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一定审美的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还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从小做起。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通过对书法与书法教育、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找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问题,提出中小学书法教育困境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汉字 中小学 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032-03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普及,运用电脑和手机的人们基本实现了办公写字的自动化,手写汉字的方式也逐渐被键盘的输入法所代替,书法的实用功能受到严重冲击,而中小学生也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所以对书法艺术不再重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小学生本应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现在很多人对书法一无所知,国家虽然对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但目前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正是由汉字的起源说起,分析中小学书法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建议。
一、书法与书法教育
(一)汉字的起源
书法的产生是伴随着文字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关于汉字的起源,流传最为广泛的有仓颉造字说、结绳说与起一成文说三种。首先是仓颉造字说,最早出现仓颉的名字是荀子提出的,荀子认为并不是仓颉创造了文字,仅仅是好书独传而已。虽然文字不是仓颉所造,但是在文字产生的时候,一定是有仓颉这样的人对文字进行了规范整理;其次是结绳说,许慎《说文解字·序》中曾提到过,在没有产生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事,但结绳与文字毕竟不同,所以结绳并不能发展成为文字;最后是起一成文说,宋代郑樵首先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到过“一”字可做五种不同的变化,通过不同的转折方式,可以构成汉字的各种结构,这一理论是在《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所建立的,但这一理论也并未得到证实。随着考古学家的不断发现,在许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刻画符号,所以文化起源的另一源头也有可能是陶器刻画或原始图画。
(二)书法的发展
最早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以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排列组合的章法美。到了先秦,书法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书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秦代开始,书法便从小篆不断更替演变,“书同文”的出现使得文字从战国后期的纷乱回到了平正的道路,也为规范书体奠定了基础。汉代对文字的书写实用性有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较为便捷的隶书应运而生,由于东汉时期鸿都门学这样的官学以及书法家所形成的流派与家学,书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书法理论的篇章也逐渐出现。魏晋南北朝是书法发展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有着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也是历史上其他时期所难以超越的。唐代的繁荣昌盛以及唐代帝王对书法的重视对书法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形成了规范的正体楷书。宋代的“尚意”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唐之后的另一高峰。元代的书法成就虽不突出但是也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明清书法在书写形式上不断更新,书法艺术得到蓬勃发展。
(三)书法教育的发展
就古代书法教育而言,可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类。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专门学习书法的课程。秦代则以统一的教材“书同文”来学习书法。东汉时期更是设立了鸿都门学,培育了一批书法人才。魏晋时期大多以家学传承或师徒相授的方式来学习书法。唐代时期书法是科举考试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北宋时设立书学配以博士任教并由国子监管辖。明清时期由于科举考试的影响,出现了馆阁体与台阁体。总而言之,古代的书法教育并不只是单纯的书写,而是以“书学”的概念来学习的,这样才能学到书法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书法教育从低迷到恢复最后重新发展,过程波折很大,但总体来说是向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目前的书法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是中华传承了上千年的瑰寶,书法从材料的选择以及书写方式都体现出了独属于我们东方的人文精神。中国书法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也显示出了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赞扬。王蒙先生曾说过“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希望,传统文化的继承人,需要从小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学习书法有助于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操。
(二)提高审美能力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其艺术价值不可言喻。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取法自然,在每件作品的字体结构和线条中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美。正如卫夫人《笔阵图》中所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陆断犀象。折百钧弩发。竖万岁枯藤。捺崩浪雷奔”。学习书法能使学生在发现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联想到书法艺术之美风格之美。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观察、临摹名家作品,最后用以创作,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从形式美到内涵美,不断地文化积累让中小学生丰富了头脑、提高了审美能力从而树立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提升人文素养
