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发现中改变思维模式、修正自身立场,局部甚至整体地重新构建认知、情感、美学乃至精神体系,这样的发现就是重构性发现。“发现语文”是基于发现的语文教学科目,这种发现是教师发现教学、学生发现学习与环境催生发现的总和。在语文教育中推进和强化重构性发现,需要重新确立听、说、读、写的教学姿态和学习要求,让倾听从认知到发现、言说从跟从到自主、读解从必然到可能、写作从复现到重构,从而构建一个始于发现、兴于重构性发现的自主发展生态。
关键词:语文教育 发现语文 重构
语文教育兼具“语文性”与“教育性”,指向人的语文素养与精神属性,天然地拥有建设、构筑的功能。但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育被功利化淹没,被工具性遮蔽,学校成了“制造”而不是“涵育”的地方。教育教学与师生日常相互割裂、背离,课堂成了流水线和演播厅,大量远离现实生活与真实情思的教学内容充斥其间,教学方法立足于意识形态、制度设计、教育理论而非学习者的实际与需求,教学氛围源自于教育管理者和教学者的立场而非学习者的期待。这些,都导致了语文教育中真的退场、情的失落、思的压抑和美的弱化。
小学语文教育离应试、功利最远,教师、学生自主空间最大,但现实却令人失望。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曾指出:“内容极为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抄写,各式名目繁多的习题,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背诵所替代,并充塞儿童的生活。所有这一切,都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压抑了儿童的发展……”
充分说明,语文教育需要拨乱反正的改变,需要回归儿童立场,回归发现现场。
通常认为,语文教育指向一种相对稳固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但在我看来,所有的教育都应指向于多重发现,包括教育内容生产者的发现、教育材料提供者的结构性发现、教育教学实施者的解构性发现和学习者的重构性发现。作为教育教学的终端与主体,学习者甚至不同程度地兼有以上全部身份和所有发现。
为此,我提出了“发现语文”的概念。“发现语文”是基于发现的语文教学,这种发现是教师发现教学、学生发现学习与环境催生发现的总和。从语文教学主张的维度解读,“发现语文”是基于人类本能与行为,着眼个体内、外在交流与创生的教学,它倡导“心、眼、手合一”,强调自我发现、关注世界、体验生活与自主创新,营造积极的阅读与写作氛围,解放儿童的身心,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阅读与写作的同时,对世界和自我进行深入的追问,寻求内在和外在世界的连接点与生长点。
一、发现必然指向和导致重构
发现有四种:发觉,看到或感觉到之前未感知的,找到想要的,找到前人或他人没有看到的。语文教育的发现,并不是科学家在自身研究领域进行的“原发现”,而是师生在语文教学与实践过程中的“再发现”,重点指向甚至有時专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再发现”。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再发现”是一种领悟,他将其概括为“直觉”,
定义为“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性行为”。无论是表象还是本质,“再发现”都需要重构,需要从课程角度进行的再编制——通常包括“缩短”“平坡”“精简”等形式。“再发现”的本质是直观、外联、内省、综合与再认识,是“点发现”“持续发现”与“系统发现”的个性化、差异化体现。“再发现”既可以是直觉,也可以是包括直觉在内、经由多种器官叠加或综合感知的系统性、整体性感知;既可以是领悟,但并不一定指向领悟,也可能是通过对有关对象的观察和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形成有别于原先认知的新的信息、信息集合与意义群;既可以是复杂的、高深的、多维的,也可以是简单的、粗浅的、线性的。“再发现”的理想境界是“持续发现”“系统发现”,并由此展开新的“重构性发现”,通往认识世界、重构“我世界”的自由之境。④
如果将发现辐射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发现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条线,还可以是一个群,甚至是一个矩阵。谁发现,何时发现,在哪里发现,通过什么发现,发现什么,发现什么是怎样的,发现什么(和什么)怎么样,发现了之后怎样……在发现的过程中,规律、异动、嫁接、融合等形式,带给了我们许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受与领悟。
据此,我认为,“再发现”不仅是从原认知到意义重构的发现,更是从他者的发现到自我的发现。事实上,一旦开始了“发现”的进程,就随即进入了“再发现”的领域,让原始的发现拥有了多个方向、多重意义的可能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进而通过学习者的选择、删减、深化,又从繁到简,由众多的可能与混乱变为定向的所指与可控,实现基于宏观视野的精准学习。从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除非目标明确单一、意志高度坚定,否则,“再发现”就将一直处于重新审视自我、重新构建世界的状态,而且会形成自我的复制与意义的繁殖。“再发现”的核心——作为学习者的儿童从一开始的参与、配合、独立实施到最终的主导、自为,并不完全源于其心智,而在相当程度上受惠于发现与“再发现”本身。发现与“再发现”本身的进展,在不断地改变着儿童,使其与“上一刻”(前一个发现阶段)相比,持续呈现为一系列的(部分甚至整体的)“新人”形象。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发现从一开始就指向“我”眼中的事物,继而(持续不断地)重构“我”心中的世界、“我”心中的“我”以及“我”所在的世界中的“我”。几乎在每一个发现达成的时刻,“我”都在渴望一种全新的存在、全新的表达。“我”与世界不停地进行互动、产生发现的结果就是:“发现”不止,“重构”不歇。
二、重构性发现的涵义
