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体引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学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有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对立体引学教学模式及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详细探讨了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原则以及实施策略,仅供参考借鉴。
立体引学的应用需要做到立体、高效、简捷。如果未能达到立体化标准,就不能实现高效课堂,而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达到简捷。总之,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牵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完全达到立体、高效、简捷,才能够真正构建愉快的英语课堂。
1 立体引学教学模式及其可行性分析
立体引学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教师的“启发引导”,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两方面内容需要双向协同进行,与传统的“先讲后练”,“先练后讲”都不相同,确切的说就是将上述两方面内容立体化。具体来讲,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了解,来科学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并且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来逐渐构建解题体系,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深圳小学英语教材编写体系比较新颖,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整部教材内容贴近生活,知识丰富,而且每个主题所体现的知识与趣味都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教材利于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构建愉快的英语教学课堂,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深圳小学英语应用立体引学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立体引学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2.1 趣味性。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课堂教学强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原本就比较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如果教师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枯燥无味,可能课堂中间部分时学生注意力就会涣散。再加之,讲解的是学生并不十分熟悉的外语,一旦走神,前后内容就难以衔接上,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运用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时,必须带有一定的趣味性。
2.2 实践性。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在课堂上多多实践。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教师能够积极调动,学生会非常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教学活动,带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以便学生能够更牢固的记住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3 生活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非常少,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因此教师不能过于理性的设计教学活动,以免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解英语知识时,要尽量的贴近生活实际,要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陌生,也会快速的记住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现行深圳小学低年级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只要教师稍加改动就能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4 合作性。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此教学方式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比如课堂上做一些小游戏、创设情景、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因此教师应用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尽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担当一定的职务,开展活动时,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
3 应用“立体引学”构建愉快英语课堂的策略
“立体引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性是通过趣味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而不是理论性的讲解,这与传统英语教学课堂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活动更利于学生牢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立体引学”教学模式要想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就是组织好教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活动方式。因为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个人素质不同,因此所选择教学活动策略自然也不相同。总体上,“立体引学”教学活动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
3.1 创设情境
在学习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式“How many (monkeys / tigers/… )are there in this zoo?。为了能够让学生记住这一句式,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一名学生是动物园的管理人员,而另一些学生是参观者,要对动物园的各类动物数量进行调查,需要管理人员帮助。学生三人一组,编排具体的情景内容,使用上述句式,这样能掌握这一句式,也能够复习动物单词。每个小组编排的情景时间大约3-5分钟,可以找2-3个小组上台表演,也可以直接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表演。
3.2 游戏竞赛活动
此种立体引学式教学策略比较适合应用在单词记忆的学习上,比如在小学英语一年级第一学期需要掌握的单词主要是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body,head,tooth,ears,hand,eyes等,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的记住这些身体部位的单词,教师可以让两人小组做游戏,其中一个同学随便指一个身体部位,让另一名说出英文单词,而后角色调转,看一分钟内哪个学生能够说的最多。这样两名同学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其他同学也会认真看,默默的记住单词。教师如果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这种方式互相提问。还有些单词形象性比较强,比如小学英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需要学生记住soft/hard/toy/coin等单词,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制作单词学习卡片,一位同学拿着卡片,另一位同学描述,让拿着卡片的同学猜,这样不仅互动性强,也能够引导学生记住更多的单词。各个小组可以进行比赛,哪个小组获胜,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3.3 小组合作
教师可以依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要求每个小组制作板报,展开想象力,比如血“How many monkeys are there in this zoo?”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课下做一期板报,来介绍动物园。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还能够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因为小学生基本上都喜欢绘画,教师可以依据小组成员的意愿进行合理分工。当板报完成后,相信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获得进步。
3.4 归纳总结
待到期中或者期末,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应当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表格,对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对重点句式进行归纳,归纳时,还应该要求学生表明什么情况下应用。而后对单词进行归纳,比如将所有与颜色有关的单词归纳在一起,将身体部位类的单词归纳到一起。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巩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3.5 调研型活动方式
例如在英语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where do you live?”一课中可以设计家庭住址的调查方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这样的情景:在班上做一次调查,采访同学们的家庭住址。看看哪些同学距离学校比较近,哪些同学距离学校比较远。也可在课下让学生开展互问互答的活动方式,以此来增进学生对彼此之间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能够扩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某一个语法或者是某一个句子结构,轻轻松松即可以掌握英语知识。小学生天性喜欢实践活动和玩游戏,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遏制学生的这种天性,这对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非常不利。教师应尝试着应用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来改革教学,这对构建愉快的英语课堂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书令.怎样创设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1(22).