书法教育是一门人文性十分强的学科,书法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的人就是指的人文素养。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不仅在书法上有着很高的成就,还在人品方面也同样值得后人学习。如我们常说的“颜筋柳骨”,其中“颜”就代表了颜真卿。如颜真卿的作品《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等都透露出一种苍劲雄浑、质朴浑厚的风格,这也显示出颜真卿性格中正气凛然的一面。还有欧阳询、王羲之等,他们的作品中正蕴含着他们的学识修养与品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书法技巧,更要让学生学习书家的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 (四)增强身心健康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状态也越来越浮躁。学习书法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中,首先,就要静心,凝神静心,意在笔前,同时书法创作的过程也是抒发情绪的过程,书者的创作作品很大情况下反映了作者当下的心情,因此学习书法有助于青少年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其次,书法学习过程中也会增强书者的身体健康。写字首先就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头正,腰直,臂展,脚平。正确的坐姿可使书者气韵通顺,精神饱满。书法家自来长寿,88岁的柳公权,85岁的欧阳询,81岁的虞世南以及77岁的颜真卿。因此,学习书法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问题
学习书法的热潮在中国一直都存在,但是书法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还存在着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
2001年《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2年《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意见》、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2020年的教育部通知计划将美育纳入到评估与考核当中去,国家对于书法教育一直很重视。但是尽管颁布的纲要较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时间大多还是都用在了学习文化课上。在选择学生的课外辅导班时,除去语数外等主要课程的选择,家长也更喜欢报唱歌、舞蹈、乐器、武术等表演性强的兴趣班。对于书法,很多人的认识并不够,中小学书法课程地位并不明确,使得书法教学一直停留在“写字”的层面,这一现状阻碍了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专业书法教师人数不够
一门课程的开设,首先要确保师资,没有教师的参与,课堂是不完整的。由于中小学教师招聘时,没有招聘书法教师的岗位。有些开设书法课程的学校,大多数是由美术老师或者语文老师来兼任,有的老师虽然有着一定的基本功,但是并不能完全掌握书法的书写技巧,对于书法也并没有深刻的体会,这样只是教会学生写字而不能领会书法更深层次的奥妙。还有的学校以美术教师的名额来招聘书法老师,但是聘用后,书法老师也没有办法评书法职称,只能挂靠其他学科来评职称。这样使得很多本科书法毕业生毕业之后选择转行,从而造成书法教育人才的浪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缺少专业书法课教师而制约书法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阻碍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目前书法课程专业性不够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并没有专门的书法课,即使有的学校有书法课,多数书法课也被其他课程占用或者学生自主自习,课程的不确定性使得书法课无法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课程的不专业性还体现在大多数的学校并没有固定的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书法教材,多数采用了市场上的字帖,而这些“书法教材”鱼目混珠,更多的是不科学的书法速成“资料”,也就是说没有一套权威、官方的中小学书法教材。
四、中小学书法教育困境的解决方法
(一)普及书法教育的认知度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更是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因此不论是谁都应该重视和传承这一文化,而不是让它在时间的流逝下成为小众艺术。现在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发展,但书法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各个层面都真正重视起来,书法教育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发展。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全面提高书法教育的认识度与认可度,势在必行。
(二)加大书法专业师资力量
书法作为一门学科,应与美术、音乐、体育一样,设立专门的书法教师资格证和独立的书法编制。这样既解决了中小学生书法专业教师短缺的情况,又解决了书法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校也可以通过外聘书法专业教师的途径,对现在任教书法课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系统学习书法理论知识、书法专业知识、书法教育的方法,实行书法教育准入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的教师可以兼任书法教师。设立书法成为独立学科,普及书法教育是解决中小学书法困境的根本措施。
(三)书法课程系统化、规范化
首先,要求提升书法课的地位使之成为独立的学科;其次学校或省市要有相对权威的正规教材以及分阶段制定书法课程。小学一到三年级,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动手能力的不足,此时应以硬笔书法为主,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接触软笔训练,为以后软笔书法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书写的重要阶段。这时不仅要求他们正确书写硬笔字,还要做到规范美观端正。且在此基础上,软笔书法的学习也应该提上日程,在临摹方面,多数人选择从“欧颜柳赵”入手,其中又以学习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为数最多。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教師应时刻注意规范美与艺术美的界限。七到九年级的书法教育则应该在小学书法教育的基础上得以拓展与延伸,不能只局限于楷书临摹,还要进行初步的楷书创作。这既是进一步提高了临摹水平,也是对之前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种检验。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第二字体进行学习,推荐作品有隶书《曹全碑》《乙瑛碑》、行书《集王圣教序》等。在这三个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碑帖的艺术美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碑帖的书家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书法产生更大的兴趣。
五、结语
书法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方面应注重它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中小学推广书法教育,大力引进书法专业教师,这样既能解决中小学书法教师短缺问题,又能解决本科书法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互联网日益兴盛的时代,人们对于汉字也越来越忽视。但书法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不可代替的瑰宝,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文化的传承要从小抓起。书法目前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中的普及程度虽然还远远不够,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愿意去接触去了解书法,总有一天书法教育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黎炳锋.论数字化背景下中国书法存在的意义[J].小说评论,2011(S1).
[4]李宇.浅议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8(03):38-39.
[5]李逸峰.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3(06).
[6]孙富民.当今书法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2011年.
