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不是概念的或逻辑的活动,不是简单的客观的事实。艺术是无功利的,也不是道德层面的活动。艺术的内容必然只能是等于个人的瞬间的情感和表现,艺术形式等于表现着情感的个性和意向。摄影直觉也是艺术直觉的一种,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的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摄影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它使摄影者不借助于判断和推理,就可以把握住深藏在摄影作品外部形式之内的“意味”。摄影直觉的优点在于其创造性,这就是后来接受美学强调的方面。
[关键词]摄影;直觉;美感
中图分类号:Y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217-01
1 摄影直觉在摄影艺术中的意义
现代的摄影作品中,摄影的情感表现占有很大的成分。在拍摄中,实际上,摄影直觉是种特殊的直觉。就是主体借助于摄影器材面对特定的符号对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的直接判断。与普通的直觉相比较,摄影直觉更为复杂,其特殊之处在于直觉方式的不同。摄影中的审美直觉“不是那种从一个基本直觉进入另一个基本直觉,逐渐构成某种较为复杂直觉的过程,它是对每一个有表现力的形式的直觉把握或顿悟。”就摄影而言,形式乃是其生命之所在。摄影的意义就在于对形象形式的创造,一切主观的观念、思想与情感都要从形式之中发现。这就要求摄影家必须具有对各种形式的特征、关系和意味的直觉把握能力。因为在摄影中是直觉在左右着摄影家去选择和创造形式。审美直觉实际上就是对形式的直觉。所谓审美的直觉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能力,二是理性的理解能力。一个以视觉形象表达内在精神的摄影家,首先必须具有从外部世界之中感知、抓取形式的能力。因为,心灵的一切精神性因素都来自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人在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方面改变着自然,另一方面也在塑造着自身,正如歌德所说:“人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才能达到,正如人只有通过自我才能发现世界一样,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发现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发现中实现的。人没发现一个新的事物,就意味着在自我中诞生了一个新的器官。”从摄影的角度讲,所谓感知能力非仅仅简单地指对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如形状、明暗、色彩、质地等物质因素)的把握,虽然这种能力也有助于对事物的再现,是摄影家必须具备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从普遍的客观对象中感知出与内在心灵相同构的表现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说,艺术是当下自我的一种“遗忘”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一切妨碍我们到达对客观实在的认识、理式经验或是现实生活需要等要素都将被抛弃在自我之外。摄影艺术就是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使我们能够直观实在,才能创作出超功利的、非逻辑的佳作。
2 摄影直觉中的美
英国摄影大师布莱因坎贝尔曾经明确指出:“美学和人文关怀是摄影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当摄影进入人们的生活,即与人类发生了现实的审美关系,摄影美学也将应运而生了,摄影拍摄和欣赏的心理活动更加的耐人寻味。摄影美学是将摄影学和美学联系起来的,一种基于摄影学的艺术美学研究,是研究摄影艺术中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影早已渗透到人们各个细微的生活层面之中,它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摄影表现手法上的局限性,使创意摄影手法和表现方式得以进一步增多;另一方面,它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语言,引发了艺术观念与视觉形式的变革。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艺术的引言中写道:“視觉形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他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那些赋予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行为以高贵性的东西只能是心灵。”摄影艺术该是这样一种艺术:透过作品把带着摄影者视域和情感的形象元素,运用各种光与影结合的方式表现在画面之中,让形象符号在画面中鲜明生动,能征服观者以至于其他艺术家,表现生活、掲示生活中的奥秘,传递给人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恰如其他艺术类型一样。因为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都被认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并且是独特的,因为它的确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但就一般意义而言,最主要的是艺术作品应该是真实的,特别是摄影艺术。
3 形象的直觉让摄影中的艺术形象生动
