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上海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中有一道题:德育主要有哪些教学法?跟据复习大纲,德育有7种主要教学法。但是其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法很多教师没能答出来,那就是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有教师竟提出:“我又不是德育课教师,为什么要关注榜样教育?”由此可见,榜样教育不受重视之一斑。
榜样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创建了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然后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然后这个大孩子挨了一顿打。看完录像片后,班杜拉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甲组儿童都学着录像片里的大孩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去打一下玩具娃娃。实验说明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榜样行为。之所以没有人敢打玩具娃娃,是因为他们害怕打了以后会受到惩罚,从而暂时抑制了攻击行为;当条件许可,或受到鼓励,他们也会把学习到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是受到强化还是惩罚,不必自己直接做出反应并亲自体验其结果,从而达成学习的效果。他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因此,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今后行为的指南。榜样教育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无需置疑的。
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语言教育是传统教育最为重视和关注的教育方式,然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存在的重要作用。很多教师会对全班同学说,我不会单凭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但是同学们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分辨教师的语言感情色彩和各种肢体语言,通过辨别教师各种重要的非语言行为,却明显发现这个教师其实更偏爱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样的影响是,学生轻视甚至会蔑视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使其产生自卑感,这就极大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师有实施德育的任务
教育者要注重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除了要注重语言的直接强化作用,还要关心非语言行为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各种影响。教师积极发挥榜样教育,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柴吉川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所有教师都有实施德育的任务。德育没有固定目标,随时代到的要求不同,德育的目标手段也不同,所以榜样不能千年不变,选择榜样也要与时俱进。德育实施有赖于以教育内容为中介和前提的师生、生生、师师等相互关系的展开。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的现象,如在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道德教育。在近代和现代则又有把德育空虚化的倾向,名义上给德育一定的地位,而在落实中不是用意识形态的东西来替代德育,就是把德育完全流放到边缘地带。
教师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道德为纲的。德育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有些学校设置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和配备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专门化,忽略了其他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每个教师都肩负着以身作则进行榜样教育的责任,不能为了应付工作而在课堂上教一套,在课堂外做一套。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致的,所以行为的原则也是一致的。”教师如果搞“两套伦理”,一方面容易使自己迷失于异己的世界,既劳累了自己,也丧失了职业的尊严与自由;另一方面则给学生一种虚假的熏陶,这种虚假的熏陶无论被学生识破与否,都对其人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教师需积极作为,不能消极避事。尽管学校教育经常与社会影响不一致,但教师必须机智地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德育的资源和动力,要化负面影响为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开发“恶”的教育价值。
贴近学生才有感染力
河北省迁西县实验小学教师赵静认为,榜样所具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历来都被教育界所重视,榜样示范法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赵静提出:“现今的榜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榜样确立的逻辑错位及形象选择的丰富度、层次感不足。学校德育中,在榜样的选择上,大多是从特定的人群中选出,有特定的道德和职业特征,一般是获得成功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年人,以革命先烈、领袖、著名人物或时代性榜样人物等伟人化形象为主,多为被抽象化和概念化了的典型形象,形象的丰富度与层次感比较缺乏,使得学生感觉被动,并产生距离感,削弱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我国的榜样教育对榜样人物的事迹内涵挖掘不足,往往流于对榜样事迹的简单表述和口号发动。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主体内化时,学习榜样活动已经结束。这样的榜样教育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在取得学生主体的心理认同或改变其行为认知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的活动会被学生嘲笑排斥,无法对学生主体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心理学理论认为,榜样和学习者越相似,产生的影响就越大。班杜拉认为,当学习者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认同,这是一种演习性质的自我替代,榜样和个人的相似度越大,其成功的经验就越具有说服力。反之亦然。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能力和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了成功,就会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如果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同学遭到失败,就会自我否定。当学习者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时,就会不自觉地放弃努力。在学校的榜样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坚信:同样努力的条件下,别人能成功我也会成功。
榜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学校设置的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甚至勒令退学等一系列惩罚制度,设立三好学生评比,学习标兵等等荣誉称号,让同学普遍认可和接受以正积极正确的行为模范,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用以规范自己的行动和追求方向。 榜样教育的功利化,是榜样教育方法手段趋于形式化的原因之一。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体制以及榜样教育的激励价值运用不当,使榜样教育的实施主体和学生主体都产生了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青少年学生处在逐渐转移对亲人的依恋的阶段,但传统的榜样教育并不能有效实现这一心理转移。当今各类媒体所展现的明星偶像,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时代感很强,所报道事迹多为短期内发生的事情,带着一种强烈的贴近感。学生从中得到了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自然会将这些明星人物在媒体中介中当作一种真实人物进行情感认知,最终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认同,替代了榜样教育的作用。
