识建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性。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题目:用4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所拼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这道题目出示后,很多学生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会先算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乘4。显然这样算是不对的,出现了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直接告知正确的算法,而是让学生拿出4个小正方体,动手拼一拼,学生立即进行动手操作,很快便发现了问题。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1)拼成长8分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的长方体;(2)拼成长4分米、高4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体;(3)拼成长4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然后学生观察所拼的长方体,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分别算出了所拼长方体的表面积。
上述案例,在学生的思维出现困顿之时,教师引导学生就地取材,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发挥指尖智慧,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能力。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旨在聚焦知识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对学习活动展开全面的思考、总结,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和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经历智力“二次加工”的过程,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养成重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在教学“比例的性质”后,教师为学生出示了这样的题目:“8x=9y,x︰y=( )︰( )。”题目出示后,学生都愣住了,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课堂陷入了沉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前后两道算式表面上看似毫无联系,如果要解答这样的问题,突破口应该在哪里呢?”学生进入了反思中,他们认为首先可以将8x=9y中的“×”补起来,得到8×x=9×y。教师追问:“看到8×x=9×y,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再次反思后,想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因此,可以将8和x看作比例的外项,在脑中就可以构建出专业的模型:x︰( )=( )︰8,而9和y是比例的内项,基于这样的思考,学生们顺利地解答出了题目:x︰y=(9)︰(8)。
上述案例,在学生苦于无法探寻到有效的解题思路时,教师没有直接“倾囊相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了知识本质,提高了思考力和学习力,让学生智慧的火花自由绽放。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与生活有着广泛的链接和融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教学“比”的知识后,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来到学校的旗杆下面,指着旗杆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吗?”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将旗杆放倒,然后进行测量。还有学生建议把绳子扯下来测量,然后除以2。这两个方法,学生刚一说完,立即遭到了其他学生的反对,认为非常麻烦,但一时又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将学生带到了一片空地,在那边准备了一些竹竿,让学生先测量出每根竹竿的长度,然后立在地上,测量出它们的影长,然后算出竹竿长度和影长的比值,看有什么发现。学生立即投入到了动手操作中,不一會儿,便得出了结论:在同一时间和地点,物体的长度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学生依据这样的发现,很快测量出了旗杆的高度。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生硬地讲解数学知识,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设计实践性活动,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进而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获取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活动化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求知规律,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思维能力,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和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一、游戏性活动,诱发兴趣
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游戏是他们所钟爱的活动。在数学课堂中植入游戏活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因此,教师应当精心研读教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新知的探索中,最终获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设计这样的游戏:在大屏上出示3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只能看到一个角。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猜猜它们是什么三角形,如果猜对了,我们就可以看到完整的三角形了。”听了教师的话,学生很是兴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第一个三角形露在外面的是一个直角,所以学生猜是直角三角形,只见屏幕上遮住三角形的纸板很快消失,果真看到的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露在外面的是钝角,所以学生猜是钝角三角形,纸板移去后,果然看到了钝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露在外面的是锐角,学生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个个猜是锐角三角形,奇怪的是这次纸板没有移开,这是什么原因?学生进入了深思中,很快发现三种三角形都有可能,只看到一个锐角,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什么三角形。
上述案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了趣味性较强的“猜一猜”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操作性活动,强化理解
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有时难以透彻、深入的理解,经常会出现思维障碍,影响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吸纳。如果教师直接告知或者讲解,学生必定是一知半解,无法完成知识建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性。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题目:用4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所拼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这道题目出示后,很多学生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会先算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乘4。显然这样算是不对的,出现了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直接告知正确的算法,而是让学生拿出4个小正方体,动手拼一拼,学生立即进行动手操作,很快便发现了问题。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1)拼成长8分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的长方体;(2)拼成长4分米、高4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体;(3)拼成长4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然后学生观察所拼的长方体,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分别算出了所拼长方体的表面积。
上述案例,在学生的思维出现困顿之时,教师引导学生就地取材,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发挥指尖智慧,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能力。
三、反思性活动,灵动思维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旨在聚焦知识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对学习活动展开全面的思考、总结,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和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经历智力“二次加工”的过程,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养成重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在教学“比例的性质”后,教师为学生出示了这样的题目:“8x=9y,x︰y=( )︰( )。”题目出示后,学生都愣住了,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课堂陷入了沉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前后两道算式表面上看似毫无联系,如果要解答这样的问题,突破口应该在哪里呢?”学生进入了反思中,他们认为首先可以将8x=9y中的“×”补起来,得到8×x=9×y。教师追问:“看到8×x=9×y,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再次反思后,想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因此,可以将8和x看作比例的外项,在脑中就可以构建出专业的模型:x︰( )=( )︰8,而9和y是比例的内项,基于这样的思考,学生们顺利地解答出了题目:x︰y=(9)︰(8)。
上述案例,在学生苦于无法探寻到有效的解题思路时,教师没有直接“倾囊相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了知识本质,提高了思考力和学习力,让学生智慧的火花自由绽放。
四、实践性活动,促进应用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与生活有着广泛的链接和融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教学“比”的知识后,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来到学校的旗杆下面,指着旗杆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吗?”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将旗杆放倒,然后进行测量。还有学生建议把绳子扯下来测量,然后除以2。这两个方法,学生刚一说完,立即遭到了其他学生的反对,认为非常麻烦,但一时又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将学生带到了一片空地,在那边准备了一些竹竿,让学生先测量出每根竹竿的长度,然后立在地上,测量出它们的影长,然后算出竹竿长度和影长的比值,看有什么发现。学生立即投入到了动手操作中,不一會儿,便得出了结论:在同一时间和地点,物体的长度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学生依据这样的发现,很快测量出了旗杆的高度。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生硬地讲解数学知识,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设计实践性活动,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进而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获取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活动化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求知规律,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思维能力,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和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