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拥挤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拥挤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内涵是对密度和空间限制的主观体验[[[]戴琨, 游旭群,晏碧华.拥挤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影响因素. 应用心理学[J]. 2010(04): 362-368. ]]。拥挤不仅是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概念,同时也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建筑环境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探讨拥挤的影响因素,建筑拥挤产生的社会进步、文化差异成因。最后从城市规划角度更新城市规划理论、优化城市管理,建筑设计角度遵循设计理论、严格设计规范和室内设计角度进行空间分割、视线引导、物理环境设计等环境心理研究来消除建筑拥挤。
  关键词:建筑拥挤;影响;消除
  中图分类号: X820 文献标识码: A
  1绪论
  人口大爆炸导致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拥挤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在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中国更是如此,无论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还是昆明南博会,拥挤是参观者最主要的感受之一。以上海世博会为例,排队进入德国馆、日本馆、美国馆需要4个小时以上,沙特馆更在8小时以上[[[]中山日报. 沙特馆需排队8小时. http://www.zsnews.cn/News/2010/05/30/1426919.shtml, 2010-05-30/2013-05-10]]。拥挤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消极的心理感受,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见表1)。
  表1由拥挤引起的部分重大事故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纵观这些惨痛的事故,无不都是发生在人群拥挤的公共场合,同样,发生在校园、体育馆的踩踏事件也屡见不鲜。这样悲剧的不断重演使得我们开始重视建筑拥挤问题。
  2拥挤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1概念
  “拥挤”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理解。Stokols[[[] Stokols,D.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ensity and crowding:Som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Psychological Review,1972(79):275—277]]认为“拥挤”是指个体对空间范围的需求超过实际能够供给的空间时的一种心理压力不适状态,是个体在有限空间中的一种个人主观体验;Kopec[[[] Kopec,D.A.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for design[M].New York:Fairchild Books,2006]]认为,“拥挤”是一种限制行为和干扰行为的状态;Napoli[[[] Napoli V.Kilbride,J.M.Tebbs,D.E.Adjustment and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M].St Pau:l West Publishing,1996]]等认为,“拥挤”是指一种个人无法获得想要的隐私水平、无法充分把握同他人之间社会互动的失衡状态;Desor.J.A[[[]Desor,J.A.Toward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crowd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1):79—89]]认为“拥挤”是指一种源于社会的过度刺激状态或感觉超载状态;Dyck.J.A[[[] Dyck,J.A.The built environment’s effect on learning:Applying current research[J].Montessori Life,2002(14):53—62]]认为“拥挤”是一种按照某空间中个人意识到他人存在而导致的压力来衡量的心理状态;我国学者俞国良认为“拥挤”是当个体觉察到在有限的给定空间中有过多的人时个体出现的一种主观的、并且能使个体产生消极情感的心理状态[[[]刘璐.对不同拥挤程度的体验识别的实验研究.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J], 2011(09): 66-68 ]]。归结起来,拥挤是一种关于个体与空间关系的相对状态,是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而谈及建筑拥挤,自然就是个体与建筑之间的相对状态因拥挤而产生的系列复杂心理体验和主观经验状态。
  2.2影响因素
  美作家保史.贝尔等所著《环境心理学》对拥挤的影响因素总结为:物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密度,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客观测量。密度表现为人均拥有空间面积的大小,是一种可直接测量的客观物理指标,而“拥挤”则是一种对高密度和空间限制的知觉体验,会导致难以直接测量的一系列复杂心理体验和感受。拥挤和密度是一种因果的关系,拥挤是密度大的结果,密度大是产生拥挤的原因。
  关于建筑拥挤的影响因素,自然也与建筑密度直接相关,诚然个体感受因人而异,而对于与人自身尺度差别较大的建筑而言,密度的大小是显而易见且容易达成共识的。
  3建筑拥挤的原因
  3.1社会进步
  人类文明初期,人们逐水而居,建筑依山临水,在经历了穴居巢处的初期建筑形制之后,劳动分工出现,生产力大大提升,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开始出现并扩张,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建筑模数化生产,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普遍使用,城市的扩张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人口密度、环境密度急剧膨胀,各种城市问题应运而生,城市变得拥挤不堪。