[2]陈华芳.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7).
[3]张书令.怎样创设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1(22).
立体引学的应用需要做到立体、高效、简捷。如果未能达到立体化标准,就不能实现高效课堂,而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达到简捷。总之,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牵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完全达到立体、高效、简捷,才能够真正构建愉快的英语课堂。
1 立体引学教学模式及其可行性分析
立体引学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教师的“启发引导”,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两方面内容需要双向协同进行,与传统的“先讲后练”,“先练后讲”都不相同,确切的说就是将上述两方面内容立体化。具体来讲,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了解,来科学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并且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来逐渐构建解题体系,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深圳小学英语教材编写体系比较新颖,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整部教材内容贴近生活,知识丰富,而且每个主题所体现的知识与趣味都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教材利于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构建愉快的英语教学课堂,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深圳小学英语应用立体引学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立体引学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2.1 趣味性。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课堂教学强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原本就比较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如果教师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枯燥无味,可能课堂中间部分时学生注意力就会涣散。再加之,讲解的是学生并不十分熟悉的外语,一旦走神,前后内容就难以衔接上,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运用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时,必须带有一定的趣味性。
2.2 实践性。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在课堂上多多实践。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教师能够积极调动,学生会非常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教学活动,带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以便学生能够更牢固的记住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3 生活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非常少,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因此教师不能过于理性的设计教学活动,以免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解英语知识时,要尽量的贴近生活实际,要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陌生,也会快速的记住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现行深圳小学低年级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只要教师稍加改动就能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4 合作性。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此教学方式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比如课堂上做一些小游戏、创设情景、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因此教师应用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尽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担当一定的职务,开展活动时,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
3 应用“立体引学”构建愉快英语课堂的策略
“立体引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性是通过趣味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而不是理论性的讲解,这与传统英语教学课堂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活动更利于学生牢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立体引学”教学模式要想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就是组织好教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活动方式。因为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个人素质不同,因此所选择教学活动策略自然也不相同。总体上,“立体引学”教学活动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
3.1 创设情境
在学习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式“How many (monkeys / tigers/… )are there in this zoo?。为了能够让学生记住这一句式,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一名学生是动物园的管理人员,而另一些学生是参观者,要对动物园的各类动物数量进行调查,需要管理人员帮助。学生三人一组,编排具体的情景内容,使用上述句式,这样能掌握这一句式,也能够复习动物单词。每个小组编排的情景时间大约3-5分钟,可以找2-3个小组上台表演,也可以直接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表演。
3.2 游戏竞赛活动
此种立体引学式教学策略比较适合应用在单词记忆的学习上,比如在小学英语一年级第一学期需要掌握的单词主要是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body,head,tooth,ears,hand,eyes等,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的记住这些身体部位的单词,教师可以让两人小组做游戏,其中一个同学随便指一个身体部位,让另一名说出英文单词,而后角色调转,看一分钟内哪个学生能够说的最多。这样两名同学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其他同学也会认真看,默默的记住单词。教师如果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这种方式互相提问。还有些单词形象性比较强,比如小学英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需要学生记住soft/hard/toy/coin等单词,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制作单词学习卡片,一位同学拿着卡片,另一位同学描述,让拿着卡片的同学猜,这样不仅互动性强,也能够引导学生记住更多的单词。各个小组可以进行比赛,哪个小组获胜,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3.3 小组合作
教师可以依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要求每个小组制作板报,展开想象力,比如血“How many monkeys are there in this zoo?”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课下做一期板报,来介绍动物园。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还能够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因为小学生基本上都喜欢绘画,教师可以依据小组成员的意愿进行合理分工。当板报完成后,相信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获得进步。
3.4 归纳总结
待到期中或者期末,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应当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表格,对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对重点句式进行归纳,归纳时,还应该要求学生表明什么情况下应用。而后对单词进行归纳,比如将所有与颜色有关的单词归纳在一起,将身体部位类的单词归纳到一起。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巩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3.5 调研型活动方式
例如在英语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where do you live?”一课中可以设计家庭住址的调查方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这样的情景:在班上做一次调查,采访同学们的家庭住址。看看哪些同学距离学校比较近,哪些同学距离学校比较远。也可在课下让学生开展互问互答的活动方式,以此来增进学生对彼此之间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能够扩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某一个语法或者是某一个句子结构,轻轻松松即可以掌握英语知识。小学生天性喜欢实践活动和玩游戏,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遏制学生的这种天性,这对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非常不利。教师应尝试着应用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来改革教学,这对构建愉快的英语课堂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书令.怎样创设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1(22).
[2]陈华芳.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7).
[3]张书令.怎样创设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