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知识从陈述性向程序性的转化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单一的只注重陈述性知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语文学习不仅要积累丰富的基本知识,还要提高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就要善于构建语文学习的基本图式,把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关键词:语文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转化 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23-02
  
  近年来,语文的新课程改革一直没有间断过,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然而,目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目标很模糊,对语文能力的标准和内在要求认识也很片面。很多人常常会把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多少联系在一起。这样在语文课上就会形成老师从文学史到语法词汇,再到修辞、结构、逻辑等等各方面无所不讲的局面。教师费尽心思的教,学生竭尽全力的学,但是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是原来的样子,难道语文真的就这么难吗?学生和教师都迷失了方向,语文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难道就是几个字词、语法知识、文学常识看谁记得牢记得准吗?是什么原因让大家走进这个误区呢?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上还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传授阶段,学生也徘徊在陈述性知识的接受阶段。大家都需要在往前走一步,让平时的知识积累运用到生活中,运用到交流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利用语文的方法。其实,这一步就是要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心理学上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方式分类,可将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的陈述性知识是指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指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于实际操作,它讲求做事的策略和方法,以产生式来表征。语文智育目标由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三部分内容组成。陈述性知识教学目的也是语文的知识教学目标,是语文智育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听说读写方法的知识、语言知识、逻辑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等。语文程序性知识也称作语文能力,它是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 并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生个体的语文发展不仅需要陈述性知识打基础,还需要程序性知识开发、训练、强化,才能获得智力和能力的完整发展。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字词句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文学常识的积累等视为语文的陈述性知识的范围,这一类的知识需要不断地重复背诵、记忆才能掌握,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这类知识是学生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是学生个体思维体系的主要构成,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识性知识。相应的,我们把字词句的运用,作文的形成,阅读能力的形成等可以看作是中学语文的程序性知识的范围,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形成的。这类知识可直接指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形成独立的、自觉的解决问题的操作系统。
  程序性知识大都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而来的。语文课所涉及的赏析、说话、演讲、阅读、写文章、鉴赏文学作品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转化成相应程序性知识。其实在语文课上很多过程都体现了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例如:概括文章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其实质就是对一篇课文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分析解构。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都会有意识的教给学生这种分析解构的策略,这其实就是一个无意识间的转化过程。但是这样的转化在语文学科上表现得还是很少的,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在这里主要从阅读鉴赏和作文教学两个方面谈谈语文知识从陈述性向程序性转化的过程:
  一、阅读鉴赏中的知识转化
  阅读鉴赏是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其中古诗词鉴赏是中学语文的一个难点,主要难在让学生觉得无章可循,很多学生觉得诗的大意读明白了,但是还是不知道从哪下手从哪个方面去鉴赏,这就是没有形成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教师只把关于古诗词的基本字词、文学常识等知识教给了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只有这些图式。在古诗词鉴赏中教师不妨教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答题的正确率。教师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答题步骤和方法。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的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可以通过已知的关于诗人的知识来帮助解读,诗中有
  
  注释的地方一定要仔细研究,一定要做好整体感知。然后再针对题目具体要求具体分析。诗歌鉴赏类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指明意境;2、分析情感主旨;3、分析表达技巧;4、语言、炼字分析;5、其它方面综合分析。教师要教给学生不是具体针对某首诗的讲解,而是要面对这几个层次要求的应对和处理的方法。
  (一)要求指明意境类的题目,一定涉及到诗歌中意象与意境问题, 而意境又包括景、境、情, 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要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心驰神往地进入诗人所描写的境界中去。答题步骤可以这样: 1、调动想象, 描述画面内容;2、概括指出此诗是什么图景;3、指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分析情感主旨的,一般考察学生对诗歌所抒发感情的理解,是对诗歌深层次含义的揭示。答题步骤: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2、通过分析主旨,揭示情感,一般采用“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的句式,再做总体概述。
  (三)分析表达技巧类的题目,一般考察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答题步骤:1、简明指出用了什么手法;2、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语言、炼字分析,是对诗歌的细节分析。譬如语言特色分析,与文学常识相关,即陈述性知识的积累有关。因为每个学生的语言基础不同,把握上也会差异比较大,例如婉约派语言什么风格,豪放派语言特色是什么,李白飘逸杜甫顿挫,等等。但是要把这些陈述性的知识巧妙地转化还要从三方面着手:1、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出语言特点;2、结合诗中具体句子分析;3、把这种语言特色和诗的思想感情相联系。另外,关键词赏析,一般也是诗的“诗眼”,古人作诗讲究语言的锤炼,要在解释字词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原句和诗的整体意境、情感来分析。
  (五)其他综合分析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照以上四个方面,立足基本,联系全诗,把握情感基调。
  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就不会在面对诗词鉴赏时仍然感到无从下手了。其实这就是在教学生怎样把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图式结构,让所学的知识不是分散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个过程就是语文知识在从陈述性向程序性转化。
  二、作文教学中的知识转化
  写作是一种语言的表达行为,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表现方式,也是学生对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构建的程序性活动。尽管教师们殚精竭虑,但是作文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瓶颈”,这与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有关。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重视写作理论的传授,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缺乏操作层面。所以尽管每次作文课教师从未停止过指导,但是学生仍然写不出来文章。有学生说“我肚子里窝着一大堆话,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摆在纸上。”要让学生把“肚子里的话摆在纸上”就需要教会学生把写作素材转化为作文,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在帮助学生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在这方面北大附中的程翔老师起到了表率作用,他提出的“作文脉络句”和“作文分歧构思”等就是很好的作文程序教学法。
  (一)作文脉络句训练法
  脉络句就是体现文章脉络的句子,有体现整篇文章的脉络句,也有体现一个段落的脉络句。脉络句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脉络句和隐性脉络句。这些句子有贯通全文或者全段的作用。在不同的文体里显示不同的作用,例如在记叙文中表现时间的变化,在议论文中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在说明文中说明空间的转移。教师教学生在教材的各个文体里找脉络句,会发现从古至今不论任何文体都有脉络句,这些句子环环相扣,使整个文章浑然一体。例如余光中的《乡愁》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一首小小的诗里也有这样的体现。还有《兰亭集序》一文中,作者用了“乐”“痛”“悲”三个字,就把全文的感情发展脉络表现得清清楚楚。这样的例子在议论文里体现的更加明显。学生掌握了脉络句,就训练学生从写写作提纲开始,每一段都有一个总领该段的句子,用这些句子把整个构思串联起来就形成了整个文章的结构,那么学生“一肚子的话”就有对应的地方“摆出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阶段,当学生的能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可以把这种脉络句发展为表过渡关系、因果关系等隐性和显性的脉络。
  (二)作文分歧构思法
  笔者曾听过程翔老师的一节写作构思指导课,他并没有一开始就从作文出发,而是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散步》这篇文章。《散步》这篇文章其实很简单,但是很感人,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篇文章大家都会感动呢,那是因为虽然写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在这件小事里有一个小小的分歧:大家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争论起来。“母亲”,“孩子”,“我”三个人不同的表现体现了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大家也是被这样的亲情所感动。文章所有的高潮和情感都是通过这个“分歧”表现出来的。为了训练学生的这种分歧意识,程翔老师让学生以“一顿饭的故事”为题写一个小片段,学生们都表现得很积极,效果也很好。程翔老师就是利用的知识的转化,让学生把写作思路变成程序化的活动。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写作理论,还有如何写作的方法,训练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实现语文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知识从陈述性向程序性的转化,其实质就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熟练地掌握陈述性知识,因为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基础。当程序性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使陈述性知识达到高度组织化、自动化,变为可随时提取,用以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又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兆林.语文课与程序性知识[J].天津教育,2005,(11):18.
  [2]姚尚春.古诗鉴赏应教给学生程序性知识[J].中学语文,2007,(7):36-37.
  [3]程翔.一种基本的章法训练模式——脉络句训练法[J].中学语文教学,2008,(11):25-27.
  [4]卢宁,赵俊华.一条能力发展之路——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转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0):25-27.
  
