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分析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vbklv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不同病原体后体内相关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入选20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组),15例新生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组),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间,IL-4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P=0.041),IFN-γ、IL-17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8、1.24,P均>0.05);经两两比较发现,细菌组IL-4水平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CD8+细胞外,CD3+、CD4+、CD19+、NK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在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0~26.69,P均<0.05)。经两两比较发现,CD3+和CD4+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细菌组和病毒组均低于对照组;细菌组和病毒组CD19+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毒组NK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和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感染后体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不同,免疫功能紊乱,体内存在Th1/Th2失衡,以Th2型占主导地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低,提示机体感染后细胞免疫功能减低,也可能是新生儿易感及感染后病情隐匿、病程长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做中学"作为我国课改的一大亮点,已在我国实施了近9年时间。这段时间,对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可是,对"做中学"教育模式下儿童的情绪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却鲜见发表。本文旨在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本文从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出发,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分配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的分析,通过一些
日前,教育部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高中文理分科该不该取消问题引发热烈讨论。本文试从教育评价制度的角度出发,揭示取消文理分科的本质所在,并从中得出我国
<正>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早产儿更是如此,但病情进展迅速,是引起婴儿尤其是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
本文从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入手,通过国内外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现状,发现创新团队在建设进程中的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