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旅游纪念地以我党历史、人物事迹和革命精神为载体的遗迹、标志物。通过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纪念地(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清红色旅游纪念地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联,促使红色旅游纪念地进一步迅速发展并壮大。
[关键词]红色旅游纪念地;社会文化建设;发展壮大;繁荣文化事业
红色旅游纪念地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1]”,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通过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纪念地(景区),既可以观光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人民精神、物质生活中必需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搞清红色旅游纪念地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联,弄懂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科学、人性化的措施,推进红色旅游纪念地蓬勃发展。
一、红色旅游纪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决定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文化范围,这就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因此,红色旅游纪念地“作为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培育机构,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宣传和弘扬”及拓展、创新上。[2]
(一)弘扬革命传统和传承先辈精神
建立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基础和今后的发展就是传承、宣传和弘扬先辈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教育类红色旅游纪念地主要是使参观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革命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人格,进而促使自我反省,不断升华自己”;历史事件类红色旅游纪念地则将发生事件时的政治背景、事件发生过程真实再现给游客,使游客弄懂整个历史事件前后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的英明果断和共产党人的前仆后继、英勇献身品质,进而坚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幸福生活,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坚决与损害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行为作斗争[3]”。
(二)深挖历史内涵,拓展和创新红色文化宣教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原有的展览内容、陈列形式和宣教方式已经落后,已不能吸引游客,人们对挖掘红色旅游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拓展宣传教育方式和创新陈列形式的需求日益提高。因此,红色旅游纪念地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阵地,发挥红色历史文化的资源作用,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深挖红色历史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味,创造出当今时代需要、社会前进推手的一批力作,通过形式多样地宣扬新时代的主旋律、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目的,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红色旅游纪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它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要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舆论氛围、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5]”这样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才能提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红色旅游纪念地恰恰体现了这一作用。因此,我们清楚了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功能、作用,才能充分利用本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功能和作用,红色旅游纪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挥好“文物藏品”、“传承教育、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一)文物藏品
每一个红色旅游纪念地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文物藏品。因此,加强对相关革命文物和历史见证的保护是我们红色旅游纪念地首先的责任。历史文物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它是我们先辈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实物教材。没有这些历史文物藏品的存在,就不会有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存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保护历史文物人人有责,所以我们每个人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革命历史文物,否则,让革命历史文物自行消失,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发展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红色旅游纪念地将会难以为继,纪念地的宣传教育功能亦难以有效地发挥,红色纪念地事业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因此,每一个红色旅游纪念地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和重要责任就是保护好革命文物。
(二)传承教育、传播正能量
红色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指向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6]。因此,通过载体传承其特定的红色历史文化,传播其先进的文化理念、彰显其正能量的传统精神,是每一个红色纪念地鲜明的特点,有利于红色革命文化深入人心。红色纪念地是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我们要利用好纪念地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挥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这一有效载体,充分利用党的历史时期留下的每一处革命遗迹,留下的每一件珍贵文物,用鲜活的历史教材教育好我们每一个公民,弘扬、传承革命先辈光荣遗志,从而帮助我们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人生目标。 三、红色旅游纪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发展
(一)保护好红色旅游纪念地革命历史文物的藏品