  
  
其他文献
由于普通CORBA规范对实时应用方面支持不足,OMG制订了实时CORBA规范,该规范支持优先级的实时CORBA应用,提供实时CORBA应用中对象调用操作端到端的QoS保证。概述了实时CORBA的特点,并以CORBA中的消息传递规范和实时CORBA规范为基础,提出了一个遵循实时CORBA规范的实现框架:rtORB。通过实验对该框架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TAO进行性能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
作为动静压主轴专业化生产企业.北京东方精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动静压油膜轴承技术(专利号:ZL 02 2 438254).不断推出高精度主轴单元.以满足国内
摘 要:兰州话的“把”字句是一种强势语句,但是处置性却不是其典型。语言学界在对兰州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整体关注中,对于“把”字句有所提及,但是讨论都不深入。因此,通过对有关兰州话语料的搜集,凭借自身对于兰州话的语感以及基础的语法理论,对于兰州话“把”字句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兰州话;“把”字句;语法研究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31-04 
美国不仅是一个非常大的机床消费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床进口市场。前年,美国机床的消费规模为66亿美元,比上年有所下降,但去年反转回升,呈现上扬局面。有关人士认为,美国机床市场
TNC530数控系统新功能友好的界面、面向车间的编程方法,对话式编程和SmarT.NC编程更短的程序段处理时间和优异轮廓加工精度优异的五轴加工特性,刀具中心点管理和倾斜加工面功能,
面向装配的设计 (DFA)是改善产品可装配性的关键 ,装配过程仿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并行工程”项目的研究与攻关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CE环境下的装配仿真系统ASMLS ,能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数字化预装配以验证和改进装配工艺 ,必要时还可自主规划可行装配工艺。介绍了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目前 ,该系统改进版本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正在进行之中。
摘 要:目前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缘于立法技术、政治体制等因素,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诸如国内现行的反腐败法律规范自身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不少的问题;一些反腐败立法也有待完善;相对惩治性反腐败法律规范而言,预防性反腐败法律规范数量过少的情况也有待改善。  关键词:惩治和预防腐败;法律体系;法律规范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35-04   
阎连科执着于耙耧地区苦难的书写,他出版与2003年的小说《受活》同样也不例外。在这部小说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上个世纪末阎连科的长篇巨著《曰光流年》的影子,虽然作者力图
摘 要:“五四”时期汉语书面语发生了深刻变革,五四白话文运动瓦解了文言对汉语书面表达的长期统治,将白话确立为新文学乃至所有现代汉语书面语书面表达领域的语言形式。本文在梳理汉语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五四前后汉语自身及与英语等印欧语的有关语法现象,对五四以来汉语中的欧化语法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描述了五四以来汉语的欧化语法现象产生的确切含义、产生背景及对汉语语法的影响,从而为解决汉语语法自身出
摘 要:教师话语质量与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本文以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及Leech的礼貌原则为指导,试图从语用学角度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中最具代表性的课堂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进行分析,以期发现礼貌理论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礼貌策略;礼貌原则;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2-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