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幼儿;文明礼仪;尝试;表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A)-0033-01
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而目前,一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娇惯,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和一些不良的习气。针对目前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实际情况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根据4-6岁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笔者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做了一些思考,并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学活动中的礼仪教育尝试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可在智育中融入德育,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主题教育及各学科的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熏陶,促使幼儿全面、平衡地发展。
1 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有的幼儿交往意识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胆怯,缺乏主动性;有的幼儿自理能力在增强,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在增强,开始有了交往欲望,但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为此,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教育内容,《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找朋友》《共伞》《拉拉勾》《分享》等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如轮流、等待、谦让、协商等等。
2 在各科教学中融入文明礼仪教育。《纲要》还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融入到各科的教学活动中。
如,在学习诗歌《哥哥》时,笔者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第一次哥哥不理小弟弟,第二次哥哥抱住了弟弟?”使幼儿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哥哥的两种态度,从而懂得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说话要有礼貌的道理。同样,美术活动、健康活动等活动中都可以渗入文明礼仪教育。如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在跑、跳的时候容易撞到别人,这时,教师就可以随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通过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的系列教育活动,孩子们的行为举止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变懂事了,会说谢谢、对不起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小孩有礼貌了,还会自己招呼客人呢。”可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不仅能使幼儿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就是幼儿的镜子。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在行为上,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在仪表上衣着大方,不化浓妆,不穿奇装异服;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幼儿,以理服人,不体罚幼儿;在工作中,对待同事要团结谦让,互敬互帮;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楷模。
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同时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内在情感和外显行为的一致性,使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而在所有的幼儿教育中,礼仪、品格、素质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师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一定要紧跟时代,不断尝试、不断拓展内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实效。
编辑:沈丽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A)-0033-01
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而目前,一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娇惯,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和一些不良的习气。针对目前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实际情况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根据4-6岁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笔者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做了一些思考,并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学活动中的礼仪教育尝试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可在智育中融入德育,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主题教育及各学科的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熏陶,促使幼儿全面、平衡地发展。
1 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有的幼儿交往意识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胆怯,缺乏主动性;有的幼儿自理能力在增强,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在增强,开始有了交往欲望,但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为此,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教育内容,《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找朋友》《共伞》《拉拉勾》《分享》等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如轮流、等待、谦让、协商等等。
2 在各科教学中融入文明礼仪教育。《纲要》还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融入到各科的教学活动中。
如,在学习诗歌《哥哥》时,笔者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第一次哥哥不理小弟弟,第二次哥哥抱住了弟弟?”使幼儿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哥哥的两种态度,从而懂得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说话要有礼貌的道理。同样,美术活动、健康活动等活动中都可以渗入文明礼仪教育。如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在跑、跳的时候容易撞到别人,这时,教师就可以随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通过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的系列教育活动,孩子们的行为举止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变懂事了,会说谢谢、对不起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小孩有礼貌了,还会自己招呼客人呢。”可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不仅能使幼儿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就是幼儿的镜子。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在行为上,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在仪表上衣着大方,不化浓妆,不穿奇装异服;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幼儿,以理服人,不体罚幼儿;在工作中,对待同事要团结谦让,互敬互帮;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楷模。
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同时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内在情感和外显行为的一致性,使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而在所有的幼儿教育中,礼仪、品格、素质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师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一定要紧跟时代,不断尝试、不断拓展内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实效。
编辑:沈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