榜样无处不在
我国传统榜样人物的事迹多为“有病不看”“不回家过节”“不顾家人”“死后出名”等,突出献身精神。这些榜样案例与当前中小学的生活体验太过遥远,很难使他们从内心加以认同。重视生命价值教育,达到榜样精神与生命价值的和谐。生命是最珍贵的,追求学生生命的价值发展,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而健康安全的生活则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如果以所宣传的榜样奉献精神为准绳,所有人尤其是学生都以舍弃生命或健康而为国家做贡献为荣,那对国家和社会所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想象和不可估量的。
榜样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的呈现,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认同和内在选择,其对个体的唤醒、激励和调整等功能才有可能达成。因此,应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作为出发点,多搜集学生的信息,征求学生的意见,或者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榜样,采取“由内而外”的逻辑进行榜样的判定和确立。
实施“偶像榜样一体化”教育,寻求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合理重叠。传统的榜样教育与学生的明星偶像崇拜并存但不重叠,在竞争中,传统榜样边缘化,明星偶像则趋于主流。学生的偶像崇拜是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外界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宜一概视为坏现象,更不能简单地加以压制,而应该进行理性分析,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争取达到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的合理重叠。
教育中简单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榜样”会使教育变得便捷。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树立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和印象,形成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在学生中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宠爱,有很多坏习惯。教师应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沟通,使家校协调,形成合力,不给孩子营造“小皇帝”的环境。教师应以身作则,给学生作示范,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在政治思想、民主意识、文化知识、工作作风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成为小学生直观的、活的典范。如在劳动课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
福建师范大学潘美金表示,教师的这一工作重任要求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包含着丰富的涵义,它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反复倡导和概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其实,学校德育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行为表现。没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真正的德育,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它的道德目的。
有教师竟提出:“我又不是德育课教师,为什么要关注榜样教育?”由此可见,榜样教育不受重视之一斑。
榜样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创建了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然后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然后这个大孩子挨了一顿打。看完录像片后,班杜拉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甲组儿童都学着录像片里的大孩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去打一下玩具娃娃。实验说明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榜样行为。之所以没有人敢打玩具娃娃,是因为他们害怕打了以后会受到惩罚,从而暂时抑制了攻击行为;当条件许可,或受到鼓励,他们也会把学习到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是受到强化还是惩罚,不必自己直接做出反应并亲自体验其结果,从而达成学习的效果。他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因此,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今后行为的指南。榜样教育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无需置疑的。
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语言教育是传统教育最为重视和关注的教育方式,然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存在的重要作用。很多教师会对全班同学说,我不会单凭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但是同学们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分辨教师的语言感情色彩和各种肢体语言,通过辨别教师各种重要的非语言行为,却明显发现这个教师其实更偏爱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样的影响是,学生轻视甚至会蔑视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使其产生自卑感,这就极大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师有实施德育的任务
教育者要注重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除了要注重语言的直接强化作用,还要关心非语言行为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各种影响。教师积极发挥榜样教育,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柴吉川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所有教师都有实施德育的任务。德育没有固定目标,随时代到的要求不同,德育的目标手段也不同,所以榜样不能千年不变,选择榜样也要与时俱进。德育实施有赖于以教育内容为中介和前提的师生、生生、师师等相互关系的展开。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的现象,如在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道德教育。在近代和现代则又有把德育空虚化的倾向,名义上给德育一定的地位,而在落实中不是用意识形态的东西来替代德育,就是把德育完全流放到边缘地带。
