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错误是数学课堂中常见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尚没有达到教材要求的高度,推理、想象的能力还显得非常的薄弱,加之数学知识复杂、抽象,出现一些错误也是难免的。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时,缺乏足够的耐心,要么如雷“咆哮”,进行批评指责,要么轻描淡写,说一句“太粗心了,以后注意”,或者搁置一旁,缺乏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自行订正。不难发现,这些处理方式太过单一,学生并没有真正弄清错因,后续还会表现出类似的错误,时间长了,必定会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教师要用足“错误”,让学生在找错、析错、改错中深化理解,真正让错误成为迈向成功的基石。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也是建构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年龄尚小,面对抽象的概念,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它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坡度,加快概念内化的历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错因,使学生避免受到类似情况的干扰,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入手,如蝴蝶、五角星、飞机等,让学生说说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紧接着,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判定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经过思考,学生认为这三种图形都属于轴对称图形,而且对结论深信不疑,显然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这完全在教师的预设中。于是,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发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学生在折的过程中,发现平行四边形在对折后,不能实现完全重合,因此可以认定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上述案例,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准的研读,预设到了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并提前做好了应对策略。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了错误,避免在日后的学习中出现相关的错误,提升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有些错误的出现,会让教师始料不及,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作为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错误、分析错误,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指点迷津”,修正错误,并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问学生:“如果用3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后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学生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的算法是:3×3×6×3=162(平方分米)。当问及学生为什么这样算时,他们给出了理由:3×3×6算的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乘3,算的是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显然,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出现了偏颇,教师没有批评学生,也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让学生拿出3个小正方体,将它拼成长方体,然后分别说一说所拼长方体的长、宽、高,在观察的过程中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后,发现原先的算法是错误的,因为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有一些面已经被拼到里面,算表面积时已经不能再算在其中了,应该减去。于是,学生重新列出了算式进行了解答。
上述案例,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巧妙地进行了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突破思维盲点,克服认知障碍,主动地修改错误,促进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错误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会充分暴露出来,学生会修正错误,认知结构也会得到完善。但有些错误难以在课堂中直接生成,而是隐藏在“幕后”,致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出现错误。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直接亮出错误,让学生自主地识错、纠错,掌握知识的本质。
在教学“方程”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苹果有300千克,梨子重量是苹果的2倍多10千克,梨子的重量有多少千克?教师出示解答方法:设梨子的重量为x千克,然后列出方程2x+10=300,解得x=145,所以得出结论:梨子的重量是145千克。教师笑着对学生说:“这样算正确吗?”全班的学生都认为这样算是正确的,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已经陷入了定势,失去了审题的意识,而是借助经验在解答题目。教师引导学生:“题目中谁是1倍的量?它的重量知道吗?”学生自然会想到苹果的重量是1倍的量,并且题目中已经告知是300千克。教师追问:“既然1倍的量已经知道,这道题目还要用方程来解答吗?”学生此时才意识到上面的解答方法是错误的,应该直接用算术方法算:300×2+10=610(千克)。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为学生直接呈现错误,使学生意识到找准“1倍量”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的本质,又可以避免他们碰到与此类似的问题而不知所措。
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新课改强调改变传统教育下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个性,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的答案尽管错了,但错误中也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成分,其中蕴含着他们智慧的火花。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做有心人,巧妙利用这样的鲜活资源,放大错误中的创新因素,进入发散求异的学习境界。
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出示问题:4台拖拉机一星期耕地42公顷,照这样计算,14台拖拉机,10天可以耕地多少公顷?问题出示后,很多学生都运用了归一应用题解题策略解答:42÷4÷7×14×10=210(公顷)。但有一个学生列出的算式是:42÷7×14×(10÷7)=120(公顷)。从结论上看,这个学生的算法肯定是错误的。但教师发现这种算法含有“创新”元素。教师没有放弃这样的资源,而是让学生继续往下说,那个学生说道:“10天是一星期的(10÷7)倍,42÷7×14表示一星期14台拖拉机耕地数。”这时,那个学生停顿了下来,迟疑后说:“原先算法不对,42÷4才是1台拖拉机一个星期的耕地数量,应该是42÷4×14×(10÷7)。”这个学生跳出“常规思路”考虑问题,赢得了其他学生的掌声。
