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确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就能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本文论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并陈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好这些性质,切实可行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性质 教学效率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归根到底应该先明确语文课的性质,明白语文课上要教什么要训练什么。新课程教学中有漠视语文课性质的现象,似乎淘走了语文特点。针对语文的性质,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说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作法。
一、对于语文科性质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的工具性是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理解就是领会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的能力是听与读的能力。运用就是使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想所感,运用的能力是说与写的能力。这就是说语文教学中要以训练学生听、读、说、写能力为主。听和说是针对口语的,读和写是针对书面语的,所以由听、读、说、写的能力又关涉到了语文教学所对应的具体教学内容,那就是口语、阅读和写作。
二、坚持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改理念不可动摇,我们既要坚持课程改革,又要保住语文的特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做了如下的尝试,觉得效果不错。
1.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总觉得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是讲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激起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对语文的热爱。语文包容性很广,老师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阅读可以使学生终生获取知识。怎样引起学生爱语文之情呢?我发现学生对那些文史掌故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会适时地给学生讲一些文史掌故,讲到陶渊明的时候,会说说他的别号“五柳先生”的来历;如讲到欧阳修的别号“六一”时,我会给学生说说“六一”的内涵;遇到年号时,我把古代的年号、庙号、谥号放在一起讲,学生听得更有趣。文史掌故有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能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课堂教学目标任务设计要明确,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它的内容繁多,更明显的特点是繁多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交错在一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常常是凡碰到的知识点都教、都探究,凡碰到的能力点都练。结果造成课堂上眉毛胡须一把抓的蔽端。其实,尽管语文知识点多,交错杂糅,但是也应该有序地展开,使每堂课都有一两个重点。我们要读读《课程标准》,明白初中三年到底要达到口语交流、阅读、写作的哪些要求,按照“课标”制定的阶段性知识和能力要求,将它们化解到初中的六个学期。如此,课文成为教学的用例,每篇课文的教授都是为完成一个目标任务服务的。当然,在不同的阶段,都要加强复习。
3.教学环节设计要完整、合理。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改实验,都有一个形式问题,在新课程教学中不能不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的基本原则是紧密连贯和完整。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个人的理解是尽量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自主研讨的环节,设计出有利于学习、品味语言的环节,设计出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的环节。只要符合这样的有利于,任何形式都是合理的。
4.教学要处理好训练和做练习题的关系。语文教学中,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把训练和做习题混同在一起,用做习题代替语文训练。其实,研读是训练,听、读、说、写是训练,练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罢了。平时的教学中更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听、读、说、写上,临考前,恰当的设计出一些习题,可以提高解答考卷能力。如果把做习题当成一种主要的训练手段,势必会弱化学生读说能力,影响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允许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人见人爱,在于它们能在任何时候都给读者提供符合时代要求、适合个人品位的新鲜养料。老师万不可用一种标准化的成见来抹杀学生的解读。非文学性的作品,尽管文本中的意旨指向不容读者改变,但作为读者在明白了文本的意旨之后,仍然会提出和作者不同的观点,跟作者辩论,所以一定要允许学生提出个人的见解,只要他有道理,老师就该允许他的观点被保留。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性质 教学效率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归根到底应该先明确语文课的性质,明白语文课上要教什么要训练什么。新课程教学中有漠视语文课性质的现象,似乎淘走了语文特点。针对语文的性质,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说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作法。
一、对于语文科性质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的工具性是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理解就是领会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的能力是听与读的能力。运用就是使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想所感,运用的能力是说与写的能力。这就是说语文教学中要以训练学生听、读、说、写能力为主。听和说是针对口语的,读和写是针对书面语的,所以由听、读、说、写的能力又关涉到了语文教学所对应的具体教学内容,那就是口语、阅读和写作。
二、坚持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改理念不可动摇,我们既要坚持课程改革,又要保住语文的特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做了如下的尝试,觉得效果不错。
1.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总觉得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是讲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激起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对语文的热爱。语文包容性很广,老师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阅读可以使学生终生获取知识。怎样引起学生爱语文之情呢?我发现学生对那些文史掌故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会适时地给学生讲一些文史掌故,讲到陶渊明的时候,会说说他的别号“五柳先生”的来历;如讲到欧阳修的别号“六一”时,我会给学生说说“六一”的内涵;遇到年号时,我把古代的年号、庙号、谥号放在一起讲,学生听得更有趣。文史掌故有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能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课堂教学目标任务设计要明确,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它的内容繁多,更明显的特点是繁多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交错在一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常常是凡碰到的知识点都教、都探究,凡碰到的能力点都练。结果造成课堂上眉毛胡须一把抓的蔽端。其实,尽管语文知识点多,交错杂糅,但是也应该有序地展开,使每堂课都有一两个重点。我们要读读《课程标准》,明白初中三年到底要达到口语交流、阅读、写作的哪些要求,按照“课标”制定的阶段性知识和能力要求,将它们化解到初中的六个学期。如此,课文成为教学的用例,每篇课文的教授都是为完成一个目标任务服务的。当然,在不同的阶段,都要加强复习。
3.教学环节设计要完整、合理。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改实验,都有一个形式问题,在新课程教学中不能不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的基本原则是紧密连贯和完整。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个人的理解是尽量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自主研讨的环节,设计出有利于学习、品味语言的环节,设计出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的环节。只要符合这样的有利于,任何形式都是合理的。
4.教学要处理好训练和做练习题的关系。语文教学中,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把训练和做习题混同在一起,用做习题代替语文训练。其实,研读是训练,听、读、说、写是训练,练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罢了。平时的教学中更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听、读、说、写上,临考前,恰当的设计出一些习题,可以提高解答考卷能力。如果把做习题当成一种主要的训练手段,势必会弱化学生读说能力,影响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允许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人见人爱,在于它们能在任何时候都给读者提供符合时代要求、适合个人品位的新鲜养料。老师万不可用一种标准化的成见来抹杀学生的解读。非文学性的作品,尽管文本中的意旨指向不容读者改变,但作为读者在明白了文本的意旨之后,仍然会提出和作者不同的观点,跟作者辩论,所以一定要允许学生提出个人的见解,只要他有道理,老师就该允许他的观点被保留。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