在各种形态的“发现”与“再发现”中,如果去掉浅尝辄止、过于表浅的发现行为,我们就能体察到,所有的发现都是发现者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之间的交往,每一个环节,都在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重构着二者乃至多者之间的关系,重构着发现者自身的形态、状态与心态。我们可以称之为重构性发现, 在发现中改变思维模式、修正自身立场,局部甚至整体地重新构建认知、情感、美学乃至精神体系,这样的发现就是重构性发现。可见,重构性发现居于发现的较高级层次,有时甚至可以说,居于发现的顶端。 因为除了重构知识、感受、体验、理念之外,还重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教育哲学、生命哲学。而这些,又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好的起点上开启新的发现。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论述交往理论时提出“重构”的概念,认为交往者之间要达到理解所需的条件集合,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条件:“一是特殊设定的条件,二是一般设定的条件。第一种,说话者总是受到特定的民族、习惯、风俗、信仰、教育、社会角色甚至时间和场合等特定条件的制约;第二种,说话者受到一般条件的制约。”所谓“一般条件”,是因为这些条件是间接的,不直接作用于说话,而只有在对前一类条件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方能构造出来。这种构造就叫做重构。重构不是重复,不是建构,更不是对“对客体原型的彻底推翻”,描述的不是现实中“所是”的东西,而是在解构的基础上对客体进行新的构造,按“应该是”的样子确立现实的东西所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充分体现了“对客体的应然期待,因而也为客体达到应然状态奠定了基础”。
简而言之,交往中的重构就是不管现实中“所是”怎样,他人(世界)以为的“应然”如何,说话者只是照着自己“内心倾向(认可、喜欢)的样子”,构建一个“自以为(应该)是、自己期待(喜欢)的样子”。
教育是一种交往,语文教育则是一种以语言文字(文化)为目的、为媒介、为手段的交往。
因此,哈贝马斯的“重构”概念同样适用于教育——立足自己实际,着眼自我需求,放大自身可能,重新构建个体(与群体)得以成为、希望成为的样子。对于语文教育而言,重构性发现尤其是重中之重。
语文教育牵涉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文化传承、品德修养,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复制与传承,而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为人的现实描述、情感表达、思想定位和精神确立,呈现出人与文本、教育、世界、自我的相遇。那么,具体到某一时空、块面、层次的语文教育中,谁和谁相遇?什么样的谁和什么样的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条件下相遇?谁又发现了什么,创生了什么,重构了什么?将问题延伸,那就是:相遇之后,谁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谁发现了什么,又走向了一个怎样的新世界,自己变成了一个怎样的新人?稍加细究,我们会发现:所有发现都有可能导致某个时空、性灵甚至相对世界的重构,而所有的重构性发现,都必将带来发现的重构。
无论是从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从现象学、社会学的角度看,语文教育中的重构性发现都是为了“人的确认”。潘新和教授认为,要让人本主义、人文主义这些理念真正拥有话语的权力,语文教育必须“具体体现为对人的个体言语生命欲求的尊重与唤醒,对人的言语表现欲、主题精神创造力和存在性言语动机的珍视,引领学生走上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使每一个学生的言语潜能与个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张扬”。
但關键在于,教师首先要发现自我、发现儿童,儿童则通过与教育(教师、同学、教材)、生活、自我的多维对话,发现世界、发现自我。这是一个应有的从发现儿童到儿童发现的根本性认知。
中国古代的“因材施教”理念,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去发现儿童,从而因人制宜,进行教育;西方现代的“发现教学”理论,则主张开展“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让儿童经由教师的引导,独立、自行地发现。这些“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交往,都与重构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说,一切“因材施教”的教育、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为了重构性发现——在“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创造”中组织和重组认知结构余文森.发现学习的特点、功能及其教学原则[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6):13~15。,重构对世界的认知和立场,重构自我,从而实现和不断更新“人的确认”。
由上述可知,重构性发现具有四种基本涵义:一是发现,二是指向重构,三是有意义的学习,四是自我确认。
三、语文教育中重构性发现的实施路径
在几乎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都存在着重构性发现,进行着发现的重构,而语文教育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生命特征更加鲜明、人学价值更加厚重,也尤其凸显出重构性发现的意义。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推进和强化重构性发现?我认为,要重新确立听、说、读、写的教学姿态和学习要求,构建一个始于发现、兴于重构性发现的自主发展生态。
(一)让倾听从认知到发现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所有这一切,存在基础和表现形式都是听、说、读、写。
一般认为,听和读是吸收、理解语言的能力,用来汲取“营养”;说和写是表达、运用语言的能力,用来提高表达的能力;听和说是口头语言的吸收与表达;读和写是书面语言的吸收与表达。然而,作为语文能力的基础,听的指向与作用并不仅是如此。