保护好、利用好每一件革命历史文物对红色旅游纪念地发展都具有很重要作用,这是每一个红色旅游纪念地工作者妇孺皆知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不少红色旅游纪念地,珍藏的文物文献尚不丰富,有的甚至空空如也,观众看到的仅仅是单纯的建筑。究其原因:一是革命纪念物品原件和能够见证革命历史的史料珍品留存太少;二是许多收藏者将收藏的历史文物视为珍爱,不轻易捐赠,更有甚者是待价而估;三是文物部门经费有限,不能及时购买文物;四是对革命纪念物品的征集、馆藏不够重视;五是文物保护措施和方法不到位。因此,征集文物、利用民间藏品来充实红色纪念地的馆藏;采取先进的、科学的措施保护现有的革命纪念物,使文物得到更为科学、妥善的保管,使之得到常年展示与永久保存。
(二)筹措发展资金,夯实基础设施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红色纪念地游客呈井喷式增长,景区的参观人数的饱有量已超过最大限度,其交通、卫生等压力已达到最高,声、光、电等影音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行,但仍不能满足观众要求。因此,红色纪念地必须根据日益增加的游客数量,多措并举筹措运行、发展资金,完善景区内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适应新要求、新标准下的旅游发展。
(三)创新宣教形式,提高互动效果,提升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公共服务职能
红色旅游纪念地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公众服务。充分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加大革命传统教育和先进思想、优秀文化的宣扬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好的主题教育人,以好的形式吸引人,一是艺术形式多种结合。可以在传统讲解基础上增加民谣、快板、相声、情景再现等表现形式,增强教育服务的主动性、生动性、感召力和教育性。二是开展红色历史节目义演活动。如:西柏坡纪念馆在陈列馆三大战役半景画馆增加西柏坡民谣支前演出,不仅吸引前来参观的观众,同时吸引了观众参与互动,使观众在娱乐中加深了对西柏坡精神内涵的理解。三是推广以红色教育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净化观众心灵,达到潜默移化教育效果。如西柏坡纪念馆推出了“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献一束献花、唱一首红歌、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观一个红色展览、听一次党课。这些形式创新,打破了固有的宣传教育模式,达到了既灵活多样,又喜闻乐见拉近了观众的距离,使宣传教育成为一种自然和必然。四是举办涵盖红色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的巡回展览、党课、文艺演出、报告会等形式的活动进入学校、军营、机关、社区、工厂、农村等地,这也是近年来红色纪念地管理者探索与大专院校、厂矿企业建立常态互动、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广的很有效的一项新举措。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的“三送六进”活动,常年开展送展览、送党课、送演出。五是“借鸡下蛋”。联合有实力、有影响力大的媒体单位、文化传播公司为广大公民提供贴近百姓生活、启发教育、感人肺腑的优秀文化精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挥文化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四大作用,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文化保障,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才能使我们全体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缤纷多彩,我们全民族文化事业迸发持续活力,才能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国际影响力才会持续增强。[7]
[注释]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谢建美.如何发挥红色景区的旅游教育功能[N].中国旅游报,2012-07-02.
[3]谢建美.如何发挥红色景区的旅游教育功能[N].中国旅游报,2012-07-0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
[6]《关于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的调查报告》.百度文库,2012.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
[关键词]红色旅游纪念地;社会文化建设;发展壮大;繁荣文化事业
红色旅游纪念地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1]”,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通过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纪念地(景区),既可以观光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人民精神、物质生活中必需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搞清红色旅游纪念地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联,弄懂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科学、人性化的措施,推进红色旅游纪念地蓬勃发展。
一、红色旅游纪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决定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文化范围,这就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因此,红色旅游纪念地“作为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培育机构,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宣传和弘扬”及拓展、创新上。[2]
(一)弘扬革命传统和传承先辈精神
建立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基础和今后的发展就是传承、宣传和弘扬先辈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教育类红色旅游纪念地主要是使参观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革命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人格,进而促使自我反省,不断升华自己”;历史事件类红色旅游纪念地则将发生事件时的政治背景、事件发生过程真实再现给游客,使游客弄懂整个历史事件前后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的英明果断和共产党人的前仆后继、英勇献身品质,进而坚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幸福生活,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坚决与损害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行为作斗争[3]”。
(二)深挖历史内涵,拓展和创新红色文化宣教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原有的展览内容、陈列形式和宣教方式已经落后,已不能吸引游客,人们对挖掘红色旅游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拓展宣传教育方式和创新陈列形式的需求日益提高。因此,红色旅游纪念地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阵地,发挥红色历史文化的资源作用,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深挖红色历史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味,创造出当今时代需要、社会前进推手的一批力作,通过形式多样地宣扬新时代的主旋律、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目的,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红色旅游纪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它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要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舆论氛围、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5]”这样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才能提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红色旅游纪念地恰恰体现了这一作用。因此,我们清楚了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功能、作用,才能充分利用本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功能和作用,红色旅游纪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挥好“文物藏品”、“传承教育、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一)文物藏品
