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龙肠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乐八年的一天,朱棣因为心烦不已,一直吃不下饭。御书房的总管太监李毅急忙命人把尚膳监的掌印太监杜无悔找了过来,想让他想办法,让朱棣吃些东西。
  原来,五天前,朱棣最为宠爱的兰贵妃的弟弟兰彪去城外饮酒,因回来过晚,街上已经实行了宵禁。兰彪仗着是皇亲,强行闯卡,正巧九门提督熊子英赶到,拒绝让兰彪骑马通过。
  两个人话不投机,各抽兵刃动手,兰彪一刀没有砍到熊子英,却因饮酒过多,一头从马身上栽下来,头部触地,当场摔死。熊子英虽然有理,但因为死的是皇亲,所以还是被免职,关进了牢房。
  蘭贵妃悲愤不已,央求朱棣杀掉熊子英,朱棣被吵得头都大了,所以连进膳的心思都没有了。
  杜无悔得到李毅的传话,立刻一路小跑来到了御书房,跪在朱棣面前,道:“万岁一日不进膳,我就一日不退下,万岁连着不进膳,杜无悔就跪死在这里!”
  李毅也在一旁帮腔,让朱棣无论如何,一定要以江山为重,定要吃些东西。
  朱棣经过一番折腾,也有些饿了,他点了点头,说:“那就给朕弄点特别的菜式吧!”
  杜无悔想了想,说:“凉拌海肠,万岁一定喜欢!”
  半个时辰后,一盘白如凝脂的海肠被端到了御书房,朱棣拿起象牙筷子一尝,惊喜地道:“外脆内糯,鲜香爽口,果真美味!”
  朱棣就着凉拌海肠,吃了两碗贡米饭,最后用筷子夹起了一块小鱿鱼形状的海肠,问道:“这海肠模样怪异,究竟是什么东西?
  杜无悔回禀:“万岁,这是鱿鱼膏!”
  东海的鱿鱼最为肥美,每到冬天,胶州的官府都会用冰块将鱿鱼冻起来,然后送到京城。鱿鱼味道鲜美,可是鱿鱼最好吃的地方绝非鱼肉,而是其腹内的鱼膏。
  鱿鱼的鱼膏经过杜无悔的妙手烹制,就变成了绝味美食。
  朱棣将最后一块海肠放到嘴里,说:“杜无悔,这么好吃的东西,你为何不让朕早些品尝到?”
  杜无悔跪在地上,正不知如何回答,李毅在一边替他解围道:“杜掌印以前曾对我说过,鱿鱼膏可不是每条鱿鱼都有呀!”
  鱿鱼膏生在公鱿鱼的体内,而且数量极为稀少,几十条公鱿鱼中才有一两条有鱼膏。鱼膏就是鱼脂。鱿鱼是浅海生物,每一个数量上千的鱿鱼群,只有几十条保护鱼群的凶猛的公鱿鱼,因为经常战斗,吞噬凶猛的鱼类,所以体内才有鲜美的鱼膏。
  朱棣听李毅讲完,点了点头,对杜无悔说:“明天你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杜无悔想了想说:“我听说宁国公家里藏有河肠,这可是天下第一的绝顶美味!”
  朱棣没吃过河肠,他立刻传下一道旨意,让宁国公将河肠送到皇宫中。其实海肠和河肠本名都叫龙肠,但为了避讳,故此这两种美食,就被杜无悔叫成了海肠和河肠。
  河肠是鲟龙鱼的鱼肠,在江南一带,食客们将鲟龙鱼列为四大名鱼之一,鲟龙鱼体形巨大,在四川就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腊子指的就是鲟龙鱼。
  鲟龙鱼的鱼肠是千金难求的美味。杜无悔取得鲟龙鱼的干河肠之后,经过水发、入味和蒸制,一盘脆爽至极,可以让人忘忧的绝味河肠就烹制好了,果真让朱棣吃了个底朝天。
  杜无悔也怕朱棣吃完了绝味河肠,还让他继续做,便站在一旁解释道:“万岁,这河肠的美味以后很难有机会再尝到了!”