我们培养儿童倾听的意识与能力,一是加大有意注意的维持时间,二是扩大有效信息的获取范围,三是提高多向交流的反应水平。倾听的基本层次是认知,听到、听清、听全、听懂,加强语感训练,深化独特感悟,丰富语言积累;倾听的更高层次则是发现,除了要正确理解日常、教学话语的字面意思、较深意旨,还要听语气、看表情、想因由、思背景,发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并随即调整自身立场与姿态。
如课堂上教师问学生:“我讲清楚了吗?”其实是指向学生听的结果与品质,委婉提醒学生认知自己听的状况,发现自己听的问题。
在学生作文《又是紫菜丰收时》的开头,有一段对话:
“你怎么又晚了?”一上车,我就开始抱怨。“今天紫菜特别多,忙不过来呀!”妈妈解释着,也是安慰。
“你怎么又晚了?”不仅是孩子对妈妈“又晚了”在时间方面的抱怨,更是在心理、情感层面的质疑:“到底有什么事情比我更重要?” 对妈妈听的要求,首先是认知“又晚了”的失误,更重要的是反思对孩子在关心、呵护与理解等方面做得是否到位,应该如何弥补。
这将直接关系到双方立场(心理)与姿态(言行)的调整(改变)。
可见,无论日常生活与教育生活中,通过倾听来发现是多么重要。
(二)让言说从跟从到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对第一学段(1~2年级),甚至专门提出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两种能力要求,两节9条,都关乎口语交际和各种学习中的言说。在很多时候,“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培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在启蒙阶段,父母与老师都要求“学着说”“跟着说”“一起说”,有着显著的趋同性、标准化倾向,儿童往往处于跟从地位。进入说话教学后,言说内容逐步从简单讲一讲身边人、眼前事,扩展到故事大意、视频情节、有趣见闻、讨论意见、阅读感受、活动想法等,如果这时仍然要求儿童跟着说,就会妨碍儿童说话的自主性;儿童如果不能自主说,则会抑制思维活跃程度、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影响与改变环境的可能——是否说、如何说,都关乎儿童在群体和社会认知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如讲述运动会,一般学生都会说“我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赛场上你追我赶、龙争虎斗”,然后描述竞赛的场面是如何如何激烈,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毫无个性和品质可言。事实上,无论学生是什么身份在场,又以怎样的立场观察,都应该“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整个班级的学生会有着不同的角色:参加不同项目竞赛的运动员,他们的竞技水平与成绩存在着差异,同时,还是自己与其他项目比赛的观众;观赛的观众,他们与本班、外班运动员选手、其他观众关系迥异,对比赛项目和运动会也有着各种不同的认知;啦啦队,他们与本班参赛选手、存在竞争的其他班级(选手)关系微妙;宣传员,他们该以怎样的态度与视角报道本班、竞赛项目等的动态与结果?这中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同学(关系好的、一般的、不太好的)、竞争对手(老对手、新对手;更强大的、接近的、较弱的)、队友(引领者、配合者、资源争夺者)……还要加上天气情况、比赛进展、得分变化、赛场意外,等等,所有这些,会产生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构成多少种独特的感受?当我们置身其中,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要怎么做、我看到了什么、我遇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怎样去选择……将这一个个问题具体化,我们就会发现,哪怕是观看同一场比赛,每一个观众的心都有着不一样的跳动。抓住这一刻的心动,这时,我们就已经把独一无二的人物、场景、情绪、精神……找出来了。实践表明,这种从言说者背景、实际、立场与现场出发的探索,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主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
文章是纸上的说话,说话是口头的文章。当学生从学习、生活中有所发现,开始哪怕最简单的重构,也会获得新的感受和定位,存在的立场、观察的视角、言说的冲动都会有自主的呈现。当学生言说从跟从走向自主,也就意味着儿童已经从“我们”之一转变为“我”,从“我们”中“被忽视的大多数”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主体,“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而这些,都会影响和改变儿童在学习、生活环境中的存在与表现形式。
(三)让读解从必然到可能
许多家长、老师希望学生爱读,我却更希望儿童做到会读。从“爱”读到“会”读,一字之别,却天差地远。
学生由学龄前的听、说,到低年级的识字、学词,已经初步具备读的雏形(跟读、猜读、连读),及至小学高年级谋段、学篇之后,开始拥有一定的讀的能力。但这一过程,不能仅仅是认识和运用语言文字工具,还应开始了解和体悟语言文化,从目之所及、音之所发的外部动作,进入脑之所思、心之所感的内部语言;既要注重读中感悟、体验、揣摩、探究、品味,更要由他人既定文本的规定性、必然性的意义,通向自我心智成长、活动的可能性、开放性的拓展。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是带着学生“解读”,而不是和学生一起“读解”。带着铁律般的意旨,要求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出教材编写者要求“学会”的主题、中心思想、好词佳句,往好了说,是带着学生“从正确走向正确”;往坏里说,是用相同的“铁帽子”套一个个不同的脑袋,使学生的心智长成他人(教育顶层设计者、专家、教师)“想要学生成为的样子”。应该承认,我们带着学生“解读”的教材与相关文本,其规定的意义指向,基本是正确的,却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本尤其是文艺性、叙事性文本的解读中,存在着客观差异性,每个读者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甚至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每个人较之于他人,都可能也应该拥有哪怕一点点不同的理解。