  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工业城市、带形城市、花园城市、空想社会主义城市、卫星城市以及空间城市等其它一些不同的城市形态,这些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化都旨在解决当下城市发展与人的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比如卫星城市的出现,正是由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后将城市的部分功能迁移或疏散到距离中心城市一段距离的其它地方,用来疏解中心城市的压力,并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社会生活需求。但在应对拥挤的问题上这些不断演化的城市形态仍显得力不从心,反而促进了城市拥挤的加剧。
  因此,现代的城市规划师和建造师们采取有序的规划和建筑的手段来实现城市从无序到有序、从混乱到有章可循的发展上来,使得能在同样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容纳更多的人口。
  3.2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距离的需求不同,因此对于拥挤的态度也有所差异。归纳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拥挤现象的不同态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王延. 谈跨文化交际之非语言行为:拥挤——以英国人的视角透视中国人的拥挤现象.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9(1): 131-140 ]]:
  1、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2、价值观念
  3、社会组织形式
  4、风俗习惯
  5、社会发展阶段
  6、生活方式等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在两千年以前就主张人们要用除语言以外的姿势、容貌等方式进行人际交流,提倡与人交际时要先“察言观色”;荀子也提出人们要“礼恭”、“辞顺”、“色从”,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就鼓励人们通过与陌生人互动达到人际交流的目的,因此,中国人较西方人更喜欢热闹,更安于拥挤,在人多的地方才更加容易交流,更容易到达人际的和谐。
  有别于中国的人口密度巨大及传统文化影响,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及个人的自由,因此他们更注重个人的隐私保护,与陌生人保持较中国人更大的安全距离,相互之间的拥挤和身体接触是不允许的。
  表现在建筑上,中国古建筑形制中的四合院,是通过建筑围合将一家人联系在一起,虽然尊卑有序、长幼有序,但是一家人生活在同个屋檐下,饮食起居都在大家的关注之下;再如,福建江浙一带为代表的客家土楼,通过坚实的墙体将一个大家庭围合在土楼里,其内部是一个巨大的、完整的系统,二三百人生活在其中,虽然密度很大,但给人的感受是安全的。中国人认为拥挤是一种热闹,是一种和谐,这和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相符的;而西方人把这种拥挤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侵犯,这和他们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和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是分不开的。西方早期的建筑以石头建筑为主,石头的建筑材料和受力特点决定了其结构必然是现代框架结构的雏形,所以,西方对室内的分隔要早于中国,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材料本身质轻,可以满足大空间的要求,所以,在诸如故宫等大型建筑内都是以柱廊形式圍合成一个中心没有分隔的大空间。在西方人权的影响下,经过分隔的小空间成为西方人喜闻乐见的形制,所以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拥挤现象归根是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文化。
  4建筑拥挤的消除
  建筑的拥挤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其消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拥挤问题的正确认识,在曲折中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将从不同的尺度介绍建筑拥挤的消除。
  4.1规划角度-更新城市规划理论,优化城市管理
  规划角度的拥挤体现在功能、形式和理论的拥挤。功能拥挤一方面体现在全国各地正在出现的大面积工业园区、大学城、形象广场等规划项目上。在GDP崇拜的发展背景下,各级政府纷纷上马各种类似的形象工程,但并不是所有的规划项目都是合适的;另一方面体现在高层建筑上。吹捧“建筑是居住机器”的柯布西耶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将建筑视为社会的聚合器,可以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生活以层的形式重叠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城市“拥挤”。早期比较典型的是马赛公寓和瑞典学生公寓,如今电梯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变得更加容易,建筑高度也越来越高,功能重叠也更加丰富。
  形式拥挤主要体现在随着建筑材料的推广,建筑理论的普及,以及世界范围内交流的便捷,世界各地的现代化建筑在造型、立面、结构上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具有特色的建筑形式被淹没在钢筋混凝土玻璃之中,各处都呈现千城一面的景象。
  理论拥挤是指在规划制定时不应盲目套用流行的规划理论,应结合规划实际。我国著名建筑师顾孟潮曾说:建筑界尤其是建造师,不知何时患上了重艺术、重形式、重流派、重大师、重手法、重材料的顽症,而忽略了建筑本质和内容的价值观念[[[]陈宁.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浅析对建筑的理解. 中华建设[J], 2012(08): 126-127
  