[7]胡培培.近十年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述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关键词:汉字 中小学 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032-03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普及,运用电脑和手机的人们基本实现了办公写字的自动化,手写汉字的方式也逐渐被键盘的输入法所代替,书法的实用功能受到严重冲击,而中小学生也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所以对书法艺术不再重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小学生本应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现在很多人对书法一无所知,国家虽然对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但目前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正是由汉字的起源说起,分析中小学书法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建议。
一、书法与书法教育
(一)汉字的起源
书法的产生是伴随着文字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关于汉字的起源,流传最为广泛的有仓颉造字说、结绳说与起一成文说三种。首先是仓颉造字说,最早出现仓颉的名字是荀子提出的,荀子认为并不是仓颉创造了文字,仅仅是好书独传而已。虽然文字不是仓颉所造,但是在文字产生的时候,一定是有仓颉这样的人对文字进行了规范整理;其次是结绳说,许慎《说文解字·序》中曾提到过,在没有产生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事,但结绳与文字毕竟不同,所以结绳并不能发展成为文字;最后是起一成文说,宋代郑樵首先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到过“一”字可做五种不同的变化,通过不同的转折方式,可以构成汉字的各种结构,这一理论是在《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所建立的,但这一理论也并未得到证实。随着考古学家的不断发现,在许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刻画符号,所以文化起源的另一源头也有可能是陶器刻画或原始图画。
(二)书法的发展
最早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以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排列组合的章法美。到了先秦,书法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书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秦代开始,书法便从小篆不断更替演变,“书同文”的出现使得文字从战国后期的纷乱回到了平正的道路,也为规范书体奠定了基础。汉代对文字的书写实用性有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较为便捷的隶书应运而生,由于东汉时期鸿都门学这样的官学以及书法家所形成的流派与家学,书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书法理论的篇章也逐渐出现。魏晋南北朝是书法发展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有着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也是历史上其他时期所难以超越的。唐代的繁荣昌盛以及唐代帝王对书法的重视对书法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形成了规范的正体楷书。宋代的“尚意”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唐之后的另一高峰。元代的书法成就虽不突出但是也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明清书法在书写形式上不断更新,书法艺术得到蓬勃发展。
(三)书法教育的发展
就古代书法教育而言,可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类。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专门学习书法的课程。秦代则以统一的教材“书同文”来学习书法。东汉时期更是设立了鸿都门学,培育了一批书法人才。魏晋时期大多以家学传承或师徒相授的方式来学习书法。唐代时期书法是科举考试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北宋时设立书学配以博士任教并由国子监管辖。明清时期由于科举考试的影响,出现了馆阁体与台阁体。总而言之,古代的书法教育并不只是单纯的书写,而是以“书学”的概念来学习的,这样才能学到书法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书法教育从低迷到恢复最后重新发展,过程波折很大,但总体来说是向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目前的书法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是中华传承了上千年的瑰寶,书法从材料的选择以及书写方式都体现出了独属于我们东方的人文精神。中国书法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也显示出了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赞扬。王蒙先生曾说过“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希望,传统文化的继承人,需要从小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学习书法有助于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操。
(二)提高审美能力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其艺术价值不可言喻。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取法自然,在每件作品的字体结构和线条中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美。正如卫夫人《笔阵图》中所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陆断犀象。折百钧弩发。竖万岁枯藤。捺崩浪雷奔”。学习书法能使学生在发现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联想到书法艺术之美风格之美。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观察、临摹名家作品,最后用以创作,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从形式美到内涵美,不断地文化积累让中小学生丰富了头脑、提高了审美能力从而树立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提升人文素养
书法教育是一门人文性十分强的学科,书法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的人就是指的人文素养。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不仅在书法上有着很高的成就,还在人品方面也同样值得后人学习。如我们常说的“颜筋柳骨”,其中“颜”就代表了颜真卿。如颜真卿的作品《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等都透露出一种苍劲雄浑、质朴浑厚的风格,这也显示出颜真卿性格中正气凛然的一面。还有欧阳询、王羲之等,他们的作品中正蕴含着他们的学识修养与品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书法技巧,更要让学生学习书家的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 (四)增强身心健康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状态也越来越浮躁。学习书法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中,首先,就要静心,凝神静心,意在笔前,同时书法创作的过程也是抒发情绪的过程,书者的创作作品很大情况下反映了作者当下的心情,因此学习书法有助于青少年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其次,书法学习过程中也会增强书者的身体健康。写字首先就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头正,腰直,臂展,脚平。正确的坐姿可使书者气韵通顺,精神饱满。书法家自来长寿,88岁的柳公权,85岁的欧阳询,81岁的虞世南以及77岁的颜真卿。因此,学习书法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问题