我认为,“读”不仅是信息的输入、意义的复制和智力的学习,还是主体的对话、情趣的生成和心灵的成长。读,由图文内容的选择为发端,从图文信息的输入起步,阐释语词、组合句段、构建全篇,是信息的传递、转换、异动与重构,是意义的传递、增减、重构与生成,是阅读者智力的旅行、心灵的游历。在阅读的历程中,每个人看到的风景、感受的情怀、体悟的意义,既可以大致相同,细节迥异,也可以另辟蹊径,各自精彩。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教给学生方法规律,引领学生落实学习任务,爱读、多读、会读,从而读好、读懂、读通;另一方面则要着眼儿童的实际与需求,立足教育的现状与规范,结合社会的发展与要求,陪伴儿童进行心智的奇幻漂流,弘扬儿童天性,尊重儿童情感,放飞儿童想象,激发儿童潜能,做到爱读、敢想、善用,由此及彼,情智通达。
就读和解两者的关系而言,以读求解,比以解引读更富趣味,更有价值。无论是立足自我,召唤图文而来,还是向往图文,奔向梦幻情境而去,抑或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者相向而行,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四)让写作从复现到重构
“写作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每件劳动产品——文章,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创造性的特色。”
但如今的学生写作状态已经接近崩塌的边缘,“两点一线”的生活、“一门心思”的教育,让儿童心理附庸于成人的功利欲望,使儿童成长从属于成人的社会环境。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曾经一语道破其中的痼疾:“由于‘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传统的固有观念的影响,被扭曲的‘考试—分数—升学’的模式,被阉割了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空间变得那样狭小。”“在这封闭的狭窄天地里,在陈旧的知识、呆板传统禁锢的意识笼罩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继承’文化,只能‘复现’知识,对未来大时空中信息的辐射,要敏锐地去感应、接受、发展,是十分困难的。”
学生不仅只顾着“复现”知识,而且连叙写自己的生活与内心都无心无力,更不要说通过写作的体验与运思,通向理想的高处,重构自己的生命存在与精神殿堂了。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指出:“写作的乐趣就在于发现和表现生活的美。”怎么把儿童从他们认为的平庸、繁琐、烦恼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从五味杂陈的生活中发现平凡之美、丰富之美、真实之美,并以恰当的方式展开自我对外部世界的适应与改变呢?
对此,在写作(作文)教学中,我尤其强调相遇、发现、情趣这几个关键词。我们每天都在与自己、他人、世界相遇,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诗中写到的那样,“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我们可以寻找一个情感、智慧与趣味的切合点,一次次选择和重新选择往何处去,与什么人或“东西”相遇,“人随情动,文随智行,意随趣生”,把作文变成智慧与情感的发现、情趣与意义的表达。
“发现语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实践活动中始终致力于学生审美敏感、认知水平与表达能力的同步发展,致力于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反思、长于创新综合素质的持续培养,通过“儿童发现——教师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途径,帮助儿童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真正地发现真实的世界,进而在发现世界中发现自我,发现美好与改变的可能,从而通向一个全新的自我,重构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又是紫菜丰收时》一文中,一个女学生就对自己母亲的形象进行了“再发现”和“重构性发现”。母亲去接孩子,稍晚了一点,孩子立马抱怨,丝毫不听解释。到了紫菜公司,母亲安顿好孩子,随后赶去加工车间,孩子腹诽:“哼,难道紫菜比亲女儿还重要吗?”直到无聊的时候,她“突发奇想:去看看妈媽在干嘛!”才注意到“冷风”“冰冷的水洼”,切身感受到“冷”。母亲见到孩子,第一反应是关心孩子“冷不”“饿不”(“袁月,你冷不?快回宿舍去,再等一会儿就吃饭!”)随即回头继续工作。这时,孩子才发现到母亲前所未见的形象:“妈妈和几位奶奶戴着帽子,扎着毛巾,整个脸只露出眼睛,一个个包裹得严丝合缝,还都戴着加绒的手套,穿着齐膝的靴子。”也只有此时,她才会想到:“听说气温越低,紫菜越丰收!”迅即心疼母亲此刻劳作的艰辛与坚韧:“这阴冷的风飕飕的,会钻到关节里。妈妈的右手大拇指就经常疼。”随后又感佩母亲的率先垂范:“在公司,(作为老板和管理者的)妈妈原本可以不做这‘苦力’,却还是起早贪黑,甚至会到滩涂上去。”孩子的发现还不仅限于此,她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所有的菜民,谁不是这样打拼呢?数九寒天,大风大浪,都泡在腥涩的苦水里。”到此,她完成了一次从埋怨到挚爱、从无知到感佩、从排斥到理解的重构性发现——发现的是生活的真相,重构的是生命的立场,改变的是未来的模样。从此,她开始了新一轮的发现,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最终达成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共振、良性互动,更好地发现生活、享受生命、建设世界。
这就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宋晓丽,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副校长、城中小学三里墩校区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