  作者简介:田金欢,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2011级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样刊收件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121大街云南大学鼎鑫公寓2栋204室。
  收件人:田金欢15096696004]]。
  为了从规划层面消除建筑拥挤现象,首先,从功能拥挤方面,应该根据建设实际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合理预测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不好大喜功,盲目跟风,在功能高度重叠的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以人为本,在保持建筑密度稳定的情况下,城市结构得到优化、生产品质得到提高、生活得到规律化、合理化、有序化;从形式拥挤方面,尽管传统建筑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但是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应该保持传统建筑的特征,使得城市之间的识别性高,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从理论拥挤方面,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城市管理、交通规划等方面借鉴国外经验是必须的,但是也应该结合我国的规划实际,深入分析国外经验在国内的适用性。
  4.2建筑设计角度-遵循设计理论,严格设计规范
  首先,从建筑设计方法的角度:
  文化差异使得中西方在对建筑拥挤的感受上有很大不同,但在建筑设计理论上却大相径庭,比如,在西方的公共建筑中围合的柱子多为奇数,同样中国的古建筑也通过奇数来强调居中为尊的思想,太和殿等高形制建筑中多采用9根柱子的方式。除了通过柱子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在中间外,三段式建筑构图也是普遍运用的方式,国外通过檐部、山花、基础将建筑分为三部分,中国则采用屋顶、屋身、基础将建筑分为三部分。更有甚者,在卢浮宫的外立面设计中,除了垂直方向的三段式之外,在水平方向也采用了三段式,使得建筑的入口部分非常的突出,视线的聚集和引导作用明显,这样就为应对突发事件下发生的拥挤提供了方便找到疏散口、提高紧急疏散效果的作用。
  其次,从建筑设计规范的角度: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了各种不同类型民用建筑的人均最小占地面积,比如:办公楼中的普通办公室不小于3㎡/人,小学普通教室不小于1.1㎡/人,中学实验室不小于1.8㎡/人,甲级剧院观众厅的观众席不小于0.7㎡/人等。
  2.为了便于在设计中确定安全出口宽度,确定每一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制定了百人指标。
  百人指标=N/A*Tb
  N-----疏散总人数;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按平地、坡地、使用对象等确定,人/min);
  b-----单股人流宽度(m)[[ 摘自《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同样对电影院、剧院、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群密集场所的基地提出了: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邻接城市道路、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等特殊规定。
  这些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建筑的规模,降低空间密度,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的舒适与安全,防止在发生火宅、人员过度集中等特殊情况时,没有足够的疏散宽度和面积,而导致产生拥挤和混乱,使得人员不能安全疏散。
  4.3建筑室内设计角度-视线引导,环境心理研究
  4.3.1空间分割
  
  
  
  图1空间分割实例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同样面积的建筑空间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如上图1)。图A和B表示在等面积的情况下,通过在室内采用柱子将空间分割后人流的方向,可以看出,图A情况下人流十分混乱,流动方向不确定,流线交叉,而图B中有了柱子,在人行动习惯的作用下,人流方向较确定,交叉少;图C和图D是在空间中明确出入口前后的人流图,确定后流线明确、无交叉,人们各行其道,同样面积下给人的拥挤感觉就不同。
  4.3.2视线引导
  在建筑的室内设计中,视线的引导对缓解人们对空间的压抑等消极感受起着重要的作用。空间的围和透在中国的古典建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通透的建筑会让人觉得开敞、明快,因此,建筑要处理好空间的围和透的关系。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中总结了空间围和透的几种形式:三面围合一面透、两面围合两面透、一面围合三面透和四面临空(见图2)。
  
  
  
  图2四面临空图示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3.3物理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结构的整合,也要关注使用者的需求,所以,在建筑室内设计时为了很好的体现其功能,还要考虑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做好室内饰面材料的种类、质感及色彩设计,同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生活物品、盆栽等陈设,及室内通风、光照、温度、噪声等的处理。“对通风、光照、温度、噪声等的整体满意度可通过个体对他人存在的容忍性来缓解拥挤感”(Edwards,1994)。
  5讨论
  总之,在建筑设计中,要准确定位建筑的性质和功能,使得在宏观上建筑顺应规划的要求,满足各种建筑和规划设计规范,退让道路、绿地、历史建筑、水体等,不致由于建筑间距过近而导致拥挤感的产生;微观上,建筑设计中合理处理好屋顶层、地面层、墙面材质、空间大小、形状、多样化、对比与变化,满足人们环境心理要求。
  参考文献
  []戴琨, 游旭群,晏碧华.拥挤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影响因素. 应用心理学[J]. 2010(04): 362-368.