  鲟龙鱼体形巨大,鱼肠总长度也在百米之上,可是能入口的不过是鱼口至鱼胃前的几米长的鱼肠罢了,其余的鱼肠不管怎么收拾,都有一股无法去掉的异味。
  朱棣心中奇怪,问道:“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杜无悔告诉朱棣,鲟龙鱼鱼口至鱼胃前的鱼肠没有消化功能,被称为无肠或者净肠,而胃后的鱼肠,因为藏污纳垢,分解食物,被称为污肠或者浊肠。故此,才会出现前者能食用,而后者不能食用的现象。
  朱棣听完,一拍御书案,喝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熊子英的绰号就叫熊无肠吧!”
  杜无悔和李毅听到朱棣的喝问,都吓得跪在了地上。
  杜无悔和李毅一唱一和,他们表面上是借着朱棣心烦意乱,不思饮食的机会,献上了海肠和河肠两道菜,实际上两道肠菜的外表下,竟都包藏着深意—那就是要救九门提督熊子英出监。
  明朝时,宫中最忌讳的就是太监干政,杜无悔、李毅和九门提督熊子英穿一条裤子,他们被朱棣抓了个正着,看来两个人的脑袋瓜子有点不牢靠了。
  公鱿鱼因为保护鱿鱼群,吞噬凶猛的鱼类,才会在腹内生鱼膏。
  熊子英身为九门提督,肩负保卫帝京安全之重任,岂不像是凶猛的公鱿鱼?杜李二人,就是用海肠这道菜,提醒朱棣不要忘记熊子英的功绩。
  接下来的河肠那道菜,寓意更丰富。熊子英绰号熊无肠,这个绰号的意思就是,熊子英是个炮筒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心机,他属于鲟龙鱼嘴后胃前的净肠,绝对是个忠臣。而朝中其他的臣子,与他根本没法比。
  熊子英貌似忠厚,可是他勾结宫中的太监,已经犯了朱棣的大忌。朱棣冷笑道:“这样的九门提督,难道就是你们口里说的忠臣吗?”
  杜无悔和李毅跪地连叫饶命。朱棣告诉他们,本来他也不准备杀熊子英,只想关他一阵子,让他接受一个教训,万没想到,熊子英为求活命,终于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朱棣恨恨地道:“朕明天就传圣旨,杀了熊子英!”
  杜无悔和李毅被关进了慎刑司,他们本想救熊子英出监,没想到弄巧成拙,搬石砸脚,熊杜李三个人,将一起上路了。
  朱棣下决心处死熊子英后,当天晚上,兰贵妃就被请到了御书房,现在的御书房中,已经摆下了一桌御宴,桌边摆着一圈宫廷名菜,正中放着一个描金瓷盘,可是这道主菜盘上却覆着一个银盖。
  朱棣首先告诉兰贵妃,杜无悔和李毅已经被关进了慎刑司的消息,接着又拿出了准备处决熊子英的圣旨。兰贵妃急忙跪地谢恩,接着献媚地握着酒壶,给朱棣满满地斟了一杯酒。   朱棣接着笑道:“今天朕特意让尚膳监做了一道美味龙肠,咱们一起品尝!”
  御书房的太监揭开了描金瓷盘上的银盖,兰贵妃往盘子里一看,不由得一下子愣住了。这盘子里哪是什么龙肠,分明是一个龙薯。
  龙薯就是甘薯,因为糯、甜、薯心粉红,被当成贡品,送到了皇城。如今這个龙薯的薯肉被挖了出去,里面已经被填满了肉馅,龙薯的名称中,前面有个龙字,所以这道菜便被朱棣命名—龙肠。
  朱棣用象牙筷将这条“龙肠”一夹两半,接着念道:“肠已断,泪难收,世事已经付水流。朕意还盼望有人识,苦心之计不自由。”
  朱棣念的词本是宋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只不过他在末尾改了三句而已。
  兰贵妃冰雪聪明,她听罢朱棣念的诗词,再看着盘中断为两截的龙肠,急忙跪下:“臣妾想明白了,我弟弟兰彪咎由自取,与熊子英无关,还望圣上收回处死熊子英的旨意!”