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语文情趣教学的普适性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发现语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育 发现语文 重构
语文教育兼具“语文性”与“教育性”,指向人的语文素养与精神属性,天然地拥有建设、构筑的功能。但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育被功利化淹没,被工具性遮蔽,学校成了“制造”而不是“涵育”的地方。教育教学与师生日常相互割裂、背离,课堂成了流水线和演播厅,大量远离现实生活与真实情思的教学内容充斥其间,教学方法立足于意识形态、制度设计、教育理论而非学习者的实际与需求,教学氛围源自于教育管理者和教学者的立场而非学习者的期待。这些,都导致了语文教育中真的退场、情的失落、思的压抑和美的弱化。
小学语文教育离应试、功利最远,教师、学生自主空间最大,但现实却令人失望。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曾指出:“内容极为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抄写,各式名目繁多的习题,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背诵所替代,并充塞儿童的生活。所有这一切,都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压抑了儿童的发展……”
充分说明,语文教育需要拨乱反正的改变,需要回归儿童立场,回归发现现场。
通常认为,语文教育指向一种相对稳固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但在我看来,所有的教育都应指向于多重发现,包括教育内容生产者的发现、教育材料提供者的结构性发现、教育教学实施者的解构性发现和学习者的重构性发现。作为教育教学的终端与主体,学习者甚至不同程度地兼有以上全部身份和所有发现。
为此,我提出了“发现语文”的概念。“发现语文”是基于发现的语文教学,这种发现是教师发现教学、学生发现学习与环境催生发现的总和。从语文教学主张的维度解读,“发现语文”是基于人类本能与行为,着眼个体内、外在交流与创生的教学,它倡导“心、眼、手合一”,强调自我发现、关注世界、体验生活与自主创新,营造积极的阅读与写作氛围,解放儿童的身心,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阅读与写作的同时,对世界和自我进行深入的追问,寻求内在和外在世界的连接点与生长点。
一、发现必然指向和导致重构
发现有四种:发觉,看到或感觉到之前未感知的,找到想要的,找到前人或他人没有看到的。语文教育的发现,并不是科学家在自身研究领域进行的“原发现”,而是师生在语文教学与实践过程中的“再发现”,重点指向甚至有時专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再发现”。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再发现”是一种领悟,他将其概括为“直觉”,
定义为“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性行为”。无论是表象还是本质,“再发现”都需要重构,需要从课程角度进行的再编制——通常包括“缩短”“平坡”“精简”等形式。“再发现”的本质是直观、外联、内省、综合与再认识,是“点发现”“持续发现”与“系统发现”的个性化、差异化体现。“再发现”既可以是直觉,也可以是包括直觉在内、经由多种器官叠加或综合感知的系统性、整体性感知;既可以是领悟,但并不一定指向领悟,也可能是通过对有关对象的观察和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形成有别于原先认知的新的信息、信息集合与意义群;既可以是复杂的、高深的、多维的,也可以是简单的、粗浅的、线性的。“再发现”的理想境界是“持续发现”“系统发现”,并由此展开新的“重构性发现”,通往认识世界、重构“我世界”的自由之境。④
如果将发现辐射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发现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条线,还可以是一个群,甚至是一个矩阵。谁发现,何时发现,在哪里发现,通过什么发现,发现什么,发现什么是怎样的,发现什么(和什么)怎么样,发现了之后怎样……在发现的过程中,规律、异动、嫁接、融合等形式,带给了我们许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受与领悟。
据此,我认为,“再发现”不仅是从原认知到意义重构的发现,更是从他者的发现到自我的发现。事实上,一旦开始了“发现”的进程,就随即进入了“再发现”的领域,让原始的发现拥有了多个方向、多重意义的可能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进而通过学习者的选择、删减、深化,又从繁到简,由众多的可能与混乱变为定向的所指与可控,实现基于宏观视野的精准学习。从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除非目标明确单一、意志高度坚定,否则,“再发现”就将一直处于重新审视自我、重新构建世界的状态,而且会形成自我的复制与意义的繁殖。“再发现”的核心——作为学习者的儿童从一开始的参与、配合、独立实施到最终的主导、自为,并不完全源于其心智,而在相当程度上受惠于发现与“再发现”本身。发现与“再发现”本身的进展,在不断地改变着儿童,使其与“上一刻”(前一个发现阶段)相比,持续呈现为一系列的(部分甚至整体的)“新人”形象。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发现从一开始就指向“我”眼中的事物,继而(持续不断地)重构“我”心中的世界、“我”心中的“我”以及“我”所在的世界中的“我”。几乎在每一个发现达成的时刻,“我”都在渴望一种全新的存在、全新的表达。“我”与世界不停地进行互动、产生发现的结果就是:“发现”不止,“重构”不歇。
二、重构性发现的涵义
