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是培养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以探究实践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知识为桥梁,注重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而不单单是结果,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个性感悟而不单是获得标准答案。教师是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
关键词:探究性 课堂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问题提出: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论基础:
1、探究性学习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2、探究式学习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
3、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4、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以及表现与发展的机会。
实施策略:
一、从问题或任务出发,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改变活动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方式,是今后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加以探究、思考、理解,把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课堂教学理念。挖掘与组合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考虑难易度、适宜性与趣味性,这样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探究兴趣。
教学案例: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在课前作了精心的准备,适当地安排了探究性学习环境:1、学生之间建立学习小组,在课堂环境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4人学习小组,以便在长期的探究教学活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氛围;2、课前要求学生自备剪刀一把、彩色纸和长方体纸盒;3、游戏:试一试,把纸盒穿上漂亮的外衣。本案例最精彩的是教师设计的“给纸盒穿衣”游戏。这一设计难度适宜对各层次的同学都能完成,相比传统的课堂来讲,趣味性增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知。
二、关注学情,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强调以教促学。“教”于“学”之相得益彰方能奏出课堂中的“和谐”音符。探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主体参与可以增强探究性学习的活跃性,强化每个参与者的智慧奉献、能动协作。没有主动参与就没有探究性学习。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主动的态度接受各种刺激,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以达到提高探究性学习效果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活动,完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教师怎样引导,在什么时候把握导的时机,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要发挥导的作用就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学情。
案例: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请同学们准备长方形纸对折,说一说每份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2)再次对折两次、三次。再次说一说每份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3)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概括。学生经过讨论后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体验中寻找规律,在学生交流中,讲教训、谈收获,在操作与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增进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的情况和成长的历程。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提供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需要理性思维、逻辑推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更应留给学生一定“想”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推理、感悟和反思。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培养创造能力必须“教会学生学习。”为此,教学时我们应给学生留有“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具有激疑效果的非良构问题,用问题中的疑问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求得多种答案,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案例:教学分数混合计算:(1)教师出示数学信息“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2/5,还剩多少米彩带?”(2)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画出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生1:60×2/5=24(米),60-24=36(米);(4)教师引导学生你还有其它方法吗?生2:1-2/5=3/5,60×3/5=24(米)。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师生合作中,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总之,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从而发现知识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寓教与乐,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避免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嵇永宁,苗长广编著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研究性学习丛书》、《数学课程标准》、霍益萍教授主编的《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探究性 课堂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问题提出: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论基础:
1、探究性学习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2、探究式学习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
3、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4、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以及表现与发展的机会。
实施策略:
一、从问题或任务出发,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改变活动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方式,是今后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加以探究、思考、理解,把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课堂教学理念。挖掘与组合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考虑难易度、适宜性与趣味性,这样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探究兴趣。
教学案例: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在课前作了精心的准备,适当地安排了探究性学习环境:1、学生之间建立学习小组,在课堂环境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4人学习小组,以便在长期的探究教学活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氛围;2、课前要求学生自备剪刀一把、彩色纸和长方体纸盒;3、游戏:试一试,把纸盒穿上漂亮的外衣。本案例最精彩的是教师设计的“给纸盒穿衣”游戏。这一设计难度适宜对各层次的同学都能完成,相比传统的课堂来讲,趣味性增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知。
二、关注学情,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强调以教促学。“教”于“学”之相得益彰方能奏出课堂中的“和谐”音符。探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主体参与可以增强探究性学习的活跃性,强化每个参与者的智慧奉献、能动协作。没有主动参与就没有探究性学习。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主动的态度接受各种刺激,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以达到提高探究性学习效果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活动,完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教师怎样引导,在什么时候把握导的时机,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要发挥导的作用就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学情。
案例: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请同学们准备长方形纸对折,说一说每份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2)再次对折两次、三次。再次说一说每份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3)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概括。学生经过讨论后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体验中寻找规律,在学生交流中,讲教训、谈收获,在操作与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增进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的情况和成长的历程。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提供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需要理性思维、逻辑推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更应留给学生一定“想”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推理、感悟和反思。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培养创造能力必须“教会学生学习。”为此,教学时我们应给学生留有“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具有激疑效果的非良构问题,用问题中的疑问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求得多种答案,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案例:教学分数混合计算:(1)教师出示数学信息“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2/5,还剩多少米彩带?”(2)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画出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生1:60×2/5=24(米),60-24=36(米);(4)教师引导学生你还有其它方法吗?生2:1-2/5=3/5,60×3/5=24(米)。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师生合作中,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总之,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从而发现知识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寓教与乐,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避免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嵇永宁,苗长广编著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研究性学习丛书》、《数学课程标准》、霍益萍教授主编的《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