  朱棣命尚膳监做的这盘“龙肠”也有着很深的寓意:杜无悔和李毅是兰贵妃的人,兰贵妃怕朱棣不杀熊子英,就命两个人假装被熊子英收买,然后利用海肠和河肠两道菜为熊子英求情。朱棣绝顶聪明,杜无悔和李毅的“小伎俩”岂能瞒得过他?朱棣最恨外官勾结太监,兰贵妃的求情之计,实则用心险恶,目的是让朱棣下圣旨杀掉熊子英。
  朱棣对刚正不阿的熊子英最为了解,不然就真的让兰贵妃的“苦肉计”给骗了,他用筷断“龙肠”的办法提醒兰贵妃,你的计策我已经知道,朕对你的做法,已经感到肠断心痛,现在我正琢磨着,是否废了你兰贵妃!
  兰贵妃虽然想替弟弟报仇,但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她只得跪在地上,违心地向朱棣替熊子英求情。
  朱棣很痛快地收回了处死熊子英的圣旨,没过三天,杜无悔和李毅也先后被放了出来,不过,两个人已经没法在宫中当差了,就在他们被逐出皇宫的那一刻,兰贵妃偷偷派手下的太监前来送行,并送给了他们一人一个黄绫子包。
  杜无悔和李毅离京之后,打开了两个黄绫子包,发现里面竟是两颗龙薯。这两颗龙薯曾经被当作贡品送到了京城,它们转了一圈后又变回了普通的甘薯,想想这其中的过程,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杜无悔道:“兰贵妃送我们龙薯,难道是讽刺我们办事不利,被逐出京城吗?”
  李毅摇了摇头道:“我想兰贵妃是提醒我们,让咱们回去后,要学龙薯一样,老老实实地埋存土里,不要再梦想着回京城了!”
  龙薯作为贡品被送到京城,最好的结果不就是皇帝餐桌上的一道菜吗?
  两个人分道扬镳,各回家乡。这时,已经是日暮西山,但见四野茫茫、乌啼鬼哭、前路坎坷……
  选自《今古传奇故事版》2015.11上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颐和园乐寿堂正中,悬挂着一盏五彩缤纷的玻璃吊灯,而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北京使用电灯的第一人。  有电之前,皇宫的室内照明多用蜡烛,间或使用油灯。清代晚期,国外的蜡烛进入中国,被称为“洋蜡”,和本土的自产蜡烛混用。当时清宫不同等级的嬪妃享用“洋蜡”有固定的数量和规格。  1903年,有位德国商人意图将西方电气商品打进中国市场,但慈禧反对。外国商人懂得,要想打开中国市场,首先要让慈禧带头用电灯,于是重贿慈
期刊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902年,14岁的他到武昌一所学堂报考,在填写报名单时,他把年龄“十四”错写在了姓名栏下。怎么办呢?他抬起头来思索时,无意间发现学堂大殿上挂着一块“光被四表”的横匾,于是他将错就错,把“十”字改成“李”字,在“四”的后面添了个“光”字,并滿意地说:“四光,四面光明,前途是有希望的。”果然,他顺利考上了这所学堂,最后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仲揆”则成了他的字。  选自《传奇故事》
期刊
陆浑县和德亭县是相邻的两个县。陆浑县县令杨得坤的花园里有块巨石,少说也有万把斤,配合竹木花草,俨然山野美景;德亭县县令刘修贤的县衙门前,也有块巨石,上面镌刻“正大光明”四字,气势恢宏,和威风凛凛的衙门相映成趣。  而这两块巨石,却被一对盗贼师徒给盯上了。这天,师傅千手观音叫来徒弟光头张,说:“光头啊,你跟师傅也有些年头了,也该出师了。出师前,师傅要考考你的技艺。你就去陆浑和德亭盗出那两块石头吧!每
期刊