上述案例,教师面对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没有给学生“泼冷水”,而是智慧地化解學生的错误,让学生主动地找出错误,进而剖析错误,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错误与课堂相伴相随,没有错误出现的课堂,是不现实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睿智地捕捉学生的错误,做足“错误”的学问,使学生不再“谈错色变”,让错误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一、预设错误,实现提升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也是建构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年龄尚小,面对抽象的概念,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它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坡度,加快概念内化的历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错因,使学生避免受到类似情况的干扰,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入手,如蝴蝶、五角星、飞机等,让学生说说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紧接着,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判定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经过思考,学生认为这三种图形都属于轴对称图形,而且对结论深信不疑,显然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这完全在教师的预设中。于是,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发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学生在折的过程中,发现平行四边形在对折后,不能实现完全重合,因此可以认定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上述案例,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准的研读,预设到了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并提前做好了应对策略。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了错误,避免在日后的学习中出现相关的错误,提升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二、宽待错误,促进理解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有些错误的出现,会让教师始料不及,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作为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错误、分析错误,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指点迷津”,修正错误,并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问学生:“如果用3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后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学生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的算法是:3×3×6×3=162(平方分米)。当问及学生为什么这样算时,他们给出了理由:3×3×6算的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乘3,算的是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显然,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出现了偏颇,教师没有批评学生,也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让学生拿出3个小正方体,将它拼成长方体,然后分别说一说所拼长方体的长、宽、高,在观察的过程中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后,发现原先的算法是错误的,因为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有一些面已经被拼到里面,算表面积时已经不能再算在其中了,应该减去。于是,学生重新列出了算式进行了解答。
上述案例,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巧妙地进行了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突破思维盲点,克服认知障碍,主动地修改错误,促进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直击错误,掌握本质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错误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会充分暴露出来,学生会修正错误,认知结构也会得到完善。但有些错误难以在课堂中直接生成,而是隐藏在“幕后”,致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出现错误。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直接亮出错误,让学生自主地识错、纠错,掌握知识的本质。
在教学“方程”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苹果有300千克,梨子重量是苹果的2倍多10千克,梨子的重量有多少千克?教师出示解答方法:设梨子的重量为x千克,然后列出方程2x+10=300,解得x=145,所以得出结论:梨子的重量是145千克。教师笑着对学生说:“这样算正确吗?”全班的学生都认为这样算是正确的,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已经陷入了定势,失去了审题的意识,而是借助经验在解答题目。教师引导学生:“题目中谁是1倍的量?它的重量知道吗?”学生自然会想到苹果的重量是1倍的量,并且题目中已经告知是300千克。教师追问:“既然1倍的量已经知道,这道题目还要用方程来解答吗?”学生此时才意识到上面的解答方法是错误的,应该直接用算术方法算:300×2+10=610(千克)。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为学生直接呈现错误,使学生意识到找准“1倍量”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的本质,又可以避免他们碰到与此类似的问题而不知所措。
四、捕捉错误,发散思维
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新课改强调改变传统教育下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个性,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的答案尽管错了,但错误中也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成分,其中蕴含着他们智慧的火花。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做有心人,巧妙利用这样的鲜活资源,放大错误中的创新因素,进入发散求异的学习境界。
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出示问题:4台拖拉机一星期耕地42公顷,照这样计算,14台拖拉机,10天可以耕地多少公顷?问题出示后,很多学生都运用了归一应用题解题策略解答:42÷4÷7×14×10=210(公顷)。但有一个学生列出的算式是:42÷7×14×(10÷7)=120(公顷)。从结论上看,这个学生的算法肯定是错误的。但教师发现这种算法含有“创新”元素。教师没有放弃这样的资源,而是让学生继续往下说,那个学生说道:“10天是一星期的(10÷7)倍,42÷7×14表示一星期14台拖拉机耕地数。”这时,那个学生停顿了下来,迟疑后说:“原先算法不对,42÷4才是1台拖拉机一个星期的耕地数量,应该是42÷4×14×(10÷7)。”这个学生跳出“常规思路”考虑问题,赢得了其他学生的掌声。
上述案例,教师面对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没有给学生“泼冷水”,而是智慧地化解學生的错误,让学生主动地找出错误,进而剖析错误,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错误与课堂相伴相随,没有错误出现的课堂,是不现实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睿智地捕捉学生的错误,做足“错误”的学问,使学生不再“谈错色变”,让错误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