在各种形态的“发现”与“再发现”中,如果去掉浅尝辄止、过于表浅的发现行为,我们就能体察到,所有的发现都是发现者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之间的交往,每一个环节,都在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重构着二者乃至多者之间的关系,重构着发现者自身的形态、状态与心态。我们可以称之为重构性发现, 在发现中改变思维模式、修正自身立场,局部甚至整体地重新构建认知、情感、美学乃至精神体系,这样的发现就是重构性发现。可见,重构性发现居于发现的较高级层次,有时甚至可以说,居于发现的顶端。 因为除了重构知识、感受、体验、理念之外,还重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教育哲学、生命哲学。而这些,又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好的起点上开启新的发现。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论述交往理论时提出“重构”的概念,认为交往者之间要达到理解所需的条件集合,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条件:“一是特殊设定的条件,二是一般设定的条件。第一种,说话者总是受到特定的民族、习惯、风俗、信仰、教育、社会角色甚至时间和场合等特定条件的制约;第二种,说话者受到一般条件的制约。”所谓“一般条件”,是因为这些条件是间接的,不直接作用于说话,而只有在对前一类条件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方能构造出来。这种构造就叫做重构。重构不是重复,不是建构,更不是对“对客体原型的彻底推翻”,描述的不是现实中“所是”的东西,而是在解构的基础上对客体进行新的构造,按“应该是”的样子确立现实的东西所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充分体现了“对客体的应然期待,因而也为客体达到应然状态奠定了基础”。
简而言之,交往中的重构就是不管现实中“所是”怎样,他人(世界)以为的“应然”如何,说话者只是照着自己“内心倾向(认可、喜欢)的样子”,构建一个“自以为(应该)是、自己期待(喜欢)的样子”。
教育是一种交往,语文教育则是一种以语言文字(文化)为目的、为媒介、为手段的交往。
因此,哈贝马斯的“重构”概念同样适用于教育——立足自己实际,着眼自我需求,放大自身可能,重新构建个体(与群体)得以成为、希望成为的样子。对于语文教育而言,重构性发现尤其是重中之重。
语文教育牵涉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文化传承、品德修养,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复制与传承,而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为人的现实描述、情感表达、思想定位和精神确立,呈现出人与文本、教育、世界、自我的相遇。那么,具体到某一时空、块面、层次的语文教育中,谁和谁相遇?什么样的谁和什么样的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条件下相遇?谁又发现了什么,创生了什么,重构了什么?将问题延伸,那就是:相遇之后,谁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谁发现了什么,又走向了一个怎样的新世界,自己变成了一个怎样的新人?稍加细究,我们会发现:所有发现都有可能导致某个时空、性灵甚至相对世界的重构,而所有的重构性发现,都必将带来发现的重构。
无论是从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从现象学、社会学的角度看,语文教育中的重构性发现都是为了“人的确认”。潘新和教授认为,要让人本主义、人文主义这些理念真正拥有话语的权力,语文教育必须“具体体现为对人的个体言语生命欲求的尊重与唤醒,对人的言语表现欲、主题精神创造力和存在性言语动机的珍视,引领学生走上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使每一个学生的言语潜能与个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张扬”。
但關键在于,教师首先要发现自我、发现儿童,儿童则通过与教育(教师、同学、教材)、生活、自我的多维对话,发现世界、发现自我。这是一个应有的从发现儿童到儿童发现的根本性认知。
中国古代的“因材施教”理念,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去发现儿童,从而因人制宜,进行教育;西方现代的“发现教学”理论,则主张开展“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让儿童经由教师的引导,独立、自行地发现。这些“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交往,都与重构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说,一切“因材施教”的教育、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为了重构性发现——在“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创造”中组织和重组认知结构余文森.发现学习的特点、功能及其教学原则[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6):13~15。,重构对世界的认知和立场,重构自我,从而实现和不断更新“人的确认”。
由上述可知,重构性发现具有四种基本涵义:一是发现,二是指向重构,三是有意义的学习,四是自我确认。
三、语文教育中重构性发现的实施路径
在几乎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都存在着重构性发现,进行着发现的重构,而语文教育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生命特征更加鲜明、人学价值更加厚重,也尤其凸显出重构性发现的意义。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推进和强化重构性发现?我认为,要重新确立听、说、读、写的教学姿态和学习要求,构建一个始于发现、兴于重构性发现的自主发展生态。
(一)让倾听从认知到发现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所有这一切,存在基础和表现形式都是听、说、读、写。
一般认为,听和读是吸收、理解语言的能力,用来汲取“营养”;说和写是表达、运用语言的能力,用来提高表达的能力;听和说是口头语言的吸收与表达;读和写是书面语言的吸收与表达。然而,作为语文能力的基础,听的指向与作用并不仅是如此。
我们培养儿童倾听的意识与能力,一是加大有意注意的维持时间,二是扩大有效信息的获取范围,三是提高多向交流的反应水平。倾听的基本层次是认知,听到、听清、听全、听懂,加强语感训练,深化独特感悟,丰富语言积累;倾听的更高层次则是发现,除了要正确理解日常、教学话语的字面意思、较深意旨,还要听语气、看表情、想因由、思背景,发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并随即调整自身立场与姿态。
