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从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助学贷款诚信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助学贷款;诚信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政治辅助政策,在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享受免息待遇,政策予以全额贴息,助大学生学业圆满完成。然而,随着这项助学贷款的实施,暴露出部分学生未能履行合同及时还款的现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国家的关注。本文结合笔者的关注实际,对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诚信意识较为淡薄
守信用,讲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对诚信有着较为普遍的认同感,对不受诚信的做法感到不满。可是,大学生往往容易以挑剔的眼光、高标准看待别人,却对自己的诚信行为不加约束,对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而是贪图眼前的小利,贷了再说,对还款则是以后再说。诚信意识的淡薄与思想观念上的偏差都让他们在还款诚信上表现出缺失。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并不够健全,存在一些空子可钻,让一些投机取巧之人和不法之徒伺机偷税漏税、诈骗、走私等;而少数官员则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让法律的权威受到挑战……这些社会现象使大学生对诚信概念有了模糊而迷茫的认识,对他们的思想品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3.个人信用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个人诚信体系并未建立起来,并未建立起一套全国联网、全程跟踪的诚信档案,这就对学生的诚信问题难以进行评估。毕业后大学生流动性大,对其行踪借款银行以及高校难以实时掌握,也给还款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强烈的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开始逾越原有的道德底线,借故不还贷款,给国家、银行、学校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诚信问题的途径
1.建立流动性的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针对上述现象,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为每一位大学生建立一个信用档案,将大学生设立的银行账户、借用以及偿还国家贷款、信用卡等信息进行跟踪记录。可统一由人民银行建立,其他个别银行可联网实时掌控学生的信用情况,且对逾期未还款的行为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2.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且定型的人生重要阶段,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当常抓不懈。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引领时代进步的主力军,他们的诚信观念、道德操守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此,诚信教育应当渗透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高校可利用思想政治课程、法律课堂或者其他学科课堂,有意识的贯穿诚信教育,让大学生从身边点点滴滴的诚信事迹、楷模的感人行为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使大学生的身心受到感染,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与诚信意识。另外一方面,家庭应当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情操。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家长应当为孩子的长远利益做打算,不应当以投机取巧的行为给孩子造成思想上不良的影响,而应当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塑造孩子良好、健全的人格,便于其今后在社会中骄傲的立足,而不是不停的逃避。
3.健全信贷制度,完善管理
首先,贫困生认定机制。在认定贫困生时应当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家庭贫困情况的了解,将贫困生认定工作做到位。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大学生家庭情况的变故如下岗、离异、疾病等,从而实时的做好记录,及时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及时更新贫困生档案库。各院系的辅导员、书记、班主任等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工作队伍,可对学生从宏观、微观等角度把握,让贫困生认定工作做得到位,做得准确而详实。将大学生的大学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分为入学前、大一上学期,大一下学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家庭以及经济情况,同时了解其生活习惯,若出现了挥霍奢侈、铺张浪费等现象,应当将其从贫困生中排除。只有将贫困生认定工作做得详实,才能够让真正有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政策的关怀,消除某些喜欢投机取巧的人贪恋一己私利的行为。
其次,建立助学贷款诚信监督机制。学校可对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让全体学生以及教师对其进行共同的监督。若被发现其所填写的信息虚假,存在铺张浪费、挥霍、奢侈等生活作风的,应当予以取消对其的助学贷款。
4.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升还贷能力
对于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拖欠、失信等行为,有部分人的诚信缺失,道德操守不够所致,即在自身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却不遵守承诺,从而造成诚信失守。但是,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环境差、就业情况不理想等造成,这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大,自身维系着家庭的经济,确实无力偿还贷款。因此,若能够在毕业之时找到一份合适的满意的工作,则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其提升还款能力,从而信守承诺。因此,高校也应当关注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将品学兼优、能力强的贫困生推荐到合适的用人单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让其有力偿还贷款。
参考文献:
[1]黄晓.国家助学贷款诚信问题探究[J].时代金融,2011(14).
[2]陈昆峰.助学贷款工作中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