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中卫市西园中学 7517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21-02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现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对新课程、新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
一、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设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感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地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老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 “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 “不假思索地说”, “无根据地说”, “任意地说”, “编造着说”, “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能力。
二、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和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做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课堂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获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共课还是平时教学中,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的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成员在权威的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流于形式,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语文课堂上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可“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启发,共同控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交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供如下探究问题: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站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 “环保课”、 “综合课”。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育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总之,新课程是理念、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我们应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我们的课堂才会成为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21-02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现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对新课程、新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
一、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设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感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地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老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 “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 “不假思索地说”, “无根据地说”, “任意地说”, “编造着说”, “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能力。
二、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和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做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课堂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获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共课还是平时教学中,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的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成员在权威的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流于形式,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语文课堂上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可“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启发,共同控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交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供如下探究问题: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站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 “环保课”、 “综合课”。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育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总之,新课程是理念、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我们应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我们的课堂才会成为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