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季的到来,也意味着“00后”将大批拥入社会的大舞台。教育部资料显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了40万。
今年的毕业季,是一场关乎营销双方的“大考”,奔涌入海的不只毕业生,还有“开智”入局的企业。在毕业生群体身份和处世规则瞬间变化的时刻,企业、品牌又该如何入局?
百舸争流,谁人更近一步?
还未毕业时,自我调侃“毕业即失业”,同学之间谈笑风生,满是青春的朝气。待到毕业日,同学之间又四目相对,满是愁颜。2020年的毕业季,相较以往确实艰难了许多。面向这样一届新世代的毕业生,各大品牌更是要使尽浑身解数,而这最重要的,便是品牌对消费情感的精准把控。
钉钉《毕业歌2020》,以欢乐搞笑的方式呈现了毕业季的不舍与纠结,引导用户情绪,将用户情绪拉到品牌设定的环境中来,让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转移到品牌上来,从而获得用户的好感度。
江小白《毕业季定个见面之约吧》,用现实场景引导受众情绪,帮助受众设立了再次见面的场景,并让江小白参与其中,采用情感营销给产品植入年轻化的价值。在强化品牌意识的同时,又借助情感营销占领用户心智。
58同城,瞄准毕业生租房难的痛点,推出“706毕业租房节”,喊出“毕业有礼,租房有底”的口号,抢占毕业生租房需求市场,赢得先机。
小红书,以“拼”字当头,历经15天,从搜集故事,到歌词编写,再到现场录制,上线2020年毕业生的专属毕业歌《昨日青空》。并借尤长靖和300名毕业生之口,向这届毕业生表达了“明天没有标准答案,自由自在探索世界”的美好祝愿。
华为NOVA7系列则联合天猫推出“云上毕业季”活动,在大家感叹“好想穿上学士服拍照的时候”,华为顺势提出用手机记录这次特别之旅。
……
这其中,由天猫发起的“加油白衬衫”创意事件引起的涟漪最大。
老把戏玩出新花样
这次的天猫,与以往兼顾全人群的大促式正统沟通不同,而是聚焦毕业生这一特定群体,开启专属的长线沟通,全包围、多触发地建立更加紧密的情感链接。天猫只用一件简单的“白衬衫”,便完成了与近900万名毕业生之间的沟通。
1.线上线下场景呼应,形成营销链路闭环
线上有走心的创意短片,线下有地铁包站式的主题展览,站内还推出“白衬衫公益贩卖机”,毕业生凭借个人求职简历就可换取一件白衬衫。
特别的是,天猫通过直观的展示,将名人和普通人的白衬衫放在一起,再次强化了“白衬衫”的核心创意点:名人与普通的大学生一样,都是从一件白衬衫开始。
这仿佛就是在说:你瞧,这些如今在自己岗位上卓有成就的人,当年也是从一件白衬衫开始的,买下这件白衬衫,开始人生成功的第一步。你且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消费暗示,能保证看好自己的口袋吗?想来不易。
这也正是天猫的高明之处,没有惹人生厌的直接劝说式推销,却强烈暗含购买指令。重要的是,这种指令的下达,是消费者最乐见接受,也最能形成有效购买的。一场传统O2O模式的互联互动,在受众群体内进一步引爆扩大,进而催生出全民参与的社会性热点话题,吸引大批流量,也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由此形成营销链路闭环。
2.品牌深度联动,产生群化效应
外部,天猫与领英品牌联合,在端内开辟了天猫职场导师专场,邀请职场大咖与大学生们一起探讨就业求职小技巧,用更加实际的行动,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指点迷津。
内部,天猫在平台开展同名话题讨论,以百大名企入驻其中,与毕业生们共同讨论求职上的各类难题、教授职场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社会温暖度。另外,在微博上,阿里系吉祥物统一换上了白衬衫,一起为毕业生加油打气。
就天猫此次全方位联动来看,如今企业的营销活动更加聚焦小群体化,营销活动也更加精细化,不仅要有流量的拉新、变现,还要有用户的维系,切实解决用户的切身问题。用户问题的本身可能与产品毫无关系,但你可以创造联系。這些就需要品牌方、平台方强大的运营能力和联动能力,就像是拉出自己的“社交网”,给自己做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品牌背书,让“小群体释放大能量”。群体的氛围渲染加大了联动的效果,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受众的分流,也促进了消费者—平台—品牌产品模式下的销量提升。
3.双线IP作战,长线塑造年轻化品牌形象
面对越来越细分的市场环境,以及新生代消费力,天猫品牌开启了两条长线营销战略:一条是猫公仔承担与Z世代消费者沟通的角色;另一条是天猫品牌日常线,在不同时间节点发声,从洞察出发,与不同人群消费者进行沟通,从而传达有国际范儿、积极乐观、与潮聚进的年轻化品牌形象。
可见,新时代的商业玩法就是消费者喜欢什么,品牌方就表达什么。当面对“00后”的黑话表达,一群“70后”“80后”甚至是“90后”的营销人也不得不学起来。身处代际鸿沟尤为突显的时代,这是所有营销人应该也必须补上的一课。
最让人琢磨不透的一代人
从事广告学研究的李明合,在对年轻人(18—25岁)的调研中发现,当下的年轻人,既是“佛系派”也是“野心努力派”,既是“乐天派”也是“个性独立派”,又或是“拖延症患者”,他们乐意接受“吃喝玩乐派”“宅家派”的群体描述,也可以直面自己的“社恐”和“迷茫空想”。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变得格外复杂、多面。
由此,李明合说:“如果想用几个简单的标签就去定义今天的年轻人,恐怕只能事与愿违。不聪明的标签化,也是一种‘政治不正确’。”或许,这正是当下年轻人最真实的状态。看似互斥的特征,却也融洽。
这个观点新媒体人半佛仙人也有提及。他提到“这一届年轻人已经开始报复性攒钱了”,余额宝联合天弘基金也发布了一个《“90后”攒钱报告》,更是印证了此现象。但现象并非全景、全像,就如半佛仙人的表弟一般,“在花钱这件事上他非常有勇气,无论手上有多少钱,他都敢直接花掉百分之百,完全不管没钱以后怎么吃饭的问题”。这是一种特象,却不是个例。群体研究的复杂性,也给想要了解这代人群体特质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他们只能从中寻找出相对的群体共性,再针对此深入研究。
要知道,年轻人与年轻人也有不同,新生代消费力的研究已经缩短至5年一个节点,“90后”“95后”“00后”之间,都有其天然的“鄙视链”。这就需要品牌方注意,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认知切记不要想当然,头脑中的消费主体画像与真实的消费者画像尚有差距,要真正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消费客体,与他们交朋友。
请抓牢这代新生消费力量
品牌年轻化赛道的困难性,也大大增加了它成功的可能性。此时进入品牌年轻化赛道,尚有机会抢占C位。
而品牌方对于品牌年轻化的研究,也要更加具体化、细节化、精细化。这就如《二十不惑》中姜小果对“职场中究竟该对谁叫姐?”问题的解答:“叫不叫姐,不看年龄,也不看资历,而是看口红。涂红调、姨妈调的叫姐;涂粉调、豆沙调的不叫姐;厚涂的叫姐,薄涂的不叫姐;不涂的叫哥。”品牌方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研究,也应细致如此,方有胜算。