  []中山日报. 沙特馆需排队8小时. http://www.zsnews.cn/News/2010/05/30/1426919.shtml, 2010-05-30/2013-05-10
  [] Stokols,D.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ensity and crowding:Som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Psychological Review,1972(79):275—277
  [] Kopec,D.A.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for design[M].New York:Fairchild Books,2006
  [] Napoli V.Kilbride,J.M.Tebbs,D.E.Adjustment and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M].St Pau:l West Publishing,1996
  []Desor,J.A.Toward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crowd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1):79—89
  [] Dyck,J.A.The built environment’s effect on learning:Applying current research[J].Montessori Life,2002(14):53—62
  []刘璐.对不同拥挤程度的体验识别的实验研究.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J], 2011(09): 66-68
  []王延. 谈跨文化交际之非语言行为:拥挤——以英国人的视角透视中国人的拥挤现象.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9(1): 131-140
  []陈宁.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浅析对建筑的理解. 中华建设[J], 2012(08): 126-127
  
  作者簡介:田金欢,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2011级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其他文献
摘要:在建筑工程行业中,预决算工作对于工程项目投资状况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同时,其也是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应用预决算工作的有益之处,以保证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常见问题;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阶段,我国建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将使社会分工更加精细,由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原则决定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在有限资源下,有效的造价管理可避免资源浪费,有必要对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进行分析,并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
期刊
摘要:十艺节是全国人民的艺术盛会。在这次盛会里,建筑艺术作为第十二个艺术门类首次登上了中国艺术节的舞台。这是对中国建筑师的肯定和鼓励。回顾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详解十艺节上的建筑单元,有助于建筑师们理清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思路,让建筑艺术更加普及发展。  关键词:建筑师 十艺节建筑艺术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至26日在山东成功举
期刊
摘要:水库是一个水资源综合利用体,对于局部水资源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水价制度多年来累积的历史顽疾,水价低廉、水资源恣意浪费、污染严重,供水成本不断提高,供水企业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等,迫使我国水价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从当前形势来看,水价上涨已成为改革的必经途径。这就给水库水价的核算工作带了一些新的要求。  关键词:水库;水价核算;改革  中图分类号: P34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建筑随之不断增多,建筑能耗也越来越大。节能环保是我国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建筑设计又是确保整个建筑节能功效高低的基础。因而在当前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应在建筑能设计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促进建筑节能设计水平的提升。本文从建筑设计中节能措施应用的重要意义入手,分别从建筑屋面、墙体和门窗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的应用,就建筑设计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投资主体的不断多元化起来。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造价准确性和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作用很明显。但是没有准确、细致的工程造价便不会开始一个新的工程同时也不能保证这个新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基于此,文中笔者就当前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接触网鸟害数据及防治措施,从鸟害区域分布、搭建时间、搭建位置方面分析了鸟巢搭建规律,并对接触网不同位置鸟害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建议,为今后接触网鸟害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接触网;鸟害;规律;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TM9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鸟类数量逐渐增多,由于接触网部分设备结构易于鸟类筑巢,接触网上鸟巢数量随之增加
期刊
摘要 简介了江苏某电子厂房净化空调设计  关键词 :电子厂房 净化空调 过渡季工况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工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建筑封装管壳研制楼.占地面积约2435.70m 2,建筑面积约7547.78m 2。    2.建筑平面布置  封装管壳研制楼主要生产双列集成电路陶瓷外壳、无引线陶瓷外壳、表面贴装陶瓷外壳及陶瓷片、臭氧发生片、陶
期刊
火灾高温对结构钢的材料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温度超过550℃时,普通结构钢将丧失大部分强度和刚度。火灾时,建筑室内的温度半小时内可达到800~1200℃,因此钢结构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火灾中极易受到损害。2001年美国“9.11”事件中纽约世贸中心两座110层411m高的钢结构大楼因飞机撞击后发生的火灾而倒塌,引起世界各国对钢结构抗火问题的高度关注。2000年以后,我国钢结构的应用越来
期刊
摘要:锦屏印把子砂石骨料加工系统采用湿法生产,生产用水及废水排放均较大,但废水的排放浊度要求低于200mg/L。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该工程设置了废水处理和水回收系统,该系统投入运行后确保了排放水的悬浮物浓度(ss)低于200mg/L,水循环回收利用率达到80%符合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人工砂石系统;废水处理;水回收;工艺;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