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三农建设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其中现代农村的建设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当务之急。而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是推动我国现代农村建设的一种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发展、繁荣、服务富裕农业、农村、农民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当今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农村和全力实现农民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综合开出了新的发提要求,而从我国目前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可见农业综合开发在推動现代农业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虽然经过了几代人,几十年的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当今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根据对近几年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和以前相比有衰退的现象,综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最严重的因素就是城乡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恶化及城乡经济产业结构失去平衡。所以研究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将会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加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农业综合开发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设立的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其旨在:为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进行改善,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在我国农村这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结合形势、地位作用、相对比例关系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依据实际情况,对我国一些地区的农、林、渔、牧、副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调整传统农业的结构,多元化种植模式改变了农业中单一种植模式等,实现了农民经济增收的目标。三、适应现代农村建设的需要,调整立项方向、方式及重点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农村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如何用足“绿箱”政策,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在立项方向、方式和重点上应做出调整。
3.1大力推进产业化发展,集中力量扶持优势产业
从实践看,有效途径有:一是产业化经营项目应参照国家确定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通过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粮棉油的产业优势;畜牧业主要是抓改进传统饲养方式,实现生产新突破。三是要着眼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对那些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应重点培育,加快发展。四是要注重名优特稀农产品开发,如在养殖业上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畜禽和特种水产品养殖,在种植业上大力发展特种经济作物的种植等等。
3.2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现代农村
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如投资建设农村水电、乡村道路、农村燃气、农村自来水工程等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将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改变乡村面貌,实现村容整洁是现代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对项目区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修机耕路、小型水利工程、农田林网等基本建设内容,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营造和谐的自然环境,构筑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
四、围绕当前现代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
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指明了现代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突出措施,从多方面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
一要加强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建设。要加快建立健全投入运行新机制,积极扩大增资渠道和范围。一是充分利用好国家各项支农政策,并按照“渠道不变、资金配合、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项目县为单位,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扶贫、农村“六小工程”、生态建设等其他支农资金统筹集中捆绑使用的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二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谁出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个体大户或企业以独资或股份制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县乡地方财政通过减压其他支出,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通过申请补贴或以村为单位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推进现代农村建设进程。
二要加强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建设。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一批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重大农业技术。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为家庭承包经营注入新的活力。要完善农产品科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
五、围绕夯实现代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综合开发如果没有促进农民增收,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失去了开发的意义。只有农民手头宽裕了,现代农村建设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从各地区域实际出发,把发展产业经济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创造内在发展条件。
一要大力创新开发理念。发展农村经济要突破传统农业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实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综合开发,以城市化的理念带动农村经济。
二要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柱。选择主导产业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要大力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防止产业、产品趋同和重复建设。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新品种,创新名牌产品,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结语
根据多年来几代人的不断的农业综合开发中的探索与实践,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件真正能够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良好途径,但同时也是一项难度较大,涉及面较广,需要时间漫长的系统工程。在此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把此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发效益最大化,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农业综合开发的新的途径和方法。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认真的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不断的探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真正的会对现代农村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真正起到农业综合开发推动现代农村建设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志方,刘欣.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制约因素及其组织变革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6,(01).
[2]魏文明.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
[3]黄海军.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9(10).
[4]洪海明.推进我国农业开发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在线,2009(07).
[5]许建斌,卢晓熙.农业综合开发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财政,2001(07).
[6]姚淑华,王琦.谈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管理[J]。黑河学刊,2006,(01).
[7]周学武.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制度创新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虽然经过了几代人,几十年的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当今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根据对近几年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和以前相比有衰退的现象,综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最严重的因素就是城乡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恶化及城乡经济产业结构失去平衡。所以研究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将会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加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农业综合开发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设立的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其旨在:为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进行改善,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在我国农村这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结合形势、地位作用、相对比例关系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依据实际情况,对我国一些地区的农、林、渔、牧、副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调整传统农业的结构,多元化种植模式改变了农业中单一种植模式等,实现了农民经济增收的目标。三、适应现代农村建设的需要,调整立项方向、方式及重点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农村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如何用足“绿箱”政策,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在立项方向、方式和重点上应做出调整。
3.1大力推进产业化发展,集中力量扶持优势产业
从实践看,有效途径有:一是产业化经营项目应参照国家确定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通过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粮棉油的产业优势;畜牧业主要是抓改进传统饲养方式,实现生产新突破。三是要着眼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对那些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应重点培育,加快发展。四是要注重名优特稀农产品开发,如在养殖业上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畜禽和特种水产品养殖,在种植业上大力发展特种经济作物的种植等等。
3.2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现代农村
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如投资建设农村水电、乡村道路、农村燃气、农村自来水工程等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将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改变乡村面貌,实现村容整洁是现代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对项目区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修机耕路、小型水利工程、农田林网等基本建设内容,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营造和谐的自然环境,构筑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
四、围绕当前现代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
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指明了现代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突出措施,从多方面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
一要加强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建设。要加快建立健全投入运行新机制,积极扩大增资渠道和范围。一是充分利用好国家各项支农政策,并按照“渠道不变、资金配合、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项目县为单位,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扶贫、农村“六小工程”、生态建设等其他支农资金统筹集中捆绑使用的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二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谁出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个体大户或企业以独资或股份制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县乡地方财政通过减压其他支出,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通过申请补贴或以村为单位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推进现代农村建设进程。
二要加强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建设。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一批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重大农业技术。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为家庭承包经营注入新的活力。要完善农产品科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
五、围绕夯实现代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综合开发如果没有促进农民增收,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失去了开发的意义。只有农民手头宽裕了,现代农村建设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从各地区域实际出发,把发展产业经济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创造内在发展条件。
一要大力创新开发理念。发展农村经济要突破传统农业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实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综合开发,以城市化的理念带动农村经济。
二要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柱。选择主导产业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要大力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防止产业、产品趋同和重复建设。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新品种,创新名牌产品,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结语
根据多年来几代人的不断的农业综合开发中的探索与实践,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件真正能够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良好途径,但同时也是一项难度较大,涉及面较广,需要时间漫长的系统工程。在此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把此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发效益最大化,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农业综合开发的新的途径和方法。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认真的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不断的探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真正的会对现代农村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真正起到农业综合开发推动现代农村建设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志方,刘欣.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制约因素及其组织变革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6,(01).
[2]魏文明.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
[3]黄海军.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9(10).
[4]洪海明.推进我国农业开发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在线,2009(07).
[5]许建斌,卢晓熙.农业综合开发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财政,2001(07).
[6]姚淑华,王琦.谈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管理[J]。黑河学刊,2006,(01).
[7]周学武.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制度创新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