如课堂上教师问学生:“我讲清楚了吗?”其实是指向学生听的结果与品质,委婉提醒学生认知自己听的状况,发现自己听的问题。
在学生作文《又是紫菜丰收时》的开头,有一段对话:
“你怎么又晚了?”一上车,我就开始抱怨。“今天紫菜特别多,忙不过来呀!”妈妈解释着,也是安慰。
“你怎么又晚了?”不仅是孩子对妈妈“又晚了”在时间方面的抱怨,更是在心理、情感层面的质疑:“到底有什么事情比我更重要?” 对妈妈听的要求,首先是认知“又晚了”的失误,更重要的是反思对孩子在关心、呵护与理解等方面做得是否到位,应该如何弥补。
这将直接关系到双方立场(心理)与姿态(言行)的调整(改变)。
可见,无论日常生活与教育生活中,通过倾听来发现是多么重要。
(二)让言说从跟从到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对第一学段(1~2年级),甚至专门提出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两种能力要求,两节9条,都关乎口语交际和各种学习中的言说。在很多时候,“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培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在启蒙阶段,父母与老师都要求“学着说”“跟着说”“一起说”,有着显著的趋同性、标准化倾向,儿童往往处于跟从地位。进入说话教学后,言说内容逐步从简单讲一讲身边人、眼前事,扩展到故事大意、视频情节、有趣见闻、讨论意见、阅读感受、活动想法等,如果这时仍然要求儿童跟着说,就会妨碍儿童说话的自主性;儿童如果不能自主说,则会抑制思维活跃程度、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影响与改变环境的可能——是否说、如何说,都关乎儿童在群体和社会认知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如讲述运动会,一般学生都会说“我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赛场上你追我赶、龙争虎斗”,然后描述竞赛的场面是如何如何激烈,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毫无个性和品质可言。事实上,无论学生是什么身份在场,又以怎样的立场观察,都应该“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整个班级的学生会有着不同的角色:参加不同项目竞赛的运动员,他们的竞技水平与成绩存在着差异,同时,还是自己与其他项目比赛的观众;观赛的观众,他们与本班、外班运动员选手、其他观众关系迥异,对比赛项目和运动会也有着各种不同的认知;啦啦队,他们与本班参赛选手、存在竞争的其他班级(选手)关系微妙;宣传员,他们该以怎样的态度与视角报道本班、竞赛项目等的动态与结果?这中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同学(关系好的、一般的、不太好的)、竞争对手(老对手、新对手;更强大的、接近的、较弱的)、队友(引领者、配合者、资源争夺者)……还要加上天气情况、比赛进展、得分变化、赛场意外,等等,所有这些,会产生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构成多少种独特的感受?当我们置身其中,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要怎么做、我看到了什么、我遇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怎样去选择……将这一个个问题具体化,我们就会发现,哪怕是观看同一场比赛,每一个观众的心都有着不一样的跳动。抓住这一刻的心动,这时,我们就已经把独一无二的人物、场景、情绪、精神……找出来了。实践表明,这种从言说者背景、实际、立场与现场出发的探索,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主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
文章是纸上的说话,说话是口头的文章。当学生从学习、生活中有所发现,开始哪怕最简单的重构,也会获得新的感受和定位,存在的立场、观察的视角、言说的冲动都会有自主的呈现。当学生言说从跟从走向自主,也就意味着儿童已经从“我们”之一转变为“我”,从“我们”中“被忽视的大多数”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主体,“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而这些,都会影响和改变儿童在学习、生活环境中的存在与表现形式。
(三)让读解从必然到可能
许多家长、老师希望学生爱读,我却更希望儿童做到会读。从“爱”读到“会”读,一字之别,却天差地远。
学生由学龄前的听、说,到低年级的识字、学词,已经初步具备读的雏形(跟读、猜读、连读),及至小学高年级谋段、学篇之后,开始拥有一定的讀的能力。但这一过程,不能仅仅是认识和运用语言文字工具,还应开始了解和体悟语言文化,从目之所及、音之所发的外部动作,进入脑之所思、心之所感的内部语言;既要注重读中感悟、体验、揣摩、探究、品味,更要由他人既定文本的规定性、必然性的意义,通向自我心智成长、活动的可能性、开放性的拓展。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是带着学生“解读”,而不是和学生一起“读解”。带着铁律般的意旨,要求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出教材编写者要求“学会”的主题、中心思想、好词佳句,往好了说,是带着学生“从正确走向正确”;往坏里说,是用相同的“铁帽子”套一个个不同的脑袋,使学生的心智长成他人(教育顶层设计者、专家、教师)“想要学生成为的样子”。应该承认,我们带着学生“解读”的教材与相关文本,其规定的意义指向,基本是正确的,却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本尤其是文艺性、叙事性文本的解读中,存在着客观差异性,每个读者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甚至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每个人较之于他人,都可能也应该拥有哪怕一点点不同的理解。
