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四大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是其中之一。在数字时代面临着众多挑战和机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能否很好地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此外,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需要积极运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基于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面向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项目式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问题的提出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课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框架、思路和要求,提倡教师积极运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因此,教师需要研究如何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到教学当中,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三年是学生们养成和提升基本素养的关键时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通过课程使学生们持续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水平,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讲授型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这样导致了讲授的知识和技能习得相对割裂,导致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引入,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数字时代发展的有效呼应和对学生发展的有益探索。
面向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项目式学习虽然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视角提出的,实則是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指导教师如何选择或设置真实的学习项目或学习问题,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完成相关主题的学习。它有利于打破以往课程教学中以模拟性的情境或抽离具体情境细节导致的知识僵化、不易迁移等缺点。项目式学习就像教与学系统中的动力引擎,引导教师和学生更新课程活动过程的内在逻辑与动力机制,向老师和学生传达了新的思维和理念,进而加速变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本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知识与数字化学习》一章为契机,进行了项目式学习实践。
创设真实情境
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任教班级讲授信息技术课程,在讲授到《知识与数字化学习》一章的内容时,学生对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有着浓厚兴趣,求知欲望强烈并且希望得到老师的深入讲解。鉴于此,设置了“数字化学习工具大讲堂”的真实情境,教师提供不同的数字化学习工具作为选题提供给学生们。
项目方案制定
1.学生分组,小组确立项目主题
授课班级共有54名学生,每个小组6个同学,全班共分为9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兴趣选择主题,如果有多个小组选择同+主题,再由教师进行协调处理。
2.项目方案设计
项目小组成立并确立好主题后,由小组长完成项目设计进度安排表。
项目制作
通过前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拥有初步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但不够深入。因此,在项目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给予他们数字化学习资源,以便满足在进行项目制作时的不时之需。在项目进行时,学生利用在线思维导图、幕布等在线协作工具进行讨论,最后利用在线网站、演示文稿等方式形成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发布
经过大约4周时间的项目学习和制作,每个小组都有了项目成果,利用2节课的时间给每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向全班同学讲解本小组选择的主题。
项目评价
总结性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小组自评、其他项目小组评价和授课教师评价,3种评价方式加权获得总结性评价得分。形成性评价包括小组内部成员进行互评和教师对完成项目的过程评价,二者加权获得评分。最后总结性评价得分和形成性评价得分相加获得总分。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以教师为主体、以技能实践为主导,缺失真实的情境支撑,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和学习效率低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项目式学习的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知识与真实情境的联系,且在数字化环境的加持下,依托协作项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问题的提出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课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框架、思路和要求,提倡教师积极运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因此,教师需要研究如何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到教学当中,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三年是学生们养成和提升基本素养的关键时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通过课程使学生们持续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水平,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讲授型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这样导致了讲授的知识和技能习得相对割裂,导致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引入,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数字时代发展的有效呼应和对学生发展的有益探索。
面向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项目式学习虽然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视角提出的,实則是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指导教师如何选择或设置真实的学习项目或学习问题,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完成相关主题的学习。它有利于打破以往课程教学中以模拟性的情境或抽离具体情境细节导致的知识僵化、不易迁移等缺点。项目式学习就像教与学系统中的动力引擎,引导教师和学生更新课程活动过程的内在逻辑与动力机制,向老师和学生传达了新的思维和理念,进而加速变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本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知识与数字化学习》一章为契机,进行了项目式学习实践。
创设真实情境
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任教班级讲授信息技术课程,在讲授到《知识与数字化学习》一章的内容时,学生对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有着浓厚兴趣,求知欲望强烈并且希望得到老师的深入讲解。鉴于此,设置了“数字化学习工具大讲堂”的真实情境,教师提供不同的数字化学习工具作为选题提供给学生们。
项目方案制定
1.学生分组,小组确立项目主题
授课班级共有54名学生,每个小组6个同学,全班共分为9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兴趣选择主题,如果有多个小组选择同+主题,再由教师进行协调处理。
2.项目方案设计
项目小组成立并确立好主题后,由小组长完成项目设计进度安排表。
项目制作
通过前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拥有初步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但不够深入。因此,在项目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给予他们数字化学习资源,以便满足在进行项目制作时的不时之需。在项目进行时,学生利用在线思维导图、幕布等在线协作工具进行讨论,最后利用在线网站、演示文稿等方式形成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发布
经过大约4周时间的项目学习和制作,每个小组都有了项目成果,利用2节课的时间给每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向全班同学讲解本小组选择的主题。
项目评价
总结性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小组自评、其他项目小组评价和授课教师评价,3种评价方式加权获得总结性评价得分。形成性评价包括小组内部成员进行互评和教师对完成项目的过程评价,二者加权获得评分。最后总结性评价得分和形成性评价得分相加获得总分。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以教师为主体、以技能实践为主导,缺失真实的情境支撑,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和学习效率低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项目式学习的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知识与真实情境的联系,且在数字化环境的加持下,依托协作项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