一张照片没有语言能力,但同时它拥有着超越于语言的表现力,它成败的关键是靠视觉来传递的,准确的说是观看照片时所带给观众第一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即形象的直觉。因此好的摄影作品更要取决于照片中生动、感人、富有内涵的形象元素。在摄影作品中,形象是由可视图像组成和体现的,但并非什么样的图像都可以被称为是艺术形象。有的仅仅只是传达信息的符号,是没有审美价值。但是,图像与形象是不能被等同起来的。它们首要的区别是:图像只是被摄景象的简单实录,只是肤浅地重复着客观存在;而艺术形象则需让人从被摄景物后领悟出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诸如《饥饿的苏丹》,首先是一个瘦骨嶙响无力支撑起斗大头部的苏丹女童,她奄奄一息不禁让人程一把汗,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她身后不远处正有一只虎视耽耽的秃鸾等待着女孩变成他的美食,而背景是一排草屋,也许她就是从那里爬出来的,她有气无力再也移动不了因此休息一下,其实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宣判。这些形象元素是用来传达给观众信息的,读者会被眼前的形象所震撼。一片荒宪的土地、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一只虎视耽耽的秀鹫,这三个形象元素的组合,讲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真实故事。不禁让人想到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人要忍饥挨饿,竟会变成秀鸾的食物。这三个形象元素是对战乱的控诉、是对和平的呼吁、是对生命的渴望。这幅作品关键并不是照片的拍摄水平有多高明,而是它所包含的信息,给人以触目心惊的感觉,突出了苏丹的大饥荒。它传递了新闻信息;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给了观者足够的视觉冲击,应该说,已不是简单的冲击了,那是一种让人看后暂时忘记快乐是什么东西的震撼。卡特作为一名摄影师,他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他告知了世界这里还有饥饿。就在普利策颁奖仪式结束个月后,即年月日夜里,警察在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发现凯文卡特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他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套了一截绿色软管,把废气导入车内。人们在他的座位上找到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度。”是的,一张照片虽是平淡的,但他所能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度是无限的,不仅是读者,就连摄影师都会影响至深。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更是摄影所需肩负起来记录社会现实给人以警醒的重任。
摄影艺术的创作过程,从发现创作主题,到进行艺术形象的构思,到按动快门,再到把瞬间凝固在胶片上,往往都是极短了的瞬间完成,特别是新闻摄影,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创作的机遇非常重要,直觉决定了构思和作品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陈彦彤.现代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形式[J].大舞台,2015(04):55-56.
[2]范磊明. 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
[3]李树峰,王保国,阳丽君,唐明星.2015年度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J].中国摄影家,2016(05):88-99.
[关键词]摄影;直觉;美感
中图分类号:Y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217-01
1 摄影直觉在摄影艺术中的意义
现代的摄影作品中,摄影的情感表现占有很大的成分。在拍摄中,实际上,摄影直觉是种特殊的直觉。就是主体借助于摄影器材面对特定的符号对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的直接判断。与普通的直觉相比较,摄影直觉更为复杂,其特殊之处在于直觉方式的不同。摄影中的审美直觉“不是那种从一个基本直觉进入另一个基本直觉,逐渐构成某种较为复杂直觉的过程,它是对每一个有表现力的形式的直觉把握或顿悟。”就摄影而言,形式乃是其生命之所在。摄影的意义就在于对形象形式的创造,一切主观的观念、思想与情感都要从形式之中发现。这就要求摄影家必须具有对各种形式的特征、关系和意味的直觉把握能力。因为在摄影中是直觉在左右着摄影家去选择和创造形式。审美直觉实际上就是对形式的直觉。所谓审美的直觉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能力,二是理性的理解能力。一个以视觉形象表达内在精神的摄影家,首先必须具有从外部世界之中感知、抓取形式的能力。因为,心灵的一切精神性因素都来自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人在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方面改变着自然,另一方面也在塑造着自身,正如歌德所说:“人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才能达到,正如人只有通过自我才能发现世界一样,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发现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发现中实现的。人没发现一个新的事物,就意味着在自我中诞生了一个新的器官。”从摄影的角度讲,所谓感知能力非仅仅简单地指对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如形状、明暗、色彩、质地等物质因素)的把握,虽然这种能力也有助于对事物的再现,是摄影家必须具备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从普遍的客观对象中感知出与内在心灵相同构的表现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说,艺术是当下自我的一种“遗忘”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一切妨碍我们到达对客观实在的认识、理式经验或是现实生活需要等要素都将被抛弃在自我之外。摄影艺术就是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使我们能够直观实在,才能创作出超功利的、非逻辑的佳作。