我认为,“读”不仅是信息的输入、意义的复制和智力的学习,还是主体的对话、情趣的生成和心灵的成长。读,由图文内容的选择为发端,从图文信息的输入起步,阐释语词、组合句段、构建全篇,是信息的传递、转换、异动与重构,是意义的传递、增减、重构与生成,是阅读者智力的旅行、心灵的游历。在阅读的历程中,每个人看到的风景、感受的情怀、体悟的意义,既可以大致相同,细节迥异,也可以另辟蹊径,各自精彩。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教给学生方法规律,引领学生落实学习任务,爱读、多读、会读,从而读好、读懂、读通;另一方面则要着眼儿童的实际与需求,立足教育的现状与规范,结合社会的发展与要求,陪伴儿童进行心智的奇幻漂流,弘扬儿童天性,尊重儿童情感,放飞儿童想象,激发儿童潜能,做到爱读、敢想、善用,由此及彼,情智通达。
就读和解两者的关系而言,以读求解,比以解引读更富趣味,更有价值。无论是立足自我,召唤图文而来,还是向往图文,奔向梦幻情境而去,抑或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者相向而行,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四)让写作从复现到重构
“写作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每件劳动产品——文章,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创造性的特色。”
但如今的学生写作状态已经接近崩塌的边缘,“两点一线”的生活、“一门心思”的教育,让儿童心理附庸于成人的功利欲望,使儿童成长从属于成人的社会环境。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曾经一语道破其中的痼疾:“由于‘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传统的固有观念的影响,被扭曲的‘考试—分数—升学’的模式,被阉割了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空间变得那样狭小。”“在这封闭的狭窄天地里,在陈旧的知识、呆板传统禁锢的意识笼罩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继承’文化,只能‘复现’知识,对未来大时空中信息的辐射,要敏锐地去感应、接受、发展,是十分困难的。”
学生不仅只顾着“复现”知识,而且连叙写自己的生活与内心都无心无力,更不要说通过写作的体验与运思,通向理想的高处,重构自己的生命存在与精神殿堂了。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指出:“写作的乐趣就在于发现和表现生活的美。”怎么把儿童从他们认为的平庸、繁琐、烦恼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从五味杂陈的生活中发现平凡之美、丰富之美、真实之美,并以恰当的方式展开自我对外部世界的适应与改变呢?
对此,在写作(作文)教学中,我尤其强调相遇、发现、情趣这几个关键词。我们每天都在与自己、他人、世界相遇,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诗中写到的那样,“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我们可以寻找一个情感、智慧与趣味的切合点,一次次选择和重新选择往何处去,与什么人或“东西”相遇,“人随情动,文随智行,意随趣生”,把作文变成智慧与情感的发现、情趣与意义的表达。
“发现语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实践活动中始终致力于学生审美敏感、认知水平与表达能力的同步发展,致力于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反思、长于创新综合素质的持续培养,通过“儿童发现——教师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途径,帮助儿童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真正地发现真实的世界,进而在发现世界中发现自我,发现美好与改变的可能,从而通向一个全新的自我,重构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又是紫菜丰收时》一文中,一个女学生就对自己母亲的形象进行了“再发现”和“重构性发现”。母亲去接孩子,稍晚了一点,孩子立马抱怨,丝毫不听解释。到了紫菜公司,母亲安顿好孩子,随后赶去加工车间,孩子腹诽:“哼,难道紫菜比亲女儿还重要吗?”直到无聊的时候,她“突发奇想:去看看妈媽在干嘛!”才注意到“冷风”“冰冷的水洼”,切身感受到“冷”。母亲见到孩子,第一反应是关心孩子“冷不”“饿不”(“袁月,你冷不?快回宿舍去,再等一会儿就吃饭!”)随即回头继续工作。这时,孩子才发现到母亲前所未见的形象:“妈妈和几位奶奶戴着帽子,扎着毛巾,整个脸只露出眼睛,一个个包裹得严丝合缝,还都戴着加绒的手套,穿着齐膝的靴子。”也只有此时,她才会想到:“听说气温越低,紫菜越丰收!”迅即心疼母亲此刻劳作的艰辛与坚韧:“这阴冷的风飕飕的,会钻到关节里。妈妈的右手大拇指就经常疼。”随后又感佩母亲的率先垂范:“在公司,(作为老板和管理者的)妈妈原本可以不做这‘苦力’,却还是起早贪黑,甚至会到滩涂上去。”孩子的发现还不仅限于此,她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所有的菜民,谁不是这样打拼呢?数九寒天,大风大浪,都泡在腥涩的苦水里。”到此,她完成了一次从埋怨到挚爱、从无知到感佩、从排斥到理解的重构性发现——发现的是生活的真相,重构的是生命的立场,改变的是未来的模样。从此,她开始了新一轮的发现,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最终达成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共振、良性互动,更好地发现生活、享受生命、建设世界。
这就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宋晓丽,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副校长、城中小学三里墩校区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
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语文情趣教学的普适性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发现语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