张咏是北宋时的吏部尚书。有一天下朝回家,他发现有个下人躺在客厅的椅子上睡得很香。张咏有些奇怪,以前,这个下人非常守规矩,从没有做失礼的事,今天怎么公然在大厅椅子上睡着了?  张咏轻轻唤醒下人。下人睁开眼睛,眼前分明站的是尚书大人,赶紧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张咏问道:“你是一个知礼节、守规矩的人,今天竟然在大厅上睡着了,是不是家中发生什么事,让你如此困倦?”  下人流着眼泪,如实禀告:“大人,恕小人失
期刊
唐朝的李听任羽林军将军时,养了一匹有名的骏马。骏马被东宫太子李恒喜欢上,他授意手下劝说李听,将马献给他。李听以自己身负保卫皇宫的重任、职务需要为由拒绝了。  李听的亲信担心太子记恨,就对李听说:“当今太子就是来日皇上,你把马献给他做个顺水人情多好啊。你拒绝了,他会不会怪罪你、报复你呢?恐怕对你仕途不利啊。”李听不以为然,仍然拒不献马。  果然,唐穆宗李恒登基即位之后,一直没有忘记让李听献马之事。不
期刊
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海岛怪湖,数十年来,悄无声息,连续杀人。5年前,一名海洋火山学家为了缉查杀死哥哥的“凶手”,为了揭示谜底,“深入虎穴”,终于解开了杀人湖所有的奥秘。  8月初,克曼罗海洋火山考察研究组组成了一个3人的考察队。队长是研究所退休女研究员莫莱,队员为28岁的弟弟赖钦·达罗克姆和32岁的哥哥奇尔顿·达罗克姆,兄弟俩都是海洋火山学家。  考察队考察的对象是茨基火山与茨基湖,位于巴布亚新几内
期刊
马湖县夏溪镇有个村民叫夏天常,他本来是一个淳朴的农民,跟官府没有多大关系,可是最近两年,他经常往县衙跑,一直到原任县令走了,新任县令禹少成上任,他又开始准备过去。谁知还没有动身,衙役倒找上门来了。衙役提着一只大桶说,县令让搜集全县每户户主的唾液。  夏天常往桶里一看,里面是小半桶泛着白沫的液体,要多恶心有多恶心,熏得人差点儿当场吐出来。可是县太爷的命令不能违背,他只好捂着鼻子闭着眼睛照办。  几天
期刊
20世纪30年代,范文澜在北京大学任教。他经常到图书馆去借阅历史方面的书籍。有一次,范文澜在图书馆找到一本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这本书对于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范文澜如获至宝一般把它借回家。可不幸的是,在一次外出途中,喜欢携书出行的他,竟遭遇小偷,丢了路费的同时,也丢了那本书。  書丢了,就只能赔偿。范文澜跑遍北京所有的书店,都没有找到这本书。他很着急,托人四处打听,终于在天津的一家书店找
期刊
一  故事发生在五代时的后晋。  一天深夜,汴州节度使范延光的书房里依然灯火通明,十几个武将全身戎装,满脸严肃地看着范延光,好像有什么大事就要发生。范延光在屋里来回走了几圈,突然停下来,满脸杀气地说:“明天秘琼就要经过这里,大家务必小心,活要干得干净利索!”众人领命而去。  范延光关好房门,见夫人从屏风后面闪了出来,吃了一惊。  夫人问:“老爷是想杀死秘琼?”  范延光把手一背,眼睛望着窗外的月亮
期刊
出 宫  乾隆十四年的一个秋日,是寿康宫的宫女孟庆云出宫的日子。清宫的宫女不用熬到白头,只要没被皇帝宠幸过,三五年以后即可出宫回家嫁人。出宫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孟庆云却高兴不起来。  在她入宫的五年里,她的爹娘去世了,家里只有哥哥和嫂子。按习俗,她最好是住到叔父家去待嫁。  头天晚上,孟庆云就把金银细软收拾好了,只等时辰一到,就出宫去。现在,她等着和宫中私下认的干爹赵进忠辞行。赵进忠是寿康宫的太监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