教师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道德为纲的。德育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有些学校设置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和配备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专门化,忽略了其他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每个教师都肩负着以身作则进行榜样教育的责任,不能为了应付工作而在课堂上教一套,在课堂外做一套。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致的,所以行为的原则也是一致的。”教师如果搞“两套伦理”,一方面容易使自己迷失于异己的世界,既劳累了自己,也丧失了职业的尊严与自由;另一方面则给学生一种虚假的熏陶,这种虚假的熏陶无论被学生识破与否,都对其人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教师需积极作为,不能消极避事。尽管学校教育经常与社会影响不一致,但教师必须机智地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德育的资源和动力,要化负面影响为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开发“恶”的教育价值。
贴近学生才有感染力
河北省迁西县实验小学教师赵静认为,榜样所具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历来都被教育界所重视,榜样示范法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赵静提出:“现今的榜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榜样确立的逻辑错位及形象选择的丰富度、层次感不足。学校德育中,在榜样的选择上,大多是从特定的人群中选出,有特定的道德和职业特征,一般是获得成功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年人,以革命先烈、领袖、著名人物或时代性榜样人物等伟人化形象为主,多为被抽象化和概念化了的典型形象,形象的丰富度与层次感比较缺乏,使得学生感觉被动,并产生距离感,削弱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我国的榜样教育对榜样人物的事迹内涵挖掘不足,往往流于对榜样事迹的简单表述和口号发动。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主体内化时,学习榜样活动已经结束。这样的榜样教育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在取得学生主体的心理认同或改变其行为认知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的活动会被学生嘲笑排斥,无法对学生主体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心理学理论认为,榜样和学习者越相似,产生的影响就越大。班杜拉认为,当学习者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认同,这是一种演习性质的自我替代,榜样和个人的相似度越大,其成功的经验就越具有说服力。反之亦然。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能力和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了成功,就会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如果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同学遭到失败,就会自我否定。当学习者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时,就会不自觉地放弃努力。在学校的榜样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坚信:同样努力的条件下,别人能成功我也会成功。
榜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学校设置的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甚至勒令退学等一系列惩罚制度,设立三好学生评比,学习标兵等等荣誉称号,让同学普遍认可和接受以正积极正确的行为模范,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用以规范自己的行动和追求方向。 榜样教育的功利化,是榜样教育方法手段趋于形式化的原因之一。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体制以及榜样教育的激励价值运用不当,使榜样教育的实施主体和学生主体都产生了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青少年学生处在逐渐转移对亲人的依恋的阶段,但传统的榜样教育并不能有效实现这一心理转移。当今各类媒体所展现的明星偶像,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时代感很强,所报道事迹多为短期内发生的事情,带着一种强烈的贴近感。学生从中得到了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自然会将这些明星人物在媒体中介中当作一种真实人物进行情感认知,最终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认同,替代了榜样教育的作用。
榜样无处不在
我国传统榜样人物的事迹多为“有病不看”“不回家过节”“不顾家人”“死后出名”等,突出献身精神。这些榜样案例与当前中小学的生活体验太过遥远,很难使他们从内心加以认同。重视生命价值教育,达到榜样精神与生命价值的和谐。生命是最珍贵的,追求学生生命的价值发展,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而健康安全的生活则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如果以所宣传的榜样奉献精神为准绳,所有人尤其是学生都以舍弃生命或健康而为国家做贡献为荣,那对国家和社会所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想象和不可估量的。
榜样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的呈现,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认同和内在选择,其对个体的唤醒、激励和调整等功能才有可能达成。因此,应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作为出发点,多搜集学生的信息,征求学生的意见,或者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榜样,采取“由内而外”的逻辑进行榜样的判定和确立。
实施“偶像榜样一体化”教育,寻求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合理重叠。传统的榜样教育与学生的明星偶像崇拜并存但不重叠,在竞争中,传统榜样边缘化,明星偶像则趋于主流。学生的偶像崇拜是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外界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宜一概视为坏现象,更不能简单地加以压制,而应该进行理性分析,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争取达到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的合理重叠。
教育中简单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榜样”会使教育变得便捷。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树立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和印象,形成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在学生中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宠爱,有很多坏习惯。教师应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沟通,使家校协调,形成合力,不给孩子营造“小皇帝”的环境。教师应以身作则,给学生作示范,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在政治思想、民主意识、文化知识、工作作风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成为小学生直观的、活的典范。如在劳动课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
福建师范大学潘美金表示,教师的这一工作重任要求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包含着丰富的涵义,它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反复倡导和概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其实,学校德育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行为表现。没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真正的德育,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它的道德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