2 摄影直觉中的美
英国摄影大师布莱因坎贝尔曾经明确指出:“美学和人文关怀是摄影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当摄影进入人们的生活,即与人类发生了现实的审美关系,摄影美学也将应运而生了,摄影拍摄和欣赏的心理活动更加的耐人寻味。摄影美学是将摄影学和美学联系起来的,一种基于摄影学的艺术美学研究,是研究摄影艺术中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影早已渗透到人们各个细微的生活层面之中,它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摄影表现手法上的局限性,使创意摄影手法和表现方式得以进一步增多;另一方面,它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语言,引发了艺术观念与视觉形式的变革。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艺术的引言中写道:“視觉形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他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那些赋予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行为以高贵性的东西只能是心灵。”摄影艺术该是这样一种艺术:透过作品把带着摄影者视域和情感的形象元素,运用各种光与影结合的方式表现在画面之中,让形象符号在画面中鲜明生动,能征服观者以至于其他艺术家,表现生活、掲示生活中的奥秘,传递给人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恰如其他艺术类型一样。因为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都被认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并且是独特的,因为它的确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但就一般意义而言,最主要的是艺术作品应该是真实的,特别是摄影艺术。
3 形象的直觉让摄影中的艺术形象生动
一张照片没有语言能力,但同时它拥有着超越于语言的表现力,它成败的关键是靠视觉来传递的,准确的说是观看照片时所带给观众第一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即形象的直觉。因此好的摄影作品更要取决于照片中生动、感人、富有内涵的形象元素。在摄影作品中,形象是由可视图像组成和体现的,但并非什么样的图像都可以被称为是艺术形象。有的仅仅只是传达信息的符号,是没有审美价值。但是,图像与形象是不能被等同起来的。它们首要的区别是:图像只是被摄景象的简单实录,只是肤浅地重复着客观存在;而艺术形象则需让人从被摄景物后领悟出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诸如《饥饿的苏丹》,首先是一个瘦骨嶙响无力支撑起斗大头部的苏丹女童,她奄奄一息不禁让人程一把汗,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她身后不远处正有一只虎视耽耽的秃鸾等待着女孩变成他的美食,而背景是一排草屋,也许她就是从那里爬出来的,她有气无力再也移动不了因此休息一下,其实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宣判。这些形象元素是用来传达给观众信息的,读者会被眼前的形象所震撼。一片荒宪的土地、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一只虎视耽耽的秀鹫,这三个形象元素的组合,讲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真实故事。不禁让人想到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人要忍饥挨饿,竟会变成秀鸾的食物。这三个形象元素是对战乱的控诉、是对和平的呼吁、是对生命的渴望。这幅作品关键并不是照片的拍摄水平有多高明,而是它所包含的信息,给人以触目心惊的感觉,突出了苏丹的大饥荒。它传递了新闻信息;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给了观者足够的视觉冲击,应该说,已不是简单的冲击了,那是一种让人看后暂时忘记快乐是什么东西的震撼。卡特作为一名摄影师,他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他告知了世界这里还有饥饿。就在普利策颁奖仪式结束个月后,即年月日夜里,警察在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发现凯文卡特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他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套了一截绿色软管,把废气导入车内。人们在他的座位上找到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度。”是的,一张照片虽是平淡的,但他所能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度是无限的,不仅是读者,就连摄影师都会影响至深。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更是摄影所需肩负起来记录社会现实给人以警醒的重任。
摄影艺术的创作过程,从发现创作主题,到进行艺术形象的构思,到按动快门,再到把瞬间凝固在胶片上,往往都是极短了的瞬间完成,特别是新闻摄影,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创作的机遇非常重要,直觉决定了构思和作品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陈彦彤.现代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形式[J].大舞台,2015(04):55-56.
[2]范磊明. 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
[3]李树峰,王保国,阳丽君,唐明星.2015年度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J].中国摄影家,2016(05):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