学习书法的热潮在中国一直都存在,但是书法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还存在着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
2001年《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2年《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意见》、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2020年的教育部通知计划将美育纳入到评估与考核当中去,国家对于书法教育一直很重视。但是尽管颁布的纲要较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时间大多还是都用在了学习文化课上。在选择学生的课外辅导班时,除去语数外等主要课程的选择,家长也更喜欢报唱歌、舞蹈、乐器、武术等表演性强的兴趣班。对于书法,很多人的认识并不够,中小学书法课程地位并不明确,使得书法教学一直停留在“写字”的层面,这一现状阻碍了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专业书法教师人数不够
一门课程的开设,首先要确保师资,没有教师的参与,课堂是不完整的。由于中小学教师招聘时,没有招聘书法教师的岗位。有些开设书法课程的学校,大多数是由美术老师或者语文老师来兼任,有的老师虽然有着一定的基本功,但是并不能完全掌握书法的书写技巧,对于书法也并没有深刻的体会,这样只是教会学生写字而不能领会书法更深层次的奥妙。还有的学校以美术教师的名额来招聘书法老师,但是聘用后,书法老师也没有办法评书法职称,只能挂靠其他学科来评职称。这样使得很多本科书法毕业生毕业之后选择转行,从而造成书法教育人才的浪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缺少专业书法课教师而制约书法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阻碍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目前书法课程专业性不够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并没有专门的书法课,即使有的学校有书法课,多数书法课也被其他课程占用或者学生自主自习,课程的不确定性使得书法课无法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课程的不专业性还体现在大多数的学校并没有固定的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书法教材,多数采用了市场上的字帖,而这些“书法教材”鱼目混珠,更多的是不科学的书法速成“资料”,也就是说没有一套权威、官方的中小学书法教材。
四、中小学书法教育困境的解决方法
(一)普及书法教育的认知度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更是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因此不论是谁都应该重视和传承这一文化,而不是让它在时间的流逝下成为小众艺术。现在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发展,但书法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各个层面都真正重视起来,书法教育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发展。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全面提高书法教育的认识度与认可度,势在必行。
(二)加大书法专业师资力量
书法作为一门学科,应与美术、音乐、体育一样,设立专门的书法教师资格证和独立的书法编制。这样既解决了中小学生书法专业教师短缺的情况,又解决了书法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校也可以通过外聘书法专业教师的途径,对现在任教书法课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系统学习书法理论知识、书法专业知识、书法教育的方法,实行书法教育准入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的教师可以兼任书法教师。设立书法成为独立学科,普及书法教育是解决中小学书法困境的根本措施。
(三)书法课程系统化、规范化
首先,要求提升书法课的地位使之成为独立的学科;其次学校或省市要有相对权威的正规教材以及分阶段制定书法课程。小学一到三年级,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动手能力的不足,此时应以硬笔书法为主,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接触软笔训练,为以后软笔书法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书写的重要阶段。这时不仅要求他们正确书写硬笔字,还要做到规范美观端正。且在此基础上,软笔书法的学习也应该提上日程,在临摹方面,多数人选择从“欧颜柳赵”入手,其中又以学习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为数最多。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教師应时刻注意规范美与艺术美的界限。七到九年级的书法教育则应该在小学书法教育的基础上得以拓展与延伸,不能只局限于楷书临摹,还要进行初步的楷书创作。这既是进一步提高了临摹水平,也是对之前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种检验。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第二字体进行学习,推荐作品有隶书《曹全碑》《乙瑛碑》、行书《集王圣教序》等。在这三个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碑帖的艺术美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碑帖的书家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书法产生更大的兴趣。
五、结语
书法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方面应注重它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中小学推广书法教育,大力引进书法专业教师,这样既能解决中小学书法教师短缺问题,又能解决本科书法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互联网日益兴盛的时代,人们对于汉字也越来越忽视。但书法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不可代替的瑰宝,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文化的传承要从小抓起。书法目前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中的普及程度虽然还远远不够,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愿意去接触去了解书法,总有一天书法教育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黎炳锋.论数字化背景下中国书法存在的意义[J].小说评论,2011(S1).
[4]李宇.浅议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8(03):38-39.
[5]李逸峰.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3(06).
[6]孙富民.当今书法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2011年.
[7]胡培培.近十年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述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