每一个红色旅游纪念地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文物藏品。因此,加强对相关革命文物和历史见证的保护是我们红色旅游纪念地首先的责任。历史文物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它是我们先辈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实物教材。没有这些历史文物藏品的存在,就不会有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存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保护历史文物人人有责,所以我们每个人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革命历史文物,否则,让革命历史文物自行消失,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发展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红色旅游纪念地将会难以为继,纪念地的宣传教育功能亦难以有效地发挥,红色纪念地事业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因此,每一个红色旅游纪念地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和重要责任就是保护好革命文物。
(二)传承教育、传播正能量
红色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指向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6]。因此,通过载体传承其特定的红色历史文化,传播其先进的文化理念、彰显其正能量的传统精神,是每一个红色纪念地鲜明的特点,有利于红色革命文化深入人心。红色纪念地是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我们要利用好纪念地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挥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这一有效载体,充分利用党的历史时期留下的每一处革命遗迹,留下的每一件珍贵文物,用鲜活的历史教材教育好我们每一个公民,弘扬、传承革命先辈光荣遗志,从而帮助我们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人生目标。 三、红色旅游纪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发展
(一)保护好红色旅游纪念地革命历史文物的藏品
保护好、利用好每一件革命历史文物对红色旅游纪念地发展都具有很重要作用,这是每一个红色旅游纪念地工作者妇孺皆知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不少红色旅游纪念地,珍藏的文物文献尚不丰富,有的甚至空空如也,观众看到的仅仅是单纯的建筑。究其原因:一是革命纪念物品原件和能够见证革命历史的史料珍品留存太少;二是许多收藏者将收藏的历史文物视为珍爱,不轻易捐赠,更有甚者是待价而估;三是文物部门经费有限,不能及时购买文物;四是对革命纪念物品的征集、馆藏不够重视;五是文物保护措施和方法不到位。因此,征集文物、利用民间藏品来充实红色纪念地的馆藏;采取先进的、科学的措施保护现有的革命纪念物,使文物得到更为科学、妥善的保管,使之得到常年展示与永久保存。
(二)筹措发展资金,夯实基础设施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红色纪念地游客呈井喷式增长,景区的参观人数的饱有量已超过最大限度,其交通、卫生等压力已达到最高,声、光、电等影音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行,但仍不能满足观众要求。因此,红色纪念地必须根据日益增加的游客数量,多措并举筹措运行、发展资金,完善景区内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适应新要求、新标准下的旅游发展。
(三)创新宣教形式,提高互动效果,提升红色旅游纪念地的公共服务职能
红色旅游纪念地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公众服务。充分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加大革命传统教育和先进思想、优秀文化的宣扬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好的主题教育人,以好的形式吸引人,一是艺术形式多种结合。可以在传统讲解基础上增加民谣、快板、相声、情景再现等表现形式,增强教育服务的主动性、生动性、感召力和教育性。二是开展红色历史节目义演活动。如:西柏坡纪念馆在陈列馆三大战役半景画馆增加西柏坡民谣支前演出,不仅吸引前来参观的观众,同时吸引了观众参与互动,使观众在娱乐中加深了对西柏坡精神内涵的理解。三是推广以红色教育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净化观众心灵,达到潜默移化教育效果。如西柏坡纪念馆推出了“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献一束献花、唱一首红歌、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观一个红色展览、听一次党课。这些形式创新,打破了固有的宣传教育模式,达到了既灵活多样,又喜闻乐见拉近了观众的距离,使宣传教育成为一种自然和必然。四是举办涵盖红色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的巡回展览、党课、文艺演出、报告会等形式的活动进入学校、军营、机关、社区、工厂、农村等地,这也是近年来红色纪念地管理者探索与大专院校、厂矿企业建立常态互动、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广的很有效的一项新举措。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的“三送六进”活动,常年开展送展览、送党课、送演出。五是“借鸡下蛋”。联合有实力、有影响力大的媒体单位、文化传播公司为广大公民提供贴近百姓生活、启发教育、感人肺腑的优秀文化精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挥文化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四大作用,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文化保障,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才能使我们全体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缤纷多彩,我们全民族文化事业迸发持续活力,才能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国际影响力才会持续增强。[7]
[注释]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谢建美.如何发挥红色景区的旅游教育功能[N].中国旅游报,2012-07-02.
[3]谢建美.如何发挥红色景区的旅游教育功能[N].中国旅游报,2012-07-0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
[6]《关于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的调查报